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之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020全國兩會之際,「再出發、更出彩」,河南廣電全媒體推出特別策劃系列微視頻《一個都不能少》,聚焦脫貧攻堅一線,書寫代表委員最生動的脫貧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淅川縣張河村位於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
有水不能養魚,有山不能開採
就靠著祖上留下的土地
張河村圍繞著土地調整產業結構
實現了一地生三金
讓農民有了穩定的增收渠道
實現了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我們張河村所處的位置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的東側
南水北調總乾渠穿村而過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村支部書記
時刻想著老百姓的收入
這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張河村在沒有種辣椒之前
是一個很貧窮的村子
2001年調整產業,種植大辣椒
同是一畝地,經濟效益不一樣
周邊的老百姓當年非常羨慕我們村
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村民 王承漢:所以當時我們有一個口號
就是張河種了紅綠黃,家家戶戶都蓋好房
辣椒、青豆和南瓜三大產業
老百姓感到收入很不錯
正當辣椒產業發展紅火的時候
村裡決定放棄辣椒,改種石榴
村民不願意了
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村民 張興國:
為啥怕呢?
土地轉讓給公司了,公司來承包了
租金他們給不上咋辦
這個地你又種不成了 樹不又敢砍了
為啥我們要轉型
咱這個南水北調的渠首所在地核心水源區
種辣椒要施化肥、打農藥,對水質保護有影響
我們把土地流轉了之後
實現了土地旱地保豐收,一地生三金
淅川縣九重鎮張河村村民 王洪才:在公司裡剪樹枝一天60塊錢
一年也掙一萬多塊錢
脫貧了
這一個人就劃到12000多塊錢
都達到脫貧了
為啥咱們今年叫你們所有的貧困戶
在咱們石榴地裡套種
就是要叫你們的收入再增加
咱們一畝地是800塊錢
返租倒包一畝地再給你們是434塊錢
應該說光這兩項都要達到八百多
你們種的南瓜是你們淨賺的
這農活咱們大家只要勤快
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
昨天我們張河村通過讓老百姓種辣椒、種青豆、種南瓜
使一部分村民富起來了
今天在扶貧路上不落一人
明天我們這個村要打造旅遊業
讓老百姓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實現美麗鄉村,使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總策劃: 顧海紅
策劃: 徐秀麗 許明道
統籌: 張映紅 夏繼鋒 時漢楓
製片人: 張廣平 張豔
記者: 張豔 趙冰 趙春紅 史臻 馮波 董大煒
攝像: 謝意 於巖
包裝: 馬佔國 王茜 徐柯 王眾 李泓濟
新媒體責編: 盧超峰
總監製: 顧海紅
來源: 大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