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裝「芯」:可監測健康狀況 防止寵物走失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給動物裝上一顆智慧的「芯」

  不僅能監測動物的健康狀況 還可以防止寵物走失

  無論是規模化動物養殖,還是居家寵物照料,主人們最擔心的就是動物生病。前者容易帶來無法想像的經濟損失,後者更是會帶來焦灼的心靈創痛。動物生病不同於人,往往發現晚、進程快,經常錯失治療良機帶來巨大損失。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貼身監護」動物健康呢?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博士生張國鋒和同伴們研發出一款植入式晶片,配以智慧雲平臺,可以實時監控動物的健康。

  他們的作品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中獲得一等獎,已進入公示環節,並將被推薦參加全國總決賽。張國鋒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啟動了創業徵程,未來的目標是要打造一個軟體、硬體相輔相成的智慧「芯」平臺,不僅監控動物健康,還可以在家庭走失寵物搜尋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動物生病一般會伴隨發熱

  張國鋒出生於山東泰安的一個鄉鎮家庭,畜牧養殖是身邊不少親戚的唯一家庭收入來源。2005年底2006年初,山東濟南長清區發生口蹄疫疫情,防疫人員銷毀病牛和同群牛百餘頭,數十個家庭因疫致貧。在泰安,張國鋒家的親戚也未能倖免,「我一個親戚家5頭牛因染病被撲殺,損失接近10萬元。」他說至今都忘不了親戚看著一頭頭牛被推入坑中撲殺時那絕望的表情。

  2016年,張國鋒考入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攻讀農業信息化技術方向的博士學位。他的導師賈敬敦教授、合作導師信電學院院長高萬林教授對其創新創業項目給予了全方位支持。對於博士生而言,選擇合適的科研課題至關重要,「老師要求我們圍繞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學科方向,依託農業領域專用晶片開展研究,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來進行選題。」張國鋒說,他很快就想起了10年前親人們的遭遇。

  口蹄疫是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該病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一旦暴發蔓延,常常給畜牧業生產和貿易帶來嚴重打擊。張國鋒進一步研究發現,不僅是口蹄疫,稽留熱、弛張熱、間歇熱等不少動物疾病都具有顯著的「發熱」特徵,體溫變化是發現動物身體狀況的「晴雨表」,「等到動物出現皮膚、四肢或者五官上的病理反應,被我們看到時已經晚了,疾病早已傳播開來。」他說,如果早發現,就能及早開展治療,至少能將生病的動物和其他同伴隔離開來,避免損失的擴大。

  研發可植入皮下的晶片

  發現動物體溫的異常是防病、治病的關鍵,可事實上無論是養殖場還是家庭裡,都不缺乏體溫監測的工具,普通的如水銀體溫計,高端的如紅外測溫儀,並常配以耳標、項圈、腳環等進行身份標記。張國鋒發現,這些監測手段都有缺陷:水銀體溫計易破損,還有毒;紅外測溫儀準確度不夠;耳標、項圈易丟失、易汙染。「智能化的監控手段迫切需要革新,能不能將高技術的體溫監測專用晶片植入動物的皮下,同時實現身份識別、自動監測呢?」張國鋒有了創意目標。

  這樣的晶片究竟有沒有用戶需求呢?他聯繫上了蒙牛集團的牧場業內人士,還有農大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的博士生。無論是業界和學界,都高度認可這種晶片的應用價值。張國鋒信心大振,去年10月份,研發全面啟動。

  創意有了,難度也不小。張國鋒說,要想使晶片同時具備身份識別、體溫監測,最好的辦法是採用射頻識別技術,我們日常使用的可機讀身份證、公交卡都應用了這項技術,不需要輔助電源,使用期長。可要用在動物皮下體內,體積必須小,寫入晶片的信息量要足夠大,晶片的信息傳輸距離還得足夠遠,「動物不可能自己跑過去像貼公交卡一樣把晶片的部位貼在讀取設備上。」所以必須得採用超高頻技術。

  為了能攻克技術,他廣招「外援」。同門博士師兄張港紅、農大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業博士生肖鑑鑫、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博士後於麗娜、經管學院校友陳曉先後加入團隊,張港紅已開展晶片研發工作三年多,肖鑑鑫懂動物飼養,於麗娜更是電路與系統研究的專家,陳曉精通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推廣。今年4月,江西農業大學的應屆生吳德華剛通過農大的博士生考試就被提前「挖」了過來,「他兼通動物養殖和農業設施機械化、自動化,是我們需要的人才。」張國鋒說。不僅如此,他們還成立了智囊團,中科院半導體所資深晶片專家肖宛昂副研究員等也受邀為晶片的研發保駕護航。為了能讓晶片植入動物皮下,他們反覆設計,縮小晶片尺寸。在最新的樣本中,晶片將採用0.18微米的生產工藝。

  既能監測健康還可防走失

  在農大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實驗室,記者見到了張國鋒團隊設計出來的晶片樣式圖。它長12毫米,直徑僅4毫米,與一粒棗核大小相當,外層包裹可以防止感染的生物質材料塗層,裡面由感應線圈、主控電路板組成,電路板集成了射頻電路、體溫傳感器,還有其他基本電路器件。「基本的工作原理我們都已經驗證過了,但畢竟是高精密產品,所以整個晶片元器件的小型化工藝我們還在繼續攻關。」張國鋒說。

  他告訴記者,這粒棗核大小的傳感晶片被植入到動物的皮下,通過射頻技術可以實現1米距離的體溫、身份數據讀取。最重要的是,晶片是通過電磁場獲取能量,因此無需額外電池供電,壽命可以長達20年。「一般養殖場的動物不需要這麼長的壽命,但家裡陪伴我們的狗、貓,這個壽命時間還是有必要的。」張國鋒說。

  他們給這款晶片命名為「畜牧智慧芯」。張國鋒介紹,按照設計這款晶片可以實現身份識別、運動跟蹤、體溫檔案、疾病預警、遠程監測等多種功能。他們還要圍繞這款晶片打造一個雲平臺,集合進數據分析等模塊,到時候就能幫助養殖場和寵物家庭進行有效地精準餵養、疾病預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雲平臺具有運動跟蹤、身份識別功能,一旦動物走失,主人在尋找的時候也會更加方便,這在當下,對於不少寵物家庭來說尤其有現實意義。

  在前不久舉行的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北京賽區比賽中,「畜牧智慧芯」獲得評委的高度認可,順利通過選拔進入全國總決賽。最近,張國鋒帶領團隊成員們在全力進行技術攻關,進一步完善這一產品創意。同時,張國鋒已經組建了由技術研發、市場營銷推廣人員構成的創業團隊。他們的創業行動也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即將入駐「中國農業大學國際創業園」。按照團隊的規劃,明年底這款晶片的正式版產品將投入試產,並進入市場。

  本報記者張航 文並圖

相關焦點

  • 「Dinbeat」為寵物提供醫療可穿戴設備,實時無線監控寵物的健康狀況
    Dinbeat 是一家寵物技術公司,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由 David Arranz、Francisco Gil 和 Talia Bonmati 聯合創立,旨在為寵物提供醫療可穿戴設備。
  • 動物也玩面部識別?不止是寵物貓狗能「刷臉」,大象和鯨魚也可以
    這個魚臉資料庫可能會讓農民監測鮭魚數量,並發現健康方面的異常情況,比如寄生的海蝨,這對全世界的農民來說都是一個福音。 越來越多的動物面孔被載入資料庫,鮭魚只是其中最新的一個。對一些動物來說,從它們身上收集到的生物特徵數據被用來幫助保護動物。 對於其他人來說,由此產生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抵禦偷獵者。
  • 潮科技 | 科學家研發非侵入式傳感器,可監測人體心肺健康狀況
    人體活動和聲音產生的振動通過晶片發送壓力波,使電壓產生可轉換為電子讀出的微小變化。晶片被密封在一個真空腔內,以防止氣流幹擾輸入的振動。Ayazi教授表示,這將噪音降低至一個超低水平,並使傳感器具有非常寬的帶寬。儘管該晶片的工作原理很簡單,研究團隊還是花了十年的時間才使其正常工作並可製造。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縮小矽薄膜層的間隙。
  • 鯨魚噴出水柱成分或可顯示健康狀況;富鈣超新星首次有了X射線照片...
    經調查,附近沒有其他動物死亡,象牙完好,當地可提供給大象的食物也充足。一個國際專家團隊日前在《非洲野生動物研究雜誌》上發表文章認為,基本可排除人為投毒、偷獵、飢餓、炭疽感染致死的可能,呼籲進行全面、快速的流行病學調查,開展深入的實驗室研究。(來源:新華網)新發現富鈣超新星2019ehk的藝術概念圖。
  • 汗液動力燃料電池未來可用於監測人體健康狀況
    研發人員表示他們正在研究如何將這些電池進一步用於跟蹤人體健康情況。在研究人員看來,最令人興奮的應用是可以監測健康狀況的穿戴式傳感器。汗液一方面可以提供人體健康信息,同時也可以產生足夠的電力進行藍牙連接,用戶可以從智慧型手機端直接讀取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比如汗水中的乳酸量就與人的肌肉工作效率有關,可以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運動表現。
  • 工程師展示紙筆組合 可幫助監測健康狀況
    密蘇裡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令人興奮的鉛筆和紙張的組合,可以用來繪製設備,監測人們在家中的個人健康。目前,很多研究都在研究如何使用可穿戴在身上的柔性電子和傳感器來捕捉健康相關信息。在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含有90%以上石墨的鉛筆在繪畫或書寫時,紙和鉛筆之間摩擦產生大量能量。
  • 防止孩子走失 不防試試螢石兒童可視安全手錶
    防止孩子走失 不防試試螢石兒童可視安全手錶 2020年09月09日 14:32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孩子入學後,家長更放心?事實未必如此。
  • 全省中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均須進行14天健康狀況監測
    7月9日從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傳來消息,為做好中考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確保全體考生和工作人員健康安全,全省所有中考生及考試工作人員均須按要求進行考前或上崗前14天健康狀況監測。  全省中考生中,應屆畢業生的健康狀況監測工作由所在學校負責,從7月6日開始測量體溫並如實記錄有關情況,學生離校後由家長(監護人)負責繼續測量體溫和記錄。
  • 發生核電事故的車諾比,現在的狀況如何?
    車諾比今天的狀況如何? 1986年4月26日,安全測試出了問題,導致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當時,普裡皮亞季(Pripyat)是蘇聯的一部分。)然後,多個因素合謀導致將100多种放射性元素空前廣泛散布到周圍的城鎮。
  • MIT教授開發可穿牆監測健康狀況的固定式設備
    蘋果最新發布的四代 Apple Watch,將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特性,提升到了全新的水平。 但麻省理工學院(MIT)的 Dina Katabi 教授,卻開發出了一種完全固定的「非穿戴式」原型設備。 即便如此,它還是能夠強大地追蹤用戶心率、睡眠模式、甚至穿牆知悉人們的行走風格。
  • 【科普知識】 詳解犬貓家中監測呼吸頻率的好處以及如何實施
    考慮一下……一隻犬剛被診斷為退行性二尖瓣疾病;獸醫建議把家庭監測SRR作為治療計劃的一部分。獸醫助理告訴主人如何檢測犬的呼吸頻率,同時要求他們在接下來一周每天在家練習測量SRR。一周結束的時候,助理打電話詢問有關犬的健康問題和測量結果。
  • 鯨魚噴出水柱成分 或可顯示其健康狀況
    【每日科技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遷徙途中的鯨魚噴出的水柱,發現從中檢出的呼吸道微生物群狀況是反映鯨魚健康狀況的一個潛在指標。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 鯨魚噴出水柱成分 或可顯示其健康狀況
    來源:科技日報新華社訊 (記者陳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遷徙途中的鯨魚噴出的水柱,發現從中檢出的呼吸道微生物群狀況是反映鯨魚健康狀況的一個潛在指標。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 Nature:可穿戴式石墨烯傳感器使用環境光監測健康狀況
    塗有納米顆粒的石墨烯已被用於製造可穿戴的光傳感器,該傳感器可測量穿過組織的環境光中的人體脈搏和血氧水平,從而為健康監護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平臺。可穿戴技術的普及已經大大增加,到2022年,美國市場預計將達到數百億美元(請參閱go.nature.com/33tcein)。
  • 孟耿如買活蟑螂餵寵物 飼料走失:我不敢跟佼哥講
    記者許逸群/臺北報導 孟耿如與薛仕凌在戲劇《做工的人》一洗亮眼形象,演出大受好評,他們日前上公視談話節目《36題愛上你》,被雙雙揭露私下一個飼養怪寵物守宮,一個不愛丟東西的「怪咖」一面!
  • 華米科技推血氧飽和度監測技術,讓用戶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隨後華米科技副總裁裴帆迪也在微博發表長文,與我們分享華米科技為用戶健康所做的努力。早在去年的Amazfit米動健康手錶上,就已搭載華米科技自研的BioTracker™ PPG生物追蹤光學傳感器,透過RealBeats™ AI生物數據引擎可實現對生物特徵7×24 小時不間斷的本地識別,包括了ECG和PPG心律不齊的本地實時AI房顫識別。
  • 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普通考場可使用分體空調或中央空調,備用隔離考場須使用分體空調。可使用自然通風、電風扇等設備加強通風。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高考防疫工作,多次組織會議分析研判疫情形勢,提出高考防疫和應急舉措,積極配合教育部做好高考衛生保障工作。
  • 電子紋身利用PVDF壓電薄膜傳感器監測心臟健康狀況
    我們已經聽說過所謂「電子紋身」,這是傳統上用於監測心臟病患者心臟的剛性電極的一種更舒適、更長時間的替代品。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現在一種新的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準確地追蹤心臟健康,因為它以兩種方式進行追蹤。該設備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副教授Nanshu Lu領導的團隊開發。
  • 【國家衛健委: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2020-06-19 09:32:45來源:FX168 【國家衛健委:高考考生要提前14天測量日常體溫監測身體健康狀況
  • 澳大利亞研究:鯨魚噴出水柱成分或可顯示健康狀況
    新華社雪梨8月9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遷徙途中的鯨魚噴出的水柱,發現從中檢出的呼吸道微生物群狀況是反映鯨魚健康狀況的一個潛在指標。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