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號,第五屆長城科技節在長城汽車徐水生產基地開幕,除了展示在傳統領域的研發成果以外,還展示了自動駕駛技術和腦電波控制車輛技術,新能源領域以及智能工廠領域的成果也讓人印象深刻。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9月2日報導 一年一度的長城科技節今日開幕,作為長城向外界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除了展示了傳統發動機研發、新能源技術以外,還展示了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讓人腦洞大開的「腦電波控制車輛」技術,在我們都在感嘆哈弗SUV銷量逆市上揚時,也來感受下長城科技上的努力。
在將近一天的行程中,我們參觀了哈弗技術中心的風洞等幾個實驗室、科技節成果展示、自動駕駛以及腦電波控制車輛以及長城董事長魏建軍的專訪。
鑑於當長城汽車和無人駕駛、「腦電波」聯繫起來時產生的遐想,我們先看看這兩項技術。
●長城自動駕駛,目前只能待在固定場地
我們需要再次說明下,「自動駕駛」並不等於「無人駕駛」,Google那種全程不需要人參與只依靠設備保證車輛自動行駛的才成為「無人駕駛」,我們通常所說的自動駕駛同樣需要駕駛員在駕駛位。
Google除了車輛上的各種傳感器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採集資料庫信息、調取實時路況實現自動導航和駕駛。Google的無人駕駛技術可以實現沒有方向盤、油門、剎車燈傳統的結構
寶馬、奧迪和沃爾沃也都公布了自動駕駛技術的情況,三種技術路線大致相同,目前都能完成自動變道超車等實際操作,並且都在封閉場地上進行了高速測試,像沃爾沃在北京六環路上進行試驗一樣,這三家技術都可以實現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行駛。
相對於這些汽車大佬們在自動駕駛上的表現,長城的自動駕駛目前看起來還是比較稚嫩。
長城的自動駕駛技術原理也是利用GPS通過網際網路獲取指導行駛的信息,再利用外部傳感器識別道路信息,目前試驗車輛還沒有融入攝像頭、雷達、雷射傳感器等外部的傳感器。
長城自動駕駛技術還相對初級,因為沒有利用外部傳感器所以對道路上突然出現的動物、異物等還不能識別,目前還只能在特定的封閉場地運行,預計在2020年將會實現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
●腦電波控制車輛僅是個概念,看起來依舊diǎo炸天
用「意念」控制某項東西,向來是人類的一大願望,這在腦電波技術被研究後逐漸有了一些應用,比如一些智能穿戴設備公司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音樂播放,有些遊戲中也會利用到該技術。
此次在長城科技節上展示的「腦控汽車」是天津南開大學的研究團隊與長城汽車共同合作研發,目前已經過了2年多的實驗。
這項技術對於操作者要求很高,在實際演示中成功率還不是很高,並且制動時的力度很大並不平穩,研究人員解釋說人與人之間身體差異以及對環境的不同適應能力對控制車輛影響很大。
演示時,因為研究人員的腦部信號不穩定所以讓車輛動起來的成功率不高,只拍攝到了發動機啟動和熄火。
如果把腦電波控制汽車比喻成成年人,目前長城和南開大學合作的項目還停留在小孩子咿呀學語的階段,想要基本完整的控制車輛還要經過漫長的研發過程,但即便是這樣腦子想一下車輛就會動起來,感覺還是diǎo炸天。如果能夠進入到實用階段對殘障人士開車來說,絕對是個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