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如果有人說在垃圾焚燒廠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看風景,估計不少市民覺得是「天方夜譚」。但在深圳鹽田,這一場景卻是真實存在的。1月14日,深晚記者來到深能環保鹽田能源生態園,在揭秘垃圾如何「變廢為電」的同時,還對這個「生活垃圾處理+科普教育+休閒娛樂+工業旅遊」四位一體現代化環保電廠進行全方位的走訪了解。
寓教於樂
在垃圾焚燒廠喝咖啡賞美景
鹽田能源生態園位於鹽田坳青鱗坑,鬱鬱蔥蔥的樹木將此打造成了天然氧吧。從遠處看,一座白天鵝造型的主廠房格外引人注目。高達82米的煙囪如一隻「白天鵝」昂著脖子棲息於群山之中,鹽田能源生態園也因此得名「白天鵝」。
走進鹽田能源生態園主樓大廳,映入眼帘的大屏幕上播放著深圳垃圾分類的科普知識,環繞屏幕四周的是垃圾焚燒廠的整個流程圖解。據了解,2017年7月31日,深圳市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在此揭幕。該基地是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與深能環保聯手打造的向市民普及垃圾分類和焚燒環保知識的城市級展廳,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主要介紹垃圾分類知識,讓市民了解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焚燒科學。
「市民可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後過來免費參觀,我們會有專業的講解員為大家講解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垃圾末端焚燒處理的程序等。」工作人員介紹。
值得注意的是,在垃圾處理倉旁,還建有一間窗明几淨的山頂咖啡屋。坐在咖啡屋的陽臺邊,可以遠眺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和鹽田港,真正詮釋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發電廠緊鄰園山,每天都有大量驢友經過,我們就在2號門崗設置了『驢友之家』,為驢友提供木製長椅、洗手池、衛生間、直飲水、應急醫藥箱等便利設施。」工作人員表示。
煙氣排放標準高於歐盟標準
每天處理生活垃圾450噸
在發電廠中央集控室,深晚記者看到,電子大屏幕上清楚展示了焚燒爐、料鬥等垃圾焚燒發電各環節的監控圖像和數據,幾位工作人員正緊盯屏幕監視整個發電廠運作情況。垃圾經過數天發酵濾水後,會被送去焚燒爐焚燒發電。
工作人員向深晚記者介紹,垃圾燃燒時,煙氣溫度高達1050℃,滿足煙氣在850℃以上至少停留2秒鐘的要求。在垃圾焚燒中,850℃以上的高溫可消除二噁英類物質,而煙氣在850℃以上停留2秒以上,可使垃圾完全燃燒。垃圾焚燒後剩下大約20%的灰渣,可用於製作環保磚。
此外,高溫煙氣經餘熱鍋爐進行熱量回收,產生高溫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目前鹽田生態園每天處理生活垃圾450噸,可發電16萬度,大約可為400戶家庭提供一個月的用電量。
垃圾焚燒會不會對市民的生活環境或空氣造成汙染?工作人員表示,該垃圾焚燒廠採用國產化的深能環保——SEGHERS垃圾焚燒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比如,目前焚燒爐#1線定期檢測的二噁英排放數據為0.0032毫克,而歐盟標準為0.1毫克,我們執行的標準遠遠優於歐盟標準。」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