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又稱西紅柿、洋柿子等,是許多人喜歡的蔬菜。目前秋冬茬保護地番茄,陸續開始育苗,黃化曲葉病毒病是秋冬茬番茄生產上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的一個重要病害。每年都有大量地塊,因該病遭受嚴重的減產,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絕收,如何有效預防和控制呢?
1、主要危害症狀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俗稱黃葉病、卷葉病、龍頭病等,該病是一種系統性病害,發病初期,植株上部葉片的邊緣黃化,邊緣向上捲曲,隨著病情的發展,葉片逐漸變小,變厚,變僵硬;發病植株生長緩慢或停滯生長,節間變短,植株明顯矮化;莖稈上部變粗,多分枝,葉片變小變厚,畸形棒狀葉質脆硬,葉片有皺褶,向上捲曲,生長點黃化,下部老葉症狀不明顯,開花後坐果困難,果實膨大緩慢,形成僵果,後期不能正常轉色,導致減產或絕收。
2、發生原因
黃化曲葉病毒是由黃化曲葉病毒簡稱TY病毒引起的的一種病毒病,在高溫乾燥氣候條件下容易發生,尤其在秋季,氣溫高、天氣乾燥發生嚴重。黃化曲葉病毒的傳播媒介主要是蚜蟲、粉蝨為主,秋季正好也是這兩種蟲害的高發期,為黃化曲葉病毒的爆發提供有利的條件。
3、防治方法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是一種病毒病,一旦感染,藥劑防治非常困難,在生產上要以預防煙粉蝨為主,進行系統防治。可通過以下幾項措施進行預防:
(1) 選擇抗病品種,目前的抗病品種較多,選擇的空間比較大。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季節,選擇適宜的抗病品種,有預防該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
(2)預防傳毒煙粉蝨:在育苗時,可用5%噻蟲嗪顆粒劑30~50克/立方,處理育苗基質,建立低風險的苗床。苗床加蓋50~60目防蟲網,進行隔離,防治煙粉蝨傳毒危害。
(3)土壤藥劑處理:番茄在定植前,可用5%噻蟲嗪顆粒劑500~1000克+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混勻後進行撒施、溝施或穴施,由於噻蟲嗪由很好的內吸傳導性,藥劑被根系吸收後,通過傳導作用傳輸到植株上部,將危害番茄的煙粉蝨殺死。
(4)黃板誘殺:定植後,立即在棚室內懸掛黃板,每5~7米懸掛一張,懸掛於距番茄生長點15~20㎝處,並隨番茄生長進行調整。注意黃板失效後要立即更換,確保防治效果。
(5)噴霧防治:定植以後加強田間管理,在煙粉蝨發生初期,可選用19%溴氰蟲醯胺懸浮劑10~15毫升/畝;或30%螺蟲·呋蟲胺懸浮劑20-25毫升/畝;或17%氟吡呋喃酮懸浮劑30-40毫升/畝等藥劑,在清晨或下午4點以後噴霧防治,由於成蟲多潛伏於葉背,噴藥時要均勻周到,重點噴施葉背面,以上藥劑交替輪換使用,每種藥劑連續使用不得超過2次。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農業實用技術,或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袁老師農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