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行星圓盤旋轉軸從內向外傾斜

2021-01-16 中國西藏網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與千葉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通過阿爾瑪望遠鏡觀測處於成長期的年輕原始行星圓盤,發現圓盤從內側到外側,其旋轉軸逐漸傾斜,而且圓盤內部的星際塵埃可能正在開始聚結成長。

  恆星與行星系統是由星系中漂浮的氣體(主成分為氫分子)及塵埃組成的分子雲由自身重力收縮而誕生。誕生之初的原始星周圍存在大量氣體並向原始星降落。降落的氣體保持旋轉軸方向,最終由於離心力和引力平衡形成「原始行星圓盤」。

  一般認為,下降氣體的角動量是原始行星圓盤方向和大小的起源。由於原始行星系圓盤會成為行星系,因此可助理解行星系圓盤形成過程和行星形成。

  研究小組對IRAS04368+2557進行了觀測,這是金牛座方向距地球450光年處剛剛誕生的太陽型原始星。他們發現,以這個原始星為中心,周圍正在形成克卜勒運動旋轉半徑約為80—100天文單位(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為1個天文單位)的原始行星系圓盤。這個剛剛形成的圓盤周圍氣體和塵埃不斷向圓盤降落,與一般原始行星系圓盤相比,呈垂直方向膨脹結構。

  研究小組利用阿爾瑪望遠鏡對其進行了波長0.9毫米和1.3毫米的電波觀測,捕捉到從中心的原始星向外延伸的圓盤厚度逐漸擴大的「耀斑結構」。進一步觀測發現,圓盤厚度與半徑從原始星開始延伸至40—60天文單位位置時急劇變化,呈「雙重耀斑結構」,這意味著圓盤旋轉軸是從內側向外側傾斜。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行星系「碎片圓盤」存在碳原子氣體
    行星系「碎片圓盤」存在碳原子氣體2017-04-23 16:38 來源: 科技日報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茨城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利用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亞毫米波望遠鏡(ASTE),觀測距地球200光年和63光年的兩個行星系碎片圓盤,發現了碳原子氣體存在的證據,初步支持了碎片圓盤中的氣體來源於「供給說」理論。
  • 是第九大行星?還是冰塊圓盤?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應用數學和理論物理系Antranik Selfilian 說,九大行星假設十分有趣,但是如果九大行星假設真的存在,迄今為止它躲避了偵察。在天文學日誌出版的一篇論文中,Selflisn 和同事猜測圓盤是由地球數十次的質量結合的小冰體組成。圖解:藝術家所想像的第九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彼得潘圓盤演化規律
    科學家認為行星是從恆星周圍一圈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圓盤內誕生,也叫原始行星盤。這個行星盤一般存在幾百萬到最長1,000萬年的時間,直到誕生所有繞行恆星的行星。彼得潘圓盤示意圖。近年來天文學家發現一種行星盤存在的時間可達普通行星盤的5~10倍左右,就像神話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而得名「彼得潘圓盤」(Peter Pan discs)。什麼樣的特殊條件才會促生彼得潘盤,裡面行星與普通恆星系統的有什麼不同?這都是科學家好奇的問題。這份新研究用電腦模型,以各種參數模擬宇宙中可能出現的環境條件,研究彼得潘的演化過程。
  • 哈勃望遠鏡發現:在2萬光年外的這個星團中,行星真的很難形成!
    韋斯特倫德2號位於2萬光年外,是一個研究恆星演化過程的獨特實驗室,因為它相對較近,相當年輕,並且包含大量的恆星。哈勃太空望遠鏡對韋斯特倫德2號恆星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研究,發現圍繞星團中心附近恆星的原行行星盤前身神秘地沒有大型、密集的塵埃雲。
  • 旋轉軸測試項目和標準
    旋轉軸測試怎麼辦理旋轉軸測試?「轉動軸」是由於物體轉動時,它的各點都做圓周運動,這些圓周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旋轉軸常用於門、窗、砂輪、電動機上,,它們對物體的轉動作用決定於它們的力矩的代數和。旋轉軸測試範圍:單向旋轉軸,工具機旋轉軸,高速旋轉軸,阻尼旋轉軸,伸縮旋轉軸等。旋轉軸測試項目:扭矩測試,動態扭矩測試,旋轉角度測試,動態應力測試,應變測試等。
  • 加拿大高空現圓盤狀飛行物,真的會有地外飛行器來到地球嗎
    近日,加拿大媒體報導其首都渥太華上空出現了一個不明飛行物體,公布的照片顯示是一個碟狀的圓盤,傾斜著飛過城市的上空,拍攝者稱自己是在渥太華機場拍攝晚霞時,發現照片中有一個圓盤型物體,他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景象,於是在短時間內拍了多張照片,圖片放大後可以看到一個圓盤狀的物體輪廓,上部有一個隆起,底部是平的。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
    太陽系外圍小天體軌道上的神秘圖案,可能來自一個由冰屑組成的巨大圓盤的重力,而不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世界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第九行星」是什麼?有3種科學猜想
    太陽系有4顆巖石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這4顆內行星之外,有一條小行星帶,再往外有2顆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和2顆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再往外是第二條小行星帶(柯伊伯帶)。「第九行星」——10倍地球質量的巨行星?
  • 太陽系的行星X?為什麼不是一個小黑洞呢?
    行星X有著悠久而傳奇的不存在歷史。大約130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在爭論是否存在一顆行星來解釋已知行星(主要是海王星和天王星)軌道的差異。後來,差異列表被擴展,以涵蓋跨冥王星的對象。但是,包括冥王星在內的X行星候選行星都沒有質量或位置來解釋觀測結果。
  • 在三重「塔圖因」星系中發現的「被恆星撕裂」的扭曲圓盤
    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恆星系統,在那裡行星的形成可能發生在一個「圍繞多顆恆星扭曲的恆星盤」內的塵埃和氣體環中多顆恆星的存在引發了人們將其與虛構的「星球大戰」行星「塔圖因」進行比較,這顆行星在電影中被描繪成擁有兩個太陽。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專家領導了這一發現的國際團隊。
  • 在1400光年外,哈勃拍攝一隻宇宙蝙蝠,而且翅膀還在扇動拍打!
    這一現象可能是由一顆行星拉動原行星盤(圓盤)並使其翹曲造成,該團隊在404天的時間裡目睹了這場拍打。但是最初是什麼創造了蝙蝠影子呢?有一顆被圓盤包圍的恆星,這個圓盤不像土星環,它不是平坦的。它被膨脹了,這意味著如果來自恆星的光垂直向上,它可以繼續垂直向上,而不會被任何東西阻擋。
  • 在1400光年外,哈勃拍到一隻宇宙蝙蝠,而且翅膀還在扇動拍打!
    這一現象可能是由一顆行星拉動原行星盤(圓盤)並使其翹曲造成,該團隊在404天的時間裡目睹了這場拍打。但是最初是什麼創造了蝙蝠影子呢?有一顆被圓盤包圍的恆星,這個圓盤不像土星環,它不是平坦的。它被膨脹了,這意味著如果來自恆星的光垂直向上,它可以繼續垂直向上,而不會被任何東西阻擋。
  • 在1400光年外,哈勃拍到一隻宇宙蝙蝠,而且翅膀還在扇動拍打
    有時比你想像的更接近現實,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了一張驚人的圖像,一顆年輕恆星不可見的行星形成盤,在恆星形成區域的更遠雲層上投下了一個巨大陰影,就像一隻蝙蝠徘徊在牆上閃耀的手電筒光束中。這顆年輕的恆星名為HBC672,陰影特徵被戲稱為「蝙蝠影子」,因為它看起來像一對翅膀。
  • 從土星環到形成行星的圓盤,都遵循著這個偉大的公式:薛丁格方程
    一天晚上,加州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康斯坦丁·巴蒂金在備課時發現,從土星環到形成行星的圓盤,甚至太空中的塵埃盤也遵循一種經過特殊調整的薛丁格方程。康斯坦丁·巴蒂金說:「我想解釋一下天體物理圓盤發生了什麼,它們是如何進化的?我意識到我真的不知道,沒有一個簡單的數學解釋。當早晨到來的時候,我意識到是薛丁格方程控制了整個過程,我對此感到非常驚訝。」
  •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X行星」
    尋找10年「X行星」有關「X行星」存在的說法已經持續了上百年,1906年美國天文學家「帕西瓦爾·羅威爾」認為在海王星外存在一顆未知行星,這顆行星擾亂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導致它們倆的軌道運行存在不規則性,羅威爾計算得出這顆行星的質量至少有木星那麼大,甚至可能更大,在他生命的最後10年,他一直專注於尋找這顆「X行星」但一無所獲
  • 它能幫我們找到太陽系新任「第九大行星」嗎?
    圖片來源: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西南研究所天文學家在海王星之外發現了一個與太陽系內行星軌道截然不同的天體,這一結果近期發表在 ArVix 預印本平臺上。太陽系內的行星均在一個近似圓盤狀的軌道面內運行。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可能來自一個由冰屑組成的巨大圓盤的重力,而不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世界。大約4年前,安·瑪麗·麥迪根首次提出,可能有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行星潛伏在冥王星軌道之外,她既興奮又表示懷疑。發現未知行星的證據一直(過去到現在)是偶然的:已知的太陽系外圍小物體軌道上有奇怪圖案。支持第九行星(冥王星不再歸入太陽系的行星計數)的人說,這種模式可能受該世界巨大引力影響而產生。現在,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天體物理學家麥迪根,想知道現在是否還有其他一些毫無說服力的解釋。
  • 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嗎?
    第九行星可能是海市蜃樓(Image Credit: Christos Georghiou / Fotolia)太陽系外圍小天體軌道上的神秘圖案,可能來自一個由冰屑組成的巨大圓盤的重力,而不是一個未被發現的巨大世界
  • 520光年外,正在「直播」行星誕生過程
    外媒稱,天文學家一直凝視著這個似乎是行星產房的地方,首次觀察到一顆正在誕生的行星。這顆行星處於一個由稠密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圓盤內,環繞著一顆新形成的恆星。據路透社5月20日報導,研究人員20日說,這顆年輕的巨大行星圍繞著名為「御夫座AB星」的恆星形成。
  • 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一顆行星?
    目前對九號行星理論最大的一個非議就是:儘管它解釋了行星們奇怪的軌道運行問題,但現有的理論無法確定這個如此巨大的行星是如何存在於太陽系外的。此外,如果一開始它是繞著太陽跑,隨後才開始向外漂移的話,又是什麼阻止了它跑出太陽系呢?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學家詹姆士•尤文就說:「如果它真的是一顆行星的話,那它所處的位置就非常奇怪了。」馬迪根則通過模擬實驗發現,即使不考慮第九行星,他們依然可以「還原」出一樣奇怪的小天體集群軌道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