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朋友們在農業種植過程中,最為頭痛的應該就是病害的防治了,特別是經濟作物,比如霜黴病、根腐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等,防治起來最為糾結,藥劑使用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可為啥還是效果不突出呢?
據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大多數還是農民朋友沒有認清病害,有沒有對症下藥,胡亂防治的後果就是,造成了抗性的產生。
下面,就請跟隨佰秀一起了解下4大真菌所引發的常見病害及對路的農藥配方吧!
一、低等真菌引發的病害
主要有鞭毛菌亞門和結合菌亞門引發的病害,如霜黴病、晚疫病、猝倒病、根腐病、根腫病、、馬鈴薯粉痂病及甘薯軟腐病等。
防治用藥推薦:保護性農藥——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克菌丹、代森錳鋅、百菌清等。治療性農藥——烯醯嗎啉、噁唑菌酮霜脲氰+霜脲氰、氰霜唑、氟嗎啉、甲霜靈等。
保護性農藥治療性差,但能夠有效防止病菌侵入,而且還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治療性農藥速效性好,但持效性差,所以我們在進行防治的時候,最好用保護性農藥和治療性農藥進行混配,這樣做既提高了效果,有增加了持效性。
比如——嘧菌酯+烯醯嗎啉+克菌丹、吡唑醚菌酯+烯醯嗎啉、霜脲氰+代森錳鋅等。(由於克菌丹和代森錳鋅類似,所以不建議一起使用,況且克菌丹和鋅離子混用會產生藥害)
註:根腐病往往由低等真菌的腐黴菌和疫黴菌引起,但也可能有高等真菌的鐮刀菌引發,更多時候是三種真菌混發,因此在防治的時候,要多管齊下,推薦配方:克菌丹+甲霜惡黴靈+枯草芽孢桿菌效果突出。
二、高等真菌引發的病害
高等真菌主要由半知菌亞門、子囊菌和擔子菌亞門構成,如炭疽病、灰黴病、白粉病、立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紋枯病、赤黴病、銹病、枯萎病、菌核病、蔓枯病、黃萎病、蘋果腐爛病、梨黑星病、甘薯黑斑病、禾穀類黑粉黑穗病等。
通常情況下,防治低等真菌的農藥,對高等真菌無效,但克菌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鋅等對高等低等真菌均有效。
治療高等真菌的農藥,大多對低等真菌也有一定的防效,還有幾種萬能的殺菌劑,對高等低等真菌,甚至細菌性病害也有不錯效果,如異菌脲、氯溴異氰尿酸、乙蒜素、氨基寡糖素等。
推薦配方:
1、炭疽病、銹病、褐斑病等葉部常見病害——克菌丹+苯甲嘧菌酯、戊唑醇+肟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靈+氟環唑、氟環唑+嘧菌酯等。如果炭疽病對這些農藥產生抗性,還可以在這些配方中添加咪鮮胺。
2、根腐病、立枯病、枯黃萎病、白絹病、菌核病等土傳病害引起的病害——克菌丹+甲霜惡黴靈+枯草芽孢桿菌、甲霜惡黴靈+甲基硫菌靈、噻呋醯胺+甲霜惡黴靈等。其中,防治枯黃萎病時,用克菌丹+甲霜惡黴靈+枯草芽孢桿菌特效。
而噻呋醯胺+甲霜惡黴靈對白絹病效果突出,異菌脲+克菌丹對菌核病防效明顯。
3、灰黴病——異菌脲+克菌丹、腐黴利+甲基硫菌靈、啶醯菌胺+異菌脲等。
4、銹病等葉部病害——三唑類殺菌劑效果突出,如苯醚甲環唑、戊唑醇、氟環唑、氟矽唑等,再配上保護性殺菌劑,如吡唑醚菌酯、嘧菌酯及克菌丹等,效果突出。
5、白粉病——粉唑醇、氟環唑、戊菌唑、四氟醚唑配醚菌酯效果突出。
三、最高等真菌和4、最高等和高等真菌混合,基本病害和高等真菌差不多,用藥也可採取以上模式,在這裡就不一一敘述。
了解更多農技資訊,歡迎關注【佰秀農業】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