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與創新:生物支架技術讓腎臟有望再生

2020-12-03 人民網

原標題:生物支架技術讓腎臟有望再生

    腎臟疾病是全球一個重大且懸而未決的健康難題,腎病發展的不可逆性一直困擾著患者、醫生和研究人員。溫州醫科大學研究人員通過異體腎臟去細胞生物支架,成功誘導部分腎切除大鼠模型腎臟再生。相關研究成果《去細胞支架誘導腎臟再生》,近日發表在生物材料領域國際頂尖期刊《Biomaterials》上。

    據統計,我國腎病患者高達1.2億人。國際相關研究領域曾普遍認為,除斑馬魚外的脊椎動物,無法實現體內腎臟再生。大鼠部分腎切除模型僅在切除殘端可檢測到腎小管微弱的修復性再生,無法檢測到腎小球再生,功能則為永久性喪失。腎再生領域研究者無不把實現腎小球的再生乃至功能的恢復,作為研究的終極目標。

    而溫州醫科大學科研團隊在前期成功製備腎臟去細胞生物支架的基礎上,將大鼠腎臟細胞完全去除,僅保留腎臟三維細胞外基質結構,把無細胞的生物支架移植到部分腎切除的大鼠腎臟上,大鼠殘餘腎臟就可再生。術後大體及B超觀察到實驗腎臟形態出現增長,放射性核素檢測到實驗腎臟的腎小球濾過率在術後逐漸升高,並通過免疫學方法檢測到實驗腎臟內出現大量前體細胞並呈規律性分布。

    溫州醫科大學生物支架移植與免疫研究所執行所長梅勁副教授表示,該研究成果受到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標誌著溫州醫科大學的去細胞生物支架研究團隊在相關研究領域獲得了重大突破,未來將為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和科學研究開闢一條重要道路。(李禾)

相關焦點

  • 溫州科學家讓白鼠腎臟再生 新技術有望用於人類
    研究人員為切除了三分之一腎臟的大白鼠,縫上一個「去細胞支架」,兩個月後,這個「支架」內神奇地培育出了新細胞,成功誘導了大白鼠的腎臟再生。  昨天,記者從溫州醫科大學獲悉,該大學科研人員已經將這個大白鼠的研究成果,寫成名為《去細胞支架誘導腎臟再生》的論文,並發表在全球生物材料領域頂尖雜誌《Biomaterials》上。
  • 日本成功研發出腎臟再生技術有望用於人類的腎臟再生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及自治醫科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功研發出腎臟再生技術,把從小鼠胎兒採取的「腎臟胚芽」移植到老鼠身上,完整地再生了整個腎臟。利用此項技術可以將豬胎兒的腎臟移植到人類慢性腎病患者身上,最終長成人類的腎臟,從而根治慢性腎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美國科學期刊《STEMCELLS》。        研究小組培養出了在投與特定藥物後細胞能自動死亡並且遺傳因子自動改變的小鼠。
  • 腎母細胞瘤相關基因有望再生受損腎臟
    腎臟表達Lin28的轉基因小鼠會患上小兒腎母細胞瘤,當Lin28被沉默時小鼠復原,表明阻斷或抑制這個基因,可能為小兒腎母細胞瘤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在小鼠模型中的研究進一步表明,Lin28可促進腎臟的發育,從而可能為成人的損傷腎臟再生提供一些線索。
  • 國外3D列印腎臟的最新進展!
    最近,Nova菌就遇到了許多男生吐槽自己的腎問題,想和小菌交流看看是否能夠來一次換腎,-_-||其實,利用生物3D列印技術進行腎臟器官的列印已經不是夢了。相較於國內,國外器官列印啟動時間早,經驗愈豐富,今天Nova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截止目前國外腎臟器官列印的最新進展。為什麼選擇3D列印器官?
  • Nat Commun: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微型支架有望增強幹細胞療法的...
    2018年1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小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特殊支架,其或能有效移植幹細胞並運輸藥物,來幫助治療多種人類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疾病、大腦退化、脊髓損傷和創傷性腦損傷等。
  •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這一技術或使腎病患者徹底擺脫透析。  該校醫學中心腎病學家、醫學副教授威廉姆·費塞爾說,他們正在創造一種生物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讓病人不再需要透析。現在的目標是將設備做得足夠小,可植入病人體內。  這一設備的關鍵是矽納米技術微晶片,其工藝與計算機微電子行業中的晶片一樣。這種晶片並不昂貴,卻很精密,可作為理想的濾膜。
  • 3D列印腎臟?美公司探索批量生產
    不過,美國生物技術公司Unitel Therapeutics和以色列生物印刷公司CollPlant加強了合作,利用CollPlant的膠原蛋白和生物墨水產品用於3D列印腎臟的批量生產。相信隨著3D列印器官的生產,或許全球器官短缺的情況可以獲得解決。
  • 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這一新技術由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奧加諾沃主導開發。
  • 幹細胞再生腎臟獲得重大突破,患者有望告別腎透析!
    幹細胞之家   幹細胞之家微信公眾號每日發送國內外細胞治療產業最新資訊、幹細胞之家論壇最新話題,歡迎大家關注分享。   幹細胞之家—中國幹細胞行業門戶第一站   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依靠常規透析來完成病變或受損腎臟的作用,而幹細胞療法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替代透析技術挽救患者的一種途徑。
  • 人造腎臟即將投入實驗 未來有望取代透析和移植技術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12日報導,「人造腎臟」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進行首次人體試驗,一旦成功,將在幾年內投入使用,取代透析和移植技術,挽救人們的生命。為了能夠更好地治療腎衰竭,造福人類,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在過去的20年中致力於研發人造腎臟。人造腎臟是一種可以模仿人類腎臟功能的植入物,約為咖啡杯大小。 植入物本質上由兩部分構成—過濾器,用於分離血液中的各種物質;「生物反應器」,用於將這些物質轉移到血液或膀胱中,以便從體內取出。這兩部分置於一個耐磨盒中,外邊覆蓋由安全材料製成的薄膜,通過管道連接到附近的靜脈和膀胱。
  • 2020年九大生物3D列印技術進展,為未來的器官移植鋪路
    為了測試這種新方法,研究人員在胃模型中通過生物列印雙層組織支架成功修復了胃部傷口。 10天的細胞培養顯示,列印的細胞仍然保持著較高的活力和穩定的增殖,這表明列印組織支架中的細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學功能。 該工作是生物列印和臨床科學領域的創新進展。
  • 新研究用生物3D列印技術「列印」出微型腎臟
    新華社雪梨11月27日電(記者陳宇)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使用一種新生物3D列印技術,在實驗室內可以快速「列印」出大量微型腎臟類器官,未來有望應用於人體器官移植的相關研究,最終實現用人造腎臟為嚴重腎病患者進行器官移植。
  • 生物電流可促斷肢再生 殘疾人有望告別假肢
    身體有殘缺的人士心中那份渴望健全身體的期望一定不亞於轉輪王,好消息傳來,英國阿伯丁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物電流有望被用來幫助人體組織再生和對殘缺的四肢進行補救。在不久的將來生物電流有可能幫助殘疾人「恢復」四肢,重新長出手臂與腿。新浪科技援引國外媒體的報導稱,此前的生物電流模擬試驗已經取得了一些令人滿意的結果,該技術可以用來幫助病人受損脊髓的再生。
  • 神奇生物電流可促斷肢再生 殘疾人有望告別假肢
    北京時間9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阿伯丁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生物電流有望被用來幫助人體組織再生和對殘缺的四肢進行補救。在不久的將來生物電流有可能幫助殘疾人「恢復」四肢,重新長出手臂與腿。    此前的生物電流模擬試驗已經取得了一些令人滿意的結果,該技術可以用來幫助病人受損脊髓的再生。
  • 「創新達人」劉燕:以微納米技術為基 探究骨再生奧秘
    前沿科技,引領健康理念作為當前國際生物技術領域的前沿和熱點技術,納米生物技術已經發展成為融合物理學、化學、量子學、材料學、電子學、生物學、醫學等眾多領域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尤其是在醫藥衛生領域顯現出了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明確的產業化前景,很多國家甚至已經將納米生物技術作為21世紀的科研優先項目予以重點發展。
  • 自噬調節幹細胞多能性,再生醫學有望取得新突破
    發表該論文的研究人員發現胚胎幹細胞中稱為CMA(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分子伴侶介導的自噬)的自噬過程可能作為修復或再生受損細胞和器官的新型治療靶點。這在幹細胞生物學領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發現,合理的幹預或引導這些功能可能成為提高再生醫學方法效率的有力途徑,讓研究人員和醫科學家獲得更好地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胚胎幹細胞,一個「全能型」選手!胚胎幹細胞是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它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即將召開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將於2019年11月14-16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本屆主題是"醫工融合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 2019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大會暨創新醫療峰會將於2019年11月14-16日在山東濟南召開,我們為您甄選了此領域的熱門研究話題:醫學人工智慧,神經工程,再生醫學,生物材料及醫學科技發展趨勢等,希望對您的研究有所幫助。所有內容免費開放至2019年12月12日。抓緊時間及時下載您所感興趣的文章吧!
  • 《自然·材料綜述》最新重磅:生物工程材料用於原位組織再生
    這些缺點激發了就地組織再生的使用(圖 1b),它利用了人體固有的再生潛力,同時消除了離體細胞操作的需要。圖1 a)傳統的組織工程方法需要在植入人體之前預先播種工程支架並進行體外調節。b)原位組織再生使用生物反應性材料,可利用人體固有的再生能力。這些材料充滿了生化和生物物理線索,以募集內源性細胞用於組織癒合。
  • 日本制定幹細胞技術時間表:十年內再生肺和腎臟組織
    日本制定幹細胞技術時間表:十年內再生肺和腎臟組織  人民網11月2日訊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近期公布了為IPS細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相關研究制定的時間表:要在十年內用IPS細胞再生出肺臟和腎臟組織。
  • 同濟大學科研團隊研究成果發表於《蛋白質與細胞》,為腎臟再生醫學...
    這群來源於腎小管上皮層的SOX9+細胞能夠從健康人和慢性腎病患者的尿液中分離並擴增,並可被移植到小鼠腎內,具有重建腎小管結構、修復腎臟損傷的作用。急慢性腎臟疾病導致的腎功能衰竭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困擾著全國近1.5億腎病患者。傳統的藥物治療和透析治療難以逆轉腎臟結構的損傷和腎功能的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