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道元:他熱愛祖國的歷史文化,是北朝著名的地理學家

2020-12-06 紅紅聊娛樂

酈道元(4662-527),字善長,範陽涿鹿(今河北涿縣)人。北魏末,他先後出任過太守、刺史等地方長官,讀過許多書,走了許多路,足跡遍及長江以北的大半個中國。他熱愛祖國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熱愛祖國的歷史文化,到處尋訪名勝古蹟。他知識淵博,曾給《水經》作注釋,其書名曰《水經注》《水經》原是漢朝人桑欽著的,記錄了中國古代的137條水道,成為一部河道學的專著。但它只有1萬多字,記述過簡,且有不少錯漏。此書清朝人考證是三國時人的作品,也可備作一說。

酈道元就是以此書為綱要,把記述的水道增加到1252條,每條水道,一窮源究委,記述其流經的山陵原隰、城邑、關津,以及地理沿革。注文中最富特色的是那些同水道密切相關的歷史事件、人物,傳說與神話,以及歷史遺蹟、文物和碑石等記載。北魏以往的幾千年中國故事舊聞,從這部書的注文中大都可以窺見概略。因此,它的篇幅也增加到30萬字,比原著擴大20倍。《水經注》,名為注釋,實為創製,它是部獨具風格的綜合性地理巨著。它與南朝史學家裴松之的《三國志注》,唐初學者李善的《文選注》,被合稱為中國古代典籍中的「三大名注」。

《水經注》被稱為名注,除其內容的特色之外,則是因酈道元的文筆美妙動人,其精彩的篇章,又像詩,又像畫。比如,在《江水》篇中,他以散文大家的獨到筆墨,描繪了三峽的壯麗,十分感人。自古詩人墨客描寫長江三峽絕境奇觀的詩文,多不勝數,但膾炙人口、流傳最廣的,莫過於李白的詩和酈道元的文了唐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唱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詩人極寫三峽的山高、峽長、流速、舟疾,從而抒寫出當時遇難後剛剛獲免的輕快心情酈道元的《江水注》寫道「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同缺)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指奔馬)御風(駕風),不以疾也(也沒這樣快)…毎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猿聲此伏彼起,異常悽楚悲涼),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凡讀過這一詩一文的,都不能不稱道這兩位文學巨筆各自的特色,不能不為李詩的輕快歌聲與酈文的悲涼基調所感染。同時也會發現,李詩、酈文雖各不同,其間卻有內在聯繫。那就是地理學家那有聲有色的千古名篇,曾深深地打動過詩人;詩人又賦予地理學家的山川圖畫以神韻,結晶為凝練的詩句,形成了千古絕唱。這「絕唱」緣於「名篇」;「名篇"亦有所緣。足見千古傳誦的名詩佳句,多為歷經巨匠椽筆錘鍊而成,你錘我鍛,愈煉愈精,故能動人心弦而流播久遠酈道元的不朽文筆,在歷史歲月中哺育過一代又一代的詩人作家,至今,仍被選作大、中學的文學教材。

正因此,酈道元的《水經注》在現代被作為古典文學巨著出版,作者的名字也被列入著名文學家辭典之中。《水經注》雖以文學特色著稱,然而,它畢竟是部地理科學著作,受到歷代科學工作者的珍重。由於它的記述翔實可靠,在今天也仍是國家與地方進行水利建設、城市規劃以及制定遠景藍圖時的重要參考文獻。特別是在考古和歷史研究方面,發揮著其特有的重要作用。比如,它在易水條下,記載了古代燕下都城址,對尋找和考證這座古城址起了很大作用。它在科學上起著重要作用,然而,也曾出過這樣的大笑話那是在20多年以前。山西省雁北地區,在大同市以東約30公裡的地帶分布一火山群。

火山口歷歷在目,火山彈也比比皆是。中國地質學家早年曾去考察過,認為是些死火山。20多年前,有位外國火山專家也來考察斷定那是個休眠的火山群,它們在1300多年以前還曾噴發過。其文獻根據就是《水經注》《水經注》的漯水(古代流經雁北地帶的桑乾河與其下遊永定河的統稱)條下曾記載:「水導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七十步,廣減尺許。源深不見底,炎勢上升,常若微雷發響。以草爨之,則煙騰火發這樣的考察結論與文獻證據,引起當地居民的震驚,惶惶不已。當地的大規模基本建設,從此都不能不顧及這一潛在的威脅。

火山腳下的人們過了大約20個不得安寧的春節。一個春天,他們在火山腳下發現一座漢墓,即1700年前的古墓,墓室與遺物都處在火山灰上沉積起來的厚厚積土層中。接著,又發現周代陶片新石器時代的石斧,以及數萬年以前鴕鳥在這裡蹣跚遺留下來的蛋片化石。這些不會說話的材料確鑿地告訴人們:大同火山群自有人類在這裡定居以來,未曾噴發過,是座死火山。後來,又進步從地質學角度得到了確證那麼,難道《水經注》上記述的火山不確鑿?這部科學著作不科學?仔細檢校,原來那位外國專家的論文中,把《水經注》講的火山的地理位置弄錯了。

把在大同以西30公裡弄成在大同以東30公裡,東西混淆,張冠李戴了大同以西有無火山?據實地調查那裡沒有火山的任何跡象然而,在某些地方,每當雨後或雪後,那裡確有雲霧蒸騰。原來,幾千年來,這裡都存在著地下煤層自燃的現象。酈道元見山上有火故稱之為火山。可這同現代的火山概念是不同的。這一點,不只那位外國專家弄錯了,中國許多學者也弄錯了。科學家們細查酈道元的全部注文,發現他還記載了煤層自然引起的其他種種現象。比如注文中有「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風穴,就是地下煤層自燃後地層下陷形成的進風口,又是煤層得以燃燒的條件。

酈道元大概曾親臨風穴踏勘,不然,他怎能寫得如此真切,有「肅肅」、「微風」的感受呢!酈道元不識煤層自燃的道理,卻以科學家的態度如實地記述了所見所聞。當然,他的注文也不能說絕無錯漏之處,但其態度是嚴肅而謹慎的。正因如此,它才為科學家們所信賴,成為一部科學名著魏晉南北朝400年間的科學苑地裡,不僅有指南車、水轉百戲、千裡船、水碓磨、龍骨水車連弩、祖率、《大明曆》、《肘後備急方》、《抱樸子》、《水經注》等累累碩果,並且在農學、針灸學、冶煉學、制瓷與造船等各個領域也都有出色的成就。

諸如北朝農學家賈思勰的著作《齊民要術》,就是中國現存的一部古代農業的百科全書。晉代醫學家皇甫謐著的《針灸甲乙經》,總結了古代針灸學的基本經驗和理論,成為後世針灸學的範本,歷代針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從這部範本發展而來。冶鍊師綦母懷文鍛打的宿鐵刀,極其鋒利,可斬斷鐵甲,是用特殊的淬火工藝鍛成的鋼刀,在北朝名盛一時。

同時,那時發明了溶生鐵與熟鐵為一爐冶煉的灌鋼法,這使鋼的產量大大提高,成本大為降低,以致使農具製作也廣泛應用灌鋼。當時南朝的青瓷業發展起來,以致取代了先代的銅器與漆器。梁朝的船艦載重噸位已達兩萬斛,即約兩千噸,比三國吳船的噸位增加了一倍。建康城下的江面上經常停泊著難以數計的船隻,據說有一次風災損毀的船隻就達一萬艘這樣科學與技術,是在長期處於割據的社會境況下發展起來的。而幾十年後,山河一經統一,就出現了隋唐那樣的封建社會的盛世。

相關焦點

  •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去世
    著名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去世 澎湃新聞 2015-02-11 20:33 來源:澎湃新聞
  • 歷史地理學家、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逝世—新聞—科學網
    陳橋驛,浙江紹興人,當代傑出歷史地理學家、酈學(對酈道元的《水經注》的研究)泰鬥、浙江大學終身教授,曾參加「青年遠徵軍」,任英語翻譯。 作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界的學科帶頭人,陳橋驛對酈學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界影響最廣。幾十年以來,他筆耕不輟,共出版通識地理學、酈學、吳越文化、方志學等方面著作70餘種,發表各類論文400多篇。
  • 不愛旅遊的「宅男」酈道元,是怎麼寫出地理著作《水經注》的?
    《三峽》節選自地理著作《水經注》,作者酈道元是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公元4世紀到6世紀,中國經歷了一次規模龐大的「地理大交流」,這期間,酈道元拿起筆墨,以《水經》為大綱,創作了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地理著作《水經注》。
  • 世界史:酈道元好學博聞,歷覽奇書,他創造《水經注》地理名著
    百家原創作者:寒香聊歷史哈嘍,新的一天開始了,大家今天隨著小編一起了解,在歷史上,酈道元(469?527年),字善長,範陽涿縣(今河北涿縣)人。出身官室世家,曾祖酈紹、祖父酈蒿都在後燕任太守之職;父酈範,仕於北魏,累官至青州刺史、尚書右丞,賜爵永寧男。
  • 唐曉峰談《戀地情結》:地理學家與「不客觀」的地理世界
    1921年,商務印書館設立編譯所史地部,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著名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曾經擔任過地理編輯室前身——商務印書館史地部主任。近年地理編輯室開始出版一些面向一般讀者的普及類讀物,《戀地情結》即是最新出版的一本,既有學術性,又有大眾性。
  • 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科學家,不管在哪個時代,他們都是正能量!
    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最傑出的醫學家之一。他為我國的醫學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促進了我國醫學的發展。他創作的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也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3、數學泰鬥——祖衝之祖衝之(429-500),字文遠。
  • 陝西關中火炕已有6500多年歷史,是半坡人發明出來的禦寒工具
    陝西關中火炕已有6500多年歷史,是半坡人發明出來的禦寒工具   文·段宏剛   關於炕的記憶,每個上點年紀的陝西農村人都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只因為炕是冬天最溫暖的一個場所
  •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徐近之與拉薩測候所
    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地理文獻學和歷史氣候學的開拓者徐近之就是其中之一。  徐近之(1908-1982),原名念莊,字希朗,四川省江津縣(今屬重慶市)人。  1933年12月17日,十三世達賴喇嘛圓寂。1934年4月,國民政府派參謀本部次長黃慕松自南京取道西康前往西藏致祭,後又同意黎丹等組成巡禮團,由青海前往拉薩。
  • 千年歷史之美古建明珠——晉祠
    晉祠的前身是供奉周成王之弟,晉國始祖姬虞的祠堂,有文獻記載始建於漢代,目前實實在在可見的確切記載見於1500年前北魏時期歷史地理學家酈道元的名著《水經注》:「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後經歷北齊、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重修與擴建,逐步形成了一個集殿堂樓閣,亭臺軒榭俱全的古代建築群。
  • 十六國北朝時期民族融合與佛教
    摘 要:4-6世紀的北朝十六國時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出現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匯」,並由北朝主導,實現了再一次的全國性統一。「中國化」的佛教,在其中發揮了「文化中介」與「文明紐帶」的作用。「都城成為國家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象徵與物化載體……歷史上不同王朝、不同族屬的統治者,在傳承與發展國家物化載體———『都城文化』中的繼承性和連續性,佐證了中華民族各個族群、各個王朝幾千年來在國家認同、歷史認同和中華民族文化認同上的一致性。」
  • 2020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文化素養常考考點總結
    ,也就是說除了專業知識之外的文化知識掌握程度。北朝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遊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西晉裴秀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圖學家,他繪製出了《禹貢地域圖》,還提出了繪製地圖的原則。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水道所流經地區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等諸方面的內容,是一部歷史、地理、文學價值都很高的綜合性地理著作。
  • 十首愛國詩詞,送給每一個熱愛祖國的中國人!
    不論身處何地,都心念祖國。十首愛國詩詞,送給每一個熱愛祖國、奮勇拼搏的中國人。即使是遭逢厄運,他卻依然心懷國家。他剖白心跡: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將不顧生死。難道能因為有禍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嗎? 10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初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七
    初一歷史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時間:60分鐘;總分:120分)  一、選擇題(2.5×30=75分)  1、在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是:  A、秦始皇      B、黃帝       C、漢武帝         D、唐太宗
  • 來一起看看歷史上的老司機如何翻車?歷史上著名翻車現場「直播」
    歷史上的翻車事件可不少,不管是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是在明爭暗鬥的官場,就連在刀光劍影的戰場都有不少翻車的著名的事件,我們一起來看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翻車時間吧!北朝有個叫慕容紹宗的人,他的祖上是北朝前燕的大將軍慕容恪。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有了他們,才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1948年前往美國普渡大學留學,1950年畢業後他拒絕了當地提出的各種優越條件。毅然直接回到自己的祖國,開始為國家的科技事業貢獻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第一刻氫彈的設計者,可以說,沒有鄧稼先就沒有中國的兩彈,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為「兩彈元勳」,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地理學家、航海家、苦悶的水手都有份
    大航海時期的著名冒險達人、航海達人麥哲倫,在16世紀20年代,開著船繞著地球跑了一圈,完成了人類史上的壯舉。 當他率隊抵達南美洲後,又從南美洲航行到了菲律賓群島。這段路程十分不容易,一路上不僅僅要面對海洋上的狂風暴雨,還要面對在水手中蔓延開來的惡性疾病,船隊因此損失嚴重:船剩三隻,人死一半。
  • 地理學家、航海家、苦悶的水手都有份
    大航海時期的著名冒險達人、航海達人麥哲倫,在16世紀20年代,開著船繞著地球跑了一圈,完成了人類史上的壯舉。當他率隊抵達南美洲後,又從南美洲航行到了菲律賓群島。來自荷蘭的地理學家伯思哈德·瓦寺尼,在1650年,將「大西洋」這一名字正式引用。大西洋這一古稱算是「轉正」了。
  • 一周觀展指南|卡茨大展來到上海,北朝壁畫繼續延期
    最近開幕的重要展覽中,上海博物館有「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約200件展品呈現江南藝術的豐富姿態與文化縱深。93歲美國藝術家亞歷克斯·卡茨首個中國大展則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揭幕。山西博物院大展「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再次延期,展至6月28日。
  • 談雅麗:北朝馬面簾形制初步研究
    本文就北朝時期具裝配件「馬面簾」的形制,從考古出土的墓葬陶俑、壁畫、出土的真實馬鎧形象以及相關文獻方面入手,結合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研究及分型分式的方法,通過概述、出現的墓葬、材質及形式、使用場合和紡織品馬面簾等五個方面進行梳理,對北朝馬面簾這一形製做一個初步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