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2020-12-04 中國科學院

由心臟供能 靠血液運作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2016-02-19 科技日報 常麗君

【字體:

語音播報

人工腎臟中的微晶片濾膜樣本

  據美國範德堡大學最近消息,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用微晶片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能將身體產生的廢物過濾出去。這一技術或使腎病患者徹底擺脫透析。

  該校醫學中心腎病學家、醫學副教授威廉姆·費塞爾說,他們正在創造一種生物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讓病人不再需要透析。現在的目標是將設備做得足夠小,可植入病人體內。

  這一設備的關鍵是矽納米技術微晶片,其工藝與計算機微電子行業中的晶片一樣。這種晶片並不昂貴,卻很精密,可作為理想的濾膜。目前團隊正在設計膜上的小孔,按照每個孔的作用一個一個地設計。每個設備約包含15個晶片,層層疊起來。

  微晶片的關鍵用途還不止過濾,它們還是活腎臟細胞安身的支架。研究人員把活腎臟細胞在微晶片濾膜上培養,讓這些細胞能模仿腎臟的天生行為。腎臟細胞能在實驗室生長得很好,長成一種活細胞反應器:它們知道哪些化學物質「頑皮」,哪些「聽話」,將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重新吸收,將身體不想要的廢物丟棄。

  這種設備的組織不會引起免疫反應,所以不會被身體排斥。費塞爾說,但它和器官移植不同,它不是適應免疫的匹配,而是天然地依靠病人血液運作。且它所需能量可完全由病人自己的心臟供給。

  費塞爾指出,目前研究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血液暢通無阻地通過設備。因為血液在動脈中是有節奏的,並非穩定地流動,要防止它們凝結或造成損害。範德堡生物醫學工程師阿曼達·巴克正在用流體力學模型改善設備通道的形狀,讓血液能暢流無阻。之後他們將3D列印出一個原型來,測試其中血流是否順暢。

  費塞爾說,很多需要透析的病人都渴望能加入將來的人體實驗,目前已有一串長長的名單。人體實驗有望2017年底開始。


人工腎臟中的微晶片濾膜樣本
  據美國範德堡大學最近消息,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用微晶片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能將身體產生的廢物過濾出去。這一技術或使腎病患者徹底擺脫透析。
  該校醫學中心腎病學家、醫學副教授威廉姆·費塞爾說,他們正在創造一種生物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讓病人不再需要透析。現在的目標是將設備做得足夠小,可植入病人體內。
  這一設備的關鍵是矽納米技術微晶片,其工藝與計算機微電子行業中的晶片一樣。這種晶片並不昂貴,卻很精密,可作為理想的濾膜。目前團隊正在設計膜上的小孔,按照每個孔的作用一個一個地設計。每個設備約包含15個晶片,層層疊起來。
  微晶片的關鍵用途還不止過濾,它們還是活腎臟細胞安身的支架。研究人員把活腎臟細胞在微晶片濾膜上培養,讓這些細胞能模仿腎臟的天生行為。腎臟細胞能在實驗室生長得很好,長成一種活細胞反應器:它們知道哪些化學物質「頑皮」,哪些「聽話」,將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重新吸收,將身體不想要的廢物丟棄。
  這種設備的組織不會引起免疫反應,所以不會被身體排斥。費塞爾說,但它和器官移植不同,它不是適應免疫的匹配,而是天然地依靠病人血液運作。且它所需能量可完全由病人自己的心臟供給。
  費塞爾指出,目前研究面臨的挑戰是如何讓血液暢通無阻地通過設備。因為血液在動脈中是有節奏的,並非穩定地流動,要防止它們凝結或造成損害。範德堡生物醫學工程師阿曼達·巴克正在用流體力學模型改善設備通道的形狀,讓血液能暢流無阻。之後他們將3D列印出一個原型來,測試其中血流是否順暢。
  費塞爾說,很多需要透析的病人都渴望能加入將來的人體實驗,目前已有一串長長的名單。人體實驗有望2017年底開始。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腎病前沿|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列印腎、人工腎臟的出現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因為尿毒症患者的福音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腎臟的研究及探索越來越深入,隨之出現的就是新技術應用於腎病的治療當中。其中就有3D列印腎、可穿戴人工腎、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等多種新興技術,可以解決患者的燃眉之急。
  • 透析患者的福音:穿戴式人工腎,不再是夢!
    終末期腎病(ESRD)或腎功能衰竭是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最終結局,在美國ESRD患者超過2600萬。其主要治療方法為腎臟替代治療(腎移植和透析),無法進行腎移植的患者,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雖然透析在淨化血液、清除多餘水分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每周透析2-3次,每次耗時4小時,嚴重限制患者的活動,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腎病科醫生一直致力於可穿戴式透析機的研究,希望有朝一日患者可擺脫笨重的大型透析機,獲得自由活動。而遺憾的是,研究人員一直未能找到足以使透析機穿於身上的小巧輕便裝置。
  • 萬眾矚目的人工腎臟到底是何方神器?
    1960年美國醫生斯克裡布納(Scribner)等成功解決血管通路問題,此後加上生物工程、高分子化學的發展,血液透析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血液透析成為應用最廣的腎臟替代治療。從最初的龐然大物到如今可移動的床旁透析機、家用透析機等,如今維持性透析,走向越來越小型化、方便化、智能化。
  • 人工腎進展到哪一步了?新成果令人振奮!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這是無數尿毒症患者和即將進入尿毒症階段的患者朋友們的心聲。而多個國家的研究團隊,也一直致力於人工腎臟的開發。目前,主流的人工腎項目有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類似微型透析機的可穿戴式人工腎、利用成體幹細胞分化培養出活性腎單位,以及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具有腎臟功能的類腎臟結構。其中,有兩項還是獲得了美國FDA扶持研發的。
  • 生物晶片概念橫空出世 或助人類終結透析
    據美國範德堡大學最新消息,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用微晶片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能將身體產生的廢物過濾出去。這一技術或使腎病患者徹底擺脫透析。該校醫學中心腎病學家、醫學副教授威廉姆·費塞爾說,他們正在創造一種生物混合設備,能模擬腎臟清除廢物、鹽和水,讓病人不再需要透析。
  • 生物晶片或助人類終結透析 生物晶片概念股一覽
    日股票行情公告透露重大利好:12股周一或衝漲停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2月22日訊  據美國範德堡大學最新消息,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用微晶片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
  • 人工腎臟:可穿戴式透析設備的發明
    根據美國腎臟學會第35屆年度透析會議的報告,美國Xcorporeal Inc.開發的一款可穿戴式人工腎臟給透析病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降低了他們需要在椅子上安坐的時間,
  • 3D列印人工腎,跟真腎一樣?透析也不怕,腎病患者福音來了!
    腎病的高發病率與難治癒程度,越來越成為腎病患者朋友們談之色變的話題。而一些已經進入透析階段的患者朋友,更是被種種不便利條件限制得有苦難言。即使是成功換腎的患者朋友,也要終身服用抗凝藥、抗排異藥等,努力保護新腎臟的腎功能。
  • 3D列印腎臟,幫你擺脫尿毒症的折磨!人工腎臟最新科研進展
    你就比如說很多人都聽說過3D列印骨骼的事情,這樣經過專業人員精準做出來的患者3D列印版骨骼,這對於患者病情的治療及康復是很有幫助的,使他們早日擺脫病痛的折磨。由這一點,很多腎友們就受到了啟發,能不能用3D列印技術實現腎臟的列印,由於這是對於某個患者單獨精準做出來的腎臟,一旦實現,這對於患者來說絕對是治療的好消息。
  • 人工腎臟和微型透析的探索與發現
    現實是慢性腎病的治療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包括資助者、研究人員和患者群體。這些團體必須共同支持對腎臟疾病發生機制的更多研究,以及預防腎臟疾病發展和進展的方法。同時,各國可以鼓勵患者家屬考慮捐腎。平均而言,移植患者的壽命比接受透析的患者更長——減輕了這個被忽視的殺手的沉重的健康和經濟負擔。03. 從一開始,馬特·裡舍就發誓透析不會顛復他的生活。
  • 首個可植入式人工腎臟原型公布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7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日前公布了首個可植入式人工腎臟的原型,並稱該設備有望完全取代患者對透析和腎臟移植供體的需求。  負責該研究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施沃·羅伊說,該人工腎臟中包含有數千個微型過濾器和生物反應器,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模擬真實腎臟的代謝功能和水平衡功能。此前,研究人員在一個房間大小的外部模型上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該療法獲得初步成功,可有效運行。
  • 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臟取得重大進展
    總的來說,全國腎臟基金會估計,超過460,000名美國人患有終末期腎病,並且每天在美國都有13名患者在等待捐獻腎臟的過程中死去。他們說,關愛腎臟病患者的聯邦醫保帳單——包括處方藥在內——2012年是870億美元左右。  腎病專科和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學助理教授,腎病專家William H. Fissell IV和他的研究團隊希望終結這種災難性的場景,他說:  「我們正在開發一種生物混合裝置,可以模擬腎臟清除足夠多的廢物、鹽和水,使得患者不再需要進行透析。」
  • 人造腎臟即將投入實驗 未來有望取代透析和移植技術
    而腎衰竭是指腎臟器官能夠起到這些作用的能力下降到正常水平的15%以下,導致毒素大量堆積在血液和肺泡中,威脅人的生命。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進行腎臟移植,但對於器官的需求往往是供不應求。另一種治療方法是透析,利用機器完成腎臟的工作,以清除血液中的廢物、鹽和多餘的液體。但這種治療方式十分麻煩,患者通常需要每周三次到醫院接受治療,每次持續三到四個小時。
  • 小儀器大意義 人工腎臟開啟醫療新篇章
    當前,每年新增病例有大幅上升趨勢,而中國慢性腎功能衰竭發病率為每年每百萬人口50到100人,這一數據背後意味著,僅北京、上海每年會有4000例以上的患者進入透析隊伍。人工腎的大意義眾所周知,人體重要器官之一腎臟,擔負著人體血液處理的重任。
  • 醫院重大消息:「人工腎」即將上市,終於告別透析機,尿毒症患者準備好了嗎?
    尿毒症是慢性腎病的終末期,當腎病患者進入尿毒症期時,表明腎臟已經完全纖維化,不能再給血清除毒素,只能選擇腎臟替代治療,即腎移植和透析。雖然腎移植效果好,但腎來源困難等,但手術費用和後期的藥費都不是普通家庭負擔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久服多服不傷人」。享受中士的工資待遇。就能夠讓這種症狀消失。皮膚也會變好。都有很好的效果。年齡可以放寬到58歲(具體以當地最新政策為準!)(三)。
  • 維護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
    可反覆操作,不僅節約了患者寶貴的血管資源,而且不影響血管通路的即刻使用,患者痛苦少且併發症少。雅安市中醫醫院目前在介入下處理了多種血管通路併發症,效果明顯。雅安市中醫醫院腎病科三類典型問題可解決對於透析患者來說,透析通路的維護至關重要。
  • 幹細胞再生腎臟獲得重大突破,患者有望告別腎透析!
    幹細胞之家—中國幹細胞行業門戶第一站   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依靠常規透析來完成病變或受損腎臟的作用,而幹細胞療法被認為是最有希望替代透析技術挽救患者的一種途徑。
  • 「人工血管」搭橋術 守護患者「生命線」
    近日,西安市第三醫院腎臟內科為一名26歲的尿毒症患者施動靜脈人工血管搭橋術,建立安全、有效持久的「生命線」,讓小夥感動不已!為患者的「生命線」保駕護航。 據悉,近年來我國終末期腎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由於腎源的匱乏,腹膜透析操作要求較為嚴格,最終選擇腎臟替代方式仍以血液透析為主。
  • 透析過程痛苦嗎?一個透析3年的患者家屬告訴你,請珍惜生命!
    事情很快出現了轉機,醫院有了合適的供腎,我們決定做腎移植,徹底擺脫尿毒症。 整個過程很順利,父親換腎後,精神狀況很差,我跟母親整天陪在床邊,一刻也不敢懈怠。三個月後,父親身體逐漸恢復,我們家也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 北大醫院舉辦「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展示多項創新...
    2017年5月19日至21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成功舉辦「人工血管透析通路建立與維護」培訓班。作為北京市繼續教育項目,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醫師張憲生主持本次培訓班,腎臟內科、血液透析室、手術室、麻醉科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