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沙漠,人們往往會在第一時間想起撒哈拉沙漠。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寫道: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於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撒哈拉沙漠也成了情侶之間的又一定情所在。
而今天,筆者要說的,是另外一個特殊的沙漠——阿塔卡馬沙漠。
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在安第斯山脈和太平洋之間南北綿延約1000千米,主體位於智利境內,也有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阿根廷和智利為爭奪資源經常發生衝突。在1879-1883年的太平洋戰爭中,智利獲勝,遂永久佔有了阿塔卡馬沙漠,從19世紀中葉以後在這裡開採硝石。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智利硝石壟斷世界市場,年產量達300萬噸。自從人工合成氮出現後,硝石市場大為縮小,當地繁榮一落千丈。
雖然沿海,但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綜合影響下,阿塔卡馬沙漠是世界最乾燥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幹極」。
這樣的地區,想想也該是一片荒蕪、寸草不生的,平常的阿塔卡馬沙漠也的確如此。
但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給阿塔卡馬沙漠帶來了一場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裡休眠的各種花朵種子瞬間發芽、生長、開花,在這以往死寂的沙漠綻放。
那些等待了數年、數十年的生命,仿佛同一時間接到了上帝的指令,在這片「世界幹極」中留下了自己的色彩。
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即使眼下的境況讓你焦頭爛額,但只要你不放棄希望,總有一天能等到繁花遍地。
拜常年乾燥晴朗的天氣與罕有人至的福,阿塔卡馬沙漠是一個非常適合觀測星空的地點。
在夜晚仰望星空,你時常會沉醉其中,忘了自己身處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