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害制約戰鬥力
不久前的一天,航空兵某團飛行二大隊,隨著一顆綠色信號彈升起,一架戰鷹 噴吐著紅色的火焰直刺夜空,俯衝、翻滾等特技動作一個接一個……他完成了預定 的課目後,駕機準備著陸。當飛機飛過青山上空800米處時,聽只「啪」的一聲悶 響,一隻飛鳥「吻」上了飛機,正面風擋玻璃三分之一頓時血肉模糊。
「飛機撞鳥了」飛行員焦急的聲音傳到地面指揮室,指揮員立即拉響警鈴。機 場上,消防車,救護車拉著警笛駛向跑道。飛行員緊緊握住操縱杆,直接把飛機對 準機場跑道降落。飛機剛剛停穩,大夥繃緊的神經終於可以放鬆了,機務人員急忙 上前,只見正面風擋玻璃上依稀可見存留的鳥毛和血跡,玻璃框架蒙皮已被掀起巴 掌大小,一測量足足有6釐米。好險啊,要不是處置及時,被撕開的飛機蒙皮就會剝 筍般地被急速拉下,飛機就有空中解體的危險。
鳥害原因還沒查清,鳥撞戰鷹的消息又接踵而至。皖南某機場上空,一架新型 戰鷹按計劃正在進行起落訓練。飛機剛剛進入三轉彎,就遇上一群斑鶇。太湖上空 ,航空兵某團一架戰鷹撞上一群紅嘴鷗。一架飛機在虹橋機場起飛滑行加速時,被 一大群在跑道上低空飛行的鴿子撞上。鴿子被渦輪發動機吸入。飛機緊急停機後發 現,鴿子打壞了發動機葉片和一隻消音器。
鳥害:空難的魁首
據概略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1萬次鳥撞飛機事件,國際航空聯合會已把鳥 害升級為「A」類航空災難。鳥撞飛機的次數也因地而異,其中澳大利亞4.3次/萬 架次,法國機場為9.74次/萬架次,非洲、南歐為20次以上/萬架次。
其實,早在1912年,在美國加州的長灘,一隻海歐飛進了一架剛起飛的萊特飛 機的控制系統,飛機墜入大海,從而開創了鳥撞飛機的先河,鳥害從此引起了人們 的注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駐太平洋海島的美軍,先後有數十架飛機被鳥撞擊後墜 入大海。談鳥色變的美國空軍,把鳥害當作飛行安全的首要「天敵」,投入大量人 力物力進行防犯。美國有一個機場建在島形基地上,與之配套的防鷗設施共花了7億美元。
下面的故事,美國軍人們絕不會忘記。二戰中,美國軍隊為了奪取太平洋的制 空權,要在一個荒島上建立一座雷達站。一天晚上,美軍派出一個特工偵察小組, 先悄悄登島選擇位置。當他們的小艇靠上海島灘頭,突然「嘎嘎」傳來一陣恐怖的 叫聲,接著數以千計的信天翁,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驚動整個荒島,成群結 隊向偵察小組開始了進攻。這些海島怒目瞪眼,尖叫著,排成方陣,用嘴啄,用爪 抓,用翅膀擊打,一齊向岸上擠去,把偵察兵一個個擠下海去;更有甚者,有的信 天翁飛到小艇上,把小艇也翻沉了。偵察小組為了自身安全,伏在灘頭開始跟飛鳥 通宵戰鬥。但是,這些信天翁不怕死,不後退,偵察小組戰鬥一夜也未能登上荒島。
情報傳到美國指揮部,開始指揮官不信,可是後來看到敗退回來的士兵的模樣 ,不是失一隻眼,就是少一隻耳朵,或者滿臉是血,指揮官信了,只好下令用飛機 對荒島轟炸,以為強烈的爆炸聲能把鳥嚇跑。於是一場飛機和飛鳥的戰鬥開始了。 炸彈落下時,這些飛鳥的確散飛在海上,多得連太陽也被遮住了。指揮下令,兩棲 坦克和裝甲,在飛機的掩護下,開始登陸。
沒料到,炸彈更加激怒了信天翁,它們又跟登陸的戰車和士兵開展了戰鬥,把 戰車的進氣孔堵死,對戰車後面的士兵進行攻擊,又啄又抓。士兵們為了保護自己 ,連槍也無法射擊,不得不逃回船上。 指揮官只好下令運用毒氣,穿上防毒面具,硬是在成千上萬隻信天翁的死屍中 ,碾開了一條道路,使部隊登上了荒島。荒島上開始修築公路和機場。可是信天翁 並不屈服,還是出來搗亂,經常在飛機起飛時,突然成群結隊飛落在跑道上,把跑 道堵塞。飛機騰空了,信天翁也有意撞擊,把螺旋槳和發動機撞壞,使飛機墜落在地。 這場人鳥之戰幾乎沒有停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95年9月22日,美國空軍的一架E-3「望樓」式預警機從一個空軍基地的跑 道上騰空而起,進行例行的飛行訓練。只見這架E-3起飛後不久,就像一個喝醉酒 的醉漢,一頭從空中栽了下來,墜毀在跑道頭上,機上的人員全部遇難。事故的原 因在哪裡呢?美軍經過調查發現,在E-3起飛後不久,有幾隻正在空中飛翔的天鵝 撞到了E-3的發動機上,E-3的發動機頓時失去了動力,無法正常工作,飛行人員 竭力搶救,仍無濟於事。
鳥害不僅困擾著體積小,速度快的戰鬥機,體積大、性能好、速度相對較慢的 民航客機也深受其害。 科學家們做過實驗:一隻體重2千克的飛鳥如果撞在時速9000千米的飛機上, 瞬間衝擊力竟高達4噸。據統計,世界上每年大約有1萬多隻各種飛鳥撞在飛機上, 在世界各地發生的機毀人亡事故中,有20%是飛鳥撞擊飛機而造成的,飛鳥對飛機 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對此,世界各國尚未拿出有效的防犯辦法。 驅鳥戰術出臺
我國專家們發現,飛鳥頻頻撞擊戰鷹的原因有二:一是因為飛機速度提高,噪 聲降低,對鳥類來說,飛機變得太快和太安靜了,以致於來不及感覺,更談不上避 開。鳥撞飛機變得為常見,造成的損害也更加嚴重。二是植樹造林越搞越好,生態 環境不斷改善,機場及其周圍地區鳥類日益增多,對安全構成的威脅越來越大。51% 的鳥撞發生在100英尺以下的低空,而在92%以上的鳥撞中,飛行員未得到有關鳥 類活動警告。在廣大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驅鳥戰術相繼出臺,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環境驅鳥。鳥類專家介紹,機場周圍的草叢是鳥安身的地方,修剪雜草,使其 保持10至30釐米高度,鳥群因不易藏身就會離去。某場站黨委立即發動官兵齊上陣 ,修剪了機窩附近的槐樹,割除了迫降道、端保險道左右共30.8萬平方米的雜草。 經過官兵兩個月的努力,棲息在這個機場多年的鳥群,大多遷移到遠離機場的地方 ,機場四周鳥的密度大幅度減小。
音響驅鳥。南方某機場,機場場區高大的樹木、茂盛的雜草成了灰頭麥雞、灰 沙燕、太平鳥、斑鳩等10多種鳥的「天堂」。有人提議,用槍打可殺一儆百,用毒 藥殺省時省力。可官兵們投了反對票,鳥是人類的朋友,不能隨便殺。那麼,能否 找到既不傷鳥,又能讓其離開的妙計呢?官兵們紛紛開動腦筋。有的說,鳥最怕嚇, 一嚇準走。於是警衛連、汽車連分別組織一個鑼鼓隊,並在空油桶裡掛了鞭炮。每 當跨晝夜飛行,或在黃昏時間飛行,戰士們在東西兩頭的機窩以及停機坪、滑行道 上來回敲敲、放鞭炮,驚嚇歸宿的鳥群,使它們遠離機場。
煤氣炮驅鳥。長年生活在氣候溫溼、植被豐富的機場周圍的鳥群,任憑戰士們 怎麼驅趕,就是捨不得離開。一周下來,戰士們敲壞了5面鑼,放了1000多串鞭炮 ,可鳥群還是我行我素地在機場周圍「溜達」。用鞭炮驅鳥失敗,原因是聲音不夠 強,刺激不大。場務連連長盛京浩想起了國外資料上提到的煤氣炮,何不試試呢?他 帶著排長、戰士一頭扎進了煤氣炮驅鳥車設計中。很快,他們將自己連隊配備的一 輛雙排座車,改造成了煤氣炮驅鳥車。這天黃昏,飛行團剛剛進場,他們就亮出了 新式武器。駕駛室裡,盛連長不時按動控制開關,只見以液化氣為動力,採用壓電 陶瓷點火的煤氣炮,一會兒朝東,一會兒向西爆發出從未有過的強烈轟鳴,把久久 不肯飛離機場的鳥群驚得四散離去。
克降「險情」驅鳥。鳥類沒有思維,但它卻反應靈敏。尤其是對同類受到攻擊 時發出的慘叫聲反應強烈。航空兵某師官兵盯上了模擬鳥音,克隆「險情」驅鳥這 個新課題。克隆「險情」驅鳥的關鍵是要找到本場鳥類的聲音資料,才能「對症下 藥」。一次次試驗,一次次被推翻。一天他們得知北京一家科研機構能錄製鳥類自 身的慘叫聲、驚叫聲,或它們天敵的聲音時,官兵們高興得跳了起來。他們立即帶 著機場的鳥類資料找上門。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執著打動了對方。一個細雨紛 紛的上午,一輛載著語音驅鳥器的新型驅鳥車出現在跑道上。駕駛室裡,操縱員按 動開關,高音喇叭則立即發出各種鳥的慘叫聲、驚叫聲。果然,驅鳥車駛過之處, 各種鳥紛紛飛離,遷徙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