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農大科學家為防治真菌病害找到新途徑

2020-09-25 二三裡資訊成都

楊雯 戢俊臣 川觀新聞記者 江芸涵

稻瘟病、麥瘟病、獼猴桃褐斑病乃至皮膚癬、腳氣……從科學的角度,這些廣泛發生在動植物和人類身上的疾病都是由於真菌侵染而產生,目前治療真菌病害的普遍方法是通過提高「病號」自身抵抗力間接對抗真菌疾病。是否能反過來直接使致病真菌削弱甚至失去攻擊力?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陳學偉教授團隊帶來好消息,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真菌侵染結構形成的調控新機制,為直接削弱致病真菌攻擊力這一思路提供了新證據,並且還為防治多種真菌病害提供了新靶標和新策略,同時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有效防治動植物真菌病的化合物。

9月21日,陳學偉教授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在線發表題為《新發現一類廣譜殺菌劑抑制病原真菌致病性》(「Discovery of broad-spectrum fungicides that block septin-dependent infection processes of pathogenic fungi」)的研究論文,以四川農業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陳學偉教授為通訊作者,賀閩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宿加和許有嬪、畢業博士研究生陳金華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Mawsheng Chern為共同第一作者。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南京農業大學、英國諾裡奇塞恩思伯裡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重慶大學作為合作單位參與了該研究。

這一研究以稻瘟病菌為研究模式,揭示了病菌攻擊寄主的原因和原理,不僅為水稻癌症「稻瘟病」找到了防治新方法,也為更廣範圍內的真菌病害防治找到了一條全新路徑。

真菌病是植物界中存在最廣泛、最難治的病害之一。真菌入侵寄主細胞時,會事先形成「侵染釘」以打開寄主表皮,為病原菌進入和繁殖「大開方便之門」,病原真菌進入寄主後,通過分泌蛋白抑制寄主免疫系統,從而使寄主免疫力下降和患病。而此次的研究證明,要形成這種侵染釘離不開病原菌自身的超長鏈脂肪酸(VLCFA)。陳學偉教授團隊的研究解析了侵染釘的形成新機制,證明只要破壞病原菌超長鏈脂肪酸就能阻止「侵染釘」生成,進而使病原菌降低或失去致病能力。

可喜的是,該研究以超長碳鏈脂肪酸合成酶為靶點,還找到了抑制超長碳鏈脂肪酸生物合成,進而抑制侵染釘形成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可有效降低真菌病害,為防治動植物乃至人類的真菌病害提供了一類新型廣譜抗菌劑。而今天已經使用較廣的除草劑中就含有這種抗菌化合物,而且由於不同動植物對該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該抗菌劑只需較低劑量,就能在安全範圍內達到良好抗菌效果。目前,該抗菌劑正在進行專利申請。

該研究9月21日在線發表後,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知名植物病理學家周儉民研究員,聯合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曹立冬研究員,在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植物學報》發表專文,評述了該研究成果,認為陳學偉教授團隊的這項工作,「揭示了超長碳鏈脂肪酸在招募隔蛋白和侵染釘發生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助於解決現有殺菌劑日益嚴重的抗藥性問題」,「為農藥減施增效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思路。」

陳學偉透露,此項研究與此前該團隊在《Cell》《Science》上發表的研究成果不同,一種是從增強寄主自身「防禦力」著手對抗病原菌,一種是直接作用於病原菌本身降低其「攻擊力」,二者互為補充。

來源:封面新聞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我校科學家為防治真菌病害找到新途徑
    稻瘟病、麥瘟病、獼猴桃褐斑病乃至皮膚癬、腳氣……從科學的角度,這些廣泛發生在動植物和人類身上的疾病都是由於真菌侵染而產生,目前治療真菌病害的普遍方法是通過提高「病號」自身抵抗力間接對抗真菌疾病。是否能反過來直接使致病真菌削弱甚至失去攻擊力?
  • 農資經營《年底一老闆要了幾天帳,回家寫了一副對聯》《四川農大陳學偉教授團隊為防治真菌病害找到新途徑》
    《四川農大陳學偉教授團隊為防治真菌病害找到新途徑》(鄭慶偉  農化專利服務)稻瘟病、麥瘟病、獼猴桃褐斑病乃至皮膚癬、腳氣……從科學的角度,這些廣泛發生在動植物和人類身上的疾病都是由於真菌侵染而產生是否能反過來直接使致病真菌削弱甚至失去攻擊力?近日,國家重點實驗室(籌)陳學偉教授團隊帶來好消息,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真菌侵染結構形成的調控新機制,為直接削弱致病真菌攻擊力這一思路提供了新證據,並且還為防治多種真菌病害提供了新靶標和新策略,同時他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有效防治動植物真菌病的化合物。
  • 真菌病害治不住?這幾個配方幾乎防治所有病害!
    吡唑醚菌酯是防治病害非常廣譜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是該類產品中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具有保護、治療、剷除、滲透、強內吸及耐雨水衝刷作用。可防治由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幾乎所有類型的真菌病原體引起的病害。被稱為「萬能殺菌劑」。
  • 4大真菌引發的農作物常見病害,找對病因才能輕鬆防治
    農民朋友們在農業種植過程中,最為頭痛的應該就是病害的防治了,特別是經濟作物,比如霜黴病、根腐病、炭疽病及白粉病等,防治起來最為糾結,藥劑使用越來越大、成本越來越高,可為啥還是效果不突出呢?
  • 中外科學家找到小麥抗「黃疸病」新基因
    新華社成都9月25日電(吳曉穎 張俊賢)中外科學家聯手從小麥祖先物種之一的節節麥中找到了抗條銹病的新基因YrAS2388,並將該基因導入到普通小麥。這為有效防治被稱為「黃疸病」的小麥條銹病提供了新途徑。
  • 真菌、細菌、和病毒引起土傳病害該如何防治
    ——愛華植保蔬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補充體內維生素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蔬菜種植過程中,土傳病害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蔬菜的產量及質量,那麼蔬菜地土傳病害應該怎麼防治呢?土傳病害是指病原體如真菌、細菌、和病毒隨病株殘體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作物根部或莖部侵害作物而引起的病害。疏菜土傳病害的主要種類包括:十字花科(白菜、甘藍、青花、榨菜)根腫病;瓜類(黃瓜、西瓜)枯萎病;茄黃萎病,褐紋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白絹病、青枯病,病毒病、辣椒炭疽病,疫病、豆類銹病,菠菜、蔥類的霜黴病等。
  • 看圖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
    分清真菌病害、細菌病害和病毒病這三種病害,對於防治,特別是藥劑防治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不同藥劑防治不同病害,能殺真菌的藥劑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細菌。由於能夠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絲狀體,細菌是單細胞,病毒是沒有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他們的新陳代謝方式以及脾氣秉性也有很大區別,對症的藥劑也就不同了。真菌性病害症狀類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狀類型多,出現在植物的各個部位。
  • 超實用的吡唑醚菌酯復配方案快記下來,防治多種真菌,細菌性病害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優秀的殺菌劑配方,對多種病害都具有預防、保護和剷除作用,需要的朋友一定要掌握。記住這幾個藥方,能剷除100多種真菌、細菌病害!
  • 桑紫紋羽病和桑褐斑病都屬於真菌病害,這些防治方法一定要看下
    大家好,我是專注養蠶技術,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關於桑樹真菌病害防治,小編分別舉二個例子:桑紫紋羽病和桑褐斑病,來教大家一些防治措施。(一)桑紫紋羽病【分布及危害】桑紫紋羽病又稱黴根病。分布於四川、廣西、重慶、浙江、山東、河北、廣東、安徽、江蘇和臺灣等蠶區。該病曾在日本桑園大爆發。
  • 水鬼蕉的常見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今天介紹一下水鬼蕉養殖過程中會出現的常見病害現象,由此來判斷是什麼病害,治療方法。水鬼蕉的生長習性水鬼蕉喜歡光照,適宜生長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下,不耐寒,越冬溫度不能低於15℃。炭疽病是一種真菌性疾病,病源為半知菌亞門盤孢目的真菌。病菌可以藉助雨水傳播,溫暖潮溼的地區病害可周年發生。水鬼蕉的生長環境陰溼 , 或植株偏施氮肥 , 易誘發本病。防治方法發現病害時可以剪除發病葉燒毀 。
  • 這種仿生殺菌劑真菌細菌病害通殺,成本低效果好!
    乙蒜素的作用 乙蒜素對多種真菌、細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特別對有土壤帶菌和種子傳播的土傳病害效果突出。 可有效防治棉花立枯病、枯萎病、黃萎病;水稻稻瘟病、白葉枯病、惡苗病、爛秧病、紋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黃葉、小麥赤黴病,條紋病,腥黑穗病,西瓜慢枯病,西瓜苗期病害,黃瓜苗期綿疫病,枯萎病,灰黴病,黑星病,霜黴病,白菜軟腐病,姜瘟病,番茄灰黴病,青枯病,辣椒疫病及草莓、白朮、人參、香蕉、蘋果、葡萄、梨樹、茶葉,馬蹄、花卉,花生,大豆,芝麻等作物上的多種真菌、細菌病害,
  • 園林植保信息——園林植物病害識別診斷和防治措施-園林植物病害...
    3、植物病害診斷:植物病害發生以後,首先要對植物病害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提出適宜的防治措施,儘量減少病害造成的損失。診斷病因,對症下藥是防治的關鍵所在。我們一般都是根據植物病害症狀分析可能發生的原因,再依次排除,得到最終的原因。
  • 我國科學家發現首例核盤菌DNA病毒
  • 防治作物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的配方
    發病初期為白色病斑,而後顏色逐漸變為淺棕色,可通過自交或雜交形成黑色的子囊殼 。一般情況下部葉片比上部葉片多,葉片背面比正面多。黴斑早期單獨分散,後聯合成一個大黴斑,甚至可以覆蓋全葉,嚴重影響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幹擾,造成早衰,產量受到損失。這些年,白粉病禍害過的作物一般來說,不同植物上的白粉病病菌屬是不同的。
  • 它能防治30多種病害,只需施藥2次,就能把病害徹底根除了
    但是8月雖然已經入秋,溫度高、降水多、田間溼度大依舊是病害最容易出現的時候。 出現了病害,就要防治。這一組合可以說簡直就是最強殺菌拍檔,能防治30多種病害,只需要施藥2次,就能把病害徹底根除了。它們就是:肟菌·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是肟菌酯和戊唑醇混配成的一種複合殺菌劑。 它們倆為啥這麼神呢?這就得說說肟菌酯和戊唑醇到底有啥高強的本領了。
  • 作物真菌病害,以及作物病毒病害對農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一、作物真菌病害真菌寄生於植物並引致的病害叫真菌病害。真菌在營養生長階段的結構叫營養體,主要功能是吸收.輸送和貯存營養,為繁殖生長做準備。真菌的營養體還可以形成菌組織以及菌體的變態結構。已記載的植物病原真菌有8000種以上。
  • 好真菌·壞真菌·抗真菌
    □記者 楊青平    生物界大致可以分為人、動物、植物、真菌、細菌、病毒。我們平時常說細菌,很少說真菌,甚至把真菌也當成細菌。細菌是單個的細胞,肉眼看不見。真菌按形態可以分為酵母菌、黴菌、擔子菌。
  • 小麥主要病害的診斷與防治
    防治辦法同條銹病。    3.小麥稈銹病    小麥稈銹病分布於全國各地,以東北、內蒙古、西北等春麥區,以及長江流域、華東沿海和南方冬麥區發生最為嚴重。病害流行年份,由於來勢兇猛,危害大,常可在短期內引起較大的損失,造成小麥減產74%-84% 。
  • 常見盆栽花卉真菌病害與細菌病害傻傻分不清楚?專病還得專藥治
    導語:相信各位花友平常養花時沒少遇到各種病蟲害吧,像什麼葉斑病、黑斑病、炭疽病、白粉病、枝枯病、根腐病等等,這些我們可以統歸為病菌性病害,另外還有一種是生理性病害,比如常見的日灼病、倒春寒等等,主要是因外界環境氣候條件變化光照、氣溫等原因所導致的。不管是生理性病害,還是病菌性病害,大多都離不開光照、氣溫、水分以及其他環境因素的變化。
  • 環保型納米微囊可高效防治番茄頸腐根腐病—新聞—科學網
    番茄植株發病    山東農大供圖 吡唑醚菌酯納米囊遞送系統在土傳病害防治中發揮重要作用         山東農大供圖 我國是世界上番茄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國家。近年來,一種新型土傳植物病害——番茄頸腐根腐病(FCRR)在我國有急劇蔓延之勢。 近日,《化學工程雜誌》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教授劉峰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研製成功的吡唑醚菌酯納米囊,在防治番茄頸腐根腐病中取得了優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