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委訪談 Scientific Reports

2020-12-06 騰訊網

科學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Editorial Board Member)是作者、期刊與審稿人之前溝通的橋梁,他們出於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孜孜不倦地為促進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

高峰教授,天津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現任Scientific Reports的編委。

您目前的研究重點是什麼?

我從事生物信息學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微生物複製起始點。

目前為止您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和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在上學期,如何平衡教學、科研、編輯活動和家庭生活是我遇到的最大挑戰,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成就是利用生物信息學的方法系統地預測了微生物基因組的複製起始點,其中一些預測已經得到實驗證實。相關的網上服務Ori-Finder和在線資料庫DoriC已經逐漸被該領域的研究者所認可。

是什麼讓您決定成為編委成員?

作為一本2011年創刊的自然科研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確實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它擁有經驗豐富的主編和享有盛名的編委,以及不同於其他自然科研期刊旗下期刊的編輯精神。這吸引我在2013年成為編委會成員。

成為Scientific Reports編委後,您最喜歡哪一方面?

我非常享受處理稿件的過程,這些稿件來自世界各地,報告了科學界的最新發現。我通過快速、高質量的同行評審挑選出合格的稿件,並及時呈現給讀者。看到經手的稿件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或被高度引用,是一種極好的體驗,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您最喜歡Scientific Reports的哪篇文章?

我最喜歡的Scientific Reports論文是:"RASTtk: A modular and extensib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AST algorithm for building custom annotation pipelines and annotating batches of genomes",根據Web of Science的數據,這篇論文已經被引用了570次。

事實上,我經常使用RAST伺服器,這是一個非常流行的基因組注釋工具,來注釋我們新測序的基因組。我非常高興能處理這篇稿件,並最終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An open-access, multidisciplinary journal fromNature Researchdedicated to constructive,

inclusive, and rigorous peer review.

Open. Inclusive. Rigorous. Constructive.

多元開放助益科研

2019年期刊評價指標

2年影響因子:3.998

5年影響因子:4.576

期刊立即指數:0.527

特徵因子:1.23118

論文影響分值:1.236

影響因子排名高於全球85%的期刊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