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產品的定性與定量分析?

2021-01-10 網際網路的那點事

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做風險性分析與效能評估,對於用戶研究同學可能更專業的知道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同樣的,產品經理、互動設計、用戶研究三個同學對這個話題也都應該敏感。但是他們是在產品不同階段有所側重點的關注和關心對產品的定性與定量分析。

我們的產品經理,互動設計還是用戶研究等同學經常對一個問題爭論不休,究其緣由無非我們審視產品的視覺角度不同,其實,說實在話,沒有絕對的對錯,難道不是嗎?尤其是作為產品經理,在項目當中不應該是辯解者的姿態,而應該是事務推動型的控制平衡者。

今天簡單聊聊如何面對產品的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說實在的,這些我都沒有清晰和完整的定論,僅僅是我最近的思考與理解,包括一些疑問一併提出來與各位大蝦一起學習探討。

我先列一些名詞與學科,看看大家知道哪些?

向量機、圖論、決策樹、神經網絡、計量學、測量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博弈論、線性代數、社會統計學、信息統計學、認知心理學、組織行為學、人類工程學、測量模型、數學建模、現象學、釋義學、結構洞、統籌學、系統學等等

如果有超過一半的同學聽過或了解以上名詞與學科,那麼恭喜你,你的見識與視野很不錯,如果全部都知道並部分了解,那麼你是挺牛的,如果全部知道並有一半左右有研究,那麼你可以是專家了。

實際上,我們很多人對這些都了解的不多,一半人有多少了解?說句實在話,以上這些我僅僅看過的書籍也就在十五本左右,有些大體上了解,神經網絡、計量學和信息統計學我基本上是盲區。今天曉文推薦一本書給我看——《引爆點》,大概翻閱了很不錯,不過和上面有上面關係?此書有很多涉及到以上學科背景。

但是所有這些無非是為了回答或研究兩個命題——定性or定量!

對於定性與定量,我們任何人有很多東西要學習與積累,我們同時都是有局限性的,做一個萬能的人固然幸福但是不可能。那麼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和用戶研究如何深入的理解並面對產品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與研究呢?

我做了三類歸納,產品經理關注產品戰略層的規劃與統籌,需要在屬性數據層面關注;而互動設計關注產品戰術層的規劃與統籌,需要在情感數據層面關注;而用戶研究關注產品同質化競爭層面的規劃與統籌,需要在關係數據層面關注。

屬性數據對應的分析類型是變量分析;而情感數據對應的分析類型是情景分析;而關係數據對應的分析類型是網絡分析。變量分析適合問卷訪談;情景分析適合觀察和體驗;網絡分析適合模型模擬。

產品經理偏定性分析,用戶研究偏定量分析,而互動設計是最痛苦也最豐滿的,部分定性分析部分定量分析,正所謂嘗盡世界心酸淚,收穫大地百花情。定性分析更加規範化和標準化,而定量分析越來越複雜,很多新方法、新技術不斷湧現,請看定量分析近年來的新發展和新特性:

·缺失值處理 ·測量層次 ·非線性關係 ·測量模型 ·潛變量模型 ·分析單元的層序性 · 社會網絡模型 · 系統動力學 · 預測模型 ·計算機模擬 ·項目反映理論等

這些不在具體的項目和數據面前是無法理解並直觀的感覺出來的,而定性層面方面,大同小異,而且同質化競爭,尤其是在今天的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環境下,信息不對稱壁壘已經越來越平淡,同樣的一位產品經理,在百度做貼吧可能強,可是做電子商務可能就不強;再比如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在騰訊做IM可能強,但是到淘寶做電子商務可能就不強了。

那麼,是不是其能力不強呢?我看未必,相比起互動設計,產品經理做不同類型的項目難度肯定低於互動設計,不過,產品經理需要整合的社會資源、獲取的社會信息和處理的團隊及人際關係可能很不相同。那麼是什麼情況呢?

其實我們都知道,我們任何人在具體情況下,都會或過高的評估了自己的先天經驗知識或處於一片盲區及真空中,這麼結果往往能力沒充分的發揮或發揮過度,沒把握住,用力過猛,好比吃藥,不能多不能少也不能遲也不能早,這期間的微妙的拿捏才是最敏感的。最後到一個問題上,即智商同質化,情商差異化。因此,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是第一重瓶頸與競爭點,升華到下一個階段就是智商同質化下的情商競爭點,在下一個瓶頸就是個人魅力展示領袖階段,這個時候制勝的節點在於你價值判斷與產業價值的匹配度及引領性。

對應的三個階段,產品經理有三種境界:產品功能設計、產品性能設計與產品服務設計;互動設計是:交互功能設計、交互體驗設計、交互文化設計;用戶研究是:用戶屬性研究、用戶情景研究、用戶關係研究。三種身份最後的工作重點都是最複雜做難以應對的,即他屬於藝術層面的更濃重點。我們過去很多應用科學的結論都已經失效了,當先的人們不是越來越理性而是越來越感性,感性的用戶或客戶需要我們更加以理性的思維和認知來滿足他們微妙的感性需求。其實是一樣的,否極泰來,感性的出口是理性,理性的入口也就是感性。

如果現在我們還不能夠以更加感性的姿態與心態迎接新情況,我們可能在理性的同質化下喪失掉競爭的優勢。感性的世界是多元文化發展與競爭的必要階段,也是文化差異多元化繁榮的時代。

來源:http://uedc.163.com/670.html



相關焦點

  • 定性分析or定量分析的7種研究方法
    今天繼續教大家寫留學論文,選擇定性分析還是定量分析?1什麼是定性分析?分析方向:---定義---得出的數據方向---如何採集---是否具有目的性---研究類型---主客觀---數據類型2什麼是定量分析?
  • 投資中的定量與定性因素分析
    來源:雪球為了投資的目的,對股票或者企業進行評估,總會牽涉到對質的因素的定性分析和量的因素的定量分析。極端來看,完全傾向於對質的因素進行定性分析的人會說,買入正確的公司(擁有良好發展前景,良好的行業,良好的管理),這些股票早晚會上漲。
  • 方法論的選擇:定性還是定量
    一般說來,研究程序包括:研究問題的提出———在一個特定領域內,什麼是有價值的研究問題;研究設計———採用何種方法論的框架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資料處理———選擇何種方法搜集和分析資料,如何決定資料的意義等;理論解釋———理論是否能解釋及在何種程度上解釋從資料中提出的新發現;成果檢驗———研究新發現是否能得到檢驗及應採取何種手段進行檢驗;表述研究成果———闡明新發現的規則等。
  • 定性與定量(巴菲特)
    巴菲特早期特別重視定量分析,獨立管理投資幾年之後開始接受定性分析,逐步把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二者結合。他稱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費雪。也許這也是巴菲特的投資成就遠遠超越兩位導師的重要原因,有大成者往往是集大成者。第一,巴菲特從完全的定量分析開始逐步融入更多的定性分析。巴菲特早期完全模仿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以定量分析為主。
  • 收藏| 什麼是定性分析?儀器分析判斷定性定量的依據
    我們在實驗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未知成分的樣品,有金屬也有有機物,這些樣品的成分往往是不純的,也不清楚其中有哪些雜質元素,這時,對樣品進行定性分析就變得至關重要。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務是識別和鑑定物質有哪些元素、原子團、官能團或化合物組成,解決物質由什麼組成的問題。
  • 科技評價的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
    面對全面提高質量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要求,科技評價中的問題日益顯現: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重短期輕長遠的現象依然存在;評價指標單一化、評價標準定量化、評價方法簡單化、評價結果功利化等傾向沒有得到根本扭轉;分類評價實施不到位,對科技成果轉化、科學普及等工作激勵不足;科技支撐經濟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的導向不夠;開放評價、長效評價機制不夠健全,這些問題將嚴重影響科技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 如何判斷Dissertation寫作該用定性還是定量分析?
    其中,最常用的類型可以分為兩種,Qualitative Research(定性研究)和Quantitative Research(定量研究)。為了幫助大家釐清,下面學姐就來仔細說說這兩種研究方法。所有要寫proposal和畢業論文的同學可要注意聽講啦!定義及區別首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分別是什麼?
  • 定性定量 | 產品介紹好方法
    談及產品介紹,有一種在概述階段非常便利的方法,叫做」定性、定量」。也是一線豪華品牌執行時比較強調的一套方法。咱們先從定性談起。從概念上來說,定性術語被解釋為定義錯誤或犯罪的性質,這是從法理解釋緯度來說。具體應用在汽車銷售領域,定性用以引導車輛概念是非常好的做法。而實際操作,又分兩種不同的形式拋出話題。
  •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估值 是投資一家企業的核心
    如果市場賣價不貴或者比較便宜(市盈率、市淨率低)的時候,現在我們就應該深入分析基本面了,基本面分析一般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沒有數據支撐,主要關注的是企業財務報表以外有關企業所處環境、企業自身內在素質等。定性分析主要靠投資者的經驗、常識以及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
  •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估值,是投資一家企業的核心?
    如果市場賣價不貴或者比較便宜(市盈率、市淨率低)的時候,現在我們就應該深入分析基本面了,基本面分析一般分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沒有數據支撐,主要關注的是企業財務報表以外有關企業所處環境、企業自身內在素質等。定性分析主要靠投資者的經驗、常識以及對企業競爭優勢的分析。
  • 超越定性與定量之爭
    寫論文的初期-中期-晚期, 模型-思想是如何權衡取捨的。在政治學方法論發展的進程中,(KKV,1994)是一部地位獨特的著作,由其出版所引發的方法論大辯論,特別是其中「定量與定性之爭」,帶動了整個政治學界對方法論的深入理解及方法創新。這篇文章圍繞上述「定量與定性之爭」問題,闡述了作者對方法論的理解。
  • 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方勇   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是科學研究的兩種不同的方法。近代以來,定量方法在自然科學的研究中大獲成功,使自然科學成為定量的科學。於是一些自然科學家對定量研究大加推崇,而輕視定性的方法,他們認為定性是定量化不夠。另一方面,定性描述和定性分析又是傳統社會科學的主要研究手段。一些社會科學家認為社會現象是不可計量的,任何定量方法得到的結論都不能讓人相信,從而對定量方法大加排斥。這兩種對立的觀點是很有代表性的,它說明人們在定性與定量的問題上還存在偏見。
  • PVC材料及其製品的快速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隨著高分子材料的迅速發展,塑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高分子材料成分剖析中,經常遇到未知塑料成分分析的問題。人們常用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熱重分析儀(TG)等分析手段結合起來對塑料製品進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
  • Python數據實戰分析之定量和定性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中關於數據的部署數據分析的最後一步——部署,旨在展示結果,也就是給出數據分析的結論。若應用場景為商業,部署過程將分析結果轉換為對購買數據分析服務的客戶有益的方案。若應用場景為科技領域,則將成果轉換為設計方案或科技出版物。
  • 定性定量分析,調查研究方法知多少
    研究問題在制定計劃、收集、分析、綜合、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收集和分析就是調查方法。定性的調查方法可以有一個總體和大概的判斷,揭示事物的本質,適合於小規模、深入細緻、長期的調查。定性多用於創造想法,以文字形式報告,問題是開放式的探索,缺點是廣而不深。定量的調查方法選取一定數量有代表性的樣本,用數學工具分析,計算機錄入、整理,多以數字形式呈現。
  • 心理學角度闡述行為與態度、定性與定量的關係
    用戶調研活動對於一家企業、一個團隊,乃至一款產品來說都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而調研之後的數據又該如何去歸納定義,這又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探究的新問題。單純地通過數據來看,常見的有定量和定性兩類數據。而針對用戶調研來說,剖析其本質會發現其實數據還可以再細分出來行為和態度數據。
  • ...就是投人以及投團隊 專業買手吳翰解讀FOF投資中的定量與定性分析
    在FOF基金管理中,如何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本期金融界《基金牛時代》特別策劃「專業買手擇基記」邀請國投瑞銀穩健養老目標基金經理吳翰為大家答疑解惑。 本文核心要點: 1. FOF投資通過資產配置實現風險收益相對稱 2. 能夠滿足風險偏好從低到高投資者的差異化需求 3. 站在巨人肩膀上進行投資獲得超額投資收益 4.
  • 「石墨烯改性錦綸複合纖維定性定量分析」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
    日前,福建省纖檢中心承擔「石墨烯改性錦綸複合纖維定性定量分析」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項目採用燃燒法、顯微鏡法、溶解法、熔點法、紅外光譜法、熱重分析法、差示掃描量熱法、拉曼光譜法等多種定性方法,對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進行了定性分析;採用溶解法對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的混紡產品進行了定量分析,並採用元素分析法、熱重間接定碳法對石墨烯改性錦綸纖維中的石墨烯含量進行了測定。
  • 感染免疫的性能驗證——定性?定量?
    隨著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新的檢驗技術飛速發展,對感染免疫相關指標的檢測逐漸由ELISA法發展為化學發光法,隨之而來的就是定量檢測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臨床實驗室中。而目前困惑臨床實驗室人員的就是,如B肝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體這兩個項目,試劑說明書均標示為定量檢測,那它們的性能驗證,是按照定性來做還是定量來做呢?金寶請來了天津港口醫院的邢曉光老師為大家解答疑問。
  • 運用好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得益彰的方法
    在「政治學、社會學等等需要『補課』」的指引下,我國社會科學開啟重建之路,面對改革開放的宏大場景,社會科學在研究社會問題時,更多使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展示出許多抽象的理論推導和思辨闡述。一則,這是繼承傳統的研究方法;另一則,是社會科學與哲學、歷史學和文學有著本土的人文基因和關係。  相對定性研究來說,定量研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遲緩許多,但是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