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是全國科普日,最近四川省科協主管的三種雜誌入選「2020年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的事兒,大家都聽說了咩?
◇
近日,為響應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的號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組織開展了中國科普優秀期刊目錄試點工作。經過層層審核篩選,最終評選出50種科普期刊進入中國優秀科普期刊目錄(2020年)。
其中,四川省科協主管的雜誌就有3種入選,分別是《科幻世界》《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和《課堂內外》(小學版)。
這件事在圈內引發了不小的轟動,各大主流媒體相繼報導了此事。
9月16、17日,四川電視臺、成都電視臺相繼來到科幻世界雜誌社,對雜誌社副總編拉茲進行了採訪。小編整理了一手的採訪資料,迫不及待跟各位分享一下獲獎的喜悅。
// 採訪整理 //
這次獲獎,對科幻世界來說意味著什麼?
四川省科協主管的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科普科幻出版機構,多年來一直以「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創新思維、提升青少年科學與人文素養」為辦刊宗旨。這次獲獎既是對我們過去成績的認可,也是對我們近幾年創新發展的肯定,更是對科幻獨特的科普功能的進一步重視和鼓勵。
*《科幻世界》2020年部分封面
*《科幻世界畫刊》(小牛頓)2020年部分封面
科幻世界在全民科普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① 科普欄目設置
《科幻世界》設有專門的科普欄目,比如「科學」、「驚奇檔案」等,會結合科幻作品對當今科技熱點進行剖析和評論。並且從2020年開始,從8個彩頁增加到了16個彩頁。
② 強化熱點追蹤
我們從2020年開始,強化了對科學事件、科普熱點的追蹤。比如疫情期間,我們及時推出了關於病毒、疾病等方面的專題,包括科普欄目和主題科幻小說,很受讀者歡迎。
*圖為《科幻世界》的「科學」欄目
③ 線上線下活動結合
我們還依託期刊舉辦了各種線上線下活動,包括這次疫情期間,與青少年科技中心、省科技館、省科普作協、省科幻學會聯合舉辦的「白衣俠——我心中的超級英雄」科幻作品徵集,在20天時間內徵集到了接近一萬幅作品,這既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尊敬,也起到了非常好的科普作用。
△「白衣俠——我心中的超級英雄」徵集的部分作品
還有在我國第一顆行星探測衛星——「天問一號」發射期間,我們在四川科技館舉辦的「出發去火星」直播活動,邀請了「科學」和「科幻」領域的兩位博士進行對談,現場互動也非常熱烈。
△在四川科技館舉辦的「出發!去火星」主題講座
④ 青少年想像力教育
科幻世界也推出了「想像力教育工程」項目,常年開展「我和科幻有個約會——科幻進校園」活動,邀請國內外知名科幻作家、資深編輯進校園;今年我們還通過B站等平臺進行全平臺網絡直播,將活動效果最大化;同時我們還上線了科幻世界精品有聲劇,深受各年齡層讀者歡迎。
△科幻作家進校園活動
△科幻寫作班:10小時科幻寫作入門專題課程
△科幻世界精品有聲劇
科幻為什麼會受到重視?
我們的科幻雜誌為什麼可以推廣到中小學?雜誌社針對全省中小學有哪些推廣活動?
科幻其實是科普的一種特殊形式,是科學與文學的結晶,它在傳播科學精神、激發想像力、培養創造力這些方面有著獨特作用。相較於傳統的科普教育而言,它更能激發受眾的主動性。
最近幾年,教育界也特別重視讓科幻進入校園。比如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劉慈欣的《三體》入選高中階段文學書目,同時小學、初中階段也都有科幻作品入選。
△《三體》十周年紀念版封面畫
此外,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正式進入中學語文教材,《微紀元》入選高考語文全國卷,《流浪地球》電影入選教育部《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並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都反映出了「科幻」在提升青少年想像力和創新力方面,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界)的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針對當今青少年科幻教育中的「痛點」——科幻怎麼讀,邀請了專家在雜誌上開設專題欄目,帶領老師、學生對經典作品進行賞析;同時還推出了一部以「名校名師賞名家名作」為特點的科幻圖書《想像是靈魂的眼睛》,邀請了五位全國特級語文教師對「銀河獎」獲獎作品進行賞析,這本書也將會在下個月上市。
是什麼造就了我們的活力?
科幻世界紮根於成都,已有41年歷史沉澱,到現在仍然活力十足,是哪些因素造就的呢?
成都被譽為科幻之都,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成都本身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濃厚的幻想文化色彩,這是歷史傳承下來的;另一方面是成都出現了以科幻世界為代表的當代科幻文化,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文化,而且經過40多年的沉澱,科幻已經從舶來品轉化成為成都當代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成都的城市符號甚至城市名片。科幻為歷史悠久的天府文化賦予了獨一無二的、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和創新色彩。
成都的科幻過去更多是集中在出版領域,在全國獨樹一幟,處於引領地位。在未來,我們一方面要夯實科幻出版,推動科幻創作百花齊放,另一方面要把優質的出版成果向優質的產業成果轉化,讓優秀的科幻IP在成都萌芽、開花、結果——這也是我們近期的一項重要工作,相信很快會有成果面世。
除了文學出版,雜誌社還會有什麼拓展?
未來我們會朝三個方向拓展:
一是圍繞科幻IP,拓展版權經濟——這本身也是科幻世界轉企改制後多元融合發展的需求,同時也能為科幻作家帶來更多的收益;
二是打造品牌影響力。我們會持續打造銀河獎和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將它打造成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成都文化品牌、搭建科幻產業交流平臺;
三是要加強想像力教育工作,推出「科幻進校園」、科幻研學產品、科幻教育出版物等等,給青少年提供更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普科幻產品。
如何將科幻與「城市文化建設」結合?
科幻世界在成都發展了四十多年,造就了濃厚的科幻文化氛圍,成都也成為了全國科幻迷的聖地。
此外我們也在積極申辦世界科幻大會,目前進展良好,國內外的科幻迷都通過網絡平臺表達了對成都的嚮往。(拓展閱讀:為什麼要支持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
在成都舉辦的每一屆中國國際科幻大會,除了吸引了全國幻迷和全球科幻作家之外,也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參與。
△
同時我們也會藉助省科技館、高校等場所,舉辦一些特定的科普活動,發揮好科幻在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特別是青少年想像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獨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