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小知識:
土壤是由巖石風化形成的,大粒巖石歷經多年風化形成微小顆粒,堆積在陸地表面形成土壤,土壤中含有水、肥、氣、熱、微生物、礦質顆粒,它是一個有機體,含有植物生長的多種元素N、P、K、Ca、Mg、S、Fe、Mn、Zn、B、Mo、Cu、Cl。
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四個因子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變化。人們採用施肥、澆水、耕作的農業措施,就是調節土壤中的水肥氣熱,增加土壤肥力,為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提供有力保證。
根據土壤成土母質的不同和土壤成土微粒的大小一般可分為沙土、粘土、壤土三大類型。
沙土:土壤顆粒大、空隙大、透氣性強、有機質含量低、沒有團粒結構、沒有膠體、土壤的保肥持肥能力差、滲水能力強、水分蒸發量大、不抗旱,沙質土壤適應種植抗旱作物,如:花生、地瓜、棉花、牧草、梨、桃、杏、李等。
粘土:粘土顆粒小、空隙度小、透氣性差、膠體多、保肥、保水、抗旱、易澇、不易耕作。種植作物難出苗,粘土適宜種植禾本科植物如:小麥、玉米、水稻及用材闊葉林。
壤土:壤土的顆粒介於沙土、粘土之間,土壤中有較多的團粒膠體,膠體吸附能力強,即透氣又透水,保肥、保水能力強,土壤中有機質、腐殖質含量大,土壤中微生物活躍,土壤肥力強,壤土適宜種植多種作物果樹和林木。
根據三種類型土壤特點:沙質土壤、粘質土壤需要人們採用農業措施進行改造才能適宜作物更好的生長,獲得更好的經濟產量。沙質土壤、粘質土壤的改造的途徑就是增施有機質肥料,提高有機質含量,改良沙土、粘土的理化結構,增加團粒結構,團粒膠體的形成,提高土壤保肥、供肥能力。
肥料,施入土壤中能夠改良土壤水、肥、氣、熱、微生物活動,給植物提供營養的有機物,無機物都稱為肥料。
含C物質的肥料稱為有機肥料,含礦物質的肥料稱為無機肥料。
有機肥料分人、禽、獸糞便,植物秸稈,動物殘體漚制而成有機肥和利用工業下腳料生產的有機肥。
無機肥料分為N肥、P肥、K肥,N、P、K三元複合肥,微量元素肥如Fe、Zn、B、Mo等。
為了更好的培肥地力,現在人們又研製生產了有機無機復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