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CCTV-10套科教頻道專題片《創造科技的力量》之通天神器,上下兩部講述蘇頌的水運儀象臺

2021-03-01 蘆山蘇氏文化

    蘇頌文化的研究和宣傳,引起中央高度重視。2014年,劉延東副總理指示中央電視臺到同安拍攝紀錄片,央視CCTV-10套科教頻道於2015年1月3日播出專題片《創造科技的力量》之通天神器,上下兩部。

   具體觀看網址:http://tv.cntv.cn/video/VSET100215536918/5bbeb1fc51d2449f890bfaad01466669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博士讚揚說:「蘇頌是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他是一位突出地重視科學規律的學者」。

       蘇頌一生博學多才,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遠遠超過了他的政績。蘇頌的科學貢獻是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天文、醫藥、機械等領域。

        蘇頌一生最大的貢獻在於研製水運儀象臺,1088年,由他主持研製的水運儀象臺,功能兼有觀測天體運行、演示天象變化的功能,並能準確記時,這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集為一體的綜合性授時天文臺。在這個領域,他的發明創造比歐洲的羅伯特•胡克早600年。此外,紹聖二年至四年(1094—1097年),蘇頌還寫出了《新儀象法要》3卷,詳細介紹了水運儀象臺的設計及使用方法,繪製了我國現存最早最完備的機械設計圖,共附星圖63種,記錄恆星1434顆,比300年後西歐星圖紀錄的星數還多442顆。

        全國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盧嘉錫讚揚蘇頌:「探根源、究終始,治學求實求精;編本草、合象儀,公誠首創;遠權寵、薦賢能,從政持平持穩;集人才,講科技,功頌千秋」。

         歐陽修稱讚蘇頌:「才可適時,識能遠慮,珪璋粹美,為邦國之珍,文學純深,當為朝廷之用」。

頌千秋」。

蘇 氏 微 信 公 眾 號 平 臺 參 考(排名不分先後)暱稱微信號暱稱微信號蘆山蘇氏文化lsssyjq蘆山堂LST-99999天下蘇氏信息平臺

TXSS138

武功堂WGT-99999蘇氏通訊互聯平臺susuichu8蘇姓經緯sxjw88蘇緘文化研究會SJWH16

(蘆山蘇氏文化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圖片來源:央視10套,科教頻道

內容編輯:蘇清興、蘇標回、蘇曉琦、蘇軍亮

投稿諮詢Tel:136-9690-2666

轉載授權請聯繫微信號:su13696902666

【轉載我們內容-請註明出處,謝謝!團隊的心血】




長按上圖識別二維碼,快速關注

相關焦點

  • 走近水運儀象臺 一睹「世界時鐘之祖」真容
    水運儀象臺被譽為「世界時鐘之祖」。圖為一名遊客從水運儀象臺前走過。新華網 劉默涵 攝新華網廈門1月24日電(劉默涵)「爸爸,這個大傢伙是什麼東西?」「這叫水運儀象臺,是我國古代先人研發出來計算時間的機器。」
  • 央視10套《走近科學》講述「公路醫生」的故事
    央視10套《走近科學》講述「公路醫生」的故事 2018年11月23日 10:08作者:王動編輯:王動   受10億觀眾青睞的中央電視臺《走近科學》
  • 古代兩款黑科技鑑賞,榫卯工藝與水運儀象臺,富含古人思想智慧
    所以說,小小的榫卯技藝並不僅僅是一種古人智慧創造的「黑科技」,也寄託了前輩先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水運儀象臺 1、水運儀象臺長啥樣 說起鐘錶,大家肯定都不感到陌生。
  • CCTV-10央視科教頻道改版 7檔全新科技欄目亮相
    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地把人民群眾對文化自信的認同、對科技創新的認知、對綠水青山的認識凝聚起來,同心築夢,CCTV-10科教頻道以新時代為坐標、以新思想為統領,以新突破為追求,按照「放大品牌欄目、整合優勢資源、強化差異傳播、凸顯專業特色」的總思路,在理念、內容、形式、手段上大膽創新,充分運用「5G+4K/8K+AI」等新科技手段,於近日全新改版亮相螢屏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
    本報訊 (記者 趙相康)12月26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 重磅|CCTV-10央視科教頻道高質量改版亮相螢屏
    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好地把人民群眾對文化自信的認同、對科技創新的認知、對綠水青山的認識凝聚起來,同心築夢,CCTV-10科教頻道以新時代為坐標、以新思想為統領,以新突破為追求,按照「放大品牌欄目、整合優勢資源、強化差異傳播、凸顯專業特色」的總思路,在理念、內容、形式、手段上大膽創新,充分運用「5G+4K/8K+AI」等新科技手段,於近日全新改版亮相螢屏
  • 蘇頌和《新儀象法要》
    這座水運儀象臺,從元祐元年(1086年)開始製作,至元祐七年(1092年)竣工,歷時六年。這座儀象臺既能觀察演示天象,又能計時,以水力代替人力推動機械運動。它採用宋初天文學家張思訓自動報時裝置的經驗,學習民間水車、水輪、桔槔、天秤等機械原理,匠心創造而成。被譽為「兼採諸家之說,備存儀象之器」。渾儀的四遊儀窺管隨天體運轉,這種裝置是現代天文臺跟蹤機械——轉儀鐘的雛型。
  • 水運儀象臺、漢代連機水碓……國際博物館日,同濟博物館邀你「雲...
    被譽為「世界時鐘之祖」的「水運儀象臺」模型也在這場直播中與觀眾見面。部分展品簡介:1.「水運儀象臺」模型同濟大學博物館—水運儀象臺模型由蘇頌後人、同濟大學校友、同濟大學校董蘇邦俊先生贊助製作水運儀象臺是北宋蘇頌等人於1092年主持製成的一套大型天文裝置。它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為一體, 綜合運用了水輪、漏壺、秤漏、連杆、齒輪傳動、鏈傳動、凸輪傳動、筒車、渾象和渾儀等多種技術, 藉助水輪-秤漏-杆系擒縱機構控制水輪運轉, 稱得上一項系統創新, 代表著中國古代機械設計製造技術的高水平。其中的擒縱器是鐘錶的關鍵部件。
  • 世界最早天文儀器,發明者中國宋代蘇頌,領先科技九百年舉世聞名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座根據原始實物複製的能用多種形式來表達天體時空運行,既能表示天象又能計時的大型天文儀器,它的名字叫「水運儀象臺」。這座受到國際上高度評價、蜚聲中外的「水運儀象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是後來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祖先,它的主要設計、製造者,是宋代的蘇頌。
  • 他是史上偉大科學家之一,創造7項世界第一,有一項早西方七百年
    我們都知道北宋有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叫沈括,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裡程碑」。
  • 七項世界第一,創造世界上第一個機械時鐘,你不能不知道的中國人
    蘇頌一生政績突出,外交、文化、史學方面均造詣非凡;天文學、機械、科技、和本草醫學上,為中華民族創造多項世界之最,蘇頌一生著述頗豐,是文獻學,詩歌,散文,史學等領域的行家裡手,現傳世的有:《蘇魏公文集》、《新儀象法要》、《魏公譚訓》等,是我國最早的科學題材的詩人。
  • 央視科教頻道改版:推出《百科探秘》《重訪》
    央視新聞頻道《新聞會客廳》節目文稿:央視科教頻道改版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走進《新聞會客廳》。細心的觀眾朋友可能發現了,今天中央電視臺的十套節目,也就是科教頻道,有一個全新的樣子,呈現在大家面前,這是因為這個頻道進行了改版,改版就會有新的欄目推出,我們先來看一個新欄目。
  • ...鶴壁市五巖山藥王洞面貌的專題片《狼洞神石》將在央視科教頻道...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攝製組在鶴壁市取景拍攝的專題片《狼洞神石》,7月8日17時30分將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地理中國》欄目播出,次日9時15分重播(重播時間以當天播出為準)。這是記者日前從市委外宣辦了解到的。
  • 紀錄片《創造》官方網站 - 創造_科教臺_央視網(cctv.com)
    &nbsp&nbsp&nbsp&nbsp為弘揚「中國智慧」、「中國創造」、「中國精神」,根據中央領導指示精神,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特別策劃推出百集系列科技紀錄片《創造:科技的力量》,精心挑選中國從古至今、在各個領域內誕生的、產生一定影響的科技發明和創造項目,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主創人員為核心,邀請國內外有經驗的實力團隊加盟,採用統一策劃、分批製作
  • 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12月28日、29日21:20於央視科教...
    由省委宣傳部、貴州廣播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教節目中心聯合製作的貴州脫貧攻堅專題片《黔路花開》,將於12月28日、29日21:20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該片採取故事化表達方式,講述了我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省幹部群眾團結奮進、苦幹實幹,推動貴州大地發生千年巨變、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絕對貧困標籤、書寫減貧奇蹟精彩篇章的生動實踐和取得的偉大成就。
  • 他官至宰相,可最大的成就卻在科技上,被稱為中國的「愛因斯坦」
    蘇頌一生標誌性的貢獻就是開鐘錶史之先河,可以說是鐘錶發明的鼻祖,他製成的水運儀象臺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鐘。早在公元1088年,他就發明了等速計時的擒縱機構,開啟了近代鐘錶擒縱器的先河。水運儀象臺的望筒,通過「天運環」等機件與樞輪相聯,使窺管與被觀測的天體能夠同步運行,根據這個原理,蘇頌發明了現代天文臺跟蹤機械轉儀鍾。
  • 央視科教頻道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
    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1月11日電(記者  李金華)11月11日晚,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攝製出品的大型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作為2014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首映禮影片,在廣州圖書館首映。央視科教頻道總監金越、江蘇廣電總臺副臺長陳輝出席活動並講話。
  • 今天是「世界動物日」,央視10套播出專題節目《人類的朋友》
    10套播出專題節目《人類的朋友》 2002年10月4日01:59  遼瀋晚報   10月4日是「世界動物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將推出大型專題節目——《人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