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學科融合成高中課堂「新時尚」

2020-12-04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跨學科融合成高中課堂「新時尚」

  本報記者 牛偉坤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濕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分析文本、了解極端氣候的英語表達方式……在英語老師高卓群的帶領下,課堂有條不紊地在推進。緊接著,一場分組互動將課堂推向高潮,同學們化身主持人、當地居民、政府官員,共同在一場氣候變化論壇上探究極端氣候的成因及影響,「今天的論壇還特意請來了氣候專家為我們做專業解讀。」掌聲之後,地理老師王子怡化身「氣候專家」登臺亮相,從地理位置、氣候類型等方面進行了極端氣候成因分析。

  從2019年開始,本市高中新生全面進入「四新」模式: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新教材、新高考。通州區被確定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市級示範區,人大附中通州校區被遴選為市級示範校之一。跨學科融合教學就是學校在突破傳統教學方式上的新嘗試。

  「這樣的跨界太新鮮了!」課程結束,學生還沉浸在這股新奇勁兒裡。跨學科融合的初衷當然不只是新鮮,人大附中通州校區書記、常務副校長徐良雲介紹,在新課程、新教材中,同一知識點出現在不同教材中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於有的學生來說,自己就能很好地融會貫通﹔但是對於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會覺得散落在不同學科裡的知識點很混亂,相互聯系不起來。」在此背景下,學校鼓勵各學科老師之間進行創新性的合作,讓相同的知識在不同學科間流動起來。目前,跨界的探索已經覆蓋了所有學科。比如,學生可以在英語和物理課上學習生活中的靜電,在生物和化學課上揭開碳酸飲料的真面目,在數學和化學課上尋找生活中的酸鹼指示劑……未來,學校還將對「跨界合作」的案例進行梳理,形成範本。

  不只是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多學科老師同上一節課成了不少學校的「新時尚」。比如,在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一堂由語文老師和生物老師共同執教的《實用類多文本閱讀的過程與方法》,日前進行了校級公開課展示。

  北京教科院課程中心課程二室主任江峰說,在知識大融通的時代裡,跨學科的融合或將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和常態。在節省課時、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跨學科的融合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學科融合不能為了融合而融合,更不是不同學科知識簡單的拼湊和混搭。」

(責編:董兆瑞、鮑聰穎)

相關焦點

  • 【GET2020】課堂內外黎渝幸:跨學科融合是勞動教育的生命所在
    【GET2020】課堂內外黎渝幸:跨學科融合是勞動教育的生命所在 作者:李 婷 發布時間:
  • GET|課堂內外黎渝幸:跨學科融合是勞動教育的生命所在
    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機制之下,我們始終認為教育的創新永遠源於學科的融合。」11月24日,在芥末堆主辦的「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素質教育分論壇上,課堂內外副總經理黎渝幸以《最好的教育永遠是現在》為題進行分享。黎渝幸表示,2020年是勞動教育的元年。
  • 英語課上學地理,語文課上學生物,北京高中有了新學法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溼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 英語課上學地理,語文課上學生物 北京高中有了新學法
    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最潮溼的地方是位於卡西山地的乞拉朋齊……一篇英語閱讀短文,同時成了學習世界地理的好素材。日前,在人大附中通州校區高一課堂上,地理老師和英語老師共同打造了一節「氣候的『最高級』」課程,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跨學科體驗。
  • 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探索
    我們建立以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中心陳尚寶副主任為首的項目式學習團隊,以項目式學習為抓手,以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為重點,在全區各中小學整體推進「課堂革命」,促進課改深入發展,並成功申報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基於STEM教育理念的跨學科學習模式區域實踐研究》(課題號:DHA180363)。
  • 高中歷史教材出現引力波、量子論……你顫抖了嗎?
    相對論、量子論、引力波……這些複雜的物理學知識點出現在高中歷史課本中。今天,在南京第九中學,歷史老師、物理老師跨越學科邊界同上一堂課。專家表示,如何把握考試與教材的銜接,倒逼著老師們要跨學科教學。
  • 第一季「跨學科」系列探究課程學員招募!
    上海「新中考」 上海市初中生如何在新政的浪潮中把握機會,贏在「新中考」? 2019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制定了《上海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
  • 雲網融合「空中課堂」走進武漢家庭
    連日來,隨著武漢市教育局「空中課堂」教學專區在湖北電信天翼高清平臺的正式上線,以電視屏為載體,以本地個性化教學資源為核心內容的雲網融合線上教學模式在武漢廣泛推開。武漢電信快速響應積極統籌布局,組建專項攻堅團隊完成了含天翼高清「空中課堂」洪山區(試點區)課程專區、家庭雲分類課程訂閱及中國電信天翼雲「空中課堂」教學平臺三大功能版塊在內的雲網融合智慧教學解決方案,得到武漢市教育局高度認可。  武漢市教育局「空中課堂」課程內容主要覆蓋全市14個區從小學到初中九個年級的全學科內容,每天約更新500~ 600個課時。
  • 市十一高中:「品牌課堂」提升素質教育
    市十一高中:「品牌課堂」提升素質教育 2020-09-14 0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課和語文課一起上 新課程新教材背景下長沙高中有了新學法
    紅網時刻長沙12月3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陳靜波 )校長作為生物老師,和語文老師同上一節課,嘗試研究基於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學科融合;學校將教研組老師分為「摘花」和「挑刺」兩個團隊,分別記錄和評價課堂設計與實施的優缺點,提升專業能力......12月3日,長沙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建設推進會在長沙市第十一中舉行,十一中當天同時舉行教學開放日活動
  • 聚焦「雙新」課改 百餘位教師共同探索教育新航向
    在推進會上,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希望,長沙加快建立健全一套適應新時代要求、彰顯新課程理念、體現現代化水平、符合長沙區域實際的普通高中課程體系,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長沙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和全國的品牌地位。
  • 學科發展趨勢與跨學科組織模式探究
    新的學科增長點往往出現在學科交叉領域,要解決人類重大科技和社會發展問題也愈發呈現出多學科協同的特點。在諾貝爾獎獲獎成果中,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成果佔到近一半並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就像1986年諾貝爾基金會主席在頒獎致詞中所說:「從近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人選可明顯看到,物理學和化學之間,舊的學術界限已在不同的方面被突破。
  • 3個STEAM案例|詮釋為什麼跨學科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因為學習過程中學科過於割裂,學生通常難以理解各個學科之間是如何聯繫的,這時,跨學科學習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什麼是跨學科?跨學科以單學科為依託,但要超出單學科研究的視野,關注複雜現實問題或課題的全面認識與解決,有明確的、整合的研究方法與思維模式,推動新認知、新產品的出現,鼓勵在跨學科基礎上完成創新與創造。
  • 一名高中地理教師眼中的科幻教育價值定位
    有領導問:高中為什麼要搞科幻教育?僅僅是滿足部分學生的興趣愛好嗎?是呀,既沒有「前沿」知識、又面臨繁重學業壓力的高中,開展科幻教育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下面談點個人認識。跨學科融合的科幻教育真實世界,真實的情境問題,很少是按照某一學科類別來的。問題的解決,也不單是某一學科的方案。科幻教育將語文、地理、物理等多門學科的思想、概念、工具等進行跨學科融合。
  • 高中數學跟不上?課堂上,想要緊跟節奏,不妨抓牢「五步驟」
    進入高中後,學習的難度明顯提升,讓一些同學一時間無法適應;如果各位學子們,一直按照初中時候的學習方法,那麼將難以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節奏,成績也無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尤其數學這門科目,無論文科還是理科,都是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關係到大家總成績的多少;但是,數學學習相對比較困難,涉及較多的公式,需要大家及時去理解和消化。
  • 遼寧普通高中生物學科新教材課堂展示與培訓現場會在高級中學召開
    11月23至25日,遼寧省普通高中生物學科新教材課堂展示與培訓現場會在營口市高級中學召開,來自全省460多名教研員及骨幹教師參加會議。來自營口、鐵嶺、本溪、省實驗中學、大連、瀋陽的6節課在2020年省教育學院組織的「堅持立德樹人,落實核心素養」的普通高中優秀課評比中脫穎而出,評選出的6節課在新教材的使用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活動中與會人員進行現場觀摩。現場活動邀請省教育學院張巖做了題為《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的講座。
  • 「高配版」師資團隊,300個高中學位等你!
    辦學六年來,華頓國際學校形成了以國家課程為基礎、中西融合的課程體系,積極開展項目式、主題探究式、跨學科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力和批判性思維;構建了完整的升學指導與生涯規劃體系,從多元智能測評到霍蘭德職業測試,華頓國際學校升學指導老師為學生編制個性化成長計劃,使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計劃與目標,編制個人發展規劃。
  • 大賽秀風採 課堂煥新顏!濰坊市高中英語優質課大賽在安丘市實驗...
    2020年12月9日至11日,濰坊市高中英語優質課大賽在安丘市實驗中學舉行。濰坊市教科院英語教研員李武老師出席本次評比活動,各縣市區高中英語學科教研員、英語學科專家評委和全市部分高中英語學科骨幹教師與會參評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