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泛濫成災的生物,在越南卻被吃到絕種,網友:越南口味真重

2021-01-21 追光者旅行

旅行是為了什麼呢?我想大多是想要找尋那份不同於城市的寧靜吧。「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筆下的風景相信很多人都是想要追求的,因為處於這種環境中,不僅訥訥狗狗得到軀體上的平和,也能夠得到來自內心的寧靜。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與其他的國家開展了很多的合作,因為要將國家發展壯大,自己孤軍奮戰肯定是不行的。而兩個國家的合作自然離不開貿易,我國由於國內市場龐大所以很多國家都會選擇與我國選擇合作。但是在進出口貿易的時候經常會有一些物種進入我國導致生物入侵的局面。

雖然我國經常會遭遇這樣的問題,但是這些生物往往會被我國的國民端上餐桌,甚至一度被吃到價格攀升。因此,我國吃貨也被其他國家的人稱為「入侵物種終結者」。這讓我們也比較氣,畢竟沒有誰會喜歡生物入侵的。

01 清道夫

在之前入侵到我國的生物中,小龍蝦、牛蛙、生蠔等生物都已經被我國的吃貨給徵服了,但是在近年來有一種生物入侵卻連我國的吃貨都解決不了,這種生物就是清道夫。清道夫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了我國的河流之中,也可能是被人無意中放生的,也可能是有遊客從國外旅遊帶回來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它已經在我國泛濫成災,之前還有謠言稱清道夫這種魚連陽光都不怕,並且在被曬乾之後還能夠復活,所以,我國對清道夫的處理方法也是一籌莫展。

之前有人提議,將清道夫跟之前一樣,端上餐桌不就好了。但是現實是,清道夫不僅肉質不好,並且外形醜陋,很多人都不願意吃。即便是有人為了找尋刺激把清道夫烹飪了,但是吃的時候卻發現即便已經用了大量的去腥調料,它依然還有一股子的腥臭味,所以我國的廣大吃貨也將它放棄了。

雖然我國治不了它,但是越南卻可以。越南的吃貨將清道夫做成燒烤或者燉湯,之後再加入特製的調料。當地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到越南的清道夫也一度被吃到絕種。

02總結

也不知道越南是怎麼做到能夠吃到肉的,因為清道夫大部分都是骷髏架子,肉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對此,很多中國吃貨也議論紛紛:越南人的口味真重。你見過清道夫嗎?聽說在越南的街頭燒烤清道夫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一道菜,你在越南旅行的時候有沒有見到過呢?

相關焦點

  • 我國泛濫成災的它,在非洲卻吃到幾乎絕種,黑人口味確實挺重
    想必大家都知道,非洲那邊生活艱苦,甚至有些時候連飯都吃不飽,生存都是個大問題,每每想到這裡,都很感慨自己出生在一個和平年代。非洲那邊那麼艱苦,他們平時都吃些什麼呢?我國泛濫成災的它,在非洲卻吃到幾乎絕種,黑人口味確實挺重。
  • 湄公河「蝦王」,在越南重達一斤泛濫成災,來中國卻靠養殖為生
    每個地區的生態系統都是獨特的,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物互相適應之後,才達到的一個較為平衡的結果,所以即使是同一種生物,位於不同的生態系統中,造成的後果也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出現的原因。,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物種則比較獨特,它在它的原產地,也開始泛濫成災。
  • 我國長江現越南蝦王蹤跡,個大肥美,會是下一個「小龍蝦」嗎?
    前言越南作為我們的鄰國,又盛產水果和海鮮,每年也都雖然我國大批遊客前往。然而盛產的背後也有他們頭疼的地方,「越南蝦王」漸漸有了泛濫成災的趨勢。而且在我國長江也出現了「蝦王」的蹤跡,它們一次產卵就是幾百顆,會是我國下一個「小龍蝦」嗎?
  • 「長臂大蝦」入侵我國,在越南可長到3斤,到中國後卻活不過童年
    我國也是一個被入侵物種困擾的大國,每年入侵物種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比如水葫蘆和福壽螺,都曾經給我國的農業造成巨大的影響。不過,也有一些入侵物種到了中國以後,不僅沒有造成經濟損失,反而讓我國賺得盆滿缽滿,比如小龍蝦。我國民眾對小龍蝦的熱愛,已經超過了大部分食物。如今,除了小龍蝦之外,又有一種蝦類入侵我國。
  • 它在我國泛濫成災,但在非洲卻吃到幾乎滅種,黑人口味好重
    美食一直是我們國家的特色,由於每個國家的飲食不一樣,所以很多人也是經常來對比我國美食和其他國家的美食,今天就說的是非洲的一個食物,前不久小編的朋友從非洲回來說非洲也吃田螺這些食物,都是跟當地中國人學習的做法,而且因為價格便宜都要吃滅絕了。
  • 中國泛濫成災的物種,卻成越南美食,當地人:是你們不懂它的美味
    同一物種也許在一個國家的民眾眼裡是美味,而在另外一個國家眼裡是不能吃的,甚至無法接受。在中國就有一個泛濫成災,而在越南人眼裡卻是美食的物種,那就是清道夫魚,相信大家對它都不會陌生。  不過由於這種魚在我們國家的水域中沒有天敵,引進來後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泛濫成災。清道夫魚其實是一種觀賞魚,這種魚什麼都吃,尤其喜歡吃水族箱裡的殘餌和汙物,能起到清潔作用,於是就有人把它和其他魚類一起養在水族箱裡。
  • 最成功的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吃到幾乎滅絕
    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據了解,非洲大蝸牛比我們往常所見過的蝸牛又大好幾倍,口味和我們平常就敢吃烤田螺
  • 越南「蝦王」入侵長江,在越南各個超過一斤,來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這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聯繫也變得越來越緊密,人們也時常會引進一些其他國家的物種,來豐富本國的生物多樣性,或者為了經濟價值和環境保護,但是由於各地的生態環境不同,有時候引進別的國家的物種,最終卻導致了外來物種入侵事件,反而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經濟損失。
  • 它在我國泛濫成災,卻被印度人吃到幾乎絕種,印度人果然重口味
    在大家平時生活中,相信大家也特別的討厭蚊子這一種生物,我只不僅僅在白天的時候一直幹擾著我們工作,甚至在晚上的時候也不放過我嗎。在中國,無論是什麼地區,蚊子這種生物都是人人喊打的,沒有人喜歡蚊子。
  • 中國人也不敢吃的「垃圾魚」,卻被越南人搞定,花式吃法讓人佩服
    「垃圾魚」,吃貨束手無策這種中國人也沒有辦法解決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清道夫,雖然它是一種魚,但是中國吃貨對著它也下不去嘴,因此這麼多年來,也只能任由清道夫在我國泛濫成災,釣友釣到這種魚,一般也是就地掩埋,根本沒人想要吃它。
  • 最成功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很多人在吃
    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據了解,非洲大蝸牛比我們往常所見過的蝸牛又大好幾倍,口味和我們平常就敢吃烤田螺,烤蝸牛,這次碰上肉質更為豐富的非洲大蝸牛,卻不敢下口了呢?其實這是因為在這種非洲大蝸牛的體內含有多種細菌以及病毒。
  • 越南瀕臨崩潰了,蝦王泛濫成災毫無辦法,中國吃貨成「救命稻草」
    原來,一直以來,越南都受到了羅氏沼蝦的迫害。羅氏沼蝦也叫做馬來西亞大蝦,是一種長期生活在淡水裡面的大型淡水蝦,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生長周期特別短,但是同時生長速度也很快,吃的範圍面也很廣。所以針對養殖來說,是一種特別好成活的物種。
  •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隨便釣起一隻都比手掌大,中國人卻慫了:真不敢...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隨便釣起一隻都比手掌大,中國人卻慫了:真不敢吃!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東西南北每個地區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如果細分的話,中國的菜系是有著12大菜系的。如果再加上各地風味小吃以及不斷創新出的新的美食,每天吃不重樣都不一定吃得過來。
  • 雲南水庫發現越南怪魚,味道太美難泛濫,如今賣到百元1斤
    另一種是有意引種,我國主動引入的,沒有想到被引入的物種會大面積的的繁殖。近期在雲南的水庫就發現了一種怪魚,怪魚名叫光倒刺䰾,俗名河堅魚,此魚的原產地是越南和東南亞地區,屬於䰾魚科,性格兇猛由於此魚的營養價值很高,肉質細嫩還味道鮮美,所以即便它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在中國也沒能泛濫成災。甚至還被中國主動引進然後被農戶養殖。
  • 湄公河大蝦泛濫成災,一隻長達30公分,為何中國遊客卻不敢吃?
    湄公河是亞洲最要的跨國水系,發源於我國的青海省,途中流經三大省,最後再流入越南、寮國、緬甸以及泰國等國家,而這條河流也是因為之前大火的《湄公河行動》的播出,才被更多人所熟知,被網友們稱之為「釣魚聖地」。
  • 這水果比小龍蝦還慘,在中國被吃到「瀕危」,越南卻只賣3毛一斤
    比如近些年入侵中國的小龍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龍蝦入侵德國,在德國泛濫成災,德國政府每年都會花高價請人去清理這些小龍蝦,海灘都被小龍蝦給霸佔了,紅色的河灘分外扎眼,讓德國人頭痛不已。然而小龍蝦入侵到中國,卻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中國人見到小龍蝦非常親切,把他們當做稀罕物,吃到瀕臨滅絕
  • 「蝦王」入侵我國,最大可達一米,網友:它有望取代小龍蝦
    「蝦王」入侵我國,最大可達一米,網友:它有望取代小龍蝦。眾所周知,蝦是一種十分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小龍蝦也是入侵型生物,最開始我們都沒有人敢吃,但是由於吃貨是我國的天,自從發現小龍蝦的美味之後,就有點供不應求了,到現在小龍蝦只能靠人工養殖,才能夠滿足吃貨們的嘴。
  • 長江遭受「淡水蝦王」入侵,在越南有手掌大,在中國卻活不到半斤
    生物入侵的事情在近幾年的越來越頻繁,由於沒有天敵有些國家的生物入侵破壞了生態環境,甚至能造成嚴重的影響。不過由於人口太多,在家上我國擁有悠久的美食文化,基本上所有有東西都能給料理成美味。我國的小龍蝦就是外來入侵的生物,但是並沒有在我國泛濫成災的原因,不用多說都在知道。
  • 消亡47年、絕種30年生物為何出現,違反了規律?好事還是壞事
    絕種30年最小鹿種再次被人看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鹿是一種大型動物,比高達6米的長頸鹿,然而世界上個頭最小的鹿比白鼠大不了多少,腳底長著蹄子而不是爪子,在30年之前,研究人員多次在越南叢林用陷阱相機看到,故而得名「越南鼠鹿」,我國將它稱之為銀背雪佛蘭
  • 「藍蝦」入侵我國,體長40釐米,肉質堪比小龍蝦,或將泛濫成災?
    物種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