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2000億美元、位居中國網際網路第三 誰來迎戰美團?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深燃財經(shen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瓊恩

編輯 | 瑟曦

兩年前的冬天,一群社區團購的創業者開會,主題是「抱團取暖,抵制美團」,當時美團按兵不動;這個夏天,社區團購討論的焦點還是美團,因為美團真的來了。

7月15日濟南開城,8月22日武漢開城,短短一個月,美團將戰火從華東燒到了華中。

武漢掀起轟轟烈烈的保衛戰。本地玩家迅速調集資金、集結兵馬、安撫人心,但已經有團長和員工向美團「投誠」。

美團來了,戰爭也就來了。

這一幕是如此熟悉。2017年的春天,美團在南京上線打車業務,業內一片譁然,滴滴專門成立「三角洲事業部」狙擊美團,倉促上線外賣業務進行反制。今年7月,美團上線「超級團購」項目進軍高星酒店,戰火燒到攜程大本營,業內都在討論,攜程還能否江山永固。

美團的一舉一動,都在牽動市場的神經。這家以無邊界著稱的公司,把手伸到了太多人碗裡。從團購、電影票、酒店,到外賣、出行、充電寶,美團都是入局者。雖然不是最早進場,但它總能活到最後,而且往往能幹掉強悍的對手。這讓它看起來似乎戰無不勝。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美團,已經是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巨頭,不再是一家創業公司。當一個2000億美元市值的超級巨頭,帶著飛機大炮重型裝甲,闖進你的領地搶蛋糕,該如何保持淡定?

沒有人能再忽視它。

屢試不爽的「老二戰略」

美團在今年7月宣布正式進軍社區團購,市場頓時風聲鶴唳的原因,不是因為美團的體量,也不是因為它的資金,而是因為它的「追隨戰略」,俗稱「老二戰略」。

歷史上,美團不止一次做到了後發先至。

成立最早的團購公司是大眾點評,千團大戰中最先嶄露頭角的項目是拉手網和窩窩團,結果美團用了三年時間獨佔整個團購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並在2015年合併大眾點評一統江湖。

最早進入在線電影票賽道的公司是格瓦拉。2010年美團剛成立時,格瓦拉就已經轉型主攻電影票務,做到了這個垂直賽道的頭部。美團在千團大戰過程中,發現了電影票這個優質賽道,後來單獨剝離出「貓眼電影」,很快就做到了一家獨大。

最早做外賣的公司是餓了麼。餓了麼比美團早成立兩年,美團直到五年後才看到外賣的機會。當時餓了麼已經把商業模型跑通。美團入局後,大眾點評和餓了麼結盟共同對抗美團,結果美團把點評合併了,從此戰局反轉,美團外賣超過餓了麼。

除此之外,在線酒店和出行也是幾乎相同的路數。美團酒店的間夜量已經超過了攜程,美團單車是單車三巨頭之一。

在每一個賽道,美團都不是最早做的,但它總能反超對手。一開始追隨試探,然後小步快跑快速試錯,摸到門道後加大火力集中轟炸,從而消滅敵人結束戰鬥。這種追隨戰略讓美團屢試不爽。

這或許跟創始人的風格有關。王興是一個熱愛思考、思維極其活躍的人。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將王興評價為一臺深度學習機器。在飯否,你能看到一個異常活躍的CEO,他的動態涉及地理、歷史、人文、商業。

王興平時有兩個愛好,一是看詞典,二是看地圖。在飯否上,他這樣寫到:(地)圖讀百遍,其義自現;自以為能「呼風喚雨」的結果很可能是「劈頭蓋臉」;「late afternoon有什麼比較簡潔的中文翻譯?」

這種自我驅動的學習力,讓美團成為一家極其擅長學習和進化的公司。

王興的第一個創業項目校內網,早期的UI設計對比facebook幾乎是像素級模仿,但在運營策略上,校內網又非常接地氣。團購的鼻祖是美國公司groupon,美團網從團購起家,但最終不止步於groupon的團購模式。美團外賣剛上線的時候,在產品形態上跟餓了麼沒有太大區別。生鮮賽道的多次探索,小象生鮮是對標盒馬,美團買菜是對標每日優鮮,社區團購更是已經跑了兩年美團才入局。

如果說騰訊依靠流量和資本,在中國的網際網路世界編制了一張鐵幕,那麼美團就是依靠平臺和運營,鍛造了一把鐵劍。哪裡有縫隙,哪裡有機會,它的劍鋒就會指向哪裡。這讓垂直賽道的對手感到恐懼。

社區團購之前,美團在今年1月重啟充電寶項目,當時也在業內造成了一種緊張氣氛。在美團宣布入局之前,共享充電寶行業已經形成了「三電一獸」的格局,且都宣布已經盈利。北京一家美容店,在前臺擺上了美團充電寶幾天後,街電默默從這個點位撤走了自己的機器。

當美團成為「巨頭公敵」

美團成為「巨頭公敵」,是從向滴滴宣戰開始的。

在2017年2月上線打車業務之前,美團在很多人印象中,還是一家踏實肯幹的團購外賣公司,標籤是吃喝玩樂。

沒有人想到,在滴滴一統江湖後,出來做打車的會是美團;更沒有人想到,從巨頭的談判桌上勝出,收購摩拜的還是美團。

也是在那個時候,美團跟滴滴成為勢同水火的敵人,人們也開始討論,美團這家公司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跟滴滴開戰是一道分界線。之前,美團的敵人大多是創業公司,數量上以雜牌軍為主;之後,美團的敵人變成了各大巨頭,滴滴、阿里、攜程、京東。

比如2011年的千團大戰,戰爭雖然非常慘烈,但參戰的基本都是創業公司,大手筆進場的巨頭很少。當時的美團還處於創業早期,是「千團」之中很不起眼的一個,美團的敵人是拉手網、窩窩團、滿座網、嘀嗒團、團寶網等,當然這些公司後來都不存在了。

2013年開始的外賣大戰,也是由美團挑起的。當時餓了麼還是一家典型的從校園起步的創業公司,美團已經憑藉團購一戰成名,成為行業忌憚的小巨頭。百度雖然all in O2O重推百度外賣,但自始至終存在感都很低。所以外賣其實是美團跟餓了麼兩方的戰鬥。

美團酒店是從中低端開始的,一開始主要是在下沉市場,2015年10月去哪兒被攜程收購之前,美團酒店的最大敵人其實是去哪兒,並非攜程。當時去哪兒也是一家創業公司。

所以之前很多人說,美團的勝利,不是因為它自身有多強,而是因為對手太弱。美團自己也承認,「不敗在己,可勝在敵。」

美團是有王者之心的。雖然接受了騰訊投資,但美團的經營一直自己主導,美團也在早期拿了阿里投資,但美團跟阿里的關係一直迷離,業務上的重大合作幾乎沒有,除了王興從阿里挖來了中供鐵軍的重要人物幹嘉偉,成就了美團的外賣鐵軍。收購摩拜時,一開始王興的方案是投資而非收購,後來王興堅持一定要全資收購,這從側面說明了王興對自主可控的看重。

前段時間美團切掉支付寶的支付渠道,王興多次吐槽支付寶費率高,都是一個明顯的信號,難掩美團自立野心。

所以美團在站穩腳跟後跟巨頭開戰,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如今,在本地生活服務賽道,美團跟阿里打得不可開交,是阿里的頭號敵人;在酒旅賽道,美團和攜程的正面對決一觸即發,高星酒店的發令槍已經打響;在出行賽道,美團跟滴滴全面開戰;在同城零售賽道,阿里和京東虎視眈眈。

當美團四面出擊、市值超越2000億美元,人們不再關心它的邊界,而是開始討論,美團的下一個目標是誰。

「雞肋拼圖」的護城河

從表面上來看,美團這家公司有一大堆不太「性感」的業務。

相比騰訊的遊戲、阿里的電商、百度的搜索,美團的業務堪比雞肋。門檻低、毛利低、競爭強,不論是團購、外賣,還是打車、生鮮,都是出了名難啃的硬骨頭。

比如外賣,這是一門毛利很低的苦活,美團外賣過去很多年一直虧損,因為騎手成本太高,過去美團一直是用酒旅等高毛利業務來補貼外賣的虧損。而一旦美團試圖提高商家抽傭比例,就會遇到商家的聯合抵抗和輿論聲討。

再比如生鮮,損耗高、毛利低,是一個電商化難度係數很高的品類,過去生鮮電商者前赴後繼,倒下了一批又一批。從美團在生鮮賽道的探索也能看出這門生意的難度,從新零售的小象生鮮,到前置倉的美團買菜,到菜場代運營的菜大全,再到社區團購,美團幾乎嘗試了過去兩年所有熱門的生鮮創業模式,至今還在探索中。

美團就像是在搭一個拼圖,拼圖的每一塊都很雞肋,剛開始你不知道這家公司到底想要幹什麼。但有意思的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這家公司把每一塊雞肋都榨出了油水,當它把所有版塊拼在一起,然後就整體盈利了,而且是長期穩定的盈利。

少了拼圖中的任何一塊,美團的估值都將打折扣。一位投資人向深燃財經舉了一個極端的例子:他在線訂完酒店,打個車去酒店,然後點一份外賣,樓下掃一輛單車去公園,在線買一張門票,這一整套動作,全部可以在美團App完成。這就是 「整體協同」和「規模效應」。

一位餐飲企業老闆對深燃財經分析,美團漲佣金的那段時間,他曾考慮過放棄美團專送,自己找眾包騎手,或者自建配送團隊,但算完帳後他發現,任何一種方案的成本都要比美團高。

這就是這家公司的特點——它做的事情看起來門檻不高,很多人都可以做,但別人來做要比它貴。理性的決策者會發現,與其自己做,不如付費讓美團來做。

經過多年深耕,美團已經在本地生活領域建立了龐大的規模,通過規模把邊際成本降到了最低,通過業務協同建立了行業壁壘。

它的業務毛利率都很低,但正是因為極低的毛利率,淘汰了那些資金實力不強、運營效率不高的玩家,把競爭對手清除出場,「雞肋」反而成了它最大的護城河。

就是這樣一家看起來沒有獨一無二的長處、但同時也沒有明顯短板的公司,從當年的千團大戰一直活到現在,成為僅次於阿里和騰訊的中國第三大上市網際網路公司。

有人調侃:美團曾經的「雞肋」,已經變成了「雞腿」。

誰來迎戰美團?

四面樹敵的美團,在2020年還有幾場硬仗要打。

一是跟餓了麼的外賣之戰。

隨著美團外賣一路高歌猛進,如今阿里已經將美團視為頭號敵人之一。根據Trustdata數據,今年二季度,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68.2%,餓了麼的份額只有25.4%。對於餓了麼來說,這一仗是生死之戰,將決定未來阿里是否會繼續對餓了麼持續投入集團資源。對於美團來說,如果能將餓了麼的份額進一步蠶食,那麼美團的市值增長空間將繼續擴大。

二是跟攜程的高星酒店之戰。

一位酒店行業從業者對深燃財經表示,美團酒店的間夜量超過攜程之前,攜程一直對下沉市場不太重視,因為低星酒店的利潤率低,梁建章看不上。如今美團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不僅拿下了低星市場,還主動向攜程的腹地高星酒店發起了進攻。攜程絕不會坐看美團收割高星市場,這兩家公司遲早必有一戰。

三是美團一直沒打下來的生鮮之戰。

生鮮是近兩年美團探索最多、遇挫最多的一條賽道。美團已經關停了對標盒馬的5家「小象生鮮」門店,僅剩2家門店作為賽道卡點;過去重點投入的前置倉模式的美團買菜,並未超越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社區團購更是面臨多個頭部玩家的激烈競爭,阿里、騰訊、京東也在這條賽道做了深度布局。

以王興為首的美團管理層,依然保持著旺盛的戰鬥欲和堅定的執行力,他們顯然會將戰爭一直持續下去。

誰來迎戰美團,將成為決定2020年這場戰爭最終走向的關鍵因素。

阿里已經整合支付寶和餓了麼,甚至派出老將胡曉明出徵,與美團在本地生活開戰;梁建章三救攜程、再度出山,Boss直播做得熱火朝天,一定程度上鼓舞了攜程的士氣;而在生鮮賽道,玩家分散,敵人無處不在。總之,美團面臨的都是勁敵。

戰爭的號角已經吹響,無法結束,無法停息。

*題圖來源於《權力的遊戲》劇照,文中配圖均來源於Pexels。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巨無霸暴漲10%,步入紅底股,市值逼近6000億,一圖看懂美團業績!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財經訊 11月22日消息,美團點評公布第三季度業績,美團Q3實現營收274.94億元,同比增長44.1%;實現淨利13.33億,再度實現盈利。美團股價暴漲10%,市值逼近6000億港元,步入紅底股行列,最新報價101.3港元。美團市值5908.5億港元,折合756億美元,相當於2個拼多多的市值,目前拼多多市值為367億美元。
  • 一周熱點輿情回顧:美國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美團上市...
    再來關注下中美貿易戰的最新動態: |美國宣布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當地時間9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聲明,從9月24日起對價值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加徵10%的關稅,並威脅若兩國無法達成協議,將從明年起把關稅稅率提高到25%。
  • 李成東| 中國短租市場混戰,螞蟻短租等迎戰310億美元Airbnb
    哥解讀電商中國旅遊研究院報告:預計2017年國內、入境和出境旅遊三大市場旅遊人數超過50億人次、旅遊消費超過6萬億元。Airbnb作為房屋短租平臺,以310億美元躋身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科技公司。滴滴打敗了Uber,作為中國最大的短租平臺,螞蟻短租靠什麼迎戰310億美元競爭對手Airbnb?短租市場混戰,最後誰能勝出?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跟誰學市值一天蒸發400億!趕超...
    8月7日盤中,跟誰學股價一度達到141.78美元的歷史新高,今年累計漲幅約530%。此前,跟誰學市值已超新東方,位居行業第三,僅次於好未來和中公教育。一天時間,跟誰學總市值蒸發59億美元,約合411億元人民幣。
  •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TOP10:阿里第一,第五備受質疑
    近日,中國科技網際網路公司市值TOP10名單正式公布,阿里巴巴以4237億美元位居第一,騰訊4005億美元居第二,百度、京東分居第三、第四。而第五名則是剛上市不久的拼多多。不過,拼多多的口碑並不好。2015年9月,拼多多才正式上線。僅僅十個月的時間,拼多多的用戶量就突破1億。
  • 美團拼多多挑起社區團購新戰事,誰能「見血封喉」?
    戰略目光瞄準社區團購,美團&拼多多均動作頻頻社區團購賽道能夠吸引美團和拼多多入局的原因,在於這條賽道在未來擁有廣闊的增量市場空間。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預計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達720億元,2022年有望達到千億規模。而美團和拼多多為了在這塊增量市場佔領優勢地位,近期來也是動作頻頻。
  • 憑著社區團購的東風 美團還能翻倍嗎?
    美團國內酒店夜間量為1.14億,同比增長3.7%。  可以看到,美團主營業務從疫情中強勢恢復。社區團購平臺,補貼的價格,連門店老闆們都不敢賣了,消費者都知道平臺便宜,誰還會從門店購買?  為什麼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血拼社區團購,甚至超過以前的百團大戰?
  • 嗶哩嗶哩在十年內將成為一家市值2000億美元的公司
    如果嗶哩嗶哩能夠成功實施「中國的YouTube」戰略,並保持Z世代的大量休閒時間共享,十年內嗶哩嗶哩可能成為一家價值200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 儘管無法保證到2030年,嗶哩嗶哩是否真的會成為一家市值2000億美元的公司。但嗶哩嗶哩的股票的確值得關注。
  • 螞蟻IPO在即,滴滴與字節跳動觀望,網際網路最後的資本狂歡?
    大水漫灌,在這樣的政策背景下,人造牛市出現是必然,科技公司市值也水漲船高。蘋果成為唯一一家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似乎是昨天的新聞,今天市值已高達1.71萬億美元。二季度中國新增三家千億美元俱樂部新成員:美團、京東與拼多多,最近一年最高漲幅分別高達226.6%、148.5%和414.6%。螞蟻上市踩準了點,有望在港股吃到全球資本市場紅利,在科創吃盡內地資本市場紅利。
  • 最新世界500強出爐,美國入圍242家,日本只有30家,中國呢?
    創始人貝佐斯的身價也一度突破2000億美元,成為世界首富。 日本入圍30家企業 在此次世界500強榜單中,日本只有30家企業入圍,總價值為12.8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三。日本入圍的企業依然是老牌的工業領域的巨頭,比如豐田、索尼、本田、軟銀等,在網際網路及新興領域並沒有湧現出具有代表性的企業。
  • 研究阿里騰訊京東華為美團一百多篇文章,總結三大定律
    阿里巴巴:網際網路的成功典範中國40年:科技與網際網路領袖群倫改革開放40年來,一大批中國企業成長起來,科技與網際網路企業成為領袖。阿里巴巴是以馬云為首的「十八羅漢」1999年在杭州創立的,如今業務已經橫跨電商、金融科技、雲計算、文娛、物流、本地生活服務等多個業務領域的綜合性網際網路集團。2019財年,阿里巴巴集團營收達3768億元,利潤934億元。2020年7月,阿里巴巴市值逼近7000億美元。近日,9年前從阿里巴巴分拆出來的螞蟻集團宣布將在港交所與科創板同步上市,市值將超過2000億美元。
  • 螞蟻能否撐得起超萬億市值?
    在市場「狂歡」的背後,螞蟻集團的估值引發大規模討論,根據彭博報導,該集團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而兩年時間過去後,據業內估算,目前螞蟻集團估值約為2000億美元,按照實時匯率,相當於1.4萬億元人民幣。如果螞蟻集團上市後市值能達到2000億美元,那將成為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的第三大網際網路上市公司。
  • 特斯拉市值兩天飆升5000億,馬斯克確診期間身價一夜暴漲84億美元
    ,比爾蓋茨的差距僅剩50億美元,特斯拉市值兩天飆升5000億。反而特斯拉被納入標普500指數,之後又被摩根史坦利三年多來首次給予增持評級。周二至今,特斯拉股價累積漲22.34%,單單美股周三收盤,市值也一夜大增約4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3億元。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三劍客"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持續創造新的月銷記錄,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繼續穩居第一陣營。不過,在12月1日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下滑幅度卻均超過了10%。美東時間12月1日收盤,蔚來股價下滑10.23%至每股45.36美元,市值跌至611.9億美元,未能保持住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位置。小鵬汽車股價也已從高位時的74美元下滑至52.36美元,市值384.7億美元。
  • 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
    據法新社報導,當地時間24日,美國股市收盤時,特斯拉股價報555.38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521.85美元上漲33.53美元,漲幅為6.43%。股價上漲,特斯拉的市值也有明顯增加。按24日收盤時的價格計算,特斯拉的市值為5264.45美元,首次超過5000億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收盤時的4946.62億美元增加317.83億美元。  報導稱,特斯拉股價飆漲得益於市場認為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未來十分光明。最近,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領先也提振了該公司的股價,因為拜登此前承諾要促進美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 《經濟學人》:美團拼多多領跑中國數字經濟熱潮
    中關村在線消息:7月11日,全球發行量最大的時政雜誌之一英國《經濟學人》,發表文章《美團點評和拼多多展現了激動人心的「數字中國」》。文章結合網際網路行業分析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並指出,作為數字經濟熱潮的代表,美團和拼多多已經發展成為行業的領跑者,得到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今年以來,美團和拼多多股價的上漲,體現了國際資本市場對於「數字中國」前景的一致看好。《參考消息》以《「數字中國」熱潮助新興企業崛起》為題,翻譯並轉載了《經濟學人》的該篇文章。
  • 飯否走出的兩個中年,正在改變中國網際網路格局
    2000年之前,中國第一波網際網路浪潮來臨,張朝陽等海歸成為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先驅,短短幾年時間他們就從寂寂無名變成了創業英雄。 這一次創業,王興的目光依然鎖定在社交領域,他想做一個中國版的Twitte。 很快,在微軟呆的難受的張一鳴就辭職同王興一道成立了飯否,飯否成立之初,用戶增長的非常快,與此同時他還成立了美團網。
  • 騰訊控股市值超過阿里巴巴
    中國前30大APP,7成隸屬AT旗下。10億中國網民的移動生活,被騰訊阿里合圍。作為全球CVC翹楚,騰訊與阿里收割了高額的資本回報。近3個財年,阿里的投資收益分別高達305億、441億、730億元,對淨利潤的貢獻將近一半。騰訊的帳面浮盈更高,光是投資美團浮盈就超過2000億元。
  • 中國公司市值增長50強:拼多多一年漲1萬億,京東第四,阿里呢?
    2021年1月,《巴倫周刊》中文版首次發布面向中國公司的年度榜單排名。雜誌挑選出去年市值表現最為出色的50家中國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上榜企業市值規模全部位於1500億元人民幣以上。從行業分布來看,網際網路零售和白酒成為最大的贏家,各有5家入選。
  • 5天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神話」?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持續創造新的月銷記錄,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繼續穩居第一陣營。不過,在12月1日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下滑幅度卻均超過了10%。美東時間12月1日收盤,蔚來股價下滑10.23%至每股45.36美元,市值跌至611.9億美元,未能保持住中國車企市值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