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土傳病害該如何防治

2020-12-05 愛華植保

——愛華植保

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補充體內維生素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土傳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蔬菜的產量及質量,那麼蔬菜地土傳病害應該怎麼防治呢?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和病毒隨病株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

疏菜土傳病害的主要種類包括:十字花科(白菜、甘藍、青花、榨菜)根腫病;瓜類(黃瓜、西瓜)枯萎病;茄黃萎病,褐紋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絹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炭疽病,疫病、豆類銹病,菠菜、蔥類的霜黴病等。

一、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治各種病害最經濟有效的途徑,尤其對一些難於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實行輪作:這是防治土傳病害經濟有效的措施,合理實行作物間的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對預防土傳病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輪作能使有寄主專化性的病原菌得不到適宜生長和繁殖的寄主,減少致病菌的數量,同時還可調節地力,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輪作年限應依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期而定,如瓜類枯萎病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8年左右,應與非瓜類作物輪作6~7年。

3、深耕:深耕的目的是打破犁底層,破除病菌的生存環境,一般要求每茬收穫後深耕40釐米,這樣可藉助自然條件,如低溫太陽紫外線等,殺死一部分土傳病害的病菌。

4、合理施肥:科學施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增加中微量元素的補充,中微量元素可以用深渡每畝1-3公斤、脈素特1-2公斤,避免偏施氮肥,引發炭疽病、霜黴病等病害,影響鈣硼鐵等中微量元素的吸收。

深渡可以改良土壤,疏鬆土壤,對土壤酸鹼度、鹽分、耕性、緩衝性有調節作,用20釐米耕作層土壤孔隙度提高一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水、肥、氣、熱適中,對大棚蔬菜地土壤連作障害有治本的作用。

平衡施肥,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過多,是連作蔬菜大棚土壤障害的主導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大棚蔬菜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關鍵措施。已經嚴重酸化或者鹽漬化的土壤要停止使用尿素和複合肥,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比如底肥超能量、福根、深渡等優質肥;增施中微量元素肥,比如深渡、脈素特,能長效補充中微量元素,使蔬菜健康生長和抗病。對於輕度酸化的土壤,增施有機肥、生物菌肥、中微量元素肥、控施尿素,配合輔助少量複合肥。

5、嫁接:針對某些危害嚴重的土傳病害,採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嫁接,可控制土傳病害的危害。如利用黑籽南瓜對枯萎病免疫的特性,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黃瓜,可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黃瓜枯萎病的為害。

二、藥劑防治

1、結合深翻整地用速渡500克和綠亨9號500克和肥料或細土一起拌勻後撒施,或者每畝用50克綠亨1號噴霧土壤消毒。

2、為培育壯苗,可選用綠亨1號5克+深渡1公斤拌細土200公斤撒施於苗床。出苗後噴霧耐普9或抗多樂,增加抗病抗逆能力。

3、發病初期用綠亨1號+深渡衝施,或者用綠亨9號+速渡+天寶噴淋根部,小苗藥量減半。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看圖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真菌性病害症狀類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狀類型多,出現在植物的各個部位。
  • 聞之色變的土傳病害,你到底了解多少?
    在農業種植過程中,農作物大部分是由真菌病害,細菌病害,病毒在土壤傳播,隨著秸稈還田以及免耕技術的推廣,綠色農業的發展,生產中對植物殘體處理不夠,土壤中殘留了大量的植物病害病原菌。許多病原物通過植物殘體進行越冬越夏。在合適的條件下,土壤裡的病菌開始生長,並侵染植物,給植物的生長發育帶來嚴重影響。
  • 這種仿生殺菌劑真菌細菌病害通殺,成本低效果好!
    同時乙蒜素還兼具植物生長調節作用,能促進萌芽、提高發芽率、增加產量和改善品質,是復配殺菌劑農藥的首選原料。那麼如何通過復配,以達到速效和長效結合,讓乙蒜素應用更安全、更徹底,是未來市場應用的重點。 乙蒜素的作用 乙蒜素對多種真菌、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特別對有土壤帶菌和種子傳播的土傳病害效果突出。
  • 4大真菌引發的農作物常見病害,找對病因才能輕鬆防治
    據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大多數還是農民朋友沒有認清病害,有沒有對症下藥,胡亂防治的後果就是,造成了抗性的產生。 下面,就請跟隨佰秀一起了解下4大真菌所引發的常見病害及對路的農藥配方吧!
  • 這個藥細菌、真菌、病毒都管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這3點
    1、關於氯溴異氰尿酸  氯溴異氰尿酸是一種廣譜、高效、無公害、低殘留的產品,兼有內吸和保護雙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殺滅危害作物的真菌、細菌、病毒,不僅用於農作物病害的防治,與其內部的原生質發生反應,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從而導致病原菌的死亡,到達防治細菌、真菌等病害的目的;  同時,氯溴異氰尿酸通過內吸傳導釋放次溴酸後,它的代謝產物為三嗪類及三嗪二酮類成分,這些成分則是應用廣泛的抗病毒物質,具有很強的殺滅病毒的作用。
  • 土壤酸化、根線蟲、土傳病害防治困難?一個方法教你巧妙解決!
    但由於缺乏用肥知識,近些年以來,大部分農民也都普遍存在著過量施肥和不合理施肥的不良用肥習慣,再加上很多地區長期重茬連種的影響,直接導致了土壤質量下降、重金屬超標、中微量養分被固定、病蟲害頻發,如土壤鹽鹼、板結、酸化、有機質下降、微生物群減少、土傳病害嚴重、作物缺素症頻發等,造成作物長不好、產量上不去、品質大幅下滑。
  • 大棚蔬菜溫度管理和病害分析,你了解多少
    按傳播方式和介體可以分為土傳病害、種傳病害、氣傳病害、介體傳播病害等;按寄生受害部位可以分為根部病害、莖部病害、葉部病害、果實病害等 。但最客觀也最實用的還是按照病因類型來分類, 它的優點是既可以知道發病原因, 又可以知道病害發生特點和防治的對策等。
  • 怎樣分辨細菌真菌病毒
    園藝作物通常包括果樹、蔬菜、各種觀賞植物、香料植物及藥用植物等,主要分為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三大類。但是在你種植的過程中,你能區分得了它們是為什麼會枯萎死亡等嗎?是因為細菌、真菌、病毒,下面我教你們如何分辨細菌、真菌、病毒。
  • 病毒、細菌、真菌性病害傻傻分不清?教你辨別,對症下藥!
    農作物在日常生長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蟲害一般可以肉眼可見,快速判斷出具體的病害,但在遭受菌類侵染時,情況就複雜了,存在細菌、真菌、病毒,甚至是非侵染性病害等,不同病菌有著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防止手段,唯有快速診斷病原體,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止損,保證農作物良好生長。
  • 作物真菌病害,以及作物病毒病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真菌可引起3$餘種植物病害,佔植物病害總數的80%,屬第一大病原物。一種作物上可能發生幾種甚至幾十種真菌病害。植物上常見的霜茁病、白粉病、銹病和黑粉病四大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歷史上曾流行的楨物病害多數是真菌病害。
  • 園林植保信息——園林植物病害識別診斷和防治措施-園林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1)真菌病害:白粉病、銹病、炭疽病、葉斑病、腐爛病、根腐病等;(2)細菌病害:細菌性穿孔病、角斑病、細菌性葉斑病等;(3)病毒病害:3、植物病害診斷:植物病害發生以後,首先要對植物病害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提出適宜的防治措施,儘量減少病害造成的損失。診斷病因,對症下藥是防治的關鍵所在。我們一般都是根據植物病害症狀分析可能發生的原因,再依次排除,得到最終的原因。
  • 真菌病害治不住?這幾個配方幾乎防治所有病害!
    吡唑醚菌酯是防治病害非常廣譜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是該類產品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具有保護、治療、剷除、滲透、強內吸及耐雨水衝刷作用。可防治由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幾乎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原體引起的病害。被稱為「萬能殺菌劑」。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及病毒
    期末複習(四)課題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及病毒     課程類型複習課主備課人     課時數8第7課時、總第38課時、備課組長籤字     一、知識概念強化複習     第五節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知識點36
  • 我校科學家為防治真菌病害找到新途徑
    稻瘟病、麥瘟病、獼猴桃褐斑病乃至皮膚癬、腳氣……從科學的角度,這些廣泛發生在動植物和人類身上的疾病都是由於真菌侵染而產生,目前治療真菌病害的普遍方法是通過提高「病號」自身抵抗力間接對抗真菌疾病。是否能反過來直接使致病真菌削弱甚至失去攻擊力?
  • 作物三大病害應該如何辨別?發生混髮式病害時應該怎麼辦
    莊稼患病後需要及時治療,而我們在防治時往往並不清楚具體病害,以至錯過了早期防治時間,使病害愈加嚴重,我們要認準病害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控制住病害。作物的三大病害究竟應該如何區分呢?細菌性病害的特點:細菌病害主要特點是稀、爛、臭,有些時候有白色或黃色菌膿,沒有黴狀物和粉狀物等產生,細菌性葉斑病斑點小而密,形同芝麻粒,病斑變薄,變透明,條件適宜的時候有黃色或白色菌膿。
  • 四川農大科學家為防治真菌病害找到新途徑
    ,目前治療真菌病害的普遍方法是通過提高「病號」自身抵抗力間接對抗真菌疾病。是否能反過來直接使致病真菌削弱甚至失去攻擊力?近日,四川農業大學陳學偉教授團隊帶來好消息,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真菌侵染結構形成的調控新機制,為直接削弱致病真菌攻擊力這一思路提供了新證據,並且還為防治多種真菌病害提供了新靶標和新策略,同時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有效防治動植物真菌病的化合物。
  • 常見盆栽花卉真菌病害與細菌病害傻傻分不清楚?專病還得專藥治
    不管是真菌性病害還是細菌性病害,他們之間雖有所區別,但是從成因、還有誘發因素看來,還是有相似地方的。通過分析這些成因、還有特點,找出兩者之間共同點和區別,採取相應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徹底根治花卉盆栽的病蟲害。
  • 《菌類栽培技術》如何科學防治細菌、真菌、子囊菌類病蟲害呢?
    嗨,大家好,我是好心情看風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種植知識是:如何科學防治細菌、真菌、子囊菌類病蟲害呢?科學防治病蟲害:細菌類病害:典型表現為病原菌大多沒有菌絲;基本表現為菇棚內臭氣較重,子實體表面腐爛,多呈黏糊糊的狀態;但也有個別的細菌性病害並無臭味。
  • 重樓等中藥材根腐病要怎麼防治?專家支招!
    那重樓的根腐病該怎麼預防和治療呢?重樓出苗前大多為旱季,出苗後大多為雨季,雨季持續多3-4個月,在雨天來臨前,要提前梳理好排水溝,防治積水澇水的情況發生,因為積水會使重樓發生爛根的病情。雨季時間要注意苗床不宜積水過多,隨時清理在排水溝內的雜物,一面積水過多引發病害。
  • 各種病害來襲 真菌、細菌、病毒病區分清楚很重要!
    二如何識別及應注意的問題 認識一種蔬菜病害,首先要從症狀診斷開始。 由霜凍、寒潮、乾旱等氣象條件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常大面積連片發生,受害的也不只一種蔬菜; 由土壤酸鹼度不適或缺營養元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也往往連片發生。 由農藥、化肥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只發生在施藥、施肥的田裡,而且被灼傷的斑點,其大小、形狀很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