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還要開展科幻教育?一名高中地理教師眼中的科幻教育價值定位

2021-01-11 中國科普網

作為一名正在帶高三畢業班的地理教師,跟孩子們一起披星戴月、備戰高考,更深知孩子們升學壓力與興趣愛好兼顧的不易。

忙裡偷閒,筆者為學校愛好科普科幻寫作的孩子們作了一場講座,反響良好。有領導問:高中為什麼要搞科幻教育?僅僅是滿足部分學生的興趣愛好嗎?是呀,既沒有「前沿」知識、又面臨繁重學業壓力的高中,開展科幻教育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下面談點個人認識。

跨學科融合的科幻教育

真實世界,真實的情境問題,很少是按照某一學科類別來的。問題的解決,也不單是某一學科的方案。科幻教育將語文、地理、物理等多門學科的思想、概念、工具等進行跨學科融合。這種「跨」,不僅是多個學科之間的「跨」,也是指圍繞某一問題解決過程的「跨」,更是一種行動研究的「跨」。

例如凡爾納《神秘島》中對林肯島的方位描述、經緯度確定,乃至煤炭、鋼鐵等對工業發展意義的描述,在科幻作品中形成了有意義的、相互聯繫的事實,在科幻學習中極易形成一種概括化的知識。科幻作品中的學科概念名詞,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查閱文獻辭典,將其與存在記憶中的命題網絡相連,很容易幫助學生建構為有意義的認知整體。這些一般性的地理、物理、化學、歷史等知識,通過科幻教育中的聯繫、暗喻、類比,更有利於加深文本學習的深度,開闊學生的思維。人們知道,「公正、誠實、仁慈」等與社會行為有關的態度是凡爾納等科幻小說的重要價值。工程師斯密斯先生那樣的人,不知道為多少中學生樹立了行為選擇的榜樣。將學生的行為納入到認同的價值觀體系中去,是科幻教育的重要價值。

培養邏輯思維的科幻教育

大家知道,凡爾納科幻三部曲、劉慈欣《三體》等硬科幻作品兼具文學性、科學性和邏輯性,是對未來、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像。數學也好、地理也罷,學科的本質是基於已知世界,通過比較、聯想去推測未知世界。換句話說,學科教學與科幻教育在邏輯思維上具有某種相通性。

現實中,高中生學業之所以繁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學科解題能力訓練成了高中學習的重要組成。以學科解題方法教學為目標,將學科性、經驗性的知識加以歸納,作為一種答題「模板」教給學生,已成為高中學科教育的一種常態。長此以往,勢必會抑制學生自主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而科幻教育的優勢在於,指導學生在面對人口、環境等具體問題時,通過一系列邏輯思維,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科幻教育教學方法,尋求的是從問題的初始狀態到目標狀態的路徑、手段和行為方式。同樣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是科幻教育所倡導的思維方式。因此,作為跨學科融合的科幻教育可以避免學科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習與培養的碎片化,有利於切實提高學生面對新情境、複雜情境的問題解決能力,當然也符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從「創新性」方面考查學生探索新方法、積極主動解決問題能力的價值定位。

洞察未知社會的科幻教育

筆者所在學校有個學生寫了一篇科幻作文,大意是「他」的母親曾參與一個外太空自由探索項目,而該項目一些成員私自帶走飛船上的物質,利用真空環境提煉出純度高的貴重金屬,再走私回地球謀取暴利。「他」的母親在跟蹤犯罪團夥時犧牲。「他」長大後繼承母親遺志,將宇宙走私團夥繩之以法。這篇科幻作文,沒有所謂「前沿」的科學知識,而是在這名高中生已有的天文、地理和社會知識基礎上完成的,卻受到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可見,科幻教育最終價值其實是幫助學生教育自己。學生在科幻教育中得到一種對未知自然和社會的理解和洞察,這種理解和洞察是建立在他們的「認知基膜」,即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

高中科幻教育,是為學生提供面向未來、跨學科融合、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的思想、方法和工具。科幻教育是幫助未來公民教育自己、創造美好未來。筆者認為,這就是我們科幻教育工作者的價值所在。

來源:科普時報

作者:羅明軍 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地理正高級教師,中國科普作協科普科幻教育講師團成員

編輯:毛夢囡

終審:尹宏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公眾號ID:kepuing>

相關焦點

  • 浦東科幻論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科幻教育成為了一個社會熱點,也成為了中小學以及高中大學不同教育階段,各個專家、各位老師都在探索。今天這樣的一個論壇其實一方面是順應時代的號召,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科幻確實很多時候和青少年的整個教育過程關係非常密切。進入第一環節,先請各位從朱老師那邊開始先做一下自我介紹,然後再來講一講咱們您和您所在的單位所在的機構在科幻教育方面做了哪些事或者有些什麼想法?
  • 有道精品課成「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
    中新網9月18日電 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第七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9月17日,有道精品課與大賽主辦單位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大賽承辦單位清大紫育,三方舉行籤約儀式,共同搭建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平臺。
  • 科幻元年的STEM教育|多鯨特寫
    能夠測量時間,便能夠根據電磁波的速度測量距離,GPS衛星定位便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將原子鐘搭載在衛星上,於是才有了現在影響我們生活的車載導航、地圖app等。我們將科幻構想運用在了現實。以上,我們就完成了一個簡化版的STEM教育中的「S」——「Science」。從一部電影出發,講到「測量」,再講到GPS衛星定位的原理。當然,對於小朋友來說,這一過程會更簡單直白,生動形象。
  • 廣五學子勇奪粵港澳大灣區中學生科幻創意寫作比賽特等獎!
    喜報廣五學子勇奪粵港澳大灣區中學生科幻創意寫作比賽特等獎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研究中心、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廣州市中學生文聯舉辦的2019「科學●想像●表達」粵港澳大灣區中學生科幻創意寫作徵文活動中,廣州市第五中學成績驕人。
  • 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舉行
    在科學這件事上,青少年因好奇而引發的興趣就像一顆小樹苗,應該得到我們全社會的呵護和珍視,全社會應該給予科普科幻更多的支持。對於廣大青少年而言,科普科幻教育不僅是一種頗具創造性和吸引力的學習方式,它還有著巨大的潛力,在未來應成為對通俗教育的補充教育,可以幫助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激發他們的科學好奇心。
  • 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需孕育非功利的土壤
    「好奇心」,在11月1日開幕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這個詞幾乎出現在每位專家的發言中。作為科幻事業和科學研究的生力軍,青少年的科普和科幻教育備受關注,而無論是做科幻還是做科普,好奇心的激發和保護又是最被大家看重的。「好奇心引發的對科學的興趣和想像力,像小樹苗一樣珍貴而脆弱。
  • 2019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北京)評審研討會圓滿舉辦
    本次研討會由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協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副主任王衛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副秘書長、清大紫育副總裁陳柳岐,以及北京市重點中學優秀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及語文學科骨幹教師出席了會議。
  • 中國科幻文學:現實比科幻更「科幻」
    這個未來市是這樣的:一個經濟發達、生活和諧的大同社會,沒有經濟下行、環境汙染、貧富差距拉大、貪汙腐敗蔓延等問題;一個幾乎是由工程師來管理的社會,擁有原子能氣墊船、水翼艇、機器人服務員、人造器官、遺傳工程食品、環幕電影、人造糧食工廠等巨大物質成就;而且一切處於權威而有序的高效管理之下,不涉及意識形態和婚姻、教育、代溝等社會問題。
  • 第六屆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評審研討會圓滿舉辦
    本次研討會由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協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副主任王衛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教育專委會副秘書長、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副秘書長、清大紫育副總裁陳柳岐,以及北京市重點中學優秀高中語文教研組長及語文學科骨幹教師出席了會議。
  • 以好奇為指引 專家學者暢談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nbsp&nbsp&nbsp&nbsp光明網訊11月1日,「以好奇為指引,探科幻之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專題論壇」在京召開。&nbsp&nbsp&nbsp&nbsp本屆論壇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承辦,清大紫育、北京科技報社和《科學故事會》雜誌共同協辦,邀請到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和院士,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劉堂江以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吳巖在內的眾多業內專家學者、知名作家齊聚一堂,圍繞」中國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
  • 科幻世界精品有聲劇正式上線,開啟「科幻有聲時代」!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科幻有聲劇的深層次意義習總書記在嫦娥四號工程進行期間曾說過:「中華民族是勇於追夢的民族」。從科幻作品逐漸進入教育領域就能看出,國家對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正式納入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同年,《微紀元》入選高考語文全國卷(III);2019年,《流浪地球》電影入選教育部《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2020年,《三體》入選教育部高中階段指定書目
  • 科幻懸疑片《緝魂》上映 激勵更多青少年科幻創作
    科幻大咖重視青少年科幻創作作為中國更新代科幻作家代表人物,江波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科幻創作的鼓勵,他曾在專訪中談到,「回顧一下自己步入科幻小說殿堂的過程,事實上在10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閱讀科幻小說了。」2019至今,江波連續兩年受邀參與中國科幻大會青少年分論壇上,對青少年科普科幻創作進行指導交流。
  • 東陽高中女生寫科幻小說獲金獎 頒獎人是劉慈欣
    、韓國、哈薩克斯坦、新加坡等海外地區的作家、產業實業家、科幻愛好者上千人參加,該獎由新華網、時光幻象和壹天文化主辦,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因為我們學校是一個以科學教育見長的學校,出了嚴濟慈、潘建偉等一大批理科人才,同時我們對學生的人文素養也很重視,我們語文組特別重視學生的文學創作,並在多種全國性的作文賽事中獲得大獎,金遠晴同學榮獲第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陳可馨同學在第四屆新東方『優能杯』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王雨寬同學在第六屆新東方『優能杯』全國中學生創新作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金曉慧獲得第十五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冬季決賽特等獎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開展2020級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
    9月6日,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全體研究生新生於閔行校區東上院100號報告廳分會場,組織開展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開學典禮暨學院研究生新生入學教育活動。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作題為「求真務實、勇攀高峰」的致辭,代表學校向全體新生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勉勵研究生新生追求科學、創新圖強,從事最重要、最有價值的研究,解決真問題、做出真貢獻。
  • 看看一家半官方的STEM教育機構是怎麼開展STEM教育的
    看看一家半官方的STEM教育機構是怎麼開展STEM教育的 作者:東瓜 發布時間: 2015-11-11 15:37
  • 藍星球科幻電影周
    陳楸帆科幻作家,代表作《荒潮》《未來病史》吳霜科幻作家、編劇、譯者,三體宇宙文學總監夏彤科幻電影評論家、策展人、影視編導嚴蓬影評人、製片人江波代表作《銀河之心曾任武漢大學校長,國家衛星定位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崑山杜克大學校長。
  • 專訪科幻世界|到底是什麼讓你們充滿活力?
    ◇  近日,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科普優秀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審核篩選,最終評選出50種科普期刊進入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2020年)。  其中,四川省科協主管的雜誌就有3種入選,分別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和《課堂內外》(小學版)。
  • 教育存在論視域下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分析
    課程計劃是為了促成課程內容順利開展,教育目標是為了讓課程在實施過程中不偏離教育方向,但不意味著課程教授過程是教師單方面的知識輸出,或者課程可以忽視學習者的生成特性。學校課堂角度下課程化的研學旅行給學生提供的質料雖然紛繁,但內容已全部有比較固定化的安排與計劃。學生只能按照固定化的策劃施展手腳,不能自主選擇材料,固定化的安排已經偏離了課程的動態性、可供選擇性等特徵。
  • 有道精品課牽手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 讓學生看見更大世界
    網易有道精品課成為在線教育獨家合作夥伴。網易有道高級副總裁、有道精品課負責人羅媛(左);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組委會主任李凌己(右)。主辦方供圖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表示,未來我國多位頂尖科幻作家,將通過有道精品課給全國中學生開設科幻作文課,引導學生探索科學的奧秘,培養想像力與科技創新能力。
  • 桑植四中科技教師黃國輝:科技教育生夢想
    其學校被湖南省科協授予「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活動師示範學校」和湖南省「科技活動示範基地」,所有這一切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桑植四中高級教師、學校科技教育辦主任黃國輝老師。個頭不高,但做事穩健。話語不多,卻不失幽默。透過眼鏡,一雙銳利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忙碌的身影在教室和科技辦公室之間來回穿梭,這就是大家對黃國輝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