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2021-01-13 騰訊網

要說你常見到的最噁心的魚,可能非清道夫魚莫屬了。清道夫噁心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

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那麼,我們究竟有沒有可能通過吃,讓入侵的清道夫也變成瀕危,甚至滅絕呢?

清道夫的生命極為堅韌

清道夫,是甲鯰科下的一個魚種,又名琵琶鼠、下口鯰、垃圾魚,聽起來沒有一個能引發人們的舒適感。成年清道夫長30到50釐米,重0.7到1.1公斤,最長可長到60釐米。

清道夫原生在南美東北部的熱帶地區,分布在巴西東北部、蓋亞那、千里達及托巴哥等國,目前已被引進到很多國家,包括美國、中國、墨西哥、新加坡、菲律賓等。

清道夫原本是作為垃圾魚引進的,因為它可以吸食水族箱壁上的苔蘚藻類,據說還可以吃其它魚類的糞便,能夠保持水體的清潔健康,用自己的骯髒,營造美好水下環境,讓其它魚類活得愜意滋潤。

不可避免地,一些清道夫因某種機緣巧合逃到了河裡,它們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清道夫生活在淡水裡,但可以耐受中等鹽度的水;清道夫的胃毛細血管豐富,即使離開水也可以利用胃獲得氧氣,存活幾個小時,因而可以在低氧環境中也能生存。

正是由於清道夫可以用胃呼吸,所以有人做過實驗,將清道夫曬成「魚乾」之後放入水裡,竟然也可以重新活過來,當然,這可能只是一個誇張的說法。

所以即使是在惡劣的水體裡,清道夫也可以活得鶯歌燕舞,不斷壯大自己的族群,終至泛濫成災。

清道夫破壞力巨大

清道夫的破壞力十分驚人。

清道夫不僅啃食水草和藻類,而且連其它水生動物產在這些地方的卵也不放過,甚至用吸盤一樣的大嘴附著在石頭上,把其它魚類產的卵,以及孵出的魚苗也吸食一空,連蝦蟹、小魚也在劫難逃。

雌性清道夫產卵的時候,會在河床和河堤上築巢打洞,巢穴可最深可達近1米,對河岸造成巨大的破壞。它們每年產卵兩次,每次可達數千顆,繁殖能力驚人。

1960年代清道夫入侵美國德克薩斯州後,在一些河流中其生物量甚至佔到了魚類的50%以上,導致其它物種被滅絕的危險;在佛羅裡達州,颶風艾瑪過後,人們在洪水泛濫的公路和院子裡都發現了它們的身影;在墨西哥,清道夫已至少擴散到13個州,取代了當地物種,導致成千上萬以捕魚為生的家庭無魚可捕。

在我國的南方,河流湖泊裡普遍沒有清道夫的天敵,比如鱷魚、鳥類、水獺和大型魚類等,一些地方清道夫已開始泛濫成災,對水域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對付清道夫的辦法

清道夫在具有優良美食傳統的吃貨大國也能泛濫成災,確實讓人意想不到,令人汗顏,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清道夫是垃圾魚,又腥又臭又難吃,因而連吃貨們都望而生畏。

俗話說,從來就沒有什麼難吃的菜,有的只是蹩腳的廚師。那麼,究竟有沒有可能讓清道夫也成為美味,在餐桌上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呢?

除了清道夫生活在水底,以底層有機物為食, 肉質粗糙,肉味腥臭,食之無味外,其身上大部分也是骨骼,肉量很少,棄之也不可惜;再加上上骨骼堅硬,容易傷手,處理起來也很麻煩,所以要想把清道夫真正變成一道美食,可以說困難重重,難以推廣。

不過在清道夫的南美原產地,特別是在農村地區,清道夫確實作為一種食物存在,可以在市場上買到,用來做菜、燒烤或煮湯;巴西人喜歡把清道夫磨碎成魚粉,加上橄欖油、洋蔥和木薯粉後製成魚丸,油炸後食用;墨西哥則把清道夫加工成魚粉做動物飼料或肥料,還有公司以工業規模加工成魚片,從2018年開始向美國出口清道夫魚乾。

國外也有人給出了一些處理清道夫的辦法及食譜。比如清道夫背鰭上有一個較軟的部位,可以用刀插進去切到尾部,再在頭部和尾部沿對角線切開後,就可以像剝橘子一樣把魚片慢慢拉出來了。

由於清道夫魚肉質地較硬密實,可以連骨一起磨碎後,加上歐芹、香菜、洋蔥、大蒜、土豆、雞蛋等,做成漢堡、肉丸或肉餡;還有人只是剖開腹部去除內臟後,就整魚燒烤食用,再淋上果汁可以說肉鮮味美。

所以,只要發動吃貨們打一場河流保護戰,讓清道夫陷入吃貨戰爭的汪洋大海,再厲害的入侵物種也只有俯首就餐的份兒。

對於清道夫入侵泛濫成災,你還有什麼解決辦法呢?

相關焦點

  • 垃圾魚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要說你常見到的最噁心的魚,可能非清道夫魚莫屬了。清道夫噁心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
  • 它在我國泛濫成災,卻被越南人吃到幾乎絕種,越南口味好重
    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進出口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外來的物種進入到我們中國境內,從而導致了我們生物入侵局面的出現,但是每一次都被我們做成了各種美食端在了餐桌上,而我們中國吃貨也在外界有了「大名聲」,無物不吃,更有甚者直接叫我們入侵物種終結者,是讓我們又好氣又好笑,哪個國家喜歡遇到生物入侵呀。
  • 「清道夫」入侵全球,1天能吃3000枚魚卵,在中國泛濫成災
    而且清道夫的腸道中還有大量細菌,腥臭味很重,上半身基本不能吃,因此想要在餐桌上解決泛濫成災的清道夫並不現實。清道夫的骨架結構問題來了,清道夫為什麼會在中國泛濫?亞馬遜河流域圖/圖源WWF令人擔憂的是,在過去的30年裡,全球觀賞魚的市場貿易不斷增長,這一貿易渠道已經成為水生生物入侵的最重要途徑。
  • 「清道夫」入侵中國泛濫成災,連吃貨都犯難,卻在印度快被吃滅絕
    很多物種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眼中地位迥異,說起物種入侵,可能大多朋友會想起小龍蝦,在國外泛濫成災害在我國卻成為餐桌美食,對於我們大吃貨國來說,所有物種,都可以劃分為兩類: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但今天小編要講的卻是「清道夫」入侵中國泛濫成災,連吃貨都犯難,卻在印度快被吃滅絕。
  • 清道夫入侵全球:在廣東河道泛濫成災,卻在印度栽了跟頭
    有群眾在廣東省有關部門留言反映:廣東各地區,尤其是廣州各個河道內,裡面的清道夫已經泛濫成災,其危害相比大家都知道。有關部門,很快就做出了回應:加強外來水生物種入侵監測,防控和風險評估報告。相關部門,已成立專項資金,科學評估主要外來物種的生態風險,制定管理措施,有針對性的開展防控工作。
  • 在我國泛濫成災的生物,在越南卻被吃到絕種,網友:越南口味真重
    但是在進出口貿易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物種進入我國導致生物入侵的局面。雖然我國經常會遭遇這樣的問題,但是這些生物往往會被我國的國民端上餐桌,甚至一度被吃到價格攀升。因此,我國吃貨也被其他國家的人稱為「入侵物種終結者」。這讓我們也比較氣,畢竟沒有誰會喜歡生物入侵的。
  • 中國最牛入侵物種「清道夫」,能被中國吃貨吃成瀕危物種嗎?
    中國最牛入侵物種「清道夫」,能被中國吃貨吃成瀕危物種嗎?,他就是清道夫了,中國車禍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很多網友都問,這種入侵物種能被中國吃貨吃成瀕危物種嗎?樣子長得也是非常醜的,但是它們的生長速度特別快,後來這種魚被放生到我們中國的河流中,就成了一種入侵物種,它們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對中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不過這種魚,中國吃貨拿它卻沒有辦法,它們的肉質很硬,而且經常吃一些垃圾,很多中國吃貨都不願意吃它。
  • 清道夫中國泛濫成災,印度人民的頂級美味,中國吃貨為啥就不吃?
    如果提前豹紋脂身鯰,各位肯定不太熟悉,但如果提起它的外號「清道夫」,大家肯定聽過,「聲名顯赫」的清道夫已被中國生態環境部頒布的《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三批)》收錄。大家戲稱清道夫是最成功的入侵物種。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清道夫,卻是印度人民的頂級美味,印度喜歡油炸或者紅燒清道夫,按道理來說,清道夫是可以吃的,為什麼中國吃貨就不吃呢?
  • 入侵了一年多的「清道夫」到底能不能吃?看雲南網友的做法真香!
    清道夫俗稱吸盤魚,它最初生活的地方在南美,因為生命力極其頑強,只要在有水的地方這種魚就能生存下來,可以說比雜草還要厲害。據說它的飯量更是大到嚇人,而且繁殖方式也有些複雜。雖然很難分辨雌雄,但是清道夫繁殖起來確實是挺嚇人的,作為外來品種,至今在國內沒有發現可以它的天敵。
  • 同樣是物種入侵 為什麼「清道夫」沒有泛濫成災?
    ,清道夫的全身都是骨骼包圍,肉非常少,只有骨骼下面有一定的肉,整條魚加起來都只有一小片肉這還是其次,重點是因其常年在河底吃垃圾和其他魚蟲屍體等,肉的腥味根本沒法祛除,而且身體內也會有很多的寄生蟲等,所以一直都沒有找到食用方法。
  • 入侵中國「最失敗」的三大物種:漂洋過海到中國,卻被吃到快絕種
    說起美食,想必是沒有哪個國家的美食種類是能夠和我們中國美食相比拼的,遼闊的地域,多民族的中國讓我們的美食豐富多彩,讓每一個地域都有自己特色的美食,都能讓你讚不絕口。我們中國美味的美食,不僅讓我們國人愛吃,甚至都能讓許多外國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還有就是外國人都特別佩服我們中國的吃貨,原本遭到許多人唾棄、泛濫成災的生物,卻在中國廚師手裡變成了美食。導致很多物種入侵中國都失敗,甚至還被網友們評選出入侵中國「最失敗」的三大物種,千辛萬苦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卻被吃精光,那這三大物種又是什麼呢?
  • 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清道夫,越南清蒸著吃,真的厲害!
    在現代的社會,有的動物瀕臨滅絕,而有的生物卻泛濫成災!這種現象是常見的,並不奇怪。之前看過一篇新聞,說的是古巴的螃蟹泛濫成災,而且當地政府還說:就算是中國的吃貨們去了也毫無辦法。因為他們那的螃蟹都不大,根本無法做成美食,而且是真的太多了。
  • 「清道夫」在我國為何能泛濫?論生物入侵的危害
    但是除了青苔、垃圾、藻類之外,清道夫還喜歡吸食魚卵、魚苗等,一條清道夫一天之內能夠吸食5000粒魚卵,正如它的名字一樣,不管是死魚、藻類,只要是能夠吃的,它統統來者不拒,所以有清道夫的河道,基本上其他魚類就要遭殃了。
  • 繼清道夫後又一「外來魚類」入侵中國,吃貨笑了:吃到它「滅種」
    繼清道夫後又一「外來魚類」入侵中國,吃貨笑了:吃到它「滅種」我國不僅是個美食帝國,更是個吃貨帝國。無論是什麼物種入侵我國,只要是能吃的、好吃的,一律按照清蒸、爆炒、紅燒、麻辣處理。一說到這個,外國人對我國也是非常佩服,在他們看來入侵物種都是非常可怕的,沒有及時找專業部門來處理的話就會在當地泛濫成災,而在我國吃貨眼中,像小龍蝦、清道夫這種入侵物種有多少來多少,來得少了還可能被我國吃到滅種呢。曾經清道夫剛剛泛濫的時候,大家對它也是毫無辦法,這種魚吃起來口感差、肉又少,只能找人來河道裡打撈它,然後做統一處理。
  • 清道夫被解決後,這種「小鯊魚」又入侵中國,網友:來多少吃多少
    中國吃貨有多厲害,從入侵物種就可以看出來了,凡是入侵我們中國的,只要能吃的東西,基本上都泛濫不起來,之前清道夫在中國泛濫成災,大家都拿他沒有什麼辦法,因為這種魚的肉特別少,吃起來口感也不是很好,後來大家發現,原來清道夫的肉,都藏在他的身體裡面,清道夫的體質,跟別的魚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骨頭長在外面
  • 泛濫成災的清道夫,廣東大廚已經找到應對方法,吃起來堪比鱸魚
    我們都知道隨著人類的發展,各地之間的聯繫逐漸密切,因此出現了一個名詞,叫做「生物入侵」。當然這其實都是因為人類的緣故,畢竟如果沒有人類的話這些生物根本沒有辦法漂洋過海去入侵其他地方,而中國其實就是一個生物入侵問題比較嚴重的國家。
  • 清道夫正準備入侵農村,多處已泛濫成災,它的親屬卻在老家啃木頭
    清道夫本身就是一種被視為有害的野生物,不認識它之前,很多人對它都是默默無聞,而一旦認識了它,證明它已經在全國各地已經繁殖成功了,如今人們對於這種野生魚又愛又恨,喜愛它的就是他能為河道清理各種汙染物,如魚產生的糞便,很多前期想入侵的對象,在它眼裡都不算是事,都可以幫助清理,最致命的是它的排洩的糞便
  • 全球性入侵物種,不能吃不能賣,中國引進96年,如今卻泛濫成災
    比如說尼羅河鱸魚,是物種入侵的經典案例,最開始的時候,尼羅河鱸魚生長在尼羅河以及附近流域,由於有天敵的制約,所以數量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但被引進維多利亞湖後,卻因為沒有天敵的制約,開始泛濫成災,甚至造成維多利亞湖的物種入侵。
  • 清道夫在許多水域中泛濫成災,為什麼沒有人吃?
    因此,清道夫來到我國起初是為了清理魚缸內壁和底部的青苔,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它的外觀有些另類,常被當成一種觀賞魚。清道夫為何能在我國的一些水域中泛濫成災?有了強大的生存能力和清理其他魚類的能力,清道夫終於搶佔了其他本土魚類的生態位,開始繁衍生息。在野生環境下,清道夫的繁殖能力很強,每次都能產下約300枚卵,最關鍵的是,在野生水體中,它的卵孵化率非常的高。
  • 人人喊打的清道夫,在我國泛濫成災!為何在國外沒能掀起風浪?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一物降一物:清道夫在我國泛濫成災的反轉清道夫,一種體型較小的雜食性魚類,成年體長一般在10釐米左右,因其盲目吃下任何食物的特性,常被稱為「下口鯰」、「吸盤魚」或「垃圾魚」。其唇部發達,吸附在物體表面產生較強吸力,以此來吸食小型無脊椎動物、底泥和有機碎屑等食物,甚至包括丟棄在水中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