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狀病毒病暴發的個人防護快速建議指南(推薦內容摘要 WHO 2014年10月)

2021-01-20 北大感控之窗

一、簡介

本文件主要是為絲狀病毒(尤其是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護理人員提供個人防護用品(以下簡稱PPE)指導,與配套文件《技術指南》配合使用。

二、PPE使用指導原則

1、醫療機構要制定防控的制度和規程來控制病毒傳播,從管理、環境與工程控制、PPE等多角度保證防控的有效性,使用PPE的同時,要加強管理、環境控制的落實,如隔離屏障設置、工作組織協調、水及環境衛生、手衛生設施、醫療廢物管理、通風等。要正確選擇和使用PPE,穿脫PPE時,尤其注意清潔和消毒。

2、標準預防:由於絲狀病毒感染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難以識別,因此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要嚴格實行標準預防。

標準預防的主要內容(詳細內容見WHO《2014年醫療機構內疑似和確診絲狀病毒出血熱(重點是伊波拉病毒)的感染預防和控制臨時護理指南》):

3、職業安全與職業健康:首先要保證足夠的手衛生產品和PPE供應,政策制定者、僱主、管理者應為醫務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的最佳保障,具體如下:

對工作場所進行危險性評估

醫務人員應得到與暴露危險等級相應的充分、有效、持續的防控。

告知醫務人員風險等級、正確使用PPE的重要性和效果,醫務人員應對防控措施依從。

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要營造適宜的氣候環境和文化氛圍,使防護措施依從性最大化。

PPE可及、易於獲得。

4、貫徹落實:應根據崗位特點、必要程度、文化程度等開展醫務人員分層培訓,並保證人力、財力、物力。

5、資源管理:包括物資儲備、不同尺寸和形狀PPE的可及性、物品放置、質量保證、數量短缺報告、廢物安全處理、重複使用物品管理等。

三、指南制定過程 (略)

四、推薦規範

(一)眼部、口鼻部黏膜的防護

1、醫務人員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應使PPE完全覆蓋眼部、口鼻部黏膜。(強烈推薦,相比無防護者,該項措施證據水平為高質量)

2、醫務人員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應使用防護面罩或護目鏡。(強烈推薦,「防護面罩和護目鏡在預防絲狀病毒傳播的效果比較」方面的證據水平較低)

推薦12的論據及附註

①保護眼部、口鼻部黏膜是標準預防和接觸預防的一部分,通過黏膜汙染可能是絲狀病毒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因此使用PPE是必要的,且在脫卸PPE的過程中,防護面罩和護目鏡應儘可能晚脫下,甚至在最後再脫,以防止黏膜的暴露。

②目前尚缺乏關於防護面罩和護目鏡並配以適合帽子阻止絲狀病毒傳播的有效性的科學證據,這些設備的有效性被認為是同等的。每個設備的使用與否,受多種因素影響,如醫務人員的個人偏好、符合技術要求的高質量物品的可及性等,但防護面罩與護目鏡不應同時使用。

注意事項:

霧氣:對防護面罩和護目鏡都有影響,對防護面罩影響稍小。霧氣會降低能見度,影響醫務人員的護理能力和個人安全。工業型的防霧噴劑能減少一定程度的霧化,但其有效性會受到溫溼度的影響;具有通風裝置的護目鏡能減少霧化,但要注意防止通風口被血液和體液汙染而導致內表面和眼部汙染。

能見度:戴防護面罩,患者能夠看到的臉部較多,有利於醫務人員與患者的交流,醫務人員的操作視野較開闊,也更安全;護目鏡能夠有較好的視力,但其他優點較少。

眼鏡:戴眼鏡的醫務人員應同時選擇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同時確保尺寸符合、避免霧化。

3、醫務人員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應戴防水的、不隨嘴部變形的結構化醫用/外科口罩。(強烈推薦,比較醫用/外科口罩與防護口罩在防止絲狀病毒傳播的有效性的區別時,證據水平較低)

4、醫務人員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進行產生體液氣溶膠的操作過程時,應戴防水的防護口罩。(強烈推薦,綜合考慮了護理其他病原菌感染患者時,產生氣溶膠的操作戴防護口罩的必要性,證據水平為中等質量。)

推薦34的論據及附註

①使用醫用/外科口罩的目的在於保護口鼻部黏膜不受飛沫或濺起的傳染性物質的汙染,由於絲狀病毒不通過空氣途徑傳播於人類,不必要使用防護口罩進行呼吸防護。結構化的如鴨嘴型/杯狀的醫用/外科口罩比防護口罩更舒適;在高溫高溼度的環境下,結構化口罩不隨嘴部變形,由於呼吸作用和蒸發作用而導致溼透也比無此結構的口罩安全。

②戴醫用/外科口罩時,應同時戴適合的眼部防護品(防護面罩或護目鏡),當與護目鏡同時使用時,面罩/防護口罩應為防水的,與防護面罩同時使用時,不需要為防水型。同時戴多個口罩不能產生累加效果,不推薦使用。

③並非所有的N95防護口罩必須防水,僅帶有「外科N95口罩」標籤的N95口罩需要經受防水考驗。

(二)手套

5、醫務人員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應戴雙層手套。(強烈推薦,比較雙層手套與單層手套的效果時,此推薦證據水平為中等質量)

論據及附註:

①相比單層手套,雙層手套的孔道、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對手套的損害均較小,能夠減少病毒傳播的潛在風險,同時能夠減少針刺傷以及脫卸PPE時手部受到汙染的風險。根據雙層手套對阻止血源性病毒如HIV和肝炎病毒傳播的證據推斷,其對絲狀病毒傳播防護的證據水平為中等質量。儘管可能會減少觸摸感、影響手部靈活性、舒適度較低,但研究證明,大多數情況下,即使在進行精細手術時,缺乏觸摸感的感覺一般會在幾天後消失。

②外層手套最好為長袖的、能夠覆蓋腕部及以上,理想狀態是覆蓋至前臂中部;為保護腕部不受汙染,內層手套應在隔離衣/連體防護服袖口之下,外層手套應在隔離衣/連體防護服袖口之上。

③禁止用膠帶將手套粘貼至隔離衣/連體防護服,因為額外的操作,可能會損壞隔離衣/連體防護服,影響隔離衣/連體防護服和手套的安全脫卸,導致汙染風險增加。沒有證據證明兩層以上手套防護效果更佳,這樣不僅會影響手部靈敏性,增加手套脫卸的複雜性,並且是不安全的。

④IPC(infection practice and control)感染實踐與防控操作規定,不同患者間應更換手套,然而其可行性問題有待考慮,如清潔手套的供應、患者治療與隔離區域的廢物如何處置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的GDG(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指南制定小組未達成關於在治療區域,不同患者之間應更換手套的一致推薦,其中9位成員同意在不同患者之間更換手套的推薦,2位持反對意見,2位棄權。現提出以下兩個操作步驟,為促進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手套的安全更換:摘除外層手套前應先清潔消毒;內層手套不摘除,更換外層手套前,應清潔消毒內層手套。(推薦使用酒精類手部消毒液清潔消毒汙染手部和手套,當手套損壞時,應按照以上兩個步驟進行更換)

⑤根據IPC標準的推薦,僅在進行無菌操作時方需無菌手套,外科和產科應根據要求進行適當調整。

6、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丁腈手套阻止病毒的能力優於乳膠手套。(強烈推薦,中等質量證據水平)

論據及附註:

丁腈手套能夠抵抗化學物質包括特定消毒劑如含氯消毒劑,並且比乳膠手套更環保。乳膠手套引起過敏的概率較高,易導致醫務人員過敏性皮炎。然而當丁腈手套缺乏時,可以選擇乳膠手套。無粉手套優於有粉手套。

(三)隔離衣/連體防護服

7、除一般工作服外,醫務人員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應穿防護服。(強烈推薦,根據防護服對具有類似傳播途徑的病原體的防控作用的研究,穿防護服防控絲狀病毒效果的證據為高質量水平)

8、應選擇一次性隔離衣+圍裙,或者一次性連體防護服+圍裙,隔離衣/連體防護服應為織布材質,並對血液、體液、血源性病原體具有抵抗力。(條件性推薦,防護服/隔離衣的有效性比較的證據等級較低)

9、按以下要求選擇圍裙:一次性的、防水的;缺乏一次性圍裙時,可重複使用的圍裙經過適當的清潔消毒後可用於不同患者。(強烈推薦,關於「一次性使用和重複使用圍裙的效果差別」研究的證據水平較低)

推薦7-9的論據及附註:

①證據證明,穿防護服被推薦為接觸隔離的一部分,同樣適用於絲狀病毒病。目前尚缺乏隔離衣和連體防護服對減少病毒傳播效果比較的證據,因此選擇隔離衣或連體防護服均可。隔離衣的脫卸相對簡單、醫務人員較為熟悉,通常選擇者較多。隔離衣不易致熱,可及性較高,某些地區的文化導致女性更偏向選擇隔離衣。

②防水防護服能減少感染者的體液穿透和汙染衣物、皮膚,從而減少隨後經過手部將病毒傳播到眼部、口鼻部黏膜的可能性。

③在隔離衣/連體防護服之外應穿圍裙,因為脫卸汙染的圍裙比脫卸隔離衣/連體防護服更容易。在治療區域,應全程穿戴圍裙。當圍裙上有可見汙染物時,應立即更換。需要考慮圍裙的可及性、隔離區域的廢物處置等問題。穿戴可重複使用圍裙的醫務人員應先離開病房,對圍裙進行清洗消毒並脫卸。

(四)鞋套

10、在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醫務人員應穿防水靴(橡膠/樹膠靴子)。(強烈推薦,證明靴子和其他類型的鞋套的證據水平較低)

論據及附註:

防水靴優於密閉鞋套,因為清洗消毒更容易,且當地面溼滑時防水效果更優,橡膠靴子能夠防止銳器傷。當靴子缺乏時,醫務人員必須穿密閉鞋套(無鞋帶、易於穿脫,覆蓋足背和腳踝)。鞋套應為防滑的、不能滲透性的、汙染容易去除的。經過清洗消毒後,靴子不須在PPE脫卸區域進行脫卸,可穿至當日工作結束。

(五)帽子

11、當護理絲狀病毒病患者時,醫務人員應戴覆蓋頭頸部的帽子。(條件性推薦,帽子防止病毒傳播的效果證據水平較低)

12、建議帽子與隔離衣/防護服分開設置,脫卸時單獨進行。(條件性推薦,不同類型帽子的效果比較證據水平較低)

推薦11/12的論據及附註:

①戴帽子的目的在於防止頭頸部皮膚、頭髮不受病毒汙染,減少隨後傳播至眼部、口鼻部黏膜的風險。注意頭髮不能外露。

②第11條推薦為條件性,是由於缺乏支持「戴帽子比頭罩(覆蓋肩部)或頭套防止病毒傳播效果好」的證據。是否需要覆蓋後頸部皮膚,在GDG會議經過了激烈的討論:9名專家認為所有皮膚均應覆蓋,3名持反對意見,1名缺席。

③第12條推薦為條件性,是由於缺乏「單獨設置的帽子和與防護服連接的帽子防護效果比較」的研究證據。單獨設置的帽子缺乏時,也可使用有頭套的連體防護服,但必須在採取眼部、口鼻部防護之後,以保證脫卸連體防護服後能夠維持對黏膜的保護。

相關焦點

  • 解析2014年ADA糖尿病指南中值得關注的更新點
    」已於2013年12月19日在線發表於Diabetes Care 雜誌2014年1月增刊上。今年的ADA新指南中有哪些更新點值得我們關注呢?新指南在妊娠糖尿病(GDM)篩查方面發生了政策性轉變,建議採用一步法或兩步法進行GDM篩查。這項最新推薦。此前,ADA一直支持並推薦由國際糖尿病與妊娠研究組(IADPSG)2010年所修訂的GDM一步篩查法。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診療快速建議指南(標準版)│...
    月發生在中國武漢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並於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命名。 指南制訂方法學 本指南制訂過程主要依照WHO針對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風險評估手冊提供的快速建議指南(RapidAdviceGuidelines)方法學]進行。
  • WHO最新指南:2019-nCoV相關重症感染臨床指南(中文首譯版)
    (中文首譯版) 引言 本文是WHO在2020年1月28日發布的最新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指南,是2020年1月12日指南的更新版。標準預防措施包括:手衛生;使用個人防護裝備(PPE)避免直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和破損皮膚。還包括防止針刺或鋒利物品的傷害;醫療廢物處理;設備清潔和消毒以及環境清潔。 表3.
  • 推薦地毯消毒的建議指南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發展,近期不斷收到查詢,因此特制定該建議指南供大家參考。因市場消毒劑繁多,質量參差不齊,如仍有不確定,建議首先在局部試用,不褪色後再按以下步驟實施即可。以下為interface微生物實驗室提供的用於清潔和消毒地毯的步驟。1.如地毯乾燥時,請徹底吸塵。如果地毯潮溼或發生液體(或體液)傾濺,請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和標準的安全程序來吸走多餘的溢出。
  • WHO 2019 新型冠狀病毒指南(中文首譯版)來了!
    引言2019 年 12 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經相關病毒分型檢測,2020 年 1 月 7 日,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1 月 10 日完成了病原核酸檢測,
  • 2014AHA/ASA卒中和TIA二級預防指南推薦意見(上)
    2014年5月1日,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卒中協會(AHA/ASA)發布了
  • 聶紹平:2014美國NSTE-ACS管理指南十大要點
    2014年9月23
  • Biosafety and Health《生物安全與健康(英文)》雜誌2019年第3期導讀
    輸血傳播HIV感染的風險與挑戰  作者:Sarah Robbins Scott,吳尊友*  單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愛滋病預防控制中心, 北京 102206, 中國  摘要:  提高生物安全管理和技術有利於人類健康,並保護個人和群體不受有害事件的影響。
  • 10年臨床積累,歐洲Y微缺指南再度更新
    經過10年不斷地臨床積累,2013年9月19-21日,在猶他州佛羅倫斯開展的"男性不育遺傳學"圓桌會議上,與會專家們就最新的Y染色體微缺失相關議題達成共識,EMQN/EAA在2004版指南基礎上,綜合與會專家意見共識和10年臨床實踐資料,再次對Y染色體微缺失實踐操作指南做了跟新。
  • 2020年4月安徽省國產醫用防護服十大知名企業排行榜
    2020年4月安徽省國產醫用防護服十大知名企業排行榜  李湘 • 2020-05-09 09:36:10
  • 權威指南給出了10條建議
    也正因此,自1980年以來,美國心臟病學學會(ACC)和美國心臟協會(AHA)每年都會聯合發布最新臨床指南,該指南結合了最新的臨床科學證據,以改善目前CVD現狀。近日,ACC/AHA在指南基礎上總結歸納出了主要預防CVD的居家建議。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湖北一水庫裸藻水華暴發,中國綠髮會提五建議:生物學防治
    據澎湃新聞報導,4月26日晚,安陸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安陸「水華」現象產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今年開年以來,安陸一直沒有明顯降水,府河水質缺乏流動性;第二,近期氣溫升高,是裸藻水華暴發的高峰期;第三,府河沿線工業汙水直排已經整治完成,但生活汙水直排現象仍然存在,多種因素疊加導致此次「水華」暴發。
  • 伊波拉病毒病的認識防治知識
    流行病學.分布與發病率 1976年6月,一種高致死性疾病(後來被命名為伊波拉病毒病)開始流行,在蘇丹南部恩扎拉的-家棉花工廠的工人中發現了一例典型病例。這個病人被送到邁裡迪的一家大醫院,隨後該疾病便在該醫院的病人和工作人員中迅速傳播開來。此病的流行--直持續到1976年11月。
  • 2014年就業前景最被看好的本科專業有哪些?
    2014年就業前景最被看好的本科專業排行  數據顯示,從2005年至2014年,10年間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從338萬人增長至727萬人,翻了一番還多。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說,「我國每年新進入市場的勞動者大約1500萬人,727萬人差不多佔到一半了。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 2006年8月10日Nature內容中文摘要
    2006年8月10日Nature內容中文摘要 來源:Nature 2006-10-01 13:34 封面故事:5億年前的動物胚胎化石?
  • 7月盤點:一文速覽腫瘤領域指南共識
    http://guide.medlive.cn/guideline/21169 NCCN臨床實踐指南:生存指南(2020.V2) 2020年7月,NCCN發布了生存指南2020年第2版,指南主要內容涉及更新摘要、一般生存原則
  • 怎樣合理防治番茄病毒病?
    對在我國絕大多數番茄種植戶而言,番茄病毒病非常令人頭疼,因為它不但快速傳播快,對西紅柿生產量導致的危害也是不能考量的。 一、番茄病毒病的普遍種類及症狀表現有什麼? 花葉型病毒病、蕨葉型病毒病、黃頂型病毒病、卷葉型病毒病、巨芽型病毒病、條斑型病毒病、曲葉型病毒病,之上七種番茄病毒病種類中,患病率最大的是花葉型和蕨葉型,傷害偏重的先後是黃花曲葉型>花葉型>蕨葉型超過條斑型等。
  • 海關總署:嚴防伊波拉病毒病、中東呼吸症候群等疫情疊加
    海關總署5月11日舉辦第二十七次形勢分析及工作督查例會,提出舉一反三嚴防伊波拉病毒病、中東呼吸症候群、拉沙熱、沙漠蝗等疫情疫病傳入,堅決防止疫情疊加。加大一線防護和保障力度,確保「打勝仗、零感染」。會議指出,當前境外疫情暴發增長態勢仍在持續,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全國海關要提高外防輸入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堅持底線思維,繼續毫不放鬆做好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工作,不斷完善防控工作機制,健全適應常態化防控需要的口岸公共衛生體系。加大風險分析力度,密切關注境外重點國家(地區)疫情發展變化,提高風險布控精準性,為一線防控提供指引。
  • 局地疫情多次暴發 溯源調查發現了什麼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10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消息,溯源青島疫情時,中國疾控中心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10月18日,對廣州花都無症狀感染者王某的溯源也得出結論:王某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與其工作的隔離酒店發現的境外輸入病例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可以完全確認王某感染來源於隔離酒店的境外輸入病例。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東北地區(黑龍江綏芬河和吉林舒蘭)、北京新發地、新疆烏魯木齊、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等地相繼出現小規模聚集性病例。這幾次局地暴發疫情,溯源調查發現了什麼?
  • 朊病毒病來了,千萬別被嚇「軟」!
    據了解,中國CDC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可以開展腦脊液14-3-3蛋白檢測。送樣時需按照《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管理規定》要求送樣。3.朊病毒病傳染性強嗎?朊病毒病傳染性較弱。注意事項:➤ 感染朊病毒患者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高度危險組織汙染的中度和高度危險物品,使用後應立即處理,防止乾燥;不應使用快速滅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