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龍大夫:為啥總容易摔倒?原因在這裡,3分鐘讓你輕鬆了解共濟失調

2021-01-13 騰訊網

什麼是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指的是共濟運動發生障礙,協調和平衡能力受損,是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的一種臨床表現,可以是小腦病變,也可以是深感覺病變或者前庭功能障礙,以運動笨拙、不協調為主要表現,可以累及軀幹、四肢甚至咽喉部肌肉。患者表現為身體的平衡障礙、姿勢異常、步態失調或者言語障礙,比較常見的共濟失調有小腦性共濟失調、大腦性共濟失調、感覺性共濟失調以及前庭性共濟失調四種,其中以小腦性共濟失調最為多見。

小腦共濟失調的表現

小腦性共濟失調,主要表現為頭暈、走路不穩、肢體活動不協調,言語功能障礙。患者往往有頭暈,嚴重者視物旋轉,可以伴有噁心,有眼震陽性。走路時搖晃,兩腿分開,呈闊基底步態,查體閉目難立徵提示睜眼閉眼都難以站穩,雙上肢指鼻不準,辨距不良,下肢跟膝脛試驗搖擺,快復輪替試驗笨拙。講話有時呈吟詩樣語言或者爆發性語言。

小腦共濟失調的病因病機

小腦性共濟失調引起的原因很多,如果病人急性起病,要考慮是不是血管病、中毒以及代謝異常。血管病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心臟病、血液病、凝血機制異常、血管炎。小孩兒癲癇經常是吃苯妥英鈉可以導致共濟失調,鉈、鉛等中毒也可以導致共濟失調,小孩兒遺傳代謝病出現突發共濟失調。另外小孩兒內分泌異常,也可以導致共濟失調,都是代謝病的一部分。

急性起病主要是血管、中毒、代謝等原因,亞急性過程則與感染、中毒、腫瘤有關。各種病毒、細菌、支原體、寄生蟲感染,都可以導致共濟失調。急性播散性腦脊髓膜炎影響小腦,可以導致共濟失調。腫瘤是因為亞急性起病,沒有任何背景,表現為走路不穩、不協調,需要做核磁檢查,才可以發現腫瘤的存在。如在發展過程中起伏波動、時好時壞,要注意遺傳代謝病的可能,如果起病隱匿、緩慢進展,要注意遺傳,顯性遺傳小腦性共濟失調或者隱性遺傳小腦性共濟失調的可能性,出現問題要及時就診。

小腦共濟失調的治療

小腦性共濟失調的治療主要是要根據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如果是腦梗死造成的小腦性共濟失調,要按照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如果是腦出血引起的小腦性共濟失調,要按照出血性腦血管病治療。當然還有一些更常見的就是由於變性病引起的小腦性共濟失調,治療上就比較棘手,沒有明顯的特效藥,主要是中藥治療,針對具體情況調理,一般可控制病情往惡性方向發展。

小腦共濟失調的危害

步態不穩、會出現蹣跚步態或痙攣步態,很容易跌倒;

雙手會變得笨拙,沒有力氣,握不住東西;

意向性震顫,將無法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

構音障礙,會出現爆發性語言,或說不出話來,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下肢會出現錐體束徵,將會失去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視神經萎縮,會越來越看不清東西;

尿失禁;

因呼吸系統的肌肉失控而影響呼吸;

相關焦點

  • 共濟失調的危害,嚴重或致癱瘓,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你了解嗎
    了解共濟失調所帶來的身體危害,才能夠重視疾病的治療儘早的進行治癒。1.行動失調通過觀察發現患上共濟失調的患者會出現動作不靈活、行動失調的問題,許多患者也會伴隨著,不僅是不能走直線忽左忽右的曲線前進狀態,同時在行動時也需要藉助上肢來進行身體的平衡,經常因為莫名的情況導致摔倒。
  • 共濟失調症狀解析,早發現,早治療
    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 共濟失調病越來越趨向於年輕化,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概率也越來越大,小腦萎縮共濟失調病屬於一個疑難雜症,但並不是不治之症
  • 多系統萎縮發病原因不明,會引起帕金森症候群、小腦共濟失調
    臨床表現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帕金森症候群、小腦共濟失調、錐體束症候群等。因為系統在發病時的累積次序不同,其臨床表現也不同。01多系統萎縮可以分為幾類?發病原因,病理機制是什麼?臨床上主要分為幾類?1、多系統萎縮可以分為幾類?臨床上主要分為幾類?
  • 如何知道是否有共濟失調呢?
    共濟失調的症狀有哪些呢? 1.初期 走路時步履不穩,肢體搖晃。動作反應遲緩及準確性變差。 2.中期 說話時發音含糊不清,無法控制音調。眼球轉動不平順,影像容易產生「重疊」。
  • 小腦性共濟失調疾病與其眼神經病表現之脊髓小腦共濟失調
    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是以共濟失調症狀為主,合併其他異質性臨床表現的一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截止目前,已經發現了30個與脊髓小腦共濟失調有關的基因位點,其中最常見的類型為SCA1
  • 共濟失調典型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因而患上共濟失調的人也是越來越多,很多人由於對共濟失調的症狀不了解,因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說我們還是應該要了解共濟失調的典型症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關於共濟失調的典型症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Neuron:發現脊髓小腦共濟失調1型最新分子機制——Homer--3蛋白
    2016年1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在脊髓小腦共濟失調1型(SCA1)小鼠模型發現了小腦浦肯野細胞的最新變性機制。該研究團隊的發現,進一步完善了小腦共濟失調障礙的潛在發病機制,也為未來針對浦肯野細胞為靶點的治療方案提供最新方向。
  • 小腦共濟失調患者的無奈,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據統計,小腦共濟失調的發病率約為5/10萬,每年新發病人數約為10.5/100萬,發病率雖然不高,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每年也約有5萬的新發病例,給人們的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小腦共濟失調的主要特徵是走路不穩、動作不靈、握物無力、言語不清,有的患者會頭暈、頭重、頭脹、頭痛,伴有復視或視物模糊,吞咽發嗆,書寫顫抖,大小便障礙等。
  • 進行性共濟失調患者出現認知損傷,病情不斷加重,5個月後死亡,原因...
    進行性共濟失調患者出現認知損傷,病情不斷加重,5個月後死亡,原因為何?
  • 中醫可以治共濟失調嗎?
    閆某女,31歲,確診為共濟失調,患病長達12年,有家族史,其父親,哥哥,爺爺,伯伯,姑姑均有相似狀況,閆女士更為嚴重,症見肢體瘦削,步履艱難,站時搖晃欲墮,步則曲線行進,雙腳距離增寬
  • 小腦萎縮共濟失調吃什麼藥最好?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分享小腦萎縮共濟失調在臨床上的治療。 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主要臨床表現。
  • 小腦共濟失調都有哪些表現
    小腦萎縮的症狀有: 一、小腦萎縮患者靜止站立時,身體會前後搖晃,端水時容易濺出。行走時容易撞到牆上或門框上。 二、動作反應較不靈活,動作的流暢性喪失,提重物有困難。這是小腦萎縮的症狀之一。
  • 譯172 | 進行性共濟失調不總是遺傳病:小腦組織細胞增多症--管昭銳
    However, some nongenetic ataxias may occur in childhood or young adulthood.1,2小腦性共濟失調可以是遺傳性,也可以是非遺傳性的。早髮型和進展性共濟失調常與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相關。然而,部分非遺傳性共濟失調也可發生於兒童期或青年期1,2。
  • 燃氣灶總打不著火?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2分鐘幫你輕鬆排查
    如今很多的家庭都是在使用燃氣灶,在使用燃氣灶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打不著火的現象,對於這種現象要及時的查找原因,針對原因來及時的進行處理,並沒影響了家人正常的生活。燃氣灶總打不著火?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2分鐘幫你輕鬆排查,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內分泌失調是什麼意思 是這些導致內分泌失調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內分泌失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那您知道內分泌失調是什麼意思嗎,內分泌失調的原因有哪些呢,內分泌失調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去調理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內分泌失調是什麼意思內分泌系統就像是個總指揮,與神經系統搭檔一起調節激素的分泌,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對於人和生命而言都非常的重要。
  • 孩子走路跌跌撞撞,可能是「感統失調」作祟,家長要及早幹預
    01小孩出現感統失調有什麼表現? 例如:在走路的時候歪歪扭扭,甚至出現極其容易摔倒的表現,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症狀。 但有些小孩的這種表現,並不是特別明顯,但可能會在一些小事上體現出來。例如他們在拿東西的時候,可能會出現左右手混亂的情況,那麼這也是孩子感統失調的一些症狀。
  • 冰雪路面跟濰坊市中醫院骨科大夫學習防滑防摔倒!
    為什麼雪天走路容易摔跤?其實不是雪太滑,而是有冰凍。在冰凍的路面上行走,鞋底和冰凍面產生的摩擦係數越大,越不容易滑倒。防摔跤秘技一:選對鞋底材料鞋底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大,著力面積也越大,摩擦係數就越大,越不容易滑倒。
  • 導致男性內分泌失調原因
    男性內分泌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避免內分泌失調帶來的傷害,日常生活中,男士們一定要注重相關的調理,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男性內分泌失調的症狀表現及調理方法。導致男性內分泌失調的禍首1、情緒因素:心理原因對內分泌的影響很大,受到工作等各方壓力的影響,男性常處於緊張狀態,情緒改變異常,造成了激素分泌的紊亂,因而觸發內分泌失調。
  • 鼻子上總能擠出「白色條狀物」?教你這3招,輕鬆遠離「草莓鼻」
    鼻子上總能擠出「白色條狀物」?教你這3招,輕鬆遠離「草莓鼻」 薄荷葉煮水蒸臉浸臉對於由於蟎蟲導致的粉刺或黑頭,我們可以用雞蛋清塗抹在鼻子粉刺較多的地方,過10分鐘左右撕掉,就能黏出很多黑頭哦!然後再用清潔型洗面奶洗臉,輕輕揉洗連續2天左右,就能把蟎蟲清潔乾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