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驗治療有效減緩朊病毒病發作 並延長小鼠壽命

2020-12-06 快科技

8月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小組發表在臨床醫學權威期刊《JCI Insight》上的一份新報告,通過對實驗小鼠使用實驗療法,有效減緩了由朊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的發展,並大大延長了齧齒動物的壽命

朊病毒疾病通常發生在無害的朊病毒蛋白分子變得異常並聚集在身體的神經元樹突和細胞本身,包括大腦。目前感染這種疾病的死亡率仍是100%。

而癢病同樣是由一種特殊的傳染因子侵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綿羊和山羊的慢性致死性疫病,病原與牛海綿狀腦病類似,並且與人類朊病毒疾病密切相關,例如目前無法治癒的克雅氏病。因此,癢病是用於研發人朊病毒病療法十分有價值的實驗模型

在這項研究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和他們的同事將反義寡核苷酸注射到已經感染了或在注射後幾周內受到反義寡核苷酸攻擊的老鼠的脊髓液中。藥物公司專門設計了兩種劑量的反義寡核苷酸(ASO1和ASO2),以減少齧齒動物正常朊蛋白的供應。並在蒙大拿州漢密爾頓的落基山實驗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的一部分)和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布羅德研究所進行了不同劑量的ASO1和ASO2齧齒動物研究。

落基山實驗室的科學家開展了三組實驗。第一組在感染癢病前14天將ASO1或ASO2注射到部分小鼠體內;第二組在感染後7或15周注射到小鼠體內;第三組不注射ASO1或ASO2。

研究發現,接受ASO1治療的小鼠平均250天內沒有出現疾病的臨床症狀,存活了259天;而未治療的小鼠平均137天感染了疾病,存活了143天。

接受ASO2治療的小鼠在平均272天內沒有顯示出疾病的臨床症狀,存活了283天;未治療的小鼠平均137天感染了疾病,存活了143天。

同時還發現,不管小鼠在感染前或感染後注射ASO1和ASO2,都延遲了小鼠的體重減輕。並且經過注射的小鼠均比未注射的小鼠活得更長,注射ASO1的平均存活274天,注射ASO2的平均存活300天,而未注射的平均存活170天。

研究人員還測試了抗朊病毒抗體對已確定的朊病毒疾病的作用,在小鼠感染癢病(接近臨床症狀的發作)17周後對其進行治療。接受ASO1治療的小鼠平均189天沒有出現臨床疾病跡象,而未治療的小鼠為143天。並且治療後的小鼠病情發展明顯緩慢,比未治療的小鼠多活了87天。但ASO2並沒有發揮作用。

新發現:這類死亡率100%的疾病有望治癒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疾病#死亡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今再發頂刊探索治療朊病毒的新方法
    由於病毒蛋白對疾病至關重要,因此降低患者體內病毒蛋白的水平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治療方法。降低大腦中的朊病毒量表達是治療朊病毒病毒病的一種假說,研究最近表明,在預防性和延遲給藥範例中,在腦內感染阮病毒的小鼠中,反義寡核苷酸(ASO)介導的PrP抑制作用延長了生存期並延遲了疾病的發作。
  • 發頂刊探索治療阮病毒的新方法
    Sonia等發現在腦脊液(CSF)中推注降低PrP的反義寡核苷酸(ASO)可以使感染病毒的小鼠的生存期延長61–98%。儘管雜合敲除動物對減少50%的PrP表現出明顯的對照,但尚未確定賦予受益所需的最小PrP敲除閾值。儘管之前的實驗表明,經ASO處理的動物腦組織病理變化延遲出現但並未研究對治療後已確立的神經病理變化的潛在影響。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添新靶點抑制一蛋白酶可延長實驗小鼠生存...
    原標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治療添新靶點抑制一蛋白酶可延長實驗小鼠生存時間並克服耐藥(特約記者楊靜)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基礎醫學院吳英理課題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課題組的原創性發現:抑制去泛素化蛋白酶USP47,可在體外和小鼠體內克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細胞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 Nature:延長小鼠壽命,基因編輯技術帶來治癒早衰的希望
    具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在早衰小鼠模型中,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替換細胞內突變的鹼基後,衰老和退化的細胞被替換,成功恢復了小鼠心臟、主動脈以及其他各個衰老器官的功能,將小鼠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從 7 個月增加到了近 1.5 年。
  • 雷帕黴素或能延長人類壽命
    ITP負責系統評估抗衰老候選藥物在小鼠身上的效果,雷帕黴素是篩選出的首個成功展現出延壽效果的藥物。  小鼠實驗  研究人員在新的研究中發現,從小鼠20個月(相當於人類的60歲)開始,將雷帕黴素作為食物補充劑餵食小鼠,可使雄性小鼠的平均壽命延長9%,雌性小鼠的平均壽命延長13%。
  • Nature:單鹼基編輯修復早衰症基因突變,延長小鼠2倍壽命
    患病兒童一般只能活到7至20歲,大部分都會死於衰老疾病,如心血管病,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只靠藥物針對治療。2020年1月6日,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頂刊" Nature"雜誌上發表了題為"In vivo base editing rescues Hutchinson–Gilford progeria syndrome in mice"的研究。
  • 關注|科學家使果蠅壽命延長了48%
    近日,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和Max Planck衰老生物學研究所領導的一項研究中,一種三聯藥物組合使果蠅的壽命延長了48%。這三種藥物都已經被用作臨床治療,其中鋰是常用的情緒穩定劑,曲美替尼用於癌症治療,雷帕黴素作為免疫系統調節劑。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研究結果表明,聯合藥物治療有朝一日可能有助於預防與年齡有關的疾病。
  • 反轉:李嘉誠加持的「長生不老藥」,竟只是小鼠實驗有效
    且NAD+增加濃度不代表真的可能延長壽命,至今沒有證據表明任何人吃了這個保健品,延長了自己的生命4. FDA認證的只是生產場地,不是治療效果認證。國內銷售的NMN產品,甚至不能稱其為保健品,而是膳食補棄劑5.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長生不老藥!長生不老並不是人類的未來,相信長生不老的人,只是在逃避現實。
  • 這種常見的膳食補充劑竟能延長壽命、減緩衰老?人體實驗即將開展
    研究人員表示,服用AKG的小鼠隨著年齡的增長更加健康,還可延長中年雌性小鼠的壽命,更重要的是,服用AKG可以強身健體、減少發病率。與此同時,其他研究小組也在果蠅中證實AKG可以延長壽命。實際上,雷帕黴素、二甲雙胍等化合物也被證實可以延長實驗動物的壽命,但不管怎麼說,AKG是細胞內天然存在的,相對而言,它會更加安全,副作用也更小。因此,研究這一化合物的延壽作用更具意義。
  • 治療早衰症,小鼠壽命...
    來源:醫藥魔方作者:曼話1月6日,Nature雜誌發表了基因治療領域的一項裡程碑進展。來自美國Broad研究所、NIH下屬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以及範德比爾特大學的科學家們成功使用鹼基編輯技術延長了早衰症小鼠的壽命[1]。該研究是在動物體內使用鹼基編輯成功治療嚴重遺傳疾病的首批例子之一。
  • 小鼠實驗顯示:100%生酮飲食不但可以燃脂,還能延長壽命和提高智力
    身材健美的讀者可能不了解生酮飲食是什麼。由於這種改變,腦中由自由基造成的炎症和其他傷害有效的得到了減少(這一點其實很說得通,因為生酮飲食一開始就是為了幫助癲癇病人控制病情而被發明的)。因此,研究人員懷疑,β-羥丁酸很可能有抗衰老的功能。所以三年前,研究人員們開始在小鼠身上試驗 100% 生酮飲食對壽命和智力的效果。
  • 《細胞》子刊:α-酮戊二酸可延長小鼠壽命最多20%,減少衰老相關...
    近期《細胞·代謝》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就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在飲食當中添加一種名為α-酮戊二酸(AKG)的物質,就能夠使中年小鼠的生存時間延長8-20%,並且小鼠的皮毛狀態、聽力、握力等隨衰老下降的生理指標都有所改善。AKG的這些作用,可能與誘導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0,從而抑制人體內衰老相關的慢性炎症有關。
  • ...酮戊二酸可延長小鼠壽命最多20%,減少衰老相關生理功能衰退
    近期《細胞·代謝》上的一項最新研究,就在小鼠實驗中證實:在飲食當中添加一種名為α-酮戊二酸(AKG)的物質,就能夠使中年小鼠的生存時間延長8-20%,並且小鼠的皮毛狀態、聽力、握力等隨衰老下降的生理指標都有所改善。AKG的這些作用,可能與誘導T細胞產生細胞因子IL-10,從而抑制人體內衰老相關的慢性炎症有關。
  • 壽命翻了幾番!表達這個基因,小鼠及果蠅都長壽
    在由NDUFS4(線粒體複合體I的亞基)缺失驅動的Leigh症候群小鼠模型中,NDI1表達足以顯著延長壽命(壽命從45天延長到365天以上),而不會顯著改善運動功能。因此,腦中線粒體I的活性通過其NAD +再生支持機體存活能力,而最佳的運動控制則需要線粒體複合體I的生物能功能。
  • 壽命延長了24%!科學家改變端粒長度,讓老鼠壽命延長,人類呢?
    而最近,在一項新研究中,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改變老鼠的端粒長度,讓老鼠的壽命得到大幅延長,而且身體健康狀況得到極大地提高。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的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
  • 最新《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取得初步成功後,研究人員開展了動物實驗,以腺相關病毒(AAV)為載體遞送ABE。基因突變的早衰小鼠在出生後不久,接受了一次基因編輯治療。幾周後,研究人員檢查這些小鼠的心臟、肝臟以及主動脈等一些重要的器官組織,發現很多細胞內的LMNA基因已被成功糾正。
  • 今日《自然》:「改寫」基因,延長壽命!基因編輯療法取得重要進展
    科學家們使用一種新型單鹼基編輯技術,治療模擬人類早衰症的小鼠,通過修改致病基因,讓動物的壽命延長了一倍多。 取得初步成功後,研究人員開展了動物實驗,以腺相關病毒(AAV)為載體遞送ABE。基因突變的早衰小鼠在出生後不久,接受了一次基因編輯治療。幾周後,研究人員檢查這些小鼠的心臟、肝臟以及主動脈等一些重要的器官組織,發現很多細胞內的LMNA基因已被成功糾正。
  • 慢阻肺使用呼吸機能延長壽命嗎?
    慢阻肺患者可能都知道氧療以及制氧機,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另一種常用於慢阻肺治療的醫療設備:呼吸機。一般來說,確診慢阻肺後基本就要進行長期家庭氧療了,而當病情發展至II型呼吸衰竭,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慢阻肺2期,就需要用到呼吸機治療了。當病情發展至II型呼吸衰竭時,患者呼吸功能逐步減弱,無法順利排出二氧化碳,造成二氧化碳瀦留,從而引起高碳酸血症。此時如果不進行治療幹預,則可能會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
  • α-酮戊二酸可延長衰老小鼠壽命並降低發病率
    α-酮戊二酸可延長衰老小鼠壽命並降低發病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3 14:47:37 美國巴克衰老研究所Gordon J. Lithgow、Brian K.
  • Nat Commun:能延長小鼠壽命的一種與糖相關的化學物質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報告說,關節炎患者廣泛使用的一種飲食補充物能延長蠕蟲和衰老小鼠的壽命。與糖相關的化學物質「D-葡糖胺」(該物質被認為對人類使用是安全的,購買無需處方)是通過模仿含碳水化合物低的一種飲食的分子效應產生這種壽命延長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