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臟取得重大進展

2020-12-04 中國青年網

  腎臟是個令人驚奇的臟器,每天24小時不停地工作,清潔血液,處理廢物。每一天,這些位於脊柱兩側、肋骨下方,大豆形、拳頭大小的器官,濾過150升血液產生1 2升尿液。移植是腎功能衰竭的最佳治療方案,但對器官的需求量遠遠大於供應量。美國器官獲取和移植網絡說,有超過100,000例患者在等待腎移植的名單上,但去年,只有17,108例患者獲得移植。

  總的來說,全國腎臟基金會估計,超過460,000名美國人患有終末期腎病,並且每天在美國都有13名患者在等待捐獻腎臟的過程中死去。他們說,關愛腎臟病患者的聯邦醫保帳單——包括處方藥在內——2012年是870億美元左右。

  腎病專科和在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的醫學助理教授,腎病專家William H. Fissell IV和他的研究團隊希望終結這種災難性的場景,他說:

  「我們正在開發一種生物混合裝置,可以模擬腎臟清除足夠多的廢物、鹽和水,使得患者不再需要進行透析。」

  目標是製作一種足夠小的裝置——大約汽水瓶大小的尺寸——這樣就可以裝進患者體內。

  植入的人工腎臟包含微晶片過濾器和活體腎臟細胞,並將由患者自己的心臟供能。

  矽納米技術加上活體腎臟細胞

  微晶片採用的是與微電子工業用於計算機相同的矽納米技術。

  Fissell教授表示,晶片價格便宜、精確且濾過功能令人滿意。每個裝置都含有約15個晶片,一片片疊在一起。

  每一個微晶片過濾器都包含微孔,每一個微孔都將包含並作為活體腎臟細胞膜的支架,後者模仿腎臟的自然功能。該小組正在逐一精確地設計過濾器的每一個孔,力求每一個孔都做成他們想要的模樣。

  Fissell教授說,幸運的是,細胞在實驗室的培養皿中順利生長著。他們可以研製出一種腎細胞膜,可以分辨哪些化合物可以作為營養物質重吸收回血液並保留在血液中,哪些作為應該通過尿液排洩的廢物從血液中移除。

  通過這種方法,Fissell教授說,「我們可以利用大自然母親6,000萬年的研究和發展成果」,開發出一種置於人工腎臟核心位置的活體細胞生物反應器。

  由患者血流功能且無血栓危險

  該裝置不需要能量來源,因為它使用來自患者心臟的能量——在血管中產生的自然壓力——推動血液通過過濾器。

  然而,這一特點也提出了一個挑戰:如何微調流體動力學,使得血液可以流動通過該設備而不發生血栓。

  Amanda Buck博士是一位生物醫學工程師,對流體力學很有興趣,負責該項目的這一部分。

  Buck博士使用計算機模型來改進裝置內部管道形狀以獲得平穩血流。然後,在3D列印的幫助下,研究團隊創建了一個雛形,並測試其血液流動的流暢性。

  Fissell教授說,因為生物混合裝置將不對人體免疫反應產生應答,不太可能會發生排斥反應。「它與器官移植不同,不是一個免疫順應、匹配的問題,」他解釋說。

  十幾年來的研究即將開花結果

  這個腎臟項目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開始。2003年,它獲得了第一批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財政撥款、最近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為Fissell教授和他的研究夥伴,加利福尼亞三藩大學的長期合作者Shuvo Roy提供了長達4年,高達600萬美元的資助。

  2012年,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給予該項目快速通道審評——一種是用來促進和加速用於治療嚴重疾病且有可能解決無法滿足目前醫療需求藥物的審評方式。

  該小組希望在2017年底之前能夠進行矽過濾器的試驗性研究。Fissell教授說他有一大堆的患者渴望能夠參與其中,他對這些患者表示欽佩,正如他總結道:

  「我的患者絕對是我的英雄。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從鬼門關回來,他們接受了沉重的疾病負擔,因為他們想生存下去。他們願意把為了其他患者承擔所有的風險。」

相關焦點

  • 腎病前沿|尿毒症患者的新希望:列印腎、人工腎臟的出現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對腎臟的研究及探索越來越深入,隨之出現的就是新技術應用於腎病的治療當中。其中就有3D列印腎、可穿戴人工腎、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等多種新興技術,可以解決患者的燃眉之急。一、3D列印腎哈佛大學生物工程教授詹妮弗·路易斯的實驗室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人體腎臟中近端小管,理論上,可以合成整個整個腎臟。
  • 首個可植入式人工腎臟原型公布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7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日前公布了首個可植入式人工腎臟的原型,並稱該設備有望完全取代患者對透析和腎臟移植供體的需求。  負責該研究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施沃·羅伊說,該人工腎臟中包含有數千個微型過濾器和生物反應器,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模擬真實腎臟的代謝功能和水平衡功能。此前,研究人員在一個房間大小的外部模型上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該療法獲得初步成功,可有效運行。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人工心臟起搏器在形式上可分為體外臨時起搏型和植入式(或稱永久性或埋藏式)兩種,前者供急救性臨時起搏,後者供長期性起搏治療。本文主要討論的是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即一般意義上的心臟起搏器。
  • 器官晶片腎模擬研究取得重要進展—新聞—科學網
    腎單位的生理結構和血液淨化生理學的過程圖示     腎晶片結構和實物示意圖及細胞照片   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張平媛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化工與環境生命學部製藥科學與技術學院林炳承(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羅勇研究團隊在器官晶片腎模擬研究方面取得創新研究進展
  • 人工腎進展到哪一步了?新成果令人振奮!尿毒症透析患者曙光有望
    而多個國家的研究團隊,也一直致力於人工腎臟的開發。目前,主流的人工腎項目有基於晶片的植入式人工腎、類似微型透析機的可穿戴式人工腎、利用成體幹細胞分化培養出活性腎單位,以及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具有腎臟功能的類腎臟結構。其中,有兩項還是獲得了美國FDA扶持研發的。
  • 澳在人工腎臟培育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原標題:澳在人工腎臟培育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新華網墨爾本10月8日電(記者宋聃 徐儼儼)澳大利亞科學家8日宣布,他們成功地在實驗室培養皿中培育出全球目前「最接近實物的」人工腎臟。這一突破有望為腎衰竭患者們帶來希望。
  • 萬眾矚目的人工腎臟到底是何方神器?
    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型的、更模擬人體腎臟生理功能的人工腎,將在不久的將來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務,提高病友們的生活質量。而好消息是,這樣的人工腎確實已經在路上了。來介紹第一款可穿戴式人工腎臟這是2015年11月央視關於人工腎臟的報導。
  • 3D列印腎臟,幫你擺脫尿毒症的折磨!人工腎臟最新科研進展
    由這一點,很多腎友們就受到了啟發,能不能用3D列印技術實現腎臟的列印,由於這是對於某個患者單獨精準做出來的腎臟,一旦實現,這對於患者來說絕對是治療的好消息。腎臟與骨骼畢竟不同,骨骼各方面的內外部結構比較簡單,而腎臟是相當複雜的,眼下要想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人工腎的問世,確實需要解決很多現實問題。前段時間我了解到,現在美國有一個科研團隊已經實現了腎小管功能的活膜,但是這對於整個腎臟來說,終究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基於目前的現狀,大家期待的人工腎可能還得需要一段時間。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微晶片人工腎臟有望使患者擺脫透析
    據美國範德堡大學最近消息,該校研究人員正在用微晶片濾膜和活的腎臟細胞創造一種可植入的人工腎臟,能將身體產生的廢物過濾出去。每個設備約包含15個晶片,層層疊起來。  微晶片的關鍵用途還不止過濾,它們還是活腎臟細胞安身的支架。研究人員把活腎臟細胞在微晶片濾膜上培養,讓這些細胞能模仿腎臟的天生行為。腎臟細胞能在實驗室生長得很好,長成一種活細胞反應器:它們知道哪些化學物質「頑皮」,哪些「聽話」,將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重新吸收,將身體不想要的廢物丟棄。
  • NOEIC發布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的重大進展
    在日前召開的ECOC 2020上,NOEIC和中信科聯合發布其在超高速矽光晶片技術方向取得的重大進展,首次利用矽光微環調製器產生了200 Gb/s PAM4光信號,並成功實現2km單模光纖傳輸,該成果為下一代800G光模塊和共封裝光子引擎提供了超低功耗超高集成度的晶片技術方案。
  • 三角輪胎與儀電智能合作開發的植入式RFID輪胎正式發布
    2017年6月28日,三角集團有限公司、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辦了「全球品牌峰會」,峰會上正式發布了與上海儀電智能電子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植入式RFID輪胎。儀電智能電子提供植入式RFID技術的全套解決方案以及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統。
  • 新型光碟機動晶片:打造更小巧的人工智慧!
    (圖片來源: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該原型設備通過模仿人類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方式,縮小了人工智慧技術的作用尺度。這項納米尺度的技術進展,將驅動人工智慧所需的核心軟體與圖像捕捉硬體結合到同一個電子設備中。我們開發的原型設備是朝著神經機器人學、更好的人機互動技術和可擴展的仿生系統的目標努力的過程中所取得的重大飛躍。」技術人工智慧通常嚴重依賴於軟體以及非現場的數據處理。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
    「如果實驗可以不用動物做,就儘量用體外培養細胞;或用低級動物代替高級動物,小動物代替大動物,用組織學、分子生物學、人工合成材料、信息技術等方法替代動物實驗;在必須使用動物時,通過改進條件,避免或減輕給動物造成的與實驗目的無關的疼痛和緊張不安的科學方法。我們所有的實驗都會經過單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看是否遵循了3R原則。」
  • 最新4代人工腎的科研進展,尿毒症的傳統治療將被顛覆!
    目前,納米科技、3D列印技術、生物醫學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行其道,備受追捧,而這些新技術與患者們最關心的人工腎的結合,醫學界更是翹首以盼。更高科技的人工腎,預測主要有以下四代:第一代:可穿戴人工腎這種可穿戴人工腎實際上還屬於透析機的濃縮精華版,同時利用透析液回收技術,使得患者可以隨身攜帶,不用成天待在透析室。
  • 聽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腦機接口、光子晶片、太陽系|書展9
    「如果實驗可以不用動物做,就儘量用體外培養細胞;或用低級動物代替高級動物,小動物代替大動物,用組織學、分子生物學、人工合成材料、信息技術等方法替代動物實驗;在必須使用動物時,通過改進條件,避免或減輕給動物造成的與實驗目的無關的疼痛和緊張不安的科學方法。我們所有的實驗都會經過單位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看是否遵循了3R原則。」
  •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
    東南大學毫米波CMOS晶片研發取得重大突破!取得重大突破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了解詳細內容吧!,多項關鍵技術屬首創;在矽基CMOS毫米波技術路線取得重大突破,在大規模相控陣天線集成度方面國際領先;成果在5G/6G毫米波和寬帶衛星通信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在該領域「卡脖子」技術上取得關鍵突破,已在相關應用部門得以成功推廣應用。
  • 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取得重大商業化進展
    原標題:萬業企業旗下凱世通取得重大商業化進展   今日,萬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