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們正在抗擊新型肺炎,通過各種渠道的宣傳,大家對於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有了進一步認識。 實際上,不僅人和動物對付病毒手段有限,植物對抗病毒也是束手無策的,即便有人類的幫助。
一、關於「病毒」的認識,來源於菸草花葉病毒病
早在19世紀,人們就認識到有一種病原體可以造成菸草葉片褶皺,失去商品價值,1892年,俄國生物學家伊凡諾夫斯基通過試驗,證明有一種病原體在過濾掉細菌之後,依然可以使得菸葉染病,伊凡諾夫斯基認為這是可過濾性細菌或者細菌分泌物。
直到1935年,美國科學家斯坦利從病葉中提煉出病毒狀晶體,並證實這個蛋白質和核酸構成的結構十分穩定,還能不斷增殖危害菸草生長,從此人類才對「病毒」有了清晰概念,斯坦利因提純菸草花葉病毒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相比於細菌、真菌,人類對於「病毒」的認識,還是相對有限的,防治植物病毒病主要方法也還是「預防」。
二、植物病毒病防治以「預防」為主
藥劑以強調的是「預防」,而不是治療,對應藥劑也有限。
植物病毒病從蔬菜到果樹,都是普遍發生的,其中菸草花葉病毒病、蔬菜病毒病、柑橘衰退病、柑橘猝倒病、百香果病毒病等都非常常見,對於這些病害,目前防治方案都是「預防」,病毒病一旦發生,及時拔除或者砍除是最有效止損方法。
筆者查閱了農藥信息網農藥登記信息,截止2020年1月30日,植物殺菌劑登記證一共有10870個,登記在「病毒病」上的殺菌劑卻只有217個,成分主要以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嗎啉胍等為主,其中氨基寡糖素、香菇多糖登記最多,氨基寡糖素登記在植物病毒病上的有37個,香菇多糖有35個,登記在植物病毒病上的農藥不僅種類少,而且數量也少。
我們選擇其中一個「氨基寡糖素」登記證信息來分析分析。
這個「氨基寡糖素」,登記為「為植物誘抗劑」,顧名思義,意思就是誘導植物增加抗性,其說明書上也有介紹:
該產品為植物誘抗劑,施用後能提高作物自身的免疫力和防衛反應。對番茄病毒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於作物苗期、發病前或發病初期葉面噴霧施用,連續施藥2-3次,間隔7-10天施藥一次。2.本品對病害有預防作用,但無治療作用,應在植物發病初期使用。
其他登記在植物病毒病上的農藥,說明書也類似,大約意思是:噴施這些成分,能夠提高植物的「免疫力」,植物「免疫力」強了,染病概率就會降低,實際上這幾年流行的「生物刺激劑」也有類似功能,例如海精靈等都有類似提升抗病能力效果。
三、昆蟲是植物病毒病傳播的幫兇
病毒只能以寄生方式生存,在自然界中,植物病毒病的傳播媒介以蚜蟲、飛蝨、薊馬、粉蝨、葉蟬為主,傳毒媒介以刺吸式口器為主,這種刺吸式「吃飯」方式,往往會將病毒從病株上傳播到健壯植株。
所以,將這些病毒攜帶者幹掉是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有效方式,種植戶一旦發現病毒病,首先殺滅蚜蟲、薊馬等昆蟲較為關鍵,殺滅這些害蟲農藥較多,其中以菸鹼類殺蟲劑為主,菸鹼類殺蟲劑一個很好功能就是讓蚜蟲、薊馬口器不能「工作」,當然也就不能傳毒了。
四、如何才能減少植物病毒病發生呢?
1、抗病能力強品種
對於病毒病發生較多的番茄等瓜果蔬菜,可以選擇抗病毒能力強一點的品種,這些與生俱來的基因品種,對付植物病毒病時還是能多扛一會的。
2、感染病毒病植株,砍除是最明智的
瓜果蔬菜一旦感染病毒病,及時砍除是最明智的,這樣可以避免其他植株感染,及時止損。
3、幹掉蚜蟲等「超級傳播者」
用農藥防治,首選菸鹼類殺蟲劑,也可以用物理方式來防治,喜歡黃色的蚜蟲可以黃板來站掉它,喜歡藍色的薊馬則可以用藍板。
4、拒絕來歷不明的種苗、接穗、剪刀等一切可能帶病毒器物
一些不正規苗場的種苗本身帶毒,繁殖用的接穗、塊莖等也可能帶毒,外來剪刀不建議進入果園進行修剪,即便自己果場修剪,建議也用75%酒精消毒後進行。
結束語
植物病毒病並不好對付,但只要補充植物營養,提升植物「免疫力」,有針對性進行預防,發現病株後,及時「隔離」,還是能夠有效遏制植物病毒病傳播與爆發的。
本文系農農老師原創作品,轉載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