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回來了,爸媽好開心啊!爸爸說:「我們的兒子又長高了。」 趙永梅 攝
汪士寶回到家,未坐定,媽媽一股腦擺上了很多食品,讓他盡情享用。 趙永梅 攝
中新網新疆北屯9月28日電 ( 李正虎 趙永梅)「這幾天家裡來了很多的客人,爸爸媽媽很高興,我也非常的開心。」汪士寶一邊幫著爸爸媽媽幹活一邊對記者如是說。
此間9月24日-27日的一周內,穆斯林群眾的盛大節日古爾邦節和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秋節相連,中蒙邊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的各族群眾,迎來送往,互相祝福,賞月歌舞,歡天喜地。兩個節日對於該團中學七年級一班的學生汪士寶的開心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他與自己的維吾爾族爸爸媽媽一起度過這兩個節日的。
汪士寶已經在維吾爾族爸爸媽媽的撫養下度過了第四個古爾邦節和中秋節。
汪士寶2歲時,一場車禍無情地奪去了他父母的生命,年幼的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不久,爺爺奶奶相繼去世,成了孤兒的他於2011年來到一八三團投靠親戚。
2012年的六一兒童節這天,維吾爾族婦女巴哈爾·熱合曼和她的好姐妹組成的「愛心媽媽團」來到該團中學,了解了汪士寶的情況後,巴哈爾·熱合曼看著瘦小的汪士寶由於長期缺少父母的疼愛,變得十分膽小、內向。已有兩個孩子的巴哈爾·熱合曼毫不猶豫地認汪士寶為自己的兒子,承擔起汪士寶的學費和生活費用。
巴哈爾·熱合曼2003年一家從新疆木壘縣一個偏僻的小村子來到一八三團,靠著給連隊養殖戶代牧維持生計,並不富裕。巴哈爾·熱合曼一家把汪士寶當做親兒子一樣對待,給他起了一個維吾爾名字——阿力浦江。
「我們會永遠把他當自己的娃娃來疼愛,希望他好好上學,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巴哈爾·熱合曼告訴記者。
24日,古爾邦節一大早,巴哈爾·熱合曼收拾家務,丈夫毛沙·木努甫忙著宰羊,兒子哈伊騎著摩託車到10多公裡外的團中學把汪士寶接回家,一家人開開心心過古爾邦節;27日晚,一家人吃了豐盛的飯後,又吃了月餅並賞月。
如今,汪士寶長高了,個頭比爸爸媽媽都高。爸爸媽媽的善舉影響著汪士寶,他表示:「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來回報爸爸媽媽,回報曾經對我有過幫助的人,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