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作物通常包括果樹、蔬菜、各種觀賞植物、香料植物及藥用植物等,主要分為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三大類。但是在你種植的過程中,你能區分得了它們是為什麼會枯萎死亡等嗎?是因為細菌、真菌、病毒,下面我教你們如何分辨細菌、真菌、病毒。
白粉類:在花、果、葉及嫩枝上覆蓋白色粉狀物,後期在白粉物上出現散生狀針頭 大的顆粒,顆粒由白變黃,最後變黑。這類病害通稱白粉病,是子囊菌中的白粉菌引起。如 狹葉十大功勞白粉病、月季白粉病、紫薇白粉病。
煤汙:在葉、枝、果實表面覆蓋一層煤煙狀物,很易用手擦去。常稱為煤汙病。這 種病害發生通常與蚜蟲、木蝨、蚧蟲密切相關,病菌大多屬於子囊菌中的小煤*菌目和煤菌 目,半知菌中的多種病菌。如枸骨煤汙病、大葉黃楊煤汙病。
鏽粉:葉、果、枝、幹上出現疣狀、條狀、毛狀或氈狀突起,後期常破裂,散出淡 黃色、桔黃色、鏽褐色或黑色粉狀物,是病菌不同階段的孢子,常稱為銹病。病菌屬於擔子 菌中的鏽菌目。如楊樹銹病、梨銹病。
霜黴:可為害葉、果、嫩枝,以葉片最為明顯,在葉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狀物,霜 狀或稀或密,葉片正面往往黃色,無明顯邊緣,常稱為霜黴病,病菌屬於霜黴屬。如葡萄霜 黴病、月季霜黴病。
白絹: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葉、莖、根頸,環境潮溼時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乾燥 時菌絲易消失, 後期產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 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漸變黃變褐, 常稱為白絹病。 病菌屬於半知菌中的小菌核菌。如馬蹄筋白絹病、白三葉草白絹病、結香白絹病。
斑點:花、果、葉上局部組織患病死亡後出現的症狀。形狀有角斑、圓斑、條斑、 不規則斑,顏色有灰色、褐色、紅色,有的病斑邊緣和中間顏色一致,有的不一致,病斑大 小不一。根據病斑形狀、顏色、大小名稱為圓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輪紋、枯斑等 等病名,後期病斑上出現黴層、黑點等各種顏色、形狀、病症、黴層類病菌大多屬於半知菌 的叢梗孢目。如大葉黃楊葉斑病、西府海棠葉斑病。小點狀類病菌大多屬於半知菌的球殼孢 目和圓盤孢目,如桂花枯斑病,山茶灰斑病。
炭疽:與斑點相似,但顏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輪生狀排列的小黑點,潮溼時黑點出現粉紅色膠狀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狀。炭疽病也出現在果實,莖幹和芽上。病 菌屬於半知菌的黑盤孢目刺盤孢屬。如葡萄炭疽病。
畸形:植物受害部變大或縮小,生長不勻,失去原來形狀。後期在受部位出現病症。 如外囊菌引起的桃縮葉病,外擔子菌引起杜鵑葉腫病。
潰瘍:發生在枝幹皮層,病斑形狀有圓形、近圓形、長形,通常病斑周圍稍隆起, 中部組織死亡,下陷,乾裂。後期常產生小黑點,或盤狀物,病菌通常屬於半知菌和子囊菌。 如楊樹水泡性潰瘍病。
腐朽:發生在喬灌木的枝幹或根部木質部,使木質部變質、變色、腐朽,樹幹內因 木質部腐朽出現空洞,枝幹遇強風易折斷,受害部位表面後期往往出現大型真菌繁殖體,如 木耳、蘑菇或馬蹄狀等各種形狀繁殖體。病菌大多屬高等擔子菌的多孔菌、傘菌,如柳樹腐朽病,桃樹木腐病。
腐爛:常分為溼腐、幹腐二種。多汁部位破壞解體後產生溼腐或軟腐如梨輪紋病在 果實上的症狀。含水量低植物組織軟硬部位病死後產生的組織死亡,稱為幹腐,在枝幹上常 與潰瘍相似,如各種樹幹的枝枯病。
猝倒和立枯: 大多出現在播種育苗的苗木上。 小幼苗根頸部發生腐爛使植物猝然倒, 由於發生過程迅速,地上部分仍保持正常膨壓,維持正常狀態,稱為猝倒。若幼苗根頸已木 質化,頸部腐爛後不倒伏,地上葉子乾枯,稱為立枯。這類病害大多由半知菌中的絲核菌、 鐮刀菌引起。
葉片病斑無黴狀物或粉狀物。長不長毛是真菌性 病害與細菌性 病害的重要區別。 如黃瓜細菌性角斑病與霜黴病症狀相似,葉片都出現多角形病斑,容易混淆,但霜黴病在潮溼時病斑上長有黑色的黴,而角斑病則沒有。
根莖腐爛出現黏液,並發出臭味。有臭味為細菌性 病害的重要特徵,如大白菜軟腐病。
果實潰瘍或瘡痂,果面有小突起。例如番茄潰瘍bing、辣椒瘡痂bing。
花葉表現為葉片皺縮,有黃綠相間的花斑。黃色的花葉特別鮮豔,綠色的花葉為 深綠色。黃色部位都往下凹,綠色部位往上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