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發現首例核盤菌DNA病毒

2020-11-23 科學網
我國科學家發現首例核盤菌DNA病毒
為防治由其引起的威脅油菜大豆等的菌核病提供了潛在新途徑

 

日前,華中農業大學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姜道宏率領的研究小組在真菌中發現了與致病力衰退相關的DNA真菌病毒(SsHADV-1)。這是目前研究人員發現的首例真菌單鏈DNA病毒,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近日,該研究結果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

 

感染真菌並在其體內增殖的病毒稱為真菌病毒。由於早期發現的真菌病毒均為RNA病毒,長期以來,關於真菌中是否存在DNA病毒一直是一個謎團。

 

姜道宏研究小組從油菜菌核病病原菌,即核盤菌致病力衰退菌株DT-8中成功分離鑑定出SsHADV-1。研究表明,SsHADV-1與核盤菌的致病力衰退緊密相關。健康菌株一旦獲得SsHADV-1,將轉變成沒有致病力的弱毒菌株。SsHADV-1的發現不僅有力證實了真菌可以為DNA病毒複製和增殖提供所需的物質和場所,同時也為DNA病毒與寄主互作研究提供了全新系統。

 

據姜道宏介紹,核盤菌是非常重要的作物病原真菌,可以侵染450多種植物,其引起的菌核病嚴重威脅到我國油菜和大豆等多種作物的安全生產。由於缺乏高效的防治措施,菌核病安全控制一直是攻關的難點。SsHADV-1的發現為菌核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種潛在的新途徑。

 

更令人期待的是,核盤菌DNA病毒與普遍危害作物的植物雙生病毒具有親緣關係,將為研究人員研究雙生病毒的起源和進化提供新的科學證據。在我國由雙生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十分嚴重,僅2009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數十億元。目前,雙生病毒起源問題仍是一個謎。

 

此外,由於SsHADV-1的基因組較小,便於遺傳操作,可望作為一種抗病基因資源用於作物轉基因抗菌核病研究。姜道宏表示,下一階段他們將繼續研究SsHADV-1的分子生物學特性及其與寄主的相互作用,開展利用SsHADV-1防治油菜等作物菌核病的研究,並探討將SsHADV-1改造成為一種用於真菌遺傳操作的工具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毀滅性病害」核盤菌對禾本科植物有益—新聞—科學網
    核盤菌在小麥中內生該項研究揭示,核盤菌可以在小麥、水稻、大麥和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上內生生長,是禾本科植物的互惠性內生真菌,為尋找新型有益微生物資源控制病害提供了新的思路。 論文通訊作者姜道宏介紹,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典型的死體營養型植物病原真菌,可以寄生75個科400多種植物。自1837年首次被描述以來一直都是以毀滅性病原菌的面目出現。
  • 什麼是B肝病毒dna 它是怎麼檢查的
    但是B肝病毒dna大家都不怎麼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dna呢?B肝病毒dna檢查是怎樣的呢?檢查需要空腹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dnaB肝病毒dna是判斷B肝病毒有沒有複製的指標,主要是來判斷人的身體內B肝病毒的多少和傳染的程度。如果檢測值大於1000或者1.0e+ 003拷貝/ML。
  • 西南大學李加納/錢偉團隊揭示核盤菌侵染寄主的新機制
    該研究報導了核盤菌通過上調『copper ion import/transport』途徑吸收寄主的銅離子清除病原物體內ROS促進侵染,抗病寄主通過維持銅離子的穩態來限制核盤菌銅離子的吸收,抵抗核盤菌的侵染的互作機制。
  • 華大智造基因測序儀助力我國發現首例境外變種新冠毒株
    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周刊(China CDC Weekly)在最新一期刊登的文章中稱,2020年12月14日,我國海關實驗室監測到一名坐飛機從境外返回的23歲女性新冠感染者,通過檢測發現,該病例感染了新變種的新冠毒株。
  •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原標題: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我國完成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未發現傳染性增強證據  東方網6月5日消息:記者5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與廣東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
  • 【巴西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病毒基因組序列公布 研究人員:病毒已開始...
    文 / Sarah2020-03-04 09:33:55來源:FX168 【巴西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病毒基因組序列公布 研究人員:病毒已開始突變】巴西在2月26日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其曾前往義大利北部的倫巴第旅遊
  • 皰疹病毒複製過程被我國科學家發現
    我國科學家利用超高解析度顯微鏡觀察到了微小的皰疹病毒複製的動態變化過程,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了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病毒學雜誌》上。單純皰疹病毒是影響人類健康的重要病毒之一。據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卓然介紹,皰疹病毒的DNA複製過程是病毒裂解感染階段的核心事件。皰疹病毒是一種體積微小的球形病毒,直徑約為180納米。皰疹病毒基因組則是棒狀結構,直徑35-40納米、長度160納米,而普通螢光顯微鏡的解析度不超過200納米,因此存在分辨不清病毒基因組的不同區域,難以觀察到病毒複製的動態變化等細節問題。
  • 我國科學家發現214種全新脊椎動物相關病毒—新聞—科學網
  • B肝病毒dna對照表 B肝病毒傳播途徑有哪些
    很多人都接種過B肝疫苗,這樣可以預防B肝病毒。大家都很關心自己的身體,有時也會做檢查。那麼,B肝病毒dna對照表是怎樣的?B肝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B肝病毒dna對照表現在,有很多醫院都在進行B肝病毒dna的檢測,但由於檢測的方法和試劑都不一樣,有些醫院HBVDNA檢測正常值為小於103拷貝/毫升,而有的醫院正常值是小於102拷貝/毫升,這給醫生和患者都帶來很多麻煩。
  • 巴西、英國完成首例新冠病毒基因定序「發現突變」!
    巴西和英國的研究人員今天公布巴西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病毒基因定序,這項工作通常歷經15天完成,但巴西和英國研究人員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
  • 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如何看 B肝是否會傳染
    那麼,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如何看呢?B肝病毒會傳染嗎?應該怎麼預防B肝病毒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如何看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應該怎麼來看呢?其實HBV-DNA定性檢測在化驗單上是用「+」,「-」來表示的。
  • 我國科學家發現首例具有哺乳行為的無脊椎動物
    中國科學院近日公布,該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人員發現一種俗稱為大蟻蛛的蜘蛛類動物具有長期的「哺乳行為」,並且這種哺乳行為在各方面都和哺乳動物極其一致。  這是國際上發現的首例具有哺乳行為的無脊椎動物,即發現了首例除哺乳動物之外還能通過哺乳養育後代的現象,為動物哺乳行為進化研究方向打開一片新領域。研究成果論文已於11月30日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雜誌上。
  • B肝複查項目,為什麼要查B肝病毒定量,hbv dna定量結果怎麼看
    3、作為抗病毒治療標準之一:根據我國慢性B肝的抗病毒治療指南,當B肝病毒定量低於2000IU/ml,不建議進行抗病毒治療。只有B肝病毒定量達到該數值以上,且結合多次的肝功能檢查結果,才可進行合理的抗病毒治療方案實施。
  • 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原標題:中國完成首例輸入性MERS病例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胡浩)記者5日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與廣東省及惠州市疾控中心合作,已完成我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例的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
  • 美國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12港人偷渡案」,判了;臺灣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丨每日大新聞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2月29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衛生官員當天宣布,該州一名男子確診感染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這是美國境內報告的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這名官員認為,在美國其他地方可能還會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國疾控中心在其聲明中也預計,美國未來幾天內可能會發現更多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部門表示,這種變異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播能力,可能會導致更多確診病例,從而增加美國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的壓力。
  • 關於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的查看,不說你還不一定知道
    其實,B肝病毒離我們很接近,在檢查身體的時候,會接觸到B肝病毒DNA定量這一項檢查。但是,很多人因為不了解,因此看不懂檢查的數據。那麼,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要如何看呢?B肝病毒會傳染嗎?如何看B肝病毒dna定量結果?B肝病毒的dna定量結果是很多人都不明確的,一般在化驗單上面可以看到「+」,「-」兩種符號。「+」是代表陽性,「-」是代表陰性。
  • 由維京時代古屍攜帶的病毒DNA追溯天花的起源
    翻譯:Issakios原文:https://www.sciencealert.com/ancient-viral-dna-from-viking-age-corpses-just-got-us-closer-to-the-origin-of-smallpox當一批科學家們正在爭先恐後地試圖尋找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源地時
  • 中國首例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
    來源:華西都市報原標題:中國第一例報告發現的非典病人 黃杏初被SARS病毒「流放」的十年黃杏初。圖據《廣州日報》中華菊頭蝠。消息傳出後,不少媒體想跟蹤採訪黃杏初,試圖探尋SARS病毒的來源,卻發現怎麼也找不到他。黃杏初去哪了?有媒體報導,他曾經回過深圳原來的酒樓工作,老闆大度地接納了他,可沒幹多久,租地被房東收回做其他場所用,酒樓不得不易址。
  •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幹細胞廣譜抗病毒機制
    和人類一樣,植物感染病毒也會生病。植物病毒引發的病害是威脅農業生產的第二大病害,作物染上病毒將帶來毀滅性後果,輕則減產、重則絕收。那麼,植物如何抵抗病毒?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抵禦威脅作物的大部分病毒,進而保障糧食穩產?我國科學家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 我國科學家成功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
    在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饒子和院士介紹,非洲豬瘟病毒是一類古老的病毒,自1921年在非洲肯亞首次發現,至今約有百年歷史。記者了解到,近百年來,非洲豬瘟病毒從非洲傳播至歐洲、南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也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據國際動物健康組織通報數據顯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間,曾爆發或者正在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的國家有26個,包含13個歐洲國家、10個亞洲國家和3個非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