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升!各種病害來襲 真菌、細菌、病毒病區分清楚很重要!

2020-12-01 騰訊網

雖說這兩天各地出現了大冰雹、霜凍災害,但也擋不住氣溫的升高。隨著溫度的升高,各種病害將紛紛襲來,作物病害種類繁多,可分為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不同類別的解決方案也不盡相同,要想對症下藥,首先就要做到將作物幾種病害區分開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倆聊聊。

各類病害的主要特徵

(一)真菌性病害:

1、會產生不同形狀的病斑。

2、病斑上會產生不同顏色的黴狀物或粉狀物,無臭味。

(二)細菌性病害:

1、葉片上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而且病斑處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莖葉易腐爛、有臭味。

3、果實上有瘡痂,在果實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維管束易變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

病症主要表現在嫩葉上,種類雖少,但危害大,易得難治。

1、花葉病毒,葉片皺縮,黃綠相間,金黃易凹,深綠易凸,無病葉平展,葉眉扇形。

2、厥葉型,葉片細長,葉脈上衝,呈線狀。

3、卷葉型,葉片扭曲,向水彎曲。

4、條斑型,在西紅柿要成熟果實上,出現青白色,漸變鐵鏽色,不易著色,果實皮裡肉外有褐色條紋。辣椒果尖端向上變黃色,在變黃部位出現短的褐色條紋。

(四)生理性病害:

屬非生物病害,不具傳染性。一般上午低於20℃,開花結果作物不能正常開花授粉,易出空洞果、畸形果,及落花落果。下午3時至半夜溫度低於16℃,養份不易轉化積累在葉上和花芽上,造成葉片黑厚而小濃綠、易化瓜落果,形成花打頂、瓜打頂、自封頂。下半夜溫度低於10℃,易低溫受阻,葉易老化、乾枯。

舉個例子:茄果蔬菜缺素症:作物龍頭彎曲,自封頂很容易是缺硼。開花不結實也是缺硼。龍頭下新出來的新葉幹尖,幹邊是缺鈣。龍頭下新葉是黃葉為缺硫。龍頭下新葉是白葉缺鐵。

下部葉片全變黃這是缺鎂。下部葉脈綠,葉下垂、葉肉有黃斑這是缺錳。下部葉肉變黃,葉脈是綠色這是缺鋅。下部葉全綠,黃邊是缺鉀。

如何識別及應注意的問題

認識一種蔬菜病害,首先要從症狀診斷開始。通過症狀診斷,至少

可初步把病害與傷害或蟲害區分開來;

可把侵染性與非侵染性病害區分開來;

可把真菌性、細菌性病害與病毒性、線蟲性病害區分開來。

這是一個複雜而細緻的工作,在田間診斷時,除了注意症狀觀察外,還要注意病害在田間的分布、發生和發展等情況,更要注意病原檢查。

田間症狀觀察

症狀是病害診斷的重要依據。首先要區別是傷害、蟲害還是病害,如果是病害,還要區別是侵染性病害還是非侵染性病害。

從植株病害症狀表現來看,

病毒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多表現全株性症狀;

而真菌性、細菌性病害,以局部性的居多;

線蟲性病害在發病初期與缺素症相似。

從病部上病徵的表現來看,

真菌性病害往往可見黴狀物、粉狀物、小黑點(粒)等病徵;

細菌性病害潮溼時可見膠黏狀物(菌膿);

病毒性和線蟲性病害病部上雖無病徵,但有花葉、皺縮、矮化、根腫等特有病狀。

田間診斷時,除了注意症狀觀察外,還要注意病害在田間的分布情況,非侵染性病害沒有傳染蔓延的跡象,田間分布較均勻而普遍,且發病地點常與地形、土質或特殊環境條件有關。

由霜凍、寒潮、乾旱等氣象條件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常大面積連片發生,受害的也不只一種蔬菜;

由土壤酸鹼度不適或缺營養元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也往往連片發生。

由農藥、化肥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只發生在施藥、施肥的田裡,而且被灼傷的斑點,其大小、形狀很不規則。

侵染性病害有傳染蔓延的跡象,且常常表現隨風向或水流方向蔓延的趨勢,或表現由點到面、由輕到重的蔓延擴大過程。

此外,在病害診斷時,還要注意了解栽培管理過程近期天氣情況,並善於從病田和無病田的對比中發現影響病害的有關因素,為病害診斷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根據。

病害診斷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症狀的變異性和複雜性。雖然病害症狀通常表現出相對的穩定性,但是病害症狀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同一種病害往往因品種、環境條件、發病時期和發病部位等不同而異。

例如菜豆銹病,其病徵前期表現為鏽色粉狀物,後期表現為黑色粉狀物。又如黃瓜霜黴病,其初期表現為暗綠色水漬狀角斑,後期病狀表現為黃褐色角狀枯斑,並互相連接成大斑塊,再如甜椒枯萎病、疫病、青枯病三種不同病害,其外觀表現出相似的萎蔫症狀。

2、注意把病害、機械傷害、蟲害區分開來。

看病症發生發展的過程

蔬菜病害具有傳染性。因此,病害的發生一般具有明顯的發病中心,然後迅速向四周擴散,通常成片發生,若不及時防治,可給蔬菜生長造成很大危害。而缺素症一般無發病中心,以散發為多,若不採取補救措施,會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看病症與天氣的關係

蔬菜病害一般在陰天、溼度大的天氣多發或重發,植株群體鬱蔽時更易發生,應注意觀察天氣及植株群體長勢狀況,及早防治。

而缺素症與地上部空氣溼度關係不大,但土壤長期滯水或乾旱可促發某些缺素症。

如植株長期滯水可導致缺鉀,表現為葉片自下而上葉緣焦枯,像火燎一樣。土壤含水量不穩定,忽高忽低,容易引發缺鈣,導致臍腐病、心腐病、假黑星病、芹菜莖裂病等生理病害,同時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瓜果蔬菜的花芽分化。

一個小妙招帶你識別

就是用打火機燒病葉!

怎樣識別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病害的特徵是發臭!腐爛的菌濃也有臭味!用打火機燒病害的病葉散發臭味的就是細菌性病害的獨特特徵。

怎樣識別病毒病?

燒病毒病的病葉就像和燒焦羽毛的味道是一樣的。因為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病毒病感染的植株病葉,灼燒就相當於灼燒蛋白質,所以會出現燒焦羽毛味的味道,這是病毒病的特徵。

怎樣識別真菌性病害?

燒病害的病葉散發酸味,是真菌性病害,真菌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灼燒散發酸味。這是真菌性病害的特徵。

當然,具體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識別偶!

綜合整理至網絡、農資百科大全、蔬菜種植聯盟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由農業技術公眾號整理,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看圖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真菌性病害症狀類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狀類型多,出現在植物的各個部位。
  • 種植業人,作物病害老是治不好?原因是沒搞清楚這種關係
    1 作物一旦發生病害,很多種植業人往往就一個勁兒去治病害,但殊不知,有些病害很可能是由蟲子引發的,不殺蟲,病害很難治好! 今天,給大家匯總下,當下發生比較嚴重的蟲害,可能與哪些病害有密切關聯。
  • 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土傳病害該如何防治
    ——愛華植保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補充體內維生素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土傳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蔬菜的產量及質量,那麼蔬菜地土傳病害應該怎麼防治呢?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和病毒隨病株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疏菜土傳病害的主要種類包括:十字花科(白菜、甘藍、青花、榨菜)根腫病;瓜類(黃瓜、西瓜)枯萎病;茄黃萎病,褐紋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絹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炭疽病,疫病、豆類銹病,菠菜、蔥類的霜黴病等。
  • 常見盆栽花卉真菌病害與細菌病害傻傻分不清楚?專病還得專藥治
    導語:相信各位花友平常養花時沒少遇到各種病蟲害吧,像什麼葉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白粉病、枝枯病、根腐病等等,這些我們可以統歸為病菌性病害,另外還有一種是生理性病害,比如常見的日灼病、倒春寒等等,主要是因外界環境氣候條件變化光照、氣溫等原因所導致的。不管是生理性病害,還是病菌性病害,大多都離不開光照、氣溫、水分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的變化。
  • 作物三大病害應該如何辨別?發生混髮式病害時應該怎麼辦
    莊稼患病後需要及時治療,而我們在防治時往往並不清楚具體病害,以至錯過了早期防治時間,使病害愈加嚴重,我們要認準病害對症下藥才能更好的控制住病害。作物的三大病害究竟應該如何區分呢?細菌性病害的特點:細菌病害主要特點是稀、爛、臭,有些時候有白色或黃色菌膿,沒有黴狀物和粉狀物等產生,細菌性葉斑病斑點小而密,形同芝麻粒,病斑變薄,變透明,條件適宜的時候有黃色或白色菌膿。
  • 作物真菌病害,以及作物病毒病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一、作物真菌病害真菌寄生於植物並引致的病害叫真菌病害。真菌在營養生長階段的結構叫營養體,主要功能是吸收.輸送和貯存營養,為繁殖生長做準備。真菌的營養體還可以形成菌組織以及菌體的變態結構。已記載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種以上。
  • 真菌性、細菌性、病毒病病害有何區別?三分鐘了解!
    在農作物浸染性病害中,主要有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三種,由於其病源不同,其防治方法和藥劑使用也截然不同。所以,正確診斷區別三種病害,是防治作物病害的重中之重。 真菌性病害約佔病害的80%。
  • 怎樣分辨細菌真菌病毒
    園藝作物通常包括果樹、蔬菜、各種觀賞植物、香料植物及藥用植物等,主要分為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三大類。但是在你種植的過程中,你能區分得了它們是為什麼會枯萎死亡等嗎?是因為細菌、真菌、病毒,下面我教你們如何分辨細菌、真菌、病毒。
  • 植物病毒性病害是什麼?常見植物病毒病及其防治辦法有哪些
    植物病毒通過將自身的遺傳物質導入植物細胞,引起植物體新陳代謝的異常,導致植物病毒病的發生。隨著大規模種苗調運、耕作制度改變等因素的影響,植物病毒病有加重發生的趨勢。多種植物病毒,如菸草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等侵染農作物,能夠侵染多種農作物引發植物病毒病害,每年都給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植物栽培過程中都出現病毒病,是廣大種植戶最為頭痛的病症,感染病毒後表現植株黃化、花葉、壞死、畸形等症狀。
  • 病毒、細菌、真菌性病害傻傻分不清?教你辨別,對症下藥!
    農作物在日常生長中,難免會遭受病蟲害,蟲害一般可以肉眼可見,快速判斷出具體的病害,但在遭受菌類侵染時,情況就複雜了,存在細菌、真菌、病毒,甚至是非侵染性病害等,不同病菌有著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防止手段,唯有快速診斷病原體,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止損,保證農作物良好生長。
  • 這個藥細菌、真菌、病毒都管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這3點
    之前前面介紹過 和 , 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不僅能防治細菌性病害,而且還能防治一部分真菌性病害,那麼今天我們要介紹這個殺菌劑產品就更厲害了,除了防治細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以外,對病毒病還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而且還是一款具有內吸和保護雙重作用的無公害殺菌劑
  • 動物病毒病需「隔離」,植物感染病毒病咋辦?處理思路有一些雷同
    這段時間,我們正在抗擊新型肺炎,通過各種渠道的宣傳,大家對於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有了進一步認識。 實際上,不僅人和動物對付病毒手段有限,植物對抗病毒也是束手無策的,即便有人類的幫助。一、關於「病毒」的認識,來源於菸草花葉病毒病早在19世紀,人們就認識到有一種病原體可以造成菸草葉片褶皺,失去商品價值,1892年,俄國生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基通過試驗,證明有一種病原體在過濾掉細菌之後,依然可以使得菸葉染病,伊凡諾夫斯基認為這是可過濾性細菌或者細菌分泌物。
  • 大棚蔬菜溫度管理和病害分析,你了解多少
    最近幾天寒潮來襲,種植者需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防止蔬菜受到凍害影響。為了讓蔬菜安全越冬,小橘子楊婷和大家討論一下大棚蔬菜冬季管理要點和病蟲害治療方法。十一是氣溫在零下時採取增溫措施,如電熱線、電燈泡、火爐等增溫。十二是設施外增設保溫層,如在溫室後牆、山牆外覆蓋1層10~20釐米厚的碎草或玉米秸,草外覆蓋薄膜,可預防室內熱量向室外釋放,顯著增加室內溫度。二、大棚蔬菜病蟲害管理
  • 【花園管家】一分鐘學會區別藥害還是病害
    判斷的時候要綜合考慮,細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在病狀上有些表現很相似,難以區分,主要還是看其病症或蔓延速度。 2.從病徵上看 細菌病害沒有類似真菌病害那樣的黴、毛、粉、鏽、粒、絲、絮等物質(病原物)。 發病部位在初期會生成半透明狀的水漬狀或是油漬狀邊緣,接著病部形成菌膿,病斑光滑,乾燥時形成反光膜,隨著病情的加重或是環境溼度加大時,會有菌膿流出,病部發臭等。
  • 這些蔬菜病害都是蟲子引發的!治病切記對症下藥!
    蔬菜一發生病害,你就一個勁兒治病害,但殊不知,有些病害很可能是由蟲子引發的,不殺蟲,病害很難治好! 今天,就給大家匯總下,當下發生比較嚴重的蟲害,可能與哪些病害有密切關聯。
  • 這種仿生殺菌劑真菌細菌病害通殺,成本低效果好!
    乙蒜素的作用 乙蒜素對多種真菌、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特別對有土壤帶菌和種子傳播的土傳病害效果突出。 可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黃萎病;水稻稻瘟病、白葉枯病、惡苗病、爛秧病、紋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黃葉、小麥赤黴病,條紋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黃瓜苗期綿疫病,枯萎病,灰黴病,黑星病,霜黴病,白菜軟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黴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朮、人參、香蕉、蘋果、葡萄、梨樹、茶葉,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種真菌、細菌病害,
  • 真菌病、細菌病和病毒病怎麼能分清?如何用藥?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
  • 病害大全,種植戶必看!讓你一分鐘成為看「病」高手!
    治病先要看病,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不同藥劑防治的病害也是不同的,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
  • 園林病害知識科普-常見園林病害表現-助你快速識別常見病害
    常見園林植物病害表現--助你快速識別病害 園林植物病害種類多,同一種病害在不同植物上表現也不相同,很多的園林工作者不能正確識別,買的藥不對症,導致不管用,造成的損失也很大,為了幫助園林養護工作者對病害有一個了解和認識,特意製作本期內容,僅供參考。
  • 好真菌·壞真菌·抗真菌
    □記者 楊青平    生物界大致可以分為人、動物、植物、真菌、細菌、病毒。我們平時常說細菌,很少說真菌,甚至把真菌也當成細菌。細菌是單個的細胞,肉眼看不見。真菌按形態可以分為酵母菌、黴菌、擔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