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大科學難題

2020-12-03 環視天下mj

科學依賴自然,科學發展基於自然發現,新發現為科學探索提供條件。當今時代,已經證實「心靈感應」真實存在(意念溝通),間接發現了人的心念與自然存在關聯(意念控制天氣、意念操縱現實、意念改變歷史等),還觀察到靈異現象(通靈-人與靈交流)。這些現象反映出宇宙具有更深層奧秘,結合以上發現提出最新五大科學難題!

一、生命的本質。

1、生命是如何誕生的?生命是神創造的還是自然演化的結果(科學家能否創造生命)。

2、生命第一元素是什麼?構成生命的第一元素是靈性元素(超越物質的靈元素產生了生命活性)還是自然物質(自然物質的複雜組合形成生命系統)。

3、生命為何死亡?生命的死亡是神設下的詛咒(無法改變的現實)還是生命體自身缺陷所致(通過改造身體可以逃避死亡)。

二、科學是什麼。

1、自然的本質是什麼?自然是純粹的物理系統(物質世界)還是道法靈幻(靈異世界)或是物質世界與靈異世界的組合。

2、科學的終極是什麼?科學只能用智慧探索自然規律、應用自然法則進行發明創造(傳統科學),還是科學能夠開啟生命潛能運用靈法操縱世界(神學)。

3、未來世界通向哪裡?未來世界延續傳統科學發展(科學探索路線)還是走進靈異領域(靈法玄幻領域)。

4、物理與靈異有什麼關聯?自然法則(物理規律)與靈法神通是獨立關係(物理定律與神通是不同領域的不同法則)還是統一關係(靈法演變成自然法則,神通轉化為物理定律)。

三、物質(能量)的本質。

1、物質(能量)的來源?宇宙為何存在物質(能量),它是如何產生的(如何解釋宇宙物質-能量的與生具有)?

2、物質與心靈(意識)的關係?物質與心靈是相互獨立的兩種元素(物質不與心靈發生作用)還是能夠統一且相互影響(心靈能夠創造、控制物質)?

3、物質(能量)的本質是什麼?物質(能量)由什麼構成,它的真相是什麼?

四、神是什麼。

1、神在哪裡?假如宇宙中有神,神又在哪裡(神如何在宇宙中存在)?

2、神是什麼構成的?如果神是存在的(如宇宙中的存在物一樣),是什麼(元素)構成了它?如果神是不存在的(它與宇宙中的存在物有所不同),又為何能感受到神?

3、神與人的關係?神與人存在分別(神創造了人,神與人分屬不同領域)還是神與人相輔相成(神化身成人,神是人的前世,人是神的後生)。

五、意識的真相。

1、意識是如何產生的?意識是高等智慧生物自然進化的結果(自然創造的智能現象)還是神賦予的靈異現象(神賦予人類的心靈現象)。

2、意念與自然有什麼關聯?意識是自然現象在大腦的投影(意識是自然景物在腦海呈現的影像,意識不能干擾自然)還是意念創造了宇宙(心造世界,宇宙是心念創造的虛幻世界,意念可以控制自然)?

3、意識能否脫離身體?大腦是產生意識的器官,意識能否脫離大腦存在。

結語:科學是人類探索自然的方法,科學技術(科技發明)是科學發展的一個階段,神通法術(靈異法術)若是自然的存在,它必成為未來科學的發展方向。

相關焦點

  • 科學解決不了的五大極限難題
    科學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宇宙是人類最難解的謎題。科學源自智慧,人類能力有限,科學有邊界;宇宙誕生於自然,自然奧妙無窮,宇宙無極限。人類的知識永遠不能代表宇宙真理,宇宙的神奇總能超出人類想像。人類把宇宙中能「看見」的現象歸結為科學,但「看不見」的現象也是宇宙的一部分。
  • 人民日報:五大發展理念彰顯科學方法論
    認識把握五大發展理念所蘊涵和彰顯的科學方法論,對於我們完整理解五大發展理念,在「十三五」時期開好局起好步,推動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這場深刻革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基於這一科學方法論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正當其時、恰逢其時,實現了客觀決定性與主觀能動性、合目的與合規律、「要」與「能」的有機統一。  科學運用唯物辯證法的最新成果。唯物辯證法是思考發展問題的根本方法。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
  • 科學界有五大終極科學難題,破解任何一個,都是人類文明質的升華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人類誕生於數百萬年前,是地球唯一的智慧生命,是地球的霸主。人類雖然誕生於數百萬年前,可是真正開始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實是在5000年前,有文字的記載開始。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未解奧秘有很多,其中科學界有五大終極科學難題,一直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只要破解任何一個,都是人類文明質的升華。那麼這五大終極科學難題是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下。一、宇宙的起源之謎,我們的宇宙從何而來,它是真實存在的嗎?現代科學對於宇宙的起源猜想是138億年前的起點大爆炸。
  • 五大功能區域劃分是科學的指導性戰略
    原標題:五大功能區域劃分是科學的指導性戰略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提出科學劃分功能區域、加快建設五大功能區,是區域發展與經濟布局調整的戰略思路,是符合重慶實際的重大戰略決策。五大功能區域劃分反映了重慶履職國家戰略的本質要求,對加快重慶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進一步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和實現區域城鄉差異化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指導性。  五大功能區域劃分是重慶戰略的頂層設計。
  • 專家:尼泊爾5年前8.1級大地震揭曉五大科學謎團
    (原標題:專家科普:尼泊爾8.1級大地震揭曉五大科學謎團)
  • 科學五大定理的名稱
    這就是我們總結宇宙的宏觀世界的五大定理。神學和科學是什麼,找不到規律,就無法探知。
  • 科學認識五大功能分區的戰略深意
    原標題:科學認識五大功能分區的戰略深意   市委四屆三次全會提出將全市劃分為五個功能區域,這是市委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從世情、國情和市情實際出發,以改革創新姿態,在重慶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深意。
  • 最新五大太空圖片 火星上有巨型角礫巖(組圖)-搜狐IT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隨著我們對太空探索的不斷深入,一些精美的太空畫面不斷湧現,讓我們更加了解太空,並日趨著迷。以下是最新的五大太空圖片,相信你一定會喜歡。  1、圍繞冷星運轉的年幼行星的景色  在一顆圍繞冷星運轉的年幼行星上,一灘灘有可能形成生物的化學物質聚集在參差不齊的巖石周圍。
  • 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發布
    新華社青島8月15日電(記者溫競華、張旭東)在15日舉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中國科協發布了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從「冠狀病毒跨種傳播的生態學機制是什麼」到「引力波將如何揭示宇宙奧秘」,從「如何開發新型免疫細胞在腫瘤治療中的新途徑與新技術」到「無人車如何實現在衛星不可用條件下的高精度智能導航」,這20個問題涵蓋了生命科學、數理化基礎科學、地球科學、資源能源、製造科技、交通運輸、醫學健康、農業科技
  • 至今為止科學都無法解釋的五大自然現象
    免費關注【導讀】世界上的有些未解之謎,存在了幾百年科學都還是無法解釋,那麼,今天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至今為止科學都無法解釋的五大自然現象,趕快往下看吧。美國農業部的一項最新報告稱,可能存在諸多起因。研究者認為寄生蟎蟲、許多不同的病毒、較冷的冬天、細菌性疾病以及莊稼所使用的諸多農藥共同導致了這一現象。然而他們並不確定這些因素彼此存在怎樣的聯繫。
  • C919如何攻克五大技術難題?中國商飛製造總師這樣說
    專訪中國商飛公司製造總師姜麗萍:C919如何攻克五大技術難題3月24日,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第二架機迎來了進入2018新春第一次飛行,成功執行一架次試飛。自去年5月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以來,兩架飛機已試飛共計23架次。
  • 10道圖形推理「難題」,最新最熱考點趨勢,值得復盤總結!
    10道圖推難題這十道題,幾乎涵蓋了圖形推理最新和最熱的幾個考點,我當時做的時候就錯了一道題,不得不說還是非常值得復盤總結的。我之前就有關於「筆畫數」的復盤總結,「一筆畫」圖形推理,熟記這五大特徵圖,以後見到就秒!最經典的五大特徵:點(出頭端點)、星(五角星)、日(日字變形)、田(十字交叉變形)、圓(相交的面)。我的經驗就是:出頭端點,是筆畫數的專屬特徵,也是最近的新考法,只要看到有出頭端點的圖形,就可以立刻考慮筆畫數。比如,此題的圖①和圖⑤就有出頭端點。
  • 2020年度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背景按照《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徵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科協辦函學字〔2020〕18號)的要求,中華中醫藥學會組織開展了 2020年度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及工程技術難題遴選工作。3月24日發出 《關於徵集2020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及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並組建專家推薦委員會,由張伯禮院士擔任主任委員。
  • 五大權威科學帳號直播接力,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在快手領略科學魅力
    5月30日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天,北京天文館-BJP、台州市科技館、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中科院中國科普博覽五大科學、科普類快手帳號通過直播方式,展現科技工作者的風採、工作成就和高昂的工作熱情,呈現我國在航空航天等各個領域的研究成果,為大家科普天文、恐龍、病毒檢測等各方面的知識。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徵集2020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的通知...
    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部分中央企業和非公企業科協:
  • 北航材料學院最新成果,攻克國際性難題!《Nature》刊發!
    第一作者是北航博士生通訊作者是北航教授第一完成單位是北航一起看看這篇攻克國際難題的Nature當期Nature封面 日前,《Nature》雜誌在線以全文Article的形式發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樹斌教授課題組在單層二維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
  • 「10000個科學難題」之《天文學卷》《地球科學卷》《生物學卷》出版
    近日,「10000個科學難題」系列叢書《天文學卷》、《地球科學卷》、《生物學卷》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天文學卷》由太陽與日地科學、恆星與星際介質、星際與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行星系統與天體力學、天文儀器與技術、天體測量與古天文等領域的271個難題組成;《地球科學卷》由地理科學、地質學、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大氣科學與海洋科學等領域的254個難題組成;《生物學卷》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生物學,生命起源與演化生物學,生物多樣性與系統生物學,生態學,遺傳、細胞及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
  • 五大發展理念:政協事業的「指南針」
    「展現政協的作為,就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南。」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政協主席唐一軍對五大發展理念與政協發展的關係進行了解讀:「五大發展理念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揮棒』,也是人民政協事業科學發展的『指南針』。」
  •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
  •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
    五大難題讓科學家不敢動手文/圓非日月恐龍的滅絕是6500萬年前發生的事了,目前,人類的科學家誰也拿不出一個十足的證據來證明恐龍是否正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亡。不過,對於恐龍能在短期內紛紛死亡,走向它們的世界末日,科學家還是比較認可小行星撞地球這一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