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晚疫病俗稱為黑炭元、過火風,屬於露地番茄栽植中常見的病害之一,夏季多雨季節尤為發病嚴重,相比於其他病害,晚疫病具有發病急、發展迅速的特點。一旦在田間發病,如果不及時合理防治,短時間就會造成植株成片枯死,輕則減產,重則直接絕收。
番茄晚疫病的危害特點
番茄晚疫病屬於一種毀滅性的蔬菜病害,主要危害番茄的幼苗、葉、莖以及果實。當番茄幼苗染病,先由葉片染病,病葉出現水浸狀的綠色病斑。葉片邊緣生有白色黴層,病斑擴大以後,呈現褐色,使整片葉枯死。向葉脈和莖蔓延之後,會使得莖變細暗黑褐色,最終導致植株萎蔫或者倒伏。在番茄的成株期發病,病害大多從下部葉片開始,產生圓形淡綠色斑,在高溼條件下,發病部位會產生白色黴層。當果實發病時,近果柄處形成油清狀暗綠色病斑,病斑呈現不規則雲紋狀,果實一般不會變軟,當溼度大時,會長出少量白色黴層物,並迅速出現腐爛。
番茄晚疫病的發生條件
氣候條件適宜:保護地栽培的番茄,白天溫度在25度以上,相對溼度95%以上,病原菌有極大可能侵染髮病。到了6-9月份,氣溫高,降雨量大,相對溼度大,再加上種植密度大,通風散溼不良,極利於病菌侵染繁殖,導致大流行。
菌源積累:如果長期進行連作,尤其是將幾種茄科作物連作、鄰作,會為病菌生存提供足夠的菌源和場所,為大流行積累了足夠多的菌源。
施藥不合理:在發生晚疫病以後,有些農戶會選用苯醚甲環唑、苯醚甲.丙環等農藥,這些藥劑的防效不理想。
番茄晚疫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選用抗病品種:為了有效防治晚疫病,我們可以選用旱地粉王、合作908、粉寶518、保冠1號等抗病品種。
合理密植:根據不同番茄品種的生育期特點,並結合結果習性,採用不同的栽植方式,還要根據土壤條件、品種特性,確定適當定植密度,千萬不能盲目密植。番茄的合理密植,可以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性,有效降低田間溼度,進而減輕病害發生。
輪作換茬:種植番茄,要避免與茄科作物連作、鄰作,最好是與其他非寄主作物,比如結球甘藍、蘿蔔等輪作3-5年。
田間管理:施足基肥,並做到平衡施肥,避免偏氮肥,適當增加磷、鉀肥施用。需要根據品種特性,合理整枝、摘心、打杈,及時打去底部老葉,以有效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促進主莖生長。
藥劑防治:從番茄苗期就要開始防病,一般在第1穗果現蕾時,進行第1次噴藥預防,推薦用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10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1000倍液,間隔10天左右噴施1次,連續用藥3-5次,就能有效預防晚疫病發生。在噴藥的時候,我們要時刻關注天氣情況,在雨前3-4小時噴藥效果最好。在晚疫病發病初期,及時用藥很關健,選用72.2%霜脲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64%噁霜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1200倍液噴霧,注意葉背、莖稈、青果都要噴到,植株中下部位屬於重點噴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