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三大病害應該如何辨別?發生混髮式病害時應該怎麼辦

2020-12-05 愛華植保

莊稼患病後需要及時治療,而我們在防治時往往並不清楚具體病害,以至錯過了早期防治時間,使病害愈加嚴重,我們要認準病害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控制住病害。作物的三大病害究竟應該如何區分呢?

一、 三大病害的特點

真菌性病害的特點:

通常來說,發生真菌性病害的植株上,都存在病斑,病斑上一般會出現有黴層物,粉狀物、小黑點等病症,染病部位無惡臭,有酒味、黴味、酸度味等。

細菌性病害的特點:

細菌病害主要特點是稀、爛、臭,有些時候有白色或黃色菌膿,沒有黴狀物和粉狀物等產生,細菌性葉斑病斑點小而密,形同芝麻粒,病斑變薄,變透明,條件適宜的時候有黃色或白色菌膿。

病毒性病害的特點

葉片斑駁、皺縮、捲曲,斑駁處顏色對比十分鮮明。為害果實時的主要表現是,成熟期果實上有條斑,從果實的尖端向上變色,在變色的部位上,有短的褐色條紋,及向內凹陷。一句話總結病毒病的特徵,就是花葉、卷葉、爪葉、黃葉,生長點停止生長。

二、多種病害同時混發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1、加強園區管理,及時摘除老葉、病葉、殘葉,帶出園區集中處理,減少傳染源,增加園區的通風透光條件。

2、科學施肥,以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為主,複合肥為輔,提高作物自身抗病抗逆能力。增施生物菌肥,提高土壤中有益菌的數量,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減少作物的染病機率。

3、所有的病害都應該以防治為主,等到病害已經發生再去治療,都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4、基地朋友們為了避免藥劑過多,提高種植成本,造成藥害,當混發性病害發生時,就會噴施速渡,進行防治,速渡可同時殺滅真菌、細菌、病毒,對混發性病害效果好。

三、速渡—混發性病害的剋星

1、殺菌普極廣,有極強的擴散、內吸、傳導、穿透病原微生物細胞膜的能力,可在10--30秒內殺死病原微生物,對真菌、細菌、病毒、疑難雜症,具有保護、治療、剷除三重功效。

2、能快速使病斑木質化,快速使病害停止蔓延,將病害控制在一個範圍,減少園區的損失。

3、在分不清病的情況下,用速渡便能取得不錯的效果;能分得清病情時添加一包速渡,不僅能增強效果,還能拓寬殺菌範圍預防其他病害。

4、速渡物美價廉,不僅省時省力,還大大的降低了種植戶的成本,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藥。

相關焦點

  • 如何準確判斷作物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生理性四種病害!
    對於種植戶來講,施肥打藥是作物生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兩項措施,作物在生產過程中難免會發生一些病害,在防止作物病害的管理上,要根據作物的病害類型來準確判斷藥害的類型,然後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防治,這是防治藥害最基礎和有效的一個環節。
  • 農作物病害發生與蔓延的三大主要因素
    病害是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和產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至關重要。那麼,病害發生、流行與蔓延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下面,主要介紹病害發生與蔓延的三大主要因素。 一、品種的抗性。
  • 作物真菌病害,以及作物病毒病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一、作物真菌病害真菌寄生於植物並引致的病害叫真菌病害。真菌在營養生長階段的結構叫營養體,主要功能是吸收.輸送和貯存營養,為繁殖生長做準備。真菌的營養體還可以形成菌組織以及菌體的變態結構。已記載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種以上。
  • 【作物病害】茄科植物青枯病 你真的了解嗎?
    延伸閱讀:【作物病害】一文讀懂蔬菜土傳病害【作物病害】過完夏至 菜該怎麼管?【作物病害】再談病毒病【作物病害】南瓜常見病害識別及防治【南蔬技術】大蔥種植和病蟲害防治【作物病害】談一談卵菌引起的蔬菜病害>【作物病害】詳解西瓜蔓枯病【作物病害】主要蔬菜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
  • 種植業人,作物病害老是治不好?原因是沒搞清楚這種關係
    1 作物一旦發生病害,很多種植業人往往就一個勁兒去治病害,但殊不知,有些病害很可能是由蟲子引發的,不殺蟲,病害很難治好! 今天,給大家匯總下,當下發生比較嚴重的蟲害,可能與哪些病害有密切關聯。
  • 作物的葉、花、果,為什麼會脫落?除了病害,您還應該知道這些
    如在乾旱少雨的情況下,作物的葉片或花果會提早脫落,這是作物在養分失調的情況下,對外界環境的一種適應,一種「應急措施」,屬於正常現象。而還有一種現象也比較常見,我們都曾為蔬菜、果樹等過量的落花落果、落葉而煩惱;這種過量的非正常的植物器官脫落,是造成農業生產重大損失的又一因素,也是我們在種植時急需解決的問題。
  • 防治作物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的配方
    這些年,白粉病禍害過的作物一般來說,不同植物上的白粉病病菌屬是不同的。大多數白粉病病菌只能侵染一種寄主植物,只有少數白粉病病菌能夠侵染多種寄主植物。但不論是哪一個屬,引起的病害在基本症狀表現上很相似。一、發病原因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 植物抗病性與作物病害控制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9月18日至19日, 2010年中國植物病理學會抗病育種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植物抗病性與作物病害控制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來自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我校師生300餘人參加了會議。  此次學術活動是紀念我國小麥條銹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李振岐院士逝世三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主要圍繞國內外近年來在植物抗病性與作物病害控制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進行探討交流。會議吸引了海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的極大興趣。
  • 植物病害檢測儀技術的效果如何,它的使用步驟是怎樣的
    打開APP 植物病害檢測儀技術的效果如何,它的使用步驟是怎樣的 土壤檢測 發表於 2020-12-02 13:33:54 在作物種植生產中,對於作物病害,農戶可真是發愁,往往在察覺不到的時候病害就發生了,並且防治起來不僅困難且效果還很差,以至於導致農作物嚴重的減產,嚴重的話甚至絕收。
  • 病毒、細菌、真菌性病害傻傻分不清?教你辨別,對症下藥!
    農作物在日常生長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蟲害一般可以肉眼可見,快速判斷出具體的病害,但在遭受菌類侵染時,情況就複雜了,存在細菌、真菌、病毒,甚至是非侵染性病害等,不同病菌有著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防止手段,唯有快速診斷病原體,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止損,保證農作物良好生長。
  • 病害研究專家潘良坤教你鯽魚病害防治方法
    病害研究專家潘良坤教你鯽魚病害防治方法出處:科學養魚 作者:趙永鋒 水產養殖網 2016-06-30 17:18:00 今年鯽魚價格高漲,這對於鯽魚養殖戶來說,應該會是豐收的一年,養殖戶目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怕在養殖過程中發生病害,導致養殖功虧一簣。為此,我們邀請了淡水漁業研究中心飼料營養與病害研究室潘良坤老師為我們講述鯽魚病害防治措施。
  • 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土傳病害該如何防治
    ——愛華植保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補充體內維生素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土傳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蔬菜的產量及質量,那麼蔬菜地土傳病害應該怎麼防治呢?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和病毒隨病株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疏菜土傳病害的主要種類包括:十字花科(白菜、甘藍、青花、榨菜)根腫病;瓜類(黃瓜、西瓜)枯萎病;茄黃萎病,褐紋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絹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炭疽病,疫病、豆類銹病,菠菜、蔥類的霜黴病等。
  • 人工智慧診斷作物疾病 根據照片即可識別出農作物病害
    近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共同開發了一款軟體,能夠基於用戶提供的照片識別出農作物病害。科學家建立了一個系統模型,並將其連接到一個計算機集群來形成一個神經網絡。 隨後建立了一個擁有  53000 多張健康及患病作物照片的資料庫,其中包括 14 種作物和 26 種病害。
  • 看圖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真菌性病害症狀類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狀類型多,出現在植物的各個部位。
  • 微生物菌劑這樣用,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等病害,一季都不發生
    ,是生產上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的病害,這些病害一旦發生,輕則減產,重則絕收。為防治病害,不但需要增加大量的生產投資,還可能汙染土壤和農產品。預防病害的發生是防治病害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如何才能有效預防病害的發生呢?經多年生產試驗表明,採用微生物菌劑可有效預防多種病害的發生,同時,還能調節植物生長,改良土壤,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
  • 桃樹常見病害發生規律和綜合防治措施
    掌握桃樹常見病害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措施,讓病害遠離。 隨著目前農業的不斷發展,各個區域都開始發展除傳統農產品之外的其他作物。由於我國區域特徵的差異性,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氣候環境,而不同的氣候環境則能夠適合不同的作物生長。
  • 這些蔬菜病害都是蟲子引發的!治病切記對症下藥!
    蔬菜一發生病害,你就一個勁兒治病害,但殊不知,有些病害很可能是由蟲子引發的,不殺蟲,病害很難治好! 今天,就給大家匯總下,當下發生比較嚴重的蟲害,可能與哪些病害有密切關聯。
  • 【花園管家】一分鐘學會區別藥害還是病害
    經常聽到懂技術的人說「侵染性病害」與「非侵染性病害」,你能分的清不?如果能,那你又能分清侵染性病害中的「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病害和線蟲病害」嗎? 大部分人對於其中有些病害的認識應該還是一個很凌亂的狀態,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一起理一理這些病害。
  • 聞之色變的土傳病害,你到底了解多少?
    帶菌土壤可以傳播病害,混有病殘體和未腐熟的有機肥也可以傳病。主要侵染小麥水稻等。 稻曲病:病菌以厚垣孢子附在種子表面和落入田間越冬,也可以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水稻孕穗至抽穗灌漿期,溼度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子座病形成子囊殼,其釋放的子囊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
  • 植物細菌性病害,你知道多少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物用藥也是一樣。要想防治好細菌性病害,必須弄清植物細菌性病害是什麼?它有著怎樣的發病環境?有什麼病狀和症狀,如何辨識呢?在植物病害中,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種類最多,其次是由細菌病原引起的病害。細菌與真菌的區別,主要在於真菌感染的植物,一般症狀有黴狀物、粉狀物、鏽狀物、絲狀物及黑色小粒點,而細菌則無這些,細菌病害症狀主要表現為「菌膿」,這是田間診斷的重要區別。雖然由細菌引起的病害種類、受害植物種類及危害程度,僅次於真菌性病害,但是細菌病害的發病程度,近年來卻有上升加重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