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種科普 | 其實魔蜥有兩個頭,但是角蜥沒有.

2021-02-20 珍寶堂爬蟲

「顏色多彩即有毒」。

小編覺得這大概是老師教我們的知識裡誤解最大的地方了——因為這句話最大的用處僅僅是應用於野外的蘑菇上

野外鮮豔的蘑菇/來源:Bing

不同的物種擁有不同的體色,有些物種甚至因為體色的鮮豔,而被許多人認為是有毒物種,例如今天我們的主角,常年因生活在沙漠被許多新手認知為角蜥也就算了,更慘的是,竟然因為體色多變而曾被誤認為有毒。

然而,即使它被冠上了那麼多莫須有的名頭,它依然只是一隻無辜且行動遲緩的魔蜥(Moloch horridus )


魔蜥本尊/來源:Bing

澳洲魔蜥,原產地在澳大利亞,也是澳洲沙漠中特有的一種蜥蜴,它和入門爬寵鬃獅蜥有著某些聯繫,但和角蜥卻沒有任何的關係。成年澳洲魔蜥體長(含尾巴)可達到21釐米,雌性通常會比雄性更大一些。它們的壽命也非常的長,大約在20年左右。


魔蜥本尊/來源:Bing

澳洲魔蜥並不像其他蜥蜴那樣,遇到危險跑的飛快。它的行動非常遲緩,並且由於行動遲緩,它甚至僅能靠吃螞蟻為生。

作為生活在澳洲沙漠裡又行動緩慢的它,自然會受到許多天敵的威脅。所以魔蜥擁有了兩種保護自己的方式。

一種,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變色,也就是擬態。魔蜥的變色方式就像變色龍一樣,會因為四周環境的變幻而變化不同的顏色,所以它時常也會因為變幻多種顏色而被人誤認為它是有劇毒的生物。


與四周環境相像的魔蜥/來源:Bing

而剩下的那種就比較厲害了,它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擁有「兩個頭」,除了正常的頭之外,在它的頸部有一顆肉瘤,這顆肉瘤無論是從形狀還是大小,都非常像它的頭部。

眾所周知,捕食者在捕食蜥蜴時,一般會咬住蜥蜴的腦袋——大多數蜥蜴最脆弱的地方,然後在逐漸吞下。於是當魔蜥遇到捕食者時,它首先會低下頭將真正的頭部包於前腳之中,而後露出它頸部那顆形似頭部的肉瘤來引誘捕食者攻擊當捕食者攻擊錯誤的位置時,它在伺機逃脫。


戰鬥狀態下的魔蜥/來源:Bing

這種方法可以說是瞞天過海,在蜥蜴中自然也是獨它一份的

作為愛好沙漠蜥蜴的新手,入坑時常犯的錯誤就是會將角蜥和魔蜥混為一談,這裡小編淺談一下兩者的差別。

首先,它們的地理位置完全不同,角蜥分布於美國、墨西哥等地,而魔蜥如小編上文所說,它是澳大利亞的特有種,目前並沒有在別的地方出現。

其次,角蜥的尾巴較短且體長大約在12.5釐米左右,而魔蜥的尾巴較長,並且體長大約在21釐米。


魔蜥的身體/來源:Bing

再者,角蜥的自曝方式為眼睛噴出鮮血,且它的脖頸出沒有肉瘤,而魔蜥的眼睛並不會噴血,且脖頸處的肉瘤是它唯一的保命方式。

噴血的角蜥/來源:Bing

魔蜥頸部的肉瘤/來源:Bing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角蜥的身材平扁,並且呈卵圓形,而魔蜥的身材則更為纖細。如果讀者們對這句話沒有概念,可以看下圖,大約是這樣的。

角蜥和魔蜥的平面圖/來源:Facebook

可能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有些爬友有些蠢蠢欲動想養一隻試試,小編這裡還是勸各位不要輕易嘗試了。

因為作為一隻澳洲特有且非常挑食,只吃螞蟻的蜥蜴,養殖起來是相當困難的。

- The end - 

本文內容版權(文字、圖片)歸珍寶堂爬蟲所有,未經本號授權,任何媒體、企業、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帖或以其它方式商用;已經獲得本號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珍寶堂爬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號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珍寶堂爬蟲↓

相關焦點

  • 【附錄二·海岸角蜥】爬行圈最帥頭骨沒有之一!
    有沒有帥炸!突然想到了一部老片叫魔幻屠龍~和電影裡龍的頭骨簡直一模一樣!不過看到全身就呵呵了···這簡直就是一隻蟲合好麼,一點龍的氣勢都沒有,矮胖矮胖的,還是個小短腿兒,這就是今天要講的主角了!海岸角蜥!
  • 長有「翅膀」的飛蜥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小編給大家講述了一種會噴血的蜥蜴品種,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們可以動動滑鼠了解一下《角蜥的偽裝失敗後,會吸入大量空氣噴出鮮血嚇阻敵人,然後逃跑!》。而今天要給大家講述的是另一種奇特的蜥蜴,在這裡我要先給大家賣個關子。
  • 角蜥
    >蜜獾 角蜥的身體很像蟾蜍,所以也叫角蟾,但它實際是一種蜥蜴,與鬣蜥的關係比較近。 角蜥體長約為7.5-12.5釐米,因為它渾身披甲,長滿了刺狀鱗片,在頭部背面兩眼上方還有8個放射狀排列的尖棘,所以得名角蜥。雖然它的長相十分兇惡,全身的短棘也很銳利,其實這都是它的偽裝,主要用於防禦,沒有攻擊作用。 角蜥僅分布於美國的西南部,主要棲息在平原乾燥沙地上。它是一種變溫動物,白天陽光灼照的時候,需要在沙土下躲避曝曬。
  • 以靜制動的澳洲刺角蜥
    但是,對於水資源緊缺的沙漠而言,它卻是無比珍貴的。作為這片沙漠的「原駐民」,威爾遜——澳洲刺角蜥——是絕對不會錯過這些渾圓而又珍貴的小水珠的。但相對這些「巨人般」的沙漠植物,身長僅15釐米的澳洲刺角蜥想要舔舐那些靈動的小水滴,簡直是痴心妄想。
  • 你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秘密 | 沙漠角蜥
    全部種類的角蜥都能通過頭部尖角的大小、數目、形狀的不同來區分  由於角蜥在原產地數量眾多,其中一共有四類被列入 CITES II 保育,分別是賽德羅斯島角蜥 Phrynosoma cerroense
  • 你們不知道我還有多少秘密 | 沙漠角蜥
    形如飛盤,大腦袋,短尾巴,背上及兩側由鱗片變化而成的棘,最大的特徵是頭上有角。沙漠角蜥的體色較其他角蜥明顯更為多變,也略為鮮豔。全部種類的角蜥都能通過頭部尖角的大小、數目、形狀的不同來區分由於角蜥在原產地數量眾多,其中一共有四類被列入 CITES II 保育,分別是賽德羅斯島角蜥 Phrynosoma cerroense
  •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角蜥用自己的「血液」攻擊敵人
    筆者-菲君角蜥又名為冠狀角蜥,是一種分布在美國、加拿大以及墨西哥沙漠中的不起眼的蜥蜴,它們的個頭很小,最長的僅有12釐米,儘管在殘酷的沙漠環境中角蜥的生存技能並不出色,但在躲避天敵方面角蜥卻有屬於自己的「必勝法寶」。
  • 【附錄II·布氏角蜥 】沙漠角蜥和布氏角蜥你們分得清嗎?
    但總體而言,布氏角蜥喜歡有鬆軟沙土的地區,鬆軟的沙土利於它們埋藏自己,當天氣太冷或者太熱的時候,它們就回把自己埋進沙土裡。從外貌上,布氏角蜥和沙漠角蜥有幾分相似,但區分起來並不難。首先,體側的特殊鱗片是區分不同角蜥的重要標誌,這些鱗片特化成尖銳的棘刺形。沙漠角蜥只有一層這樣的鱗片,布氏角蜥有兩層。
  • 戰鬥高手角蜥
    豬鼻蛇輕易就找到了鬣鱗蜥的卵,而鬣鱗蜥只是眼睜睜的望著它的寶貝們被吞掉,沒有有做出任何反應。或許明年它應該找一個沒有豬鼻蛇的產卵地點才行。在世界另一端的亞利桑那州的索諾蘭沙漠裡,另一種蜥蜴正上演著與鬣鱗蜥相似卻有著不同結局的一幕。一隻角蜥正在守護它埋下的卵,嚴防一切可能對孵化造成影響的幹擾,然而,一條西部斑鼻蛇出現了,這種蛇專門吃卵。
  • 《精靈寶可夢》圖鑑634:兩個頭關係很惡劣的精靈——雙首暴龍
    粗暴寶可夢——雙首暴龍(屬性:惡/龍)在習性上,雙首暴龍跟單首龍一樣都是很危險的寶可夢,性情也很兇暴,因此被分類為粗暴寶可夢,屬性依然是惡系和龍系的組合;雙首暴龍最主觀的特徵就是比起單首龍來說它擁有兩個腦袋,它的體型類似於蜥腳類恐龍,身體主色為藍色,前身有黑色的毛皮覆蓋,肚子上有兩排紫色的條紋,背上雖然長出了一對翅,但這兩個翅膀還沒有發育完全,依然無法飛行。
  • 浙江首次發現中國特有物種崇安地蜥 斷尾求生是絕活
    雷祖培是泰順烏巖嶺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處處長,他發現了中國特有珍稀物種——崇安地蜥。  人工拍到斷尾崇安地蜥  中午12點左右,在烏巖嶺保護區的一條上山林間小道邊,科考專家們邊啃麵包邊休息。  突然,眼尖的雷祖培無意中發現,7-8米開外的巖石上,有一條從來沒見過的奇特蜥蜴。
  • 眼睛會噴血的恐怖短角蜥
    冠狀角蜥的眼睛也會噴血圖註:這種形狀恐怖的短角蜥擁有動物王國裡最奇特的防禦武器——在受到攻擊時會從眼睛裡噴出有毒的血來,射程能夠達到1米網易探索4月5日報導短角蜥這種短角蜥物種也很好辨認,因為在它的頭部和整個身體的背部都長滿了令人敬畏的短刺。而且根據周圍生活環境的不同,它們還具有不同的顏色,一般有黃色,灰色和紅褐色,這些顏色與身體形狀結合在一起能達到很好的偽裝效果。它們主要以螞蟻為食,有時也吃一些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一些昆蟲。儘管短角蜥全身長滿可怕的刺,但它還是會有許多天敵,如老鷹、蛇、狗、狼、甚至其他蜥蜴等。
  • 【附錄II·海灣角蜥】這傢伙和沙漠角蜥的區別就是一個合法一個不合法吧……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海灣角蜥學名Phrynosoma wigg
  • 【爬蟲綱】飛蜥科介紹
    背部及頸背上覆滿有棘狀鱗。當遭受威脅時,這種蜥蜴會以張開嘴及將帶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動作,故其中文名即由此而來。常見的鬃獅蜥有2類變種:一種肚子半透明,身體皮膚類似果凍狀,為果凍鬃獅;另一種身上的棘狀鱗很少或沒有,和普通皮革類似,故稱為皮革鬃獅。餵飼幼體鬃獅蜥最重要的一點是確保他們的食物不可過大,這點基於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可能造成噎到,鬃獅蜥很容易因為捕獲物過大而被堵住喉嚨導致噎死。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
    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隨著近幾年越來越多化石保存程度較好的巨型蜥腳類恐龍的出土,以及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於這些巨人們的體型了解也逐漸的深入了。
  • 「兩頭蛇」真的有兩個頭?
    「兩頭蛇」顧名思義,就是有兩個頭的蛇。到底是真是假?
  • 【城市物種日曆】3月20日 北草蜥
    作者:rickychan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爬行動物,大多分布於華南地區
  • 2019年全世界發現了71種新物種,這是其中的18種
    2019年全世界發現了71種新物種,這是其中的18種我們已經繪製了世界地圖,發現了所有的大陸(儘管亞特蘭蒂斯仍然難以捉摸),有時感覺在我們的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新的發現了,但地球仍然充滿了神秘和驚喜!科學家每隔幾天就會發現新的動植物物種,這也證明了在全世界的很多角落,仍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
    2020巨型蜥腳類恐龍排行榜(神話篇)誰是最大的恐龍?當然是蜥腳類恐龍!那麼能夠問鼎最大蜥腳類恐龍寶座的又有哪些恐龍呢?巨型蜥腳類恐龍的體型排行又是什麼樣的呢?相信這類的問題一直是恐龍愛好者們老生常談的問題啦。
  • 角蜥的偽裝失敗後,會吸入大量空氣噴出鮮血嚇阻敵人,然後逃跑!
    但是在現實的動物界中,你聽說過會噴血的蜥蜴嗎?小編可沒有跟你開玩笑,這可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動物。身體長得像蟾蜍的一種蜥蜴,學名叫作角蜥。角蜥因為身體長得與蟾蜍相似,身上都有一個一個的疙瘩,所以也沒人們稱為角蟾,但是角蜥是蜥蜴中的一員與鬣蜥是近親。這種通常體長為7.5釐米至12.5釐米之間,並且全身長滿了尖刺狀的鱗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