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億人缺水!印度面臨史上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2021-01-17 中國經濟網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程靖

印度金奈終於等來了雨水。

對於金奈來說,這是溼潤的一周。盼望許久的西南季風歸來,給金奈帶來了十天的雨。

印度第四大都市金奈坐落於孟加拉灣的岸邊(紅色圖標處)圖源:谷歌地圖截圖

今年的西南季風季,金奈所在的泰米爾納德邦的降水量比往年同期減少了29%,尤其是6月的前20天,金奈滴雨未下。

7月下旬,金奈迎來了久違的降雨 圖源:東方IC

尼特亞南·賈亞拉曼是一位印度記者和環保人士。他住在金奈的海邊,由於當地地下水開採過度,海水倒灌,使得壓泵井裡打上來的水都是微鹹水。原本家裡的井水只用來打掃,但是今年缺水情況嚴峻,賈亞拉曼不得不用微鹹水洗澡。

「大概兩天前,金奈下了一場雨,我從屋頂上接了一些雨水,舒服地洗了一個澡。」7月21日,賈亞拉曼對記者說,這是他一個月來洗的第一個淡水澡。

城裡一些地方的自來水已經停了幾個月了。賈亞拉曼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現在家裡的自來水管每兩三天來一次水,一次來兩個小時,他都是趁機把家裡的水箱裝滿,然後省著用。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2016年起,泰米爾納德邦開始出現嚴重的乾旱。為金奈1100萬人提供生命之源的四個水庫,如今也逐漸乾涸,蓄水量已經急劇減少到其總容量的1%以下。

印度金奈的彭迪水庫,現已徹底乾涸 圖源:東方IC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引用印度智庫Niti Aayog於2018年發布的報告稱,約6億印度人的水資源嚴重短缺。印度正面臨著史上最嚴重的缺水危機。

水危機中,受傷的總是平民

「每半個月,我們家要購買12噸水,一次花費4000盧比,也就是60美元。我們家5個人,每個月要花120美元(約825元人民幣)用水。」

電話那頭,KP·蘇尼爾在給記者算一筆水費帳。水怎麼「買」?不是向市政水務部門每月支付水費,而是向私人供水商購買。蘇尼爾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這是當地人用水較為常見的一種方式。

不同於政府統一採集並處理的自來水,這些私人供水商或從金奈市附近的湖泊、池塘等水源地取水,或開採地下水。「哪裡有水他們就去哪裡打,因此水質和衛生程度都沒法保證。但是沒辦法,你要用水,你就得買。」蘇尼爾說。

蘇尼爾是金奈一家小型私營企業的總經理,「對於我的收入來說,一個月120美元買水並不算什麼負擔,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買得起水。」

蘇尼爾向記者介紹,對於負擔不起私營公司供水的市民來說,他們可以向政府申請供水:同樣12噸水,在私營水商那裡購買要4000盧比,而向政府購買只要750盧比(約人民幣75元)。但是,等待政府供水的時間可能長達25天,水送到15天後才能申請下一次供水。因此,一個送水周期可能長達60天之久。

實在等不了那麼久,怎麼辦?蘇尼爾說,政府每天都會有水車把水運到社區,有需要的市民則可以排隊領水,用口袋或罐子裝水回家,一人一份。領水免費,但過程卻耗時耗神。

金奈市居民帶著罐子在街頭領水 圖源:東方IC

金奈的街頭,時不時能看到一些帶有水箱的卡車,它們來得並不準時。而居民們卻早已拿著瓶瓶罐罐等在水車邊,有時排隊便要耗費幾個小時。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金奈有超過400萬的居民僅依靠政府提供的水車用水。而由於水車有時4天才來一次,在金奈市區的一些地方,市民偶爾會因為搶水而發生衝突。

金奈市民拿著罐子去街頭接水 圖源:東方IC

能夠給居民提供便宜用水的政府,實際掌握的水資源卻少得可憐。據《國家地理》報導,當地政府只掌握著35%的水資源,而由政客、官僚、警方和商人多方勾結的「水資源』黑幫』」掌卻壟斷了2/3的水源。他們掌握了供水渠道,把供水變成了市場化的「買賣」。

水成了市場化的商品,價格也就隨著供求關係不斷波動。蘇尼爾說,由於東北季風降水集中在10-11月,每年年初的水資源還比較豐富,4月時12噸水的價格只要2000盧比(約合人民幣206元),然後逐漸漲價,到了7月,就要4000盧比(約合人民幣413元)了。

金奈市民阿努拉達·桑沙南姆對BBC說,她的用水花費翻了4倍,天氣熱了以後,她不得不拿本用來喝的瓶裝水洗澡:「我現在每個月要花4000盧比在用水上。」

除了個人生活,公共生活也被缺水所困擾:據報導,金奈市的很多小飯店、酒店被迫停止營業;為了節約公司的用水,職員不得不在家上班;地鐵站的空調也都關閉了。

不過,缺水對於這座城市來說,早已不是「新聞」。

賈亞拉曼從小生活在金奈附近的另一個城市,缺水引發的各種生活不便對他來說是司空見慣。賈亞拉曼向記者說,金奈缺水的歷史約有300年了。

他向記者回憶道,小時候,家裡的後院就有個開放式的水井(泰米爾語:ery),井水逐漸乾涸,因此家人把井越挖越深。賈亞拉曼對全家人一起在水車後排隊領水的場景也是記憶猶新,每4-5天,他和家人都要去排隊兩小時領水。

金奈絕不是唯一一個缺水嚴重的城市。賈亞拉曼對於國際媒體給「金奈缺水危機」鋪天蓋地的報導頗為無奈:「金奈是一個大城市,有很多科技公司、信息產業服務著華爾街,加上很多外國人在這裡居住,缺水才成了全球新聞的焦點。但是,那些被金奈』偷走』水資源的鄉村地區,情況比城市裡惡劣得多得多,只是因為村裡沒有人給紐約華爾街的銀行業精英寫代碼,所以沒人關心。」

賈亞拉曼認為,在水資源分配上,印度存在著嚴重的城鄉分化、貧富分化問題。「很多城市都在從周邊鄉村『搶劫』水資源,因為城市的權力更大,本可以用於農業灌溉的水資源都被『搶』到城市。」

6月,賈亞拉曼探訪了距離金奈市75公裡的巴達朗村。村莊坐落在帕拉爾河岸,帕拉爾河原本以水資源豐富聞名,現在卻也面臨著缺水危機。

水資源豐富的帕拉爾河地區 圖源:The Hindu

賈亞拉曼對東方網·縱相新聞介紹,帕拉爾河的河床是深厚的沙土層,多年來,帕拉爾河的沙土被開挖、搬運,用於金奈市的城市建設,導致該地區的地下水位不斷下降;由於帕拉爾河的水源水質很好,一些瓶裝水和飲料工廠在河邊建立了生產基地,同時也有很多私人供水商在該地區開採地下水。

據報導,直到2011年,巴達朗村的村民還能用上新鮮乾淨的水源。不過,「現在從水龍頭裡流出來的水都是黃色的,」村民曼尼瑪朗說,「自己不得不去買飲用水」。

但城市裡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賈亞拉曼說,金奈的小飯店、小商店都深為缺水所傷,因經營不下去而關閉,但大型飲料工廠,如酒廠、可口可樂工廠和瓶裝水工廠,仍在持續生產。據報導,印度政府曾稱,在缺水危機的當下,保證飲用水是第一要務,但大量消耗水的企業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賈亞拉曼擔心,如果東北季風一年又一年地減弱,城市會變得更不適宜居住,金奈會變成「空城」。「如果一個城市連水都沒有了,我在這還能幹嘛?」

儘管他所擔心的大規模移居還沒有發生,但他認為,即使到了山窮水盡的一步,貧富差距依然存在——「能走的人都是能負擔得起其他選擇的。到最後,人們也可能會搬走,到其他有水的城市去找工作生活。」

水為什麼越來越少?

對於金奈的缺水危機,一位當地官員對BBC說:「只有雨水才能拯救金奈。」

金奈是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位於印度東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沒有發源於本地的大河,境內所有河流都發源於其他邦。近年來,隨著周邊邦的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農業活動增多,用電需求急劇上升,域外河流上建立了眾多水電站。因此,泰米爾納德邦內的河流下遊水量大幅度減少。

而在金奈,三分之二的用水來自於地下水,這是一個嚴重依賴地下水的城市。但無論是地下水還是地表水,補給都來源於降水。在泰米爾納德邦,一年中絕大部分的降水都依賴於一年兩度的季風,其中2/3來自東北季風。

季風是印度的生命之源,也掌握著這片土地的「生殺大權」。金奈正在變成一個以「災害」聞名的城市——洪水、颶風、乾旱,在這座城市輪番上演。2015年,季風雨帶來了嚴重的洪澇災害,而在那之後的三年,季風大幅度減弱,驟減的降水量完全無法填補逐年下降的地下水位,地表水體也逐漸乾涸。據報導,金奈市的4個水庫,如今的蓄水量下降到了金奈市所需水量的1%。即使最近一周都在下雨,金奈水庫的蓄水並沒有明顯的增加。

2015年,洪水侵襲泰米爾納德邦 圖源:東方IC

汙染也是導致可用水資源不斷減少的元兇之一。據印度政府2018年發布的報告,印度70%的水體被汙染,在全球122個國家中,印度的水質指數排名第120位。

巴達朗村的村民認為,缺水危機並不是「水」的問題,城市才是問題所在。巴達朗村的土地因為城市擴張而被過度挖掘和開採,村裡的水資源日趨緊張。

但看似從農村「吸血」而受益的城市,地下水的存蓄空間也被擠壓。賈亞拉曼說:「城市的發展意味著要用鋼筋水泥建築覆蓋住所有的地表。城市太大了,超過了土地所能承受的程度。」

據金奈市的一家非政府組織「地球關懷」的報告,1980年到2010年,金奈市的城市面積極速擴張,從47平方公裡到了402平方公裡,而溼地面積從186平方公裡急劇減少到71.5平方公裡。

金奈 圖源:東方IC

城市的擴張增加了水的消耗,也加劇了浪費。由於政府和私人供水商過度開採地下水,而地下水源又得不到充足的補給。據「Down to Earth」報導,21個印度城市會在2020年前耗盡地下水,將影響到1億人。

「大城市的人把建設高樓大廈看作城市的價值,而不在乎公共綠地的價值,城市會承受怎樣的後果?現在,一座水壩的價值高於一條河的價值,一座購物中心的價值要高於一片草地的價值。人類尋找棲居和發展之地的過程,我們叫做建設,但這些建設最後威脅到了我們生存的根本。」賈亞拉曼對縱相新聞說。

水資源危機:人類改造自然,還是被自然改造?

今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要在2024年前實現全國自來水管覆蓋,讓所有印度人都用上自來水。但管道有了,水從哪來?

KP·蘇尼爾曾是印度泰米爾納德邦加亞電視臺的臺長。6年前,對國內政治深感失望的他從電視臺辭職,轉而投身當地最急迫的社會問題:缺水。蘇尼爾開辦了一家研發汙水處理系統的公司,目前擔任著公司的總經理。

蘇尼爾對東方網·縱相新聞說,在金奈,每天產生的汙水超過100萬噸,經處理後流入大海。「正是由於目前的汙水處理級別太低,導致了大量可循環水資源的浪費。如果處理得當,80%的缺水問題可以解決。」

蘇尼爾認為,金奈每天產生的汙水都可以更好地循環處理 圖源:Ecohealth.in

蘇尼爾說,對於他們這樣收入的人群來說,用水還不至於成為負擔,但對於印度的中低收入階層而言,每月收入只有150~250美元,卻要花100美元來用水——和吃飯的花費相當。人們要到處找水、花費本可以用來打工謀生的時間排隊等水、花大價錢買瓶裝水用於飲用和做飯。

金奈街頭,等待領水的市民 圖源:東方IC

蘇尼爾的公司「生態健康」(Ecohealth)研發了一套汙水淨化系統。他向記者介紹,系統的原理是利用草本試劑淨化汙水,可以將汙水處理到可用於工業用途和生活用途的程度。蘇尼爾說,現在的客戶有賓館、醫院、學校和大學,有50家客戶在使用這套進化系統,每天處理5000噸汙水。

蘇尼爾說,相比於買水,汙水淨化的成本相對要低得多:在當地,1美元(約合人民幣6.9元)可以買4瓶1升的瓶裝水,而同樣是1美元,能夠處理4噸汙水。

不過,他也表示,儘管汙水處理費用低廉,以個人為單位用上汙水循環系統並不現實。他希望系統性地解決汙水處理問題,從源頭上降低人們用水的成本。

但大規模的水循環使用勢必要和官方合作才能完成。蘇尼爾說,他們有意向與金奈市政府發起合作,但市政府態度保守,猶豫不決。

「乾旱就在那裡,但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蘇尼爾說,「缺水是全球性的問題,但影響都是本地的,結局方案也需要本地化。」

從外地向金奈運送水的火車 圖源:東方IC

當地人還嘗試著從水資源豐富的地區獲取水。泰米爾納德邦的鄰居——喀拉拉邦提供了2000噸淡水,但除了緩解燃眉之急外遠遠不夠。

有些人開始向自然求助。據BBC報導,當地物理學家、水資源專家塞喀爾·拉賈凡博士在幾年前開始呼籲強制性雨水收集。泰米爾納德邦前任首席部長甚至通過了一條法律,要求每家每戶安裝雨水收集裝置,但他的繼任者沒有繼續推行這項政策。而近幾年,由於乾旱愈發嚴峻,雨水收集的成本也遠低於向私人供水商買水,拉賈凡博士的雨水收集中心收到的諮詢越來越多。

泰米爾納德邦政府發布的雨水收集裝置圖示 圖源:tn.gov.in

此外,據印度媒體報導,由於金奈近海,當地政府已經建立了兩座海水淡化工廠,每座每天可以提供10萬噸淡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資源短缺的現狀。由於今年的乾旱,金奈將另外建造每天能提供40萬噸淡水的海水淡化工廠,一兩年之內可以投入使用。

不過,任何一種改造自然的行動都有風險,蘇尼爾對於海水淡化持謹慎態度:「海水脫鹽後留下來的鹽分會回到海水中,近海的鹽度上升,目前還不確定是否影響到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

除了向外索取,賈亞拉曼認為,向內規範也很重要:應當妥善保護城市的溼地和水體,開闢更多的開闊綠地,或能儲存雨水,或能存蓄地下水。《國家地理》的報導指出,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同樣是解決水危機的方案。

班加羅爾阿齊姆·普雷姆濟大學的可持續發展教授哈裡尼·那真德拉向《國家地理》表示,現在的問題是,執政者和決策者都越來越短視:「乾旱的時候,大家集中精力解決乾旱;季風來襲的時候,大家又過分關注洪水。但諷刺的是,不論乾旱還是洪水,災害的源頭是一致的——溼地減少、砍伐樹木、破壞湖泊與河道進行城市開發等等,但是沒有人注意到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繫。」

2017年一場強降雨淹沒了金奈的一個地區 圖源:東方IC

在賈亞拉曼看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不是解決缺水危機的有效辦法。他在自己的專欄文章中寫道:「現代經濟把大片空地看作「無用之物」,認為獲取價值的方式就是在土地上挖掘、鑽井、開礦、鋪路和造樓。」

金奈街景 圖源:東方IC

他認為,金奈這座城市應該重新審視自己對待水源和土地的方式,否則,它還會長期與「水」纏鬥下去。

來源:縱相新聞

相關焦點

  • 印度孟買陷入缺水危機:將面臨「無水可喝」的尷尬局面
    別看如今印度在北部邊境鬧得沸沸揚揚,事實上,印度國內早已寸步難行,除了疫情和蝗蟲毀壞農作物之外,孟買等主要城市的供水也已成為一個大問題。據了解,印度孟買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七個湖泊和水庫的水位已降至非常危險的水平線,孟買將再次陷入缺水危機。
  • 印度又面臨巨大挑戰,疫情還沒有過,數百萬人又將面臨缺水危機
    自今年疫情以來,好像各種自然災害就沒有停止過,蝗災,山火,洪水,地震,每一種災害都能禍害上百萬人,甚至更多。我們知道,地球又被稱之為「水球」,據了解,地球表面有百分之71的面積被水覆蓋。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裡,其中百分之71為海洋,百分之29為陸地,而可供人類所使用的淡水資源僅佔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百分之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百分之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百分之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
  • 印度迎來巨大挑戰,3200個村莊剛被洪水肆虐,又面臨缺水危機
    目前印度政府在受災縣建立了多達468個救災中心,但仍然無法將全部災民妥善安置。而印度這邊遭遇洪水肆虐,另一邊則處於乾旱危機之中。西方媒體7月24日報導,印度當前正經歷著嚴重的缺水危機。雖然印度有著多達13億的人口,但該國的淡水資源儲量卻僅佔全球的4%。
  • 印度第6大城市出現嚴重的缺水危機,全球水危機會爆發嗎?
    引言:地球上的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但是人類規模在不斷地擴大,這集中表現在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化的快速拓展,這些導致地球資源的消耗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水資源。印度第六大城市出現了嚴重的缺水危機,全球用水危機會爆發嗎?
  • 全球化解水資源危機刻不容緩
    ,國內許多地區遭遇嚴重缺水。世界資源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當前全球正面臨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危機,預計到2040年,全球四成灌溉作物的產量將受到缺水影響。專家呼籲各國努力減少水資源浪費,完善水資源管理,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嚴峻的缺水挑戰。    近一段時期,非洲、亞洲、北美洲等多個地區的缺水問題日益嚴重。
  • 全球32億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 水資源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羅馬12月6日電,受人口增長、汙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全球水資源短缺壓力不斷增大。據統計,過去20年間,全球人均淡水供給量減少20%以上。面對水資源短缺的挑戰,不少國家都進行了改善水資源管理的成功實踐。提高水資源綜合管理策略和技術,成為解決水資源危機的重中之重。
  • 缺水的危機與投資機會
    地球人口的增長、工業化水平的提高和氣候變化使得水資源危機愈加嚴重,受到缺水影響的地區和人口正在迅速增長,缺水正在導致嚴重的社會和經濟風險
  • 坐擁熱帶季風氣候,印度卻為何總是缺水,不會修建水庫嗎?
    一、印度缺水有多恐怖?(一)每年因缺水奪走約20萬人的性命2018年,印度聯邦政府發布報告稱,印度面臨史上最嚴重的水資源危機,印度13億人口中有6億人面臨著缺水問題。這也就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就就有一個人沒水喝。每到缺水季節,河流乾旱,土地龜裂,莊稼旱死,就連流量跟長江差不多的恆河,也往往大幅度降低水位。
  • 印度:缺水生活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隨著春夏用水高峰的來臨,印度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水困擾。雖然印度已連續十幾年雨季降水充沛,但依舊難以解除全印數億人口的焦渴。無論城市或鄉村,為爭奪水源引發的「水戰」觸目驚心。缺水,已經成為印度所面臨的最為緊急的資源危機。
  • 危機重重下的印度,如何度過這次疫情?
    最近新冠感染在我國零星出現,但是印度的感染人數還在以每天近4萬多人速度增加,死亡人數達到了134254 人,這是官方統計數據,就算真實數據超過十倍,對於13億人口的印度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計,印度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到來。
  • 印度多舉措應對缺水難題
    根據印度中央水務委員會最新公報,2016年,印度全國91個主要水庫水位處於10年來最低水平,全印水位是2015年的71%,是過去10年平均水儲量的74%。根據麥肯錫一份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印度全國水供應量將下降50%,近1億人口將遭受嚴重缺乏飲用水問題。《水》網站最新數據顯示,印度有7.7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7.69億人缺少衛生設備。
  • 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
    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缺水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姚潤豐)水是世界上最寶貴的一種資源
  • 水資源危機,就在我們不遠處
    事實上,水資源短缺問題,就在不遠處。水資源短缺的事實世界資源研究所負責人2019年發布研究成果表示,1/4的人口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17個國家正面臨著「極度缺水」的壓力,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乾旱頻發正在不斷加劇。
  • 防疫期間洗手都是奢侈,聯合國:數十億人面臨缺水危機
    聯合早報8月10日消息,全球每五個人就有兩個人面臨家庭用水短缺問題,這妨礙了國際社會為遏制新冠疫情而付出的努力。彭博社報導,聯合國水機制(UN Water)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指勤洗手是阻止冠病蔓延的最有效方法,可是現在世界上仍有約30億人的家中沒有自來水和肥皂。而且,全球還有40億人每年至少一個月面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問題。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環球科技】地球面臨嚴重的水危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領導人的年度調查中,水資源問題多年來都是主要危機,全世界的報紙也在連篇累牘地報導水資源危機的故事。然而聽了多年「狼來了」的故事狼卻一直沒有來,就像今年伊始,專家們預計南非開普敦將面臨水源枯竭無水可用的情況,到年中的時候當地官員又歡天喜地宣稱危機解除,水源問題並沒那麼急迫。人們不禁要問,全球真的面臨水危機嗎?答案是肯定的,然而這個答案並不是大多數人想像的那樣。
  • 開發雲端「活水」 緩解水資源短缺
    地球發出「水警報」 不少國家陷入用水危機  水是生命之源,它廣泛分布於地球上,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中。然而,缺水,卻是全球性問題——  世界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危機。
  • 地球發出水警報:目前全球有17個國家水資源極度緊缺
    近年來,全球多地發生水資源危機。這份報告的發布,再次引發了輿論對地球水資源現狀與未來的擔憂。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按照世界資源研究所劃定的標準,報告中被列入「水資源極度緊缺」的國家,每年消耗的水量佔總可用水量的80%以上。
  • 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不容忽視的中東水危機  在衝突不斷的葉門,缺水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葉門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水資源完全耗竭的國家  文/顧正龍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那裡「水比油貴」,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都在鬧水荒。
  •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
    水資源危機是發展方式問題本報評論員 李建華中央水利工作會議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主要黨和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
  • 套圖:烏幹達北部部落面臨缺水危機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5日報導,在烏幹達北部的Karamajong部落,人們正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危機。他們每天只吃一頓飯,還需要徒步10小時來尋找水源,乾旱、缺水問題使得他們艱難營生、飽受折磨。舒米繼續說,「這個部落面臨著諸多生存危機和挑戰,但他們依然為了生存而努力奮鬥,他們是自豪的、充滿激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