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盆栽花卉真菌病害與細菌病害傻傻分不清楚?專病還得專藥治

2020-12-05 小坤來養花

導語:相信各位花友平常養花時沒少遇到各種病蟲害吧,像什麼葉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白粉病、枝枯病、根腐病等等,這些我們可以統歸為病菌性病害,另外還有一種是生理性病害,比如常見的日灼病、倒春寒等等,主要是因外界環境氣候條件變化光照、氣溫等原因所導致的。不管是生理性病害,還是病菌性病害,大多都離不開光照、氣溫、水分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的變化。

像我們經常遇到的葉斑病、黑斑病大多數是因為使用了沒有充分腐熟的肥料,或者盆土長期不換,舊土內散落一定病菌;還有就是所換的新土沒有充分發酵,在盆中二次發酵,然後就是使用的氮磷鉀肥的比例不均或直接接觸了根系等原因所導致,當然與高溫多溼的或者陰雨天(誘發因素)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繫。不管是真菌性病害還是細菌性病害,他們之間雖有所區別,但是從成因、還有誘發因素看來,還是有相似地方的。通過分析這些成因、還有特點,找出兩者之間共同點和區別,採取相應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徹底根治花卉盆栽的病蟲害。

一、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的區別和聯繫:

1、真菌性病害:其實就是花卉盆栽的一種侵染性病害,不僅能夠相互傳染,還能不斷擴散。不僅類型、種類多,而且引起的症狀千變萬化。但是不管如何變化,我們都有一個主要的判斷依據,不論花卉植物的哪個部位,有何種症狀變現,在潮溼的狀況下都會產生菌絲、孢子。像我們常見的白粉病、銹病、炭疽病、根(莖)腐病、霜黴病、枯萎病等都屬於真菌性病害。

2、細菌性病害:顧名思義,就是花卉盆栽因細菌病菌侵染所形成的病害,侵染的細菌都是杆狀菌,帶有鞭毛,可以通過傷口或者藉助空氣、風雨、昆蟲等進行傳播,一般會在土壤、種子、病殘體內過冬。高溫多溼是其主要的誘發因素。主要表現為腐爛、壞死、畸形、枯萎等症狀。像我們常見的褐斑病、軟腐病、根癌病、潰瘍病、葉枯病都是細菌性病害。

我們在判斷細菌性病害時,只要掌握細菌性表面沒有孢子和菌絲,病斑表面光滑沒有黴狀物,但有菌膿溢出的現象。由此我們可以得出,有無孢子和菌絲和黴狀物是真菌性病害與細菌性病害最根本的區別。至於聯繫嗎,都是侵染性病害,都是通過在病殘體、種子、土壤裡面過冬,在高溫多溼的情況下誘發,只是侵染的部位和症狀有所不同,防治的方法和手段不同。

二、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形成條件和發病時的症狀:

1、真菌性病害:

(1)、形成條件:真菌性病害一般是由寄生物真菌(病原物)通過在土壤、病殘體、種子內過冬,然後藉助高溫多溼且光線弱陰暗的環境下藉助風雨、氣流進行傳播。然後侵染花卉盆栽的葉片、枝稍、果實、枝幹等部位。

(2)、發病時症狀:真菌性病害在發病時,會在葉片或者新梢上形成白粉病、使盆栽花卉新梢葉片枯萎停止生長,還有葉斑病,就是在葉片上形成大大小小的斑點,不斷的擴散傳播,最後導致整葉發黃變枯。還有危害枝條的枝枯病,危害枝條表皮 ,形成半透明的質體(類似於琥珀結晶),然後包裹整個枝條,導致整株枝條缺少養分變得乾枯而亡。另外還有危害根系的根腐病,主要是因為盆土過於潮溼通透性差引起,導致根系發臭腐爛。

2、細菌性病害:

(1)、形成條件:細菌性病害一般是由杆狀菌(病原物)通過氣孔、皮孔以及傷口,藉助風雨、昆蟲等進行傳播,在土壤、病殘體、種子中過冬,在高溫多溼下最容易發病。然後侵染花卉盆栽的葉片、果實、根莖等部位。

(2)、發病時症狀:細菌性病害在發病時,會在葉片上形成斑點,導致莖葉枯萎的狀況,然後發生潰瘍(病斑木栓化,邊緣隆起,中心凹陷),腐爛等情況,根部還有可能發生畸形,呈瘤腫狀。直接或間接導致植株

三、真菌性病害與細菌性病害防治辦法:

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雖然在形成條件和誘發因素上有很多類似之處,但是因其危害的部位以及發病的症狀不同,所以在防治方法上還是要區別對待的。

1、真菌性病害:主要是以「防」為主,以「治」輔。預防大於治療,在發病前,就將病情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再輔以殺菌劑進行化學噴灑,這樣效果是最好的。主要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1)、改善花卉盆栽的通風透光條件,選擇合適的抗病品種。

(2)、溫度過高保持保持乾燥,溫度適宜可以稍微放風降低溼度。

(3)、平衡施肥,氮肥和磷鉀肥的施用不可過量,儘量以多次稀薄為主,和有機肥輪施。

(4)、平時澆水不可過多,在盆土選擇這塊儘量選擇疏鬆透氣排水性良好的盆土。

(5)、合理選擇使用殺菌劑。多菌靈不是萬能藥,儘量選擇像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這樣的藥劑,但是像枝枯病、根腐病選擇三唑類等專用殺菌劑進行治療。

2、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防治方法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1)、選擇抗病能力好的健壯的花卉盆栽。

(2)、在移栽時千萬避免產生傷口,這樣能防止細菌侵入。

(3)、控制環境條件,改善通風透光,合理控制溫溼度。

(4)、儘量避免使用鏈黴素等農用藥劑,採取葉面噴霧、根莖噴淋、灌根衝施、塗抹枝幹等方法結合藥劑進行綜合防治。常用的藥劑有氯溴異氰尿酸、波爾多液、春雷黴素等。

小結:真菌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在形成條件上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其特徵和防治方法區別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在藥劑的選用和使用方式上。所以我們平常在給花卉盆栽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千萬要注意,專藥還得專治。不能一味地去使用多菌靈或者其他殺菌劑,另外還得考慮植株的抗藥性。不要長期使用同一種防治藥劑。

以上就是我小坤來養花的一點建議和觀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不同的觀點或者其他盆栽花卉養護管理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探討。覺得有用點個讚,關注我獲取更多花卉盆栽養護小知識。

相關焦點

  • 病蟲害防治|盆栽花卉發現白色病害,根據部位和類型,對症下藥
    由於病害蟲害種類較多,有的即便是廣譜性殺菌劑並不能完全殺死病菌和蟲害,因而,還需要對症下藥,根據病蟲害的類型進行防治。關於病害的辨識防治,我們以前陸續介紹過,大多是針對特定植物花卉的預防和救護,比如蘭花的常見病害,就比較龐雜。而今天我們就常見家庭花卉的幾種白色病蟲害,進行簡單辨識和防治。
  • 看圖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真菌性病害症狀類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狀類型多,出現在植物的各個部位。
  • 病毒、細菌、真菌性病害傻傻分不清?教你辨別,對症下藥!
    農作物在日常生長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蟲害一般可以肉眼可見,快速判斷出具體的病害,但在遭受菌類侵染時,情況就複雜了,存在細菌、真菌、病毒,甚至是非侵染性病害等,不同病菌有著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防止手段,唯有快速診斷病原體,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止損,保證農作物良好生長。
  • 這種仿生殺菌劑真菌細菌病害通殺,成本低效果好!
    乙蒜素的作用 乙蒜素對多種真菌、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特別對有土壤帶菌和種子傳播的土傳病害效果突出。 可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黃萎病;水稻稻瘟病、白葉枯病、惡苗病、爛秧病、紋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黃葉、小麥赤黴病,條紋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黃瓜苗期綿疫病,枯萎病,灰黴病,黑星病,霜黴病,白菜軟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黴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朮、人參、香蕉、蘋果、葡萄、梨樹、茶葉,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種真菌、細菌病害,
  • 作物真菌病害,以及作物病毒病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一、作物真菌病害真菌寄生於植物並引致的病害叫真菌病害。真菌在營養生長階段的結構叫營養體,主要功能是吸收.輸送和貯存營養,為繁殖生長做準備。真菌的營養體還可以形成菌組織以及菌體的變態結構。已記載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種以上。
  • 作物真菌病害有多種,別再傻傻分不清!只此一篇,看完全懂!
    作物真菌病害有多種,別再傻傻分不清!只此一篇,看完全懂!3、子囊菌亞門(1)引起病害外囊菌屬引起桃縮葉病;白粉菌類能引起多種植物的白粉病;黑腐皮殼屬引起蘋果樹腐爛病;黑星菌屬引起梨黑星病;鏈核盤菌屬引起桃褐腐病。另外該亞門真菌還能引起葡萄黑痘病,瓜類蔓枯病,多種果樹、花木煤汙病,蔬菜菌核病等。
  • 園林病害知識科普-常見園林病害表現-助你快速識別常見病害
    常見園林植物病害表現--助你快速識別病害 園林植物病害種類多,同一種病害在不同植物上表現也不相同,很多的園林工作者不能正確識別,買的藥不對症,導致不管用,造成的損失也很大,為了幫助園林養護工作者對病害有一個了解和認識,特意製作本期內容,僅供參考。
  • 作物三大病害應該如何辨別?發生混髮式病害時應該怎麼辦
    莊稼患病後需要及時治療,而我們在防治時往往並不清楚具體病害,以至錯過了早期防治時間,使病害愈加嚴重,我們要認準病害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控制住病害。作物的三大病害究竟應該如何區分呢?細菌性病害的特點:細菌病害主要特點是稀、爛、臭,有些時候有白色或黃色菌膿,沒有黴狀物和粉狀物等產生,細菌性葉斑病斑點小而密,形同芝麻粒,病斑變薄,變透明,條件適宜的時候有黃色或白色菌膿。
  • 種植業人,作物病害老是治不好?原因是沒搞清楚這種關係
    1 作物一旦發生病害,很多種植業人往往就一個勁兒去治病害,但殊不知,有些病害很可能是由蟲子引發的,不殺蟲,病害很難治好! 今天,給大家匯總下,當下發生比較嚴重的蟲害,可能與哪些病害有密切關聯。
  • 各種病害來襲 真菌、細菌、病毒病區分清楚很重要!
    (三)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現在嫩葉上,種類雖少,但危害大,易得難治。 1、花葉病毒,葉片皺縮,黃綠相間,金黃易凹,深綠易凸,無病葉平展,葉眉扇形。 2、厥葉型,葉片細長,葉脈上衝,呈線狀。
  • 4大真菌引發的農作物常見病害,找對病因才能輕鬆防治
    農民朋友們在農業種植過程中,最為頭痛的應該就是病害的防治了,特別是經濟作物,比如霜黴病、根腐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等,防治起來最為糾結,藥劑使用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可為啥還是效果不突出呢?
  • 葡萄常見病害及常用殺菌劑分析
    病害分兩種,一種是侵染性病害;一種是非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由溫度等環境引起。侵染性病害是由病菌侵入引起,而葡萄上常見的病害是由真菌侵染引起。今天就來聊聊這些真菌。植物病原真菌特點:由菌絲、無性孢子和有性孢子、附屬結構等組成,多細胞;低等真菌:卵菌(霜黴菌、疫黴菌)。
  • 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土傳病害該如何防治
    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和病毒隨病株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疏菜土傳病害的主要種類包括:十字花科(白菜、甘藍、青花、榨菜)根腫病;瓜類(黃瓜、西瓜)枯萎病;茄黃萎病,褐紋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絹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炭疽病,疫病、豆類銹病,菠菜、蔥類的霜黴病等。
  • "萬能殺菌劑"能治60多種病害,打上就見效!好用又省錢,這個藥一定要...
    ,還經常被用於供水公司、遊泳池、醫療場所等的殺菌消毒。  在農業生產中,氯溴異氰尿酸在被噴施到作物表面以後,會慢慢地釋放出次氯酸和次溴酸,這兩種成分是很強的氧化劑、溴化劑,它們是一種很強的氧化劑,它通過擴散作用,可以穿透病原菌的細胞膜結構,與其內部的原生質發生反應,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從而導致病原菌的死亡,到達防治細菌、真菌等病害的目的;  同時,氯溴異氰尿酸通過內吸傳導釋放次溴酸後,它的代謝產物為
  • 瓜果蔬菜常見的病害有哪些?這八種病害讓人頭痛!
    ,初期病斑是水漬狀淡黃色小圓點,溼度大或有露水時長出白色至灰白色黴層。 (三)枯萎病 危害大部分瓜類,屬於真菌病害。根據實際採用穴施、溝施毒土或淋灌、結合基部噴施等辦法施藥預防控病。 (四)蔓枯病 危害大部分瓜類,屬於真菌病害。 ■初期節部不會產生油浸狀褪色裂紋,並分泌出膠脂。病情嚴重時,蔓上裂紋部位出現爆裂,流出灰、紅色膠狀液體,俗稱「爆血管」,蔓乾燥之後呈赤褐色。
  • 病害大全,種植戶必看!讓你一分鐘成為看「病」高手!
    治病先要看病,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不同藥劑防治的病害也是不同的,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
  • 它能防治30多種病害,只需施藥2次,就能把病害徹底根除了
    這一組合可以說簡直就是最強殺菌拍檔,能防治30多種病害,只需要施藥2次,就能把病害徹底根除了。它們就是:肟菌·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是肟菌酯和戊唑醇混配成的一種複合殺菌劑。 它們倆為啥這麼神呢?這就得說說肟菌酯和戊唑醇到底有啥高強的本領了。
  • 植物細菌性病害,你知道多少
    其實,多菌靈只是對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如果是細菌性感染當然無效。 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種類最多,其次是由細菌病原引起的病害。細菌與真菌的區別,主要在於真菌感染的植物,一般症狀有黴狀物、粉狀物、鏽狀物、絲狀物及黑色小粒點,而細菌則無這些,細菌病害症狀主要表現為「菌膿」,這是田間診斷的重要區別。
  • 園林植保信息——園林植物病害識別診斷和防治措施-園林植物病害...
    侵染性病害:(1)真菌病害:白粉病、銹病、炭疽病、葉斑病、腐爛病、根腐病等;(2)細菌病害:細菌性穿孔病、角斑病、細菌性葉斑病等;(3)病毒病害:診斷要點如下:侵染性病害:有一個發生發展或傳染的過程,在植株表面或內部可以發現病原物,同時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特徵。(1)真菌病害:主要症狀是壞死、腐爛和萎蔫,少數為畸形,在病斑上常有黴狀物、粉狀物、粒狀物及病原菌子實體,這是真菌病害區別於其他病害的標誌。
  • 常見的7種養花病害,個個致命!
    我們接著昨天的文章《養花不認識這8種病害,養好植物才怪呢?》總結下養花常見的7種病害。9、煤汙病又稱煤煙病,主要危害花木植物,嚴重影響光合作用,降低該植物品種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還有可能導致花木植物死亡;常見的症狀有葉面,枝條,葉梢上形成黑色的小黴斑,後惡化至全株布滿黑黴層,但煤汙菌種類比較多,呈黑黴層是煤汙病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