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碳公司承擔的百色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項目 順利通過驗收

2021-01-21 中國低碳網

2020年12月23日,百色市生態環境局在南寧市組織召開了「百色市2015-2019年溫室氣體清單編制項目」評審驗收會,項目成果順利通過了專家組驗收。

評審驗收會上,項目承擔單位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組負責人匯報了項目完成情況:簡要介紹了清單編制的工作流程,分章節闡述了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廢棄物處理等六大領域溫室氣體清單內容以及各部分的不確定分析,最後將五年的排放量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對策建議。

專家組對項目材料進行了認真審閱,聽取了項目承擔單位匯報,並從報告編寫格式、活動水平數據來源、排放因子選擇、計算過程、排放量對比分析等不同角度對清單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了總體驗收意見。

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是百色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本項目的成果可以清晰地、準確地掌握百色市溫室氣體排放源和吸收匯的關鍵類別,梳理主要領域排放狀況,把握溫室氣體排放特徵,為後續制定切合實際的碳減排目標、任務措施、實施方案以及碳峰值預測等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依據。

和碳公司此前還承擔了廣西玉林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以及柳州市、玉林市重點企業碳核查,成功創建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綠色園區。未來和碳將進一步助力廣西早日實現碳中和!

相關焦點

  • 北京和碳中標陝西省2017、2018年度溫室氣體清單編制項目
    根據《陝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陝西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積極響應,啟動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相關工作。經過招標,確認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為陝西省2017、2018年度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單位。
  • 江門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與責任考核技術支持服務項目採購公開...
    一、採購簡要說明  按照《廣東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為全面掌握我市溫室氣體的排放總量和構成情況,主要行業和區域溫室氣體排放的分布狀況、重點排放源和排放水平,切實開展我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確保完成我市碳強度考核目標,亟需開展我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和碳強度責任考核研究工作。
  • 蘭州市完成2018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工作
    原標題:我市完成2018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工作  中國甘肅網10月23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10月22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獲悉
  • 達州市召開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啟動會
    1月5日,達州市生態環境局會同達州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和發改局、經信局、統計局等重點部門,召開了達州市2018、2019年度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會上,市生態環境局通報了達州市2020年碳排放考核自評情況,分析了2020年降碳形勢,對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合作單位成都育陽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就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清單編制方法等作了深入講解。
  • 青島市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
    10月18日,青島市發改委牽頭組織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各區市、高新區發改、經信、統計、環保、城市管理、交通運輸、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及相關技術支撐機構參加了培訓。會議邀請了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過程所的專家進行了專題培訓,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面臨形勢,碳達峰路徑研究,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現狀及區市級清單編制數據需求等領域進行了解讀說明,並與各職能部門就第一輪數據提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 深圳首次嘗試編制區級溫室氣體清單助力低碳發展
    編制區域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性工作,是推動低碳發展、實現達峰排放的前提,同時也是區域科學制定綠色低碳發展制度的必要基礎。為此,深圳市大鵬新區牢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勇當排頭兵,開展區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
  • 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核心內容,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日前,記者從樂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 蘭州市將開展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
    編制溫室氣體清單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了解溫室氣體排放現狀、預測未來減排潛力、推進節能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甘肅省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市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的通知》和《甘肅省 " 十三五 "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蘭州市已將此項工作納入常態化工作按年度持續開展。目前,我市已通過公開招標委託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作為技術諮詢機構,開展 2018 年度蘭州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
  • 嘉興市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出爐」
    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去年5月我市啟動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歷時一年左右時間,這項工作進展如何?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我市2010~2013年分年度五大領域溫室氣體清單報告以及總報告已經編制完成。  報告顯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6種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
  • 我廳組織召開市區2017—2018年度溫室氣體清單評審會
    我廳組織召開市區2017—2018年度溫室氣體清單評審會 2020-12-15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省特檢院承擔的三個科研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從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10月18日,由安徽省特檢院壓力容器檢測中心承擔的國家質檢總局科研項目《常用鍋爐、壓力容器用鋼及其焊接接頭的腐蝕電化學行為研究》,安徽省質監局科研項目《金屬磁記憶定量評估方法研究》、《新型納米磁性材料在磁粉無損檢測中的應用研究》順利通過安徽省質監局科技處專家組驗收。
  •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19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專家評審會
    12月11日,金華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了2019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評審會,對2019年市本級及各縣(市、區)溫室氣體清單報告進行專家評審。   各編制單位介紹了報告編制的過程和主要內容,來自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省經濟信息中心、省農科院、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6位專家分別就廢棄物處理、農業活動、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工業生產過程、能源領域活動等五大排放領域以及區域排放的總報告進行了認真審查
  • 《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指南》的政策解讀
    第九章管理與改進數據質量,主要用於對收集的活動數據質量進行管理,通過數據質量管理方案實現提升數據準確度的目的。同時通過數據質量分析,挖掘數據質量改進空間。  第十章編制溫室氣體清單和報告,規定了溫室氣體清單和報告編制內容、格式要求。
  • 我省專家選育出東北高固碳樹種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日前,由東北林業大學和吉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東北碳匯林優化培育關鍵技術與示範」課題正式通過驗收。課題組選育出的白樺、長白落葉松、水曲柳、紅松4個樹種的11個東北高固碳良種,將為我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及贏得氣候談判主動權產生巨大作用。
  • 溫室氣體濃度變化證明 我國陸地碳匯被低估
    ;  ■高精度二氧化碳觀測數據缺乏,使得東亞地區碳匯能力計算存在不確定性;  ■自上而下的碳同化反演算法,未來或成為溫室氣體核查的重要支撐和驗證方法。碳匯即碳吸收,一般指通過植樹造林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濃度的過程。而該研究團隊採用「自上而下」的碳同化反演算法,即從大氣角度入手,通過分析大氣中CO2含量的變化來計算和反演碳匯量。  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王婧介紹,該計算方法中,大氣淨通量-人為碳排放=陸地生態系統碳匯量。
  • 守護人類共同的藍天——回顧我國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
    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向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全球共識。近年來,中國推進節能減排的步伐不斷加快。然而,如何科學有效地計量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實際效果,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可監測、可報告、可核查(MRV),成為擺在我國有關部門面前的新課題。儘快建立能夠依據標準實施溫室氣體核查和審定的第三方機構,通過權威認可建立公信力,已刻不容緩。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一方面它們使地球表面變得更暖,科學家研究表明:如果沒有溫室氣體的保護,地球上的年平均氣溫將降低至-23℃,而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才能在年平均氣溫14℃的地球上生活;另一方面,導致了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為特徵的氣候變化。由於人類活動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破壞了自然活動釋放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平衡,且短時期內不能恢復。
  • 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方案建議
    在模型選擇上,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開發了溫室氣體—大氣汙染相互作用和協同模型,並利用該模型模擬了《京都議定書》附件一國家實施溫室氣體減排措施的效果;韓國構建Gains-Korea模型,結合氣候變化、空氣品質、排放方面的研究,以及自然和人為方面的影響,利用模型對溫室氣體與空氣品質改善方面進行模擬研究。
  • 【廳屬動態】廣東省地圖院承擔的韶關市「三調」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韶關市自然資源局組織專家對廣東省地圖院承擔的韶關市「三調」項目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廣東省地圖院工作技術報告,審閱了項目成果資料,觀看了演示系統。經質詢與討論,專家組認為廣東省地圖院提供的成果資料齊全,技術路線正確,組織保障科學,質量控制措施有效,同意驗收。
  • 我國溫室氣體清單11年未更新,非CO₂氣體減排面臨壓力
    工作論文指出,中國公布的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反映的是2005年的情況,對於最近幾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則只有非官方的估算結果。中國氣候變化第二次國家信息通報顯示,2005年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量佔中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的21%,達到14.9億噸CO₂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