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玩面部識別?不止是寵物貓狗能「刷臉」,大象和鯨魚也可以

2020-11-23 千家智客

圖源:圖蟲創意

今年早些時候,當亞馬遜的Rekognition錯誤地將28名國會議員認定為犯罪分子時,這些都清楚地顯示出來。

這項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不準確和系統偏差的影響。

無論誰使用這項技術,出於什麼目的,這些算法都使用了從一個因種族和性別傾向而受阻的社會中提取的原始數據,而種族和性別傾向最終會產生類似的有偏見的結果。

從本質上講,壞數據意味著有偏差的結果。

顯然,對人類的監視伴隨著一系列道德和道德難題。但是如何識別動物呢?

在新技術讓我們能夠理解動物對被監視的看法之前,人們幾乎一直在大膽地訓練電腦識別它們的臉。

就目前而言,我們可以利用我們的技術實力來跟蹤生態系統,並積極管理種群數量。

彭博社(Bloomberg)近日的一篇報導提到了一家挪威公司如何利用面部識別技術捕捉和存儲數百萬條大西洋鮭魚的面部信息,以幫助對抗疾病。

這個魚臉資料庫可能會讓農民監測鮭魚數量,並發現健康方面的異常情況,比如寄生的海蝨,這對全世界的農民來說都是一個福音。

越來越多的動物面孔被載入資料庫,鮭魚只是其中最新的一個。對一些動物來說,從它們身上收集到的生物特徵數據被用來幫助保護動物。

對於其他人來說,由此產生的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抵禦偷獵者。

對這些動物的監控既能保護它們的種群,又能確保發展中社區的安全、可追蹤的牲畜。

以下是目前所有(已知)被面部識別軟體監視的動物名單,以及我們為什麼要監視它們:

目前為止,有超過13億頭奶牛在吃草,並且它們的屁將會破壞環境。

疾病可以在距離較近的牛群中迅速傳播,因此要密切關注牛群的健康狀況是件棘手的事情。

一些公司正在調整面部識別技術以簡化這一過程。

愛爾蘭初創公司Cainthus就是這樣的追蹤牛群的公司之一。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由美國最大的私營企業之一Cargill投資成立。

有了這些信息,Cargill公司說它可以監測奶牛的「食物和水攝入量,熱量檢測和行為模式」。

「一旦進行了分析,農民就能更準確地判斷每頭奶牛的健康狀況,甚至預測牛奶產量的變化。」

這種基於區塊鏈的系統被稱為「GoGo Chicken」,由中國保險科技公司眾安在線(ZhongAn Online)運營,它允許「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跟蹤他們最終的雞肉晚餐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農場到餐桌的整個過程。

眾安在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你在購物時看到(來自我們的)生雞肉,你只需在智慧型手機上點擊一下,就能查看它的誕生地、吃了什麼食物,以及它一生走了多少步。」

在牲畜監控的競賽中,中國無疑處於領先地位。

就連中國電子商務巨頭京東(JD.com)——相當於中國的亞馬遜(Amazon.com)——也在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監控大量的豬群,以快速檢測年齡、體重和飲食等指標。

據Yingzi Holding的創始人Chen Yaosheng說,事實證明,豬要比人類更難被監視,因為一個惱人的原因:「人類會一動不動地站在鏡頭前,而豬不會。」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觀察綿羊的感覺。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感興趣的是它們是否感到疼痛。

通過將羊的面部照片輸入電腦,研究人員很快就能發現面部線索,而人類自己則很難發現這些線索。

研究人員認為,這將有助於確保動物得到人道的對待。

研究人員說:「評估動物的疼痛程度是維持動物福利的一個關鍵但耗時的過程。」

獅子

是的,巨獅也被監視著。

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和野生動物教師正在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對1000多頭獅子的資料庫進行監控。

不過,把獅子的臉放到資料庫中首先不是膽小者的工作。

據《科學美國人》報導,攝影師必須在距離這隻大貓100英尺的範圍內拍攝照片。

老虎

英國研究人員正在利用網絡資源,如Flickr和Instagram,幫助建立和加強一個資料庫,最終幫助實時追蹤全球老虎數量。

這些照片一旦被收集起來,就會在一個名為Wildsense Tigers的免費應用程式中由小市民們進行分析。

當安靜的觀鳥傳統讓人們身心愉悅時,會發生什麼?答案是一款可以檢測超過400種不同北美鳥類面部的應用程式。

這項技術是由世界各地的鳥類愛好者提交的數千張鳥類照片所實現的。

大象

野生動物專家正在追蹤大象,以保護它們免受偷獵者的攻擊。

使用谷歌的雲自動視覺機器學習軟體Cloud AutoML Vision,這項技術將獨特地識別野生大象。

根據報導,如果檢測到盜獵者在同一鏡頭內,這項技術甚至能發出警告。

狐猴

2012年,這些卷尾小動物被評為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保護最後一批。

研究人員選擇了80隻馬達加斯加紅腹狐猴的462張圖像,並創造了LemurFaceID。

該工具能夠準確區分兩隻狐猴的臉,準確率達97%。

研究人員寫道:「一旦優化,我們的系統可以通過提供一種快速、經濟、準確的個人識別方法,促進對已知狐猴的長期研究。」

鯨魚

鯨魚面部追蹤的故事是眾包成功的故事之一。

海洋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汗(Christian Khan)獨自努力將特定的鯨魚與其他鯨魚區分開來後,他把這些照片上傳到數據競賽網站Kaggle上。不到四個月,數據科學公司DeepSense就能以87%的準確率準確地檢測出單個鯨魚的臉。

從那時起,檢測率穩步提高,並幫助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追蹤和監控這種掙扎求存的水生巨物——Atlantic甚至將這些技術稱為「鯨魚的Facebook」。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真正的問題是,鯨魚是否也會發動「退出Facebook」運動?

貓狗

當然,如果沒有人類最好的朋友和那些喜歡用爪子抓人的貓,用面部識別技術監控的動物名單就不完整。

貓和狗的面部識別技術已經出現好幾年了,通常被用作一種工具,幫助陷入困境的主人找到他們走失的(或者可能是逃跑的)寵物。

其中一種名為PiP的系統,會向距離使用者15英裡的獸醫診所和動物收容所發出包含丟失寵物的面部圖像的警報。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用照片破解豐巢刷臉 帶你讀懂3D面部識別
    近日一則豐巢快遞櫃被小學生用照片破解刷臉取件的新聞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人們對於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再度表示出種種隱憂。針對小學生照片「刷臉」取件一事,豐巢官方回應稱,「刷臉取件」是小範圍推出的測試版本,已第一時間下線。
  • 打工人進階利器: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刷臉快捷解鎖
    身在職場,免不了要和電腦顯示器長期打交道,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登錄電腦系統時忘記密碼的囧境,上班擔心重要辦公文件、數據洩露。自從一項可以保障辦公信息安全的黑科技——Windows Hello面部識別功能誕生,每次登錄系統不用輸入密碼,你自己就是密碼,刷臉就能快速登錄。當然,前提是你得有相應的設備支持。
  • 很多手機和軟體都能刷臉 但你知道區別麼?
    人臉識別似乎成為了這條「不完美」劉海的唯一作用,也讓「刷臉」從原本普通用戶並不怎麼關心的功能一躍成為了所有手機廠商的熱點。  人臉識別這麼重要麼?重要到蘋果為了它而沒有把iPhone X做成一塊不帶缺口的屏幕?
  • 喵臉識別、狗糧定製,寵物智能生活精彩遠超想像
    為了保護寵物不受被病魔侵蝕,各路玩家開始從不同角度著手,提供呵護寵物健康、陪伴寵物成長的智能小幫手。1、鏟屎:智能分析、自動清理比如,在今年CES展會中,有一家叫LuluPet的公司研發了智能貓砂盒,不僅有稱重功能,還內置糞便和尿液圖像識別技術,可以通過分析貓咪的排洩物,檢測貓咪的健康狀況。
  • 面部識別不安全?3D列印人頭也能刷臉解鎖手機
    【中國安防展覽網 科技動態】你可以用3D印表機製作很多東西:假肢、眼角膜和槍枝,甚至是奧運會標準的雪橇。你甚至可以用3D列印出真人大小的人頭複製品——這不再是好萊塢電影裡面的情節。《福布斯》的一名記者委託製作了一個自己頭部的3D列印模型,測試了一系列手機上的面部解鎖系統——四款安卓手機和一款iPhone X。
  • 刷臉支付「黑天鵝」?天津立法禁止採集生物識別信息
    此前,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將年卡中的指紋識別入園變更為人臉識別入園,被用戶郭兵告上法庭,杭州富陽區人民法院判令杭州野生動物世界賠償郭兵合同利益損失及交通費共計1038元,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駁回郭兵提出的其他訴訟請求。
  • 悅保"寵物面部+鼻紋識別」為寵物行業提供智能引擎
    ,輕鬆完成身份檔案建立、身份比對判斷等流程,可以為寵物管理、寵物投保、寵物醫療、寵物用具等應用場景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能更精準地分析寵物品種和個體身份屬性,在1:1和1:N的識別場景下,均能達到98%以上的超高精確度。
  • 刷臉看動物,到底是否合適必要?「人臉識別第一案」二審庭審正在進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肖菁 通訊員 鍾法「去動物園看個動物,憑什麼要刷我的臉?」當人臉識別在單位和小區門禁中泛濫使用的境況下,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因不滿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採用人臉識別方式入園,而以侵犯隱私權和服務合同違約為由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
  • 生物識別技術那麼多,為啥偏偏「刷臉」火了?
    你走到一家自助銀行前,攝像頭通過「刷臉」,自動識別你的身份為你開門;你站到ATM機前輸入密碼,再在攝像頭前「刷臉」,就可以成功取錢。這種看起來像是科幻片裡的橋段,在現實中應用越來越多。  今年4月,馬雲在德國漢諾瓦IT博覽會上當眾演示刷臉支付;上月號稱全球第一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的ATM機在杭州誕生。
  • 可以在哪裡刷臉支付|聚合支付和刷臉支付哪個更有前景?
    什麼是刷臉支付?人臉識別是一種基於人的相貌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認證的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技術的最大特徵是能避免個人信息洩露,並採用非接觸的方式進行識別。此技術可以更加快捷、精準、衛生地進行身份認定;具有不可複製性,即使做了整容手術,該技術也能從幾百項臉部特徵中找出「原來的你」。
  • 刷臉支付能被破解嗎?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
    刷臉支付能被破解嗎?用馬雲照片識別,卻彈出來了4個字現如今中國的行動支付市場,已經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二者平分天下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都覺得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寶付款都差不多,但是就安全性上來說,還是支付寶更勝一籌。
  • 多地試點人臉識別社保認證 「刷臉」辦事靠譜嗎
    此前,已有廣東、廣西、浙江、山東等地開始運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社保認證。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到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51億元。用指紋解鎖手機、登錄帳號、付錢買單,已經是不少人習以為常的動作。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將像按指紋一樣熟練地「刷臉」。「刷臉」如何讓生活更便捷,又如何保護用戶的財產安全和信息安全?
  • 王思聰買鴨子當寵物,加上家裡的羊駝鸚鵡和貓狗,他能開動物園了
    吃瓜群眾火速趕到,想要看看能讓撕蔥花重金買下來的是什麼特別的鴨子,結果照片裡看起來就真的只是兩隻普普通通的鴨子,除了稍顯肥胖的身體之外,它們最別致的地方,大概就是屬於王思聰吧。(王思聰)對於這隻鴨子,網友們紛紛調侃道:這鴨子比一般的好看很多,不愧是重金買的。錢太多不知道怎麼花,就買點不重樣的動物吧。
  • 告別護照和登機牌:11月底起,羅馬機場開始「刷臉」登機
    有沒有想過,你的臉就是你的通行證?這一暢想很快就能實現:今年11月底,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aeroporto di Fiumicino)將推行生物識別技術,試行「刷臉」登機。屆時,無需登機牌和身份證件,旅客通過面部識別系統即可完成登機。
  • 深圳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包括禁食寵物貓狗,不料引發熱議
    現在養貓養狗的人越來越多,許多鏟屎官也把貓狗當成自己的家人,在鏟屎官和貓狗感情越來越深厚的時候,其實也會有一些人是會去食用貓狗的,並且有些地區已經成了一種習俗。兩方人士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獸醫小明也不會隨意抨擊哪一方,但是最近這個話題再次被提了上來。
  • 雙胞胎妹妹刷臉開機後 蘋果iPhoneX不認機主姐姐了
    我和你鬧著玩的你咋還「認真」了!「剛買的iPhone X被雙胞胎妹妹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刷開機後,我再拿過來的時候手機竟然不認我了。」3日,市民小晶說她和妹妹是雙胞胎,本想嘗試下蘋果的Face ID(刷臉認證)的新科技,不曾想妹妹試完後,本屬於自己的手機卻只有妹妹才能通過刷臉的方式開啟……1日,小晶購買了一部iPhone X,在設置中將自己的Face ID設置完成並成功啟用了刷臉解鎖。「晚上回家後,手機放在客廳充電。等手機充電完後拿回去使用時,發現刷臉不能開啟手機了,嘗試了好多次都沒用。」
  • 無所不在的面部識別:我監控你一切行動,而你卻蒙在鼓裡
    除了智慧城市、安保監控之外,「刷臉」還被開發者們用在了虛擬登機牌、景區門票、無人超市上,可謂是無孔不入。登機的時候,安檢刷完臉之後,機場遍布的攝像頭知道你在哪兒,也知道什麼時候該給你送上「溫馨提示」,告訴你要登機、別跑了;而最讓我感到「不適」的,是某家公司開發的監控系統,把人臉和身份證號後四位直接赤裸裸地展示在監控屏幕上。
  • 生物學家正在研究「寵物翻譯器」,讓人類讀懂動物語言
    動物和人類之間存在物種差異,雖然我們可以和諧相處,但仍然無法做到心意相通,畢竟語言的隔閡不是那麼容易克服的。生物學家正在研究一種「寵物翻譯器」,未來我們也許可以和動物進行溝通。這種技能經常出現在虛構的故事中,比如哈利波特就掌握了蛇的語言。
  • 動物園單方升級刷臉入園,法院認定「超出必要,不具正當性」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11月20日消息,「去動物園看個動物,憑什麼要刷我的臉?」當人臉識別在單位和小區門禁中泛濫使用的境況下,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因不滿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採用人臉識別方式入園,而以侵犯隱私權和服務合同違約為由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
  • iPhone X「劉海」深度解析:刷臉全靠它-iPhone X,刷臉, ——快科技...
    紅外鏡頭劉海上第一個就是紅外鏡頭,這是此次iPhoneX上才添加的模塊,專為面部識別Face ID而生。紅外鏡頭可以通過捕獲紅外圖像中人臉上的點陣圖案來和A11仿生SoC中Secure Enclave區域裡已經儲存的面部數據進行比對,匹配成功就會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