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華農業科技獲企業社會責任類獎項

2021-01-09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龍昊)  科迪華農業科技近日在南方周末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被大會授予「2019年度精準扶貧貢獻——鄉村振興年度貢獻企業」獎。大會評委表示,科迪華農業科技及其前身公司以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提升農民種植技術,推廣安全健康意識以及倡導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為技術興農和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範例和有益借鑑。這也是科迪華自今年6月獨立上市以來,在中國收穫的首個企業社會責任類獎項。

    「賦能中國2.6億農戶對我們的意義遠超越社會責任範疇,這是科迪華在中國的願景和工作核心。」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表示,「數億計的中小規模農戶是中國農業的根基,這些農戶極為分散且技術水準差異巨大,有效服務和賦能中小農戶是振興鄉村的關鍵。中小農戶這些需求正是科迪華的行動基線,也是驅動我們不遺餘力推動技術傳播、種植經營技能培訓、倡導環境保護的核心動力。我們將以今天的獲獎作為全新起點,以全年無休的熱情,圍繞創新、健康、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教育持續投入,把『授人以漁』落在實處。」

    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為3.14億,農業總產值達10.65萬億元,農業人員人均產值經折算為3.39萬元。而同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5.37萬元,農業人員人均產值僅為人均GDP的63%。鄉村振興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而作為經營主體的廣大種植者與農民因其蘊含的可觀發展潛力,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則佔據了核心地位。

    在科迪華賦能中國農民、貢獻鄉村振興的一系列努力中,尤其獲得本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肯定的還包括「中國好水稻」「中國好柑橘」和「中國好蔬菜」等成功惠及全國十多個省份的「中國好作物」系列主題項目。以科迪華農業科技與正大集團在江蘇崑山攜手建立的「中國好水稻」示範園為例,相較種植者自防,科迪華方案在有限的成本增加下將平均每畝收益提升了約10%。此外,「中國好柑橘」項目則重點通過主題培訓和橘匠評比等一系列豐富活動,幫助橘農提高了果園的用藥、種植和管理水平,也增強了他們的品牌和商業意識。

 

相關焦點

  • 科迪華農業科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籤署合作備忘錄
    就備忘錄的籤署,科迪華農業科技執行長詹姆士·柯林斯(James Collins)表示:「科迪華農業科技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之間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將有效推動中國農業創新和人才培養,實現互利共贏。豐富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生活並推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是科迪華農業科技對中國的堅定承諾,此次與農科院再次達成的合作,是我們深入履行該承諾的又一關鍵舉措。」
  • 科迪華農業科技上市 陶氏-杜邦完成農業事務部門拆分
    當地時間6月3日,美國科迪華農業科技(Corteva,下稱「科迪華」)宣布完成從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獨立上市成為專注於農業科技的公司,覆蓋種子和作物保護兩大市場領域。
  • 科迪華農業科技攜手正大集團探索種植經營新模式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龍昊)在規模化經營發展趨勢以及農藥化肥「雙減」號召下,科迪華農業科技攜手正大集團在江蘇崑山開展的中國好水稻示範園項目(崑山基地),近日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業界僅有的一家完全專注於農業領域的全球技術創新企業,科迪華農業科技針對崑山基地的需求,打造了兼顧產量和盈利提升的完整解決方案。    針對江蘇當地的種植環境,科迪華農業科技全面平衡的產品組合,包括種子處理劑、殺菌劑、殺蟲劑和除草劑,從苗期、分櫱期、拔節孕穗期、抽穗揚花期到成熟期,為崑山基地的水稻種植提供了全面的保護。
  • 科迪華農業科技攜三大新品亮相雙交會 數位化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科迪華農業科技攜殺線蟲產品深力保、種子處理劑路明衛、小麥除草劑銳快立三款全新產品在本屆雙交會上亮相,同時科迪華還引入數位化農業發展技術和理念,賦能中國農民增產增收,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三大新品首次亮相中國市場    據了解,科迪華農業科技源於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於2019年6月1日正式完成拆分並成為一家獨立的上市公司,是一家專注於農業領域的上市公司。  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總裁鄭子勤稱,科迪華憑藉平衡且多樣化的種子、植保及數位化解決方案,積極賦能全球農戶實現生產力的最大化併力促增產增收。
  • 防控草地貪夜蛾科迪華農業科技獲肯定
    防控草地貪夜蛾科迪華農業科技獲肯定 中國經濟新聞網
  • 專訪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農業科技規模化才能支持全球的需求
    現在農業整個行業都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全球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給農業造成了非常多的影響,農民要保證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供應變得越來越難。」美國科迪華農業科技(Corteva,下稱「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在近日於科迪華上海辦公室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美國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近年來,國際農化巨頭併購潮加劇。
  • 強化農業發展韌性,科迪華農業科技公布14大可持續成長目標
    2020年6月2日,北京 ,科迪華農業科技正式公布其旨在強化全球食物生產體系韌性,承諾在未來10年內逐步實現的14大可持續成長目標。聚焦農民、土地、社區及經營四大板塊,該系列目標廣泛涵蓋了土壤健康改善、農業生產保障、氣候變化應對、水資源管理、生物多樣性、供應鏈透明度和員工安全健康等多個熱點領域。「引領全球農業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科迪華的使命。而這一使命在今天的意義,則遠勝以往,」科迪華執行長柯林斯表示,「這14大目標的推出恰逢其時。
  • 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鄭子勤:農藥企業做強做大有利於行業創新
    在政策推動以及行業競爭加劇情況下,企業兼併重組以及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成為我國農藥行業近年來發展的關鍵詞。在近日召開的第36屆中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機械交易會(以下簡稱雙交會)上,科迪華農業科技(以下簡稱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鄭子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科迪華樂見業內企業的兼併乃至強強聯合,這有利於行業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
  • 專訪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小型農戶最大挑戰是如何獲取新技術
    近日,科迪華農業科技(下稱「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鄭子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科迪華前身為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於去年6月完成從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獨立上市成為專注於農業的公司,業務範圍覆蓋種子、植保及數位化服務。最新財報顯示,科迪華今年上半年淨銷售額為91億美元,同比增長2%;淨利潤為10億美元,同比增長76%。
  • 除諾貝爾獎以外,還有哪些世界性科技類獎項值得關注?
    在這些科技類獎項中,誕生於1987年的愛迪生發明獎雖然年輕,但是卻有黑馬之勢,甚至被稱為「科技界的奧斯卡」,可見其含金量之高提到世界性的科技類獎項,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便是諾貝爾獎。誠然諾貝尓獎因其成立年頭久遠,且在國人心中位置特殊,因此一直是國內普及度最高的科技獎項。
  • 農業巨頭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支招一畝田新農人
    開課第一天,農業巨頭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親臨現場,與首期學員分享了從個體散戶成長為農業企業的可行辦法。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黃田強建議,無論是從事種植業還是養殖業,要做成企業,需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觀念,放寬視野、培養全產業鏈意識。以種植業為例,在產前,要清楚土地狀況,合理規劃土地使用,選擇適合的好品種,並在種植前預測可能的收穫情況、從而決定投入多少。
  • 翼龍貸憑藉卓越表現獲評「社會責任榜樣獎」
    近日,翼龍貸憑藉在精準扶貧、支持「三農」經濟、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卓越表現,獲評「2019北京金融業十大品牌——社會責任榜樣獎」。
  • [公告]藍色光標: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19年4月 歡迎您閱讀藍色光標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本報告介紹了藍色光標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情況。我們以利益相關方關注的重點以及公司戰略運營影響為衡量維度,確立並詳述了需要與利益相關方重點溝通的關鍵議題,以便利益相關方及社會各界更加清晰地了解我們的情況。報告闡述了藍色光標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戰略與管理、具體實踐,以及2018年的運營績效等。
  • 踐行綠色使命 晶科科技榮膺「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企業」等大獎
    昨日,由《經濟觀察報》聯合《公益時報》共同發起的 「2020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論壇現場,憑藉社會責任領域的突出貢獻以及強勁的科技創新能力, 晶科科技同時獲評「202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企業」與「2020年資本市場年度科技創新之星」。
  • 【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丨圓桌論壇: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企業責任
    早上有很多老師講到了經濟發展「速度」的問題;還有很多企業介紹了自己的AI科技,它體現了是一個企業「氣度」的問題。而我們的主題是企業責任,談到的是「溫度」問題。同時,我們要探討的也是「厚度」的問題。今天可能不是社會責任的主場,在座的來自各行各業的朋友們,更多關注的還是經濟發展的問題。
  • 輕鬆籌榮膺2020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卓越企業獎
    輕鬆籌,這個成立於2014年的全國最大的健康保障平臺,用長期主義與累加效應,「善DNA」滲透到、下沉到一線,把愛與溫暖撒向每一個角落,切實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全力做好健康保障,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讚譽。日前,由《公益時報》、《經濟觀察報》和經觀傳媒共同發起「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不斷深化本土化戰略 投身中國數位化農業
    近日,剛剛履新的科迪華農業科技(下稱「科迪華」)大中華區總裁鄭子勤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市場規模,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最前沿數位技術的不斷突破,為數字農業在中國發展提供了廣闊想像空間。科迪華期待把握機遇,積極投身中國農業數位化進程。產業鏈多中心化趨勢顯現南方日報: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多個國家經濟受影響。
  • 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評審工作結束,相關獎項開始公示 科技...
    ,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根據2020年度甘肅省科學技術獎建議授獎項目名單,甘肅省科技功臣獎建議授予甘肅農業大學孫萬倉教授;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建議授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完成的「碳離子治癌研究及大型腫瘤治療裝置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由肖國青、楊建成、李強、夏佳文、詹文龍、張紅、趙紅衛、張小奇、馬力禎、石健、高大慶、毛瑞士、許哲、王兵、蘇有武、劉新國、曹雲、蒙峻、李桂花和楊鋒完成
  • 中國蝦類傳奇人物,再獲新獎項!
    被譽為「亞洲水產養殖之父」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廖一久院士,榮獲日本經濟新聞社24屆「日經亞洲獎」的「科學與技術類」領域獎
  • 第五屆企業社會責任高層論壇在京舉行
    圍繞持續推進企業和企業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陳昌智提出三點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構建健康的企業社會責任生態,增強企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磅礴力量。二是要加大對企業社會責任宣傳普及的工作力度,優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輿論環境,主流媒體應把握好正確輿論導向,營造好鼓勵企業家投身社會建設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