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不僅豐富了碳材料,而且其特殊的納米結構和優異的力學、電學、熱學及光學等性能,使得石墨烯展示出重大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石墨烯在功能紡織品的研發中也得到了諸多應用,石墨烯紡織品,是指石墨烯材料與普通紡織品有效結合,在保持紡織品基本性能不變的前提下,同時具有了石墨烯的一種或者幾種獨特性能的紡織品。
日前,福建省纖檢中心承擔「石墨烯改性錦綸複合纖維定性定量分析」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
項目採用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熔點法、紅外光譜法、熱重分析法、差示掃描量熱法、拉曼光譜法等多種定性方法,對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進行了定性分析;採用溶解法對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的混紡產品進行了定量分析,並採用元素分析法、熱重間接定碳法對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中的石墨烯含量進行了測定。項目建立了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並進行了驗證。
定量分析是識別危險的一種方法。原是分析化學的一個分支,以測定物質中各成分的含量為主要目標。根據所用方法的不同,分為重量分析、容量分析和儀器分析三類。因分析試樣用量和被測成分的不同,又可分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等。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務是識別和鑑定物質有哪些元素、原子團、官能團或化合物組成,解決物質由什麼組成的問題。定性分析是分析方法(按功能分)的一種,分析方法還包括定量分析和結構分析。
燃燒法
燃燒是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光和(或)發煙的現象(特點)。燃燒法是一種化學生產中的工藝。在化學中常常用來對物質進行成分分析。燃燒法也可以來鑑別紡織纖維或者用來處理廢棄物。生活垃圾一般可以通過燃燒進行發電,再通過國家電網,對居民進行供電。
顯微鏡法
利用光學系統或電子光學系統顯微鏡,將肉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體或物體的微細部分高倍放大,以期觀測和研究其結構和特性的方法。顯微鏡按用途可分為體視顯微鏡和生物顯微鏡兩大類。顯微鏡在微電子、精密儀器儀表裝配與維修、微雕等領域有廣泛應用。生物顯微鏡由於用途不同、要求不同,又產生了許多新品種:顯微鏡檢法由傳統的明視野、暗視野發展出相差法、偏光方法;螢光方法也由透射光激發發展為落射光激發,使螢光效率大為提高,微分幹涉相襯方法基於偏光方法,利用微分幹涉稜鏡,能應用於醫學與生物學的樣品分析與檢驗。
紅外吸收光譜法
簡稱紅外光譜法。當一定頻率(能量)的紅外光照射分子時,如果分子中某個集團的振動頻率和外界紅外輻射頻率一致時,光的能量通過分子偶極矩的變化而傳遞給分子,這個集團就吸收一定頻率的紅外光,產生振動躍遷。將分子吸收紅外光的情況用儀器記錄就得到該試樣的紅外吸收光譜圖,利用光譜圖巾吸收峰的波長、強度和形狀來判斷分子中的基團,對分子進行結構分析。常用於中藥化學成分的結構分析。
熱重量分析
簡稱熱重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或時間的關係的方法。進行熱重量分析的儀器,稱為熱重儀,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溫度控制系統,檢測系統和記錄系統。熱重量分析的應用主要在金屬合金,地質,高分子材料研究,藥物研究等方面。熱重分析儀是一種利用熱重法檢測物質溫度-質量變化關係的儀器。熱重法是在程序控溫下,測量物質的質量隨溫度(或時間)的變化關係。熱重分析儀主要由天平、爐子、程序控溫系統、記錄系統等幾個部分構成。
差示掃描量熱法
是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輸給物質和參比物的功率差與溫度關係的一種技術。差示掃描量熱儀記錄到的曲線稱DSC曲線,它以樣品吸熱或放熱的速率,即熱流率dH/dt(單位毫焦/秒)為縱坐標,以溫度T或時間t為橫坐標,可以測量多種熱力學和動力學參數,例如比熱容、反應熱、轉變熱、相圖、反應速率、結晶速率、高聚物結晶度、樣品純度等。該法使用溫度範圍寬(-175~725℃)、解析度高、試樣用量少。適用於無機物、有機化合物及藥物分析。
拉曼光譜法
是一種散射光譜。拉曼光譜分析法是基於印度科學家拉曼發現。每一種物質都有其特徵的拉曼光譜,利用拉曼光譜可以鑑別和分析樣品的化學成分和分子結構;通過分析物質在不同條件下的系列拉曼光譜,來分析物質相變過程,也可進行未知物質的無損鑑定。拉曼光譜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化學、物理、醫藥、生命科學等領域。拉曼光譜法提供快速、簡單、可重複、且更重要的是無損傷的定性定量分析,它無需樣品準備,樣品可直接通過光纖探頭或者通過玻璃、石英、和光纖測量。
新聞來源:福建省纖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