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一種可生物降解的微型支架有望增強幹細胞療法的...

2020-11-25 生物谷

2018年11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羅格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小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特殊支架,其或能有效移植幹細胞並運輸藥物,來幫助治療多種人類疾病,比如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疾病、大腦退化、脊髓損傷和創傷性腦損傷等。

圖片來源:KiBum Lee, Letao Yang and Sy-Tsong Dean Chueng

幹細胞移植被認為有望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然而這一技術常常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較低的細胞存活率、細胞的不完全分化以及神經連接生長受限等。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就設計了一種新型的生物支架,其能模擬天然組織,並在檢測管和小鼠機體中得到了良好的研究結果;這種納米尺寸的支架有望幫助促進高端的幹細胞移植以及中樞神經組織的修復等,同時應用幹細胞療法也能促進幹細胞轉化稱為神經元細胞,並恢復患者大腦的神經迴路。

研究者KiBum Lee教授指出,目前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開發一種可靠的治療性方法來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損傷等,而未來我們所開發的增強型幹細胞移植方法或許也是一種創新性的疾病治療手段。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下一步他們計劃在大型動物機體中檢測這種納米支架的效果,他們希望最終能將這一支架推向臨床試驗來治療脊髓損傷的患者,而基於這種特殊支架的新技術未來也有望幫助科學家們開發新型的再生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Letao Yang, Sy-Tsong Dean Chueng, Ying Li, et al. A biodegradable hybrid inorganic nanoscaffold for advanced stem cell therapy.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 (1) DOI: 10.1038/s41467-018-05599-2

相關焦點

  • Nat Commun:揭示有望幫助開發新型血液癌症療法的新型信號通路
    2020年3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Hackensack Meridian健康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逆轉骨髓中失控的炎症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某些血液癌症的新型療法。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血管內皮細胞如何調節骨髓微環境中的炎性壓力。
  • ESC2014:超薄生物可降解支架前景可觀
    來自瑞士伯爾尼大學附屬醫院的 Thomas Pilgrim 博士在 2014 ESC 大會上公布的 BIOSCIENCE 研究結果顯示,一種新型的超薄生物可降解西羅莫司洗脫支架在置入後 1 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與目前的永久性藥物洗脫支架類似
  • 生物可吸收支架NeoVas正式發布PCI進入可降解時代
    中證網訊(記者 潘宇靜)3月30日,第十七屆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大會期間,樂普醫療(300003)研製的「生物可吸收冠狀動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系統(NeoVas)」正式發布,標誌著我國完全生物可吸收支架領域的研發創新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冠心病介入治療(PCI)進入「可降解時代」。
  • ...Macro Letter|熱熔靜電直寫列印可生物降解的個性化冠狀動脈支架
    摘要:可生物降解的冠狀動脈支架是永久支架的替代品。這些設備旨在在血管癒合後降解,而留下再生的動脈。臨床上可用的可生物降解支架的最初一代需要比不可降解的支架厚得多的支撐杆(約150μm),以確保足夠的機械強度。然而,這些較粗的支柱被證明是支架臨床失敗的關鍵因素。當前的挑戰在於製造既具有薄的支柱又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的支架。
  • 可降解支架來了,能代替金屬支架嗎
    相信大家都在各種媒體中看到過可降解支架的大力宣傳,但是絕大多數人對可降解支架的印象還只是停留在新聞報導和一些「廣告文章」上,親自見過是別想了,原因很簡單,當地醫院沒有!宣傳的感覺很好,但是真的實用嗎,真的能夠替代目前的金屬支架嗎?
  • 植入生物可降解支架 3年可在體內「消失無蹤」
    近日王先生在哈醫大四院內科成功完成了支架手術,而且神奇的是,他植入的是可降解的生物可吸收支架,三年後可以「消失無蹤」。44歲的王先生是家裡的頂梁柱,處於事業上升期,工作繁忙,為了工作,生活長期不規律,血壓高也未控制,吸菸飲酒都戒不掉。
  • 生物傳感器可表徵不同類型幹細胞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海英)美國羅格斯大學11日發布新聞公報稱,該校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小組開發出一種新型生物傳感器技術,可以更高效、更準確地檢測遺傳物質,表徵不同類型的幹細胞。這一新技術可以幫助開發安全的幹細胞療法,從而推動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
  • 國內首款可降解支架獲批 開啟冠脈介入新時代
    Neovas成為我國上市的首款可降解支架,是我國冠脈介入發展歷程中具備裡程碑意義的事件,亦標誌著我國可降解支架領域的研發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一、生物可降解支架將引領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新時代   生物可降解支架是冠脈支架的發展方向,可解決藥物洗脫金屬支架永久異物的痛點。
  • 首個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誕生,用磁場就能控制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近日,香港中文大學的張立教授和曼徹斯特大學 Kostas Kostarelos 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推出一款可生物降解的納米機器人,未來可用於診斷疾病或者向人體內輸送藥物
  • 2020年有望上市的幹細胞療法
    如果獲得批准,這款幹細胞療法將於2020年在美國推出。這也意味著Ryoncil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如果這款幹細胞療法獲批上市,這一空白也有望得到填補。 值得期待的III期臨床候選藥物 當前,已經有一些幹細胞療法處在臨床試驗後期,隨著臨床試驗順利開展,這些療法距離上市也會越來越近。
  • Nat Commun:幹細胞因子和外泌體吸入療法有望治療肺纖維化和肺部炎症
    撰文 Ke Cheng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輸送肺幹細胞分泌物(包括外泌體和和其他細胞分泌因子)可修復小鼠和大鼠因肺纖維化所致的肺損傷,這項工作為肺纖維化患者提供了一種潛在的無創治療手段。
  • 青島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完成首例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
    9月20日下午,在青島市立醫院集團心臟中心副主任、本部心內科主任兼西院區心內科學科負責人王正忠帶領下,市立醫院西院區心內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前降支近端嚴重狹窄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青年女性患者,成功實施了西院區首例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術,術後患者胸痛胸悶症狀改善。
  • 生物可降解支架讓患者不再「堵心」 安醫大四附院在安徽率先開展手術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金屬支架一旦植入心臟,就要和患者的身體終身相伴,讓不少冠心病患者望而卻步。日前,安醫大四附院心血管內科成功為3例冠心病患者植入生物可降解支架,其中1例串聯植入2枚生物可降解支架。據了解,該手術為省內首次開展。「生物可降解支架,是由多聚乳酸構成的,外觀、作用、以及安裝過程與傳統的金屬支架類似,但在2-3年後,支架會被血管組織逐漸吸收降解。」
  • 前沿科學:幹細胞療法有望為抑鬱症患者「排憂解難」
    導語:科學發展至今已有了巨大突破,幹細胞療法的發現與發展為人類的醫學理念帶來了巨大的轉折,面對日益增多的抑鬱症,幹細胞療法有望為其「排憂解難」。目前抗抑鬱的臨床方法遠不理想,病情難以緩解,迫切需要一種合適且有效的抗抑鬱方式。幹細胞的應用推進了抗抑鬱的發展,幹細胞療法具有調節情緒、抗抑鬱的作用,為抑鬱症患者「排憂解難」,成為幹預抑鬱症的潛在有效方法。
  • 心內3病區率先在市級醫院使用生物可降解支架
    科學家們研發了生物可降解支架,它不僅具有支撐血管的作用,全部被吸收後還可恢復冠脈血管解剖及生理功能。生物可降解支架是心血管介入治療的第四次革命。 藥物洗脫生物可降解支架具有彈性好、順應性佳、預防急慢性血管回縮、封閉血管夾層、抑制支架內再狹窄等特點。
  • 聚焦可降解支架研發的最前沿 這些企業的進展如何?
    點擊查看 作為血管支架的發展方向,可降解支架的研發也是國內企業爭相關注的焦點。今天的文章將為大家介紹國內可降解支架研發中處於領先位置的企業。
  • 幹細胞療法的歷史、現狀與未來
    臍血裡含有的造血幹細胞的數量少,目前是制約臍血移植廣泛開展的瓶頸。MSC因為有支持造血、擴增造血幹細胞的功能,因而被廣泛認可是提高臍血移植效果的輔助幹細胞。Gamida 細胞公司的 StemEx 是一種基於多份臍帶血的MSC產品,目標適應症為骨髓移植術和臍血移植術,估計將在2014 年內獲準上市。
  • PROTAC療法首批臨床結果出爐 蛋白降解療法耐受性出色
    今日,蛋白降解療法領域的知名企業Arvinas公布了其PROTAC療法的最新數據。在兩項1期臨床試驗中,其領先療法ARV-110和ARV-471均取得了良好的耐受結果。Arvinas所開發的PROTAC療法是一種新穎的蛋白降解技術。它能使用小分子藥物,一頭靶向目標蛋白,另一頭讓E3連接酶與目標蛋白接觸,促進後者的降解。通過這種方法,我們能特異性地降解特定的致病蛋白。
  • Nat Commun:阻斷Siah2可增強PD-1抑制劑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2020年1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桑福德-伯納姆-普利貝斯醫學發現研究所(Sanford Burnham Prebys Medical Discovery Institute)和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方法來提高免疫系統抵抗癌症的能力。
  • 完全可降解支架引領第四代冠脈介入治療革命
    1977年全世界首例冠脈介入治療, PTCA,所謂的血管球囊擴張開展1986年第一個金屬裸支架誕生2002年,藥物塗層支架誕生2006年,全世界第一例可降解藥物支架由雅培生產冠脈介入治療經歷了四個技術革新階段——我們把完全可降解支架稱為冠脈介入治療的第四個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