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打造水韻林城 全民參與共建美麗西安

2020-12-02 華商網

  華商網訊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美麗宜居西安。為著力營造全市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濃厚氛圍,提高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由西安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華商報社承辦,西安錦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執行的「水韻林城美麗西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攝影、徵文、書畫大賽正式啟動。主辦方將通過向全社會徵集優秀文章、書畫以及攝影作品的方式,展示西安創森過程中市民的切身感受及享受到的創建成果。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是很多人理想的生活狀態。為了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創造良好人居環境,西安市委、市政府於2012年正式做出了西安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決定。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開展「美麗西安·綠色家園」行動,是西安市委、市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系統推進「品質西安」建設的有效載體,對於實現西安可持續發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西安各級領導及部門高度重視創森工作,圍繞鞏固提升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全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既有效改善了西安城鄉面貌,又進一步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生態文化品位,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水韻林城美麗西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攝影、徵文、書畫大賽以「創森進行時——我眼中的森林城市」為主題,整個活動時間為期三個月,市民可通過指定的參賽方式在活動期間投稿,組委會初選攝影、徵文、書畫優秀作品各50件作為入圍作品,入圍作品將被收錄在本次活動官方微信號並展示,入圍參賽作品將通過創森官方微信平臺(森林西安)投票評比,並由來自西安市創森辦有關領導,西安市攝影、文學、書畫界相關著名人士及聯辦媒體組成的組委會共同評分。活動將分別產生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共計60名,並於5月舉辦盛大的頒獎儀式,獲獎作品還將印刷成冊。

  為了確保大賽的公平、公開及權威性,本次活動特邀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鍾明善作為顧問評委,同時聘請陝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胡武功,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西安市作協主席吳克敬,陝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原館長、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特聘書畫家李傑民等各行業領域的泰山北鬥作為評委。同時,大賽最終評比將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森林西安)投票及專家評分的兩種方式結合確定獲獎選手。

  活動期間,主辦方將通過省市主流媒體宣傳西安創森工作的重要性及意義,發布創森工作中西安森林公園、休閒農業示範點等創森成果,號召全民參與到創森工作中,參賽選手還可在發布的創森採風基地收集參賽素材,以更好地展示作品和創森成果。

  創森關乎創建品質西安,也關乎每個市民切實利益。此次大賽將通過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報導展示創森工作及成果,增加市民對創森常識更多的認知,提高群眾的創森意識,加快創森建設進程,號召市民踴躍參與創森,從身邊做起,愛護社區、廣場及街心花園每一處的花草,為城市每一個角落的綠化貢獻一份力量。文/屈妍

  一、活動主承辦單位:

  主辦:西安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承辦: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華商報社

  策劃及執行單位:西安錦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二、活動時間:2016年3月—5月

  1、投稿時間:

  2016年3月8日上午9時— 5月5日下午18時(18時截止);

  2、大賽組委會將於2016年5月8日篩選投稿作品並最終確定入圍作品;

  3、2016年5月9日將公布入圍作品;

  4、入圍優秀作品網友投票時間:

  2016年5月9日上午9時—5月14日下午18時(18時截止);

  5、2016年5月17日綜合網絡投票及評委意見確定獲獎作品 ;

  6、獲獎作品頒獎儀式:2016年5月中下旬。

  三、參賽方式:

  所有支持西安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攝影、文學、書畫愛好者均可參與本次活動;

  參賽者需將作品發送至活動組委會郵箱:shuiyunlincheng@qq.com ;或統一將作品快遞至:

  西安市太白南路副269號中天國際公寓B座508 室

  西安錦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收

  電話 029-88218550

  郵編 710068

  特別提示:參賽作品快遞到組委會後則不再退回。

  四、評選方式:

  1、組委會初選:組委會初選攝影、徵文、書畫優秀作品各50件作為入圍作品,入圍作品將被收錄在本次活動官方微信號並展示;

  2、網友投票:廣大市民可以通過添加微信公眾號「森林西安」(微信號:senlinxian)對自己中意的作品投票,按照參賽作品類別,每個作品投票分數佔總分數的30%;(註:投票過程中,如發現惡意刷票者將取消參賽資格。)

  3、評委評比:邀請西安市創森辦有關領導,西安市攝影、文學、書畫界相關著名人士及聯辦媒體組成的組委會,為入圍作品分類打分。專家評委打分佔總分數的70%。參賽選手需要關注官方微信獲取入圍名單。

  五、獎項設置:

  攝影:1等獎1名;2等獎3名;3等獎5名  優秀獎11名  共20名;

  徵文:1等獎1名;2等獎3名;3等獎5名   優秀獎11名   共20名 ;

  書畫:1等獎1名;2等獎3名;3等獎5名  優秀獎11名  共20名。

  評委會將會在大賽頒獎晚會上對以上所有獲獎者頒發獲獎證書及獎品。

  六、顧問及評委名單:

  顧問評委: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鍾明善

  1、攝影評委:

  陝西省攝影家協會主席、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 胡武功

  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西安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秦嶺

  陝西日報高級記者、新聞攝影部副主任、陝西省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 楊小兵

  2、徵文評委:

  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西安市作協主席 吳克敬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省詩詞學會副會長、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著名的學者、詩人、作家   商子秦

  華商報社公共傳播中心總監 楊春雋

  3、書畫評委:

  陝西省書協常務副主席、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原館長、中國民族文化研究院特聘書畫家     李傑民

  陝西省美協副主席、陝西省國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西安市美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邢慶仁

  陝西省社科院書畫藝術研究中心、陝西省書協理事、著名書法家 郭政強

  活動二維碼

相關熱詞搜索: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相關焦點

  • 讓市民暢想「綠色福利」—西安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紀實
    2013年,西安市政府審議通過了《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制定印發了《西安市2014—2016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提出按照「水韻林城,美麗西安」的建設理念,以城區增綠、綠色廊道、鄉村綠化美化等十大重點工程為抓手,著力打造「一屏、三軸、五環、十塊、百廊、千點」的綠化主體框架,全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 美麗宜居新龍陽:滕州市龍陽鎮積極發動群眾共建美麗家園
    今年以來,龍陽鎮以綜合治理、面貌整理、長效管理為抓手,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全鎮生態水平,加快建設滕州城市後花園、打造生態文化名城新名片,加快融城發展、鄉村振興,全面建設富裕美麗文明幸福新龍陽。
  • 地球一小時:標誌性建築熄燈素顏西安依然美麗
    現場褪去華衣後的鐘樓靜謐美麗3月25日晚上19時30分,西安市環保局蓮湖分局、蓮湖區科技局等在鼓樓廣場,向過往的市民發放宣傳頁,呼籲大家積極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告訴市民,「地球一小時」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成立的全球性環保行動,一個全民參與凝聚環保力量的綠色節日。
  •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共商共建共治:廈門踐行全民參與生態...
    本網記者 鍾義見/攝  共商共建共治推動篔簹湖全民治理  根據1983年「綜合治理篔簹湖」會議紀要中明確要求,各方對篔簹湖的治理工作獻計獻策,體現共商、共建、共治篔簹湖理念。廈門市委市政府積極發動市直機關、科研機構和媒體,組織專家、幹部、群眾等建言獻策,推動多方共治。
  • 號召全民參與環境保護
    環境日宣傳啟動儀式上,史清秀作了「關注大氣汙染、改善環境質量」主題講話,何俊章宣讀了汝州市《共建綠色家園倡議書》。副市長張劍奇在講話中指出,省環保廳確定河南省環境日宣傳主題為「關注大氣汙染、改善環境質量」,充分顯示了省委、省政府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重視和鐵腕治汙的堅定決心。
  • 仙華街道:全民參與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仙華街道:全民參與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2020-11-2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霍山諸佛庵鎮:守護綠水青山 共建「環境+」的三個維度
    守護綠水青山,共建「環境+全民」,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環境的規劃設計,應是普適的,不單要考慮到大多數人的需求,還應注意其他少數群體的訴求。「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是今年我國六五環境日的主題。這意味著,守護綠色家園,不僅是政府和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每個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 江蘇省綠化委員會、江蘇省林業局發出倡議書: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
    江蘇省綠化委員會 江蘇省林業局發出倡議書:履行植樹義務 共建美麗江蘇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值第42個植樹節暨全民義務植樹活動39周年來臨之際,在此生難忘的春天裡,這個別樣的3.12,為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號召,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紮實推進綠色江蘇建設,江蘇省綠化委員會、江蘇省林業局向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各界人士、各位朋友發出倡議: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江蘇。
  • 西安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森林覆蓋率實現48%
    據了解,2003年起,西安相繼啟動實施了「大水大綠」、「綠滿西安 花映古城三年植綠大行動」,大幅增加城市綠量,提升了城市綠化景觀,讓古城煥發出新的生態魅力。在此基礎上,2013年,在綠色發展道路上的西安再次加速,市委、市政府作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決定,提出「水韻林城,美麗西安」的建設理念。創森工作開展以來,西安市累計投入195.21億元。
  • 創建美麗圩鎮 | 天堂鎮:全力打造美麗圩鎮「天堂樣本」
    創建美麗圩鎮 | 天堂鎮:全力打造美麗圩鎮「天堂樣本」 2021-01-05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方】涇河新城:打造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
    、引最多優秀人才、聚最強高端產業」,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中心、創新中心、人才中心、休閒宜居中心」正在崛起,涇河新城緊扣時代發展脈搏、緊抓時代發展機遇,致力於打造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講好品牌故事打造城市「IP」「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初夏時節,走進茯茶鎮,水道蜿蜒環繞,商鋪茶樓古樸,一幅田園美景映眼帘,伴著陣陣茯茶香飄,讓人忘記了許多憂愁。說起西安周邊最火的民俗小鎮,茯茶鎮當仁不讓。
  • 曹軍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地球環境科技支撐
    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與西安市共建好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有關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時強調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為落實這一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地球環境所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開放合作、協同創新」的原則,與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建西安地球環境創新研究院。
  • 江蘇聚力環境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江蘇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取得了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的突出成績,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鮮明底色。五年發展路,步步綠意行。全省上下把「環境美」作為矢志前行的核心追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高質量發展戰略之中,全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江蘇大地正奮力打造美麗中國的現實樣板。
  • 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
    今天是第41個植樹節,日前,市綠化委、市文明辦、市創森辦聯合發布義務植樹倡議書,向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倡議,攜手同創森林城市,共建綠色家園,爭做綠色滁州的宣傳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守護者。 為身邊添綠色, 人人都是參與者 又到一年植樹節,播綠大地,綠植人心。
  • 拔河比賽慶元旦 凝心聚力競風採--懷遠縣永平幼兒園慶元旦•迎...
    拔河比賽慶元旦 凝心聚力競風採--懷遠縣永平幼兒園慶元旦•迎新年拔河比賽 2020-12-30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凝心聚力 崑山陸家以基層黨建"大磁場」引領基層治理有作為
    凝心聚力,全面強化黨的建設。在深化網格「行動支部」建設、落實「黨員聯繫四鄰制度」、深化黨員先鋒「十帶頭」實踐活動、「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群建設等黨建聯學聯創聯辦聯建活動中,進一步擦亮「大黨委」共建服務品牌,提升黨員先鋒指數。截至目前,共計開展活動61場次,解決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各類問題116個,「大黨委」實戰實效充分凸顯。  攻堅克難,持續優化基層治理。
  • 人人參與「創森」,共建綠色家園
    茂名日報近日報導,以「森林城市,森林惠民」為主題的茂名市首屆森林文化活動日在茂名森林公園舉行,該活動是2019年廣東省森林城市建設主題宣傳活動(茂名分會場)內容之一,旨在傳播「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生態理念,調動全社會參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建設「濱海綠城,好心茂名」。「四城同創」,一樣都不能少!
  • 西安創業咖啡街區打造創業者的「造夢谷」
    作為西安創業咖啡街區第一批入駐的眾創機構及全球首個以咖啡為載體的孵化器,車庫咖啡著重打造「創業咖啡」基因,一年來已舉辦300多場創新創業活動,吸引30餘家入駐企業,深圳歐沃機器人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作為離市場最近的高校孵化空間,西電石頭眾創空間承擔了「通信兵」角色,精準連結科技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並成立西安電子科大創投基金,為小型、初創、微型企業提供更多服務。據悉,僅在2017年,西電石頭眾創空間就孵化西電師生創業公司17家,並直接參與投資西電科大思維卷積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西電科大惠民大數據有限公司兩家在孵企業。
  • 共建美麗海灘 保護海洋生態
    6月7日,市生態環境局聯合湛江中粵能源有限公司開展「湛江市2020年『6·8世界海洋日』共建美麗海灘活動」。6月7日,志願者在霞山觀海長廊清理海灘垃圾。 湛環宣 供圖 當天上午,市生態環境局在霞山觀海長廊(菉塘河至海昌渠段)展出我市近岸海域汙染防治和海洋知識圖片,市民紛紛駐足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