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28 - Criticality|臨界

2021-01-15 產品看世界

我相信讀書這件事對不少人來說,並不是一開始就放棄的,而是堅持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並沒有用,就變成了想起來讀一下,沒想起來哪涼快哪呆著這樣的模式。再說一下我在學習雙拼輸入法的事情,我使用全拼還算挺快的,但是聽到朋友推薦說好,自己也就準備試試,在學習的雙拼的第一件事就是列印一個雙拼的鍵盤布局圖放在電腦旁,第二件事是把自己電腦裡的全拼輸入法給卸載。

非常痛苦第一天,在電腦上每一個字都需要看著鍵盤布局一個一個查,速度奇慢無比。但這就這樣我沒放棄,第二天就感覺好起來了,基本能夠脫離鍵盤布局圖盲打了,雖然出現經常拼錯或忘記等,但我也會依靠回憶或嘗試來解決。那時我就把之前列印的鍵盤布局給扔掉了。到現在已經使用雙拼四天了,雖然仍然不如使用全拼快,但也可以接受了。

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兩個事例的關鍵在哪裡?讀書放棄的人,通常沒有堅持到自己能從讀書中獲得樂趣之前就放棄了。而第二個我學雙拼,能夠堅持下來的原因就是我儘可能快的達到了可以脫離鍵位布局的水平,之後熟練度上的練習已經不用我在花費過多的意志力了,隨著使用,速度和準確度自然而然就上來了。這就是到達臨界所帶來的不同結果。我們學習新技能並不是從頭到尾都需要意志力來驅動,只要達到臨界水平並超過一點,技能所能帶來的好處會自然而然地驅使我們前進。

臨界

什麼是臨界?

臨界這個概念來自於物理學,在物理學中,因為能量的不同而會有相的改變,相的改變代表界的不同,當某一事物達到相變前一刻時我們稱它臨界了,而臨界時的值稱為臨界點。例如:冰 水 水蒸氣,冰在0攝氏度時會變成水,而水在100攝氏度時會變成水蒸氣,0攝氏度與100攝氏度就是水的臨界溫度。

類似的概念還有物理學的滲透模型和臨界質量,傳播領域與滲透模型相似的信息滲透模型,醫學中傳染病的擴散模型,金融領域的盈虧臨界點,企業管理的安全邊際(上一篇文章),數學裡面的駐點,還有技術領域的技術奇點等等。這些模型概念都與臨界相同,這裡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了解。

啟示

生活中的臨界

生活中充滿著臨界的現象,在遊戲裡,很多遊戲角色人物會設置一些關鍵級別,例如一些大招的等級,如果你比對手率先到達這個級別,那麼你就擁有一個對方沒有的強勢技能,在這種情況下和他對戰時,你就擁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再說點不好的臨界,例如常說的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只要不過界,賭博可以給生活帶來調劑,但如果過火了,那可能就是家破人亡。

不同的事物所具備的臨界,需要不同的態度去面對。對我們有利的事物,需要做的是在臨界來臨之前多點耐心,不要放棄,即使放棄也要到達臨界之後再決定。對我們有害的事物,不要讓它增長到臨界狀態才警覺,因為這時候大概率已經晚了,而且所造成的後果可能是不可逆的,所付出的代價也會成指數遞增,例如環境汙染,物種消亡等。

不相等的1

不管是物理領域的臨界,還是其他領域中的臨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臨界狀態下增長1所帶來的結果將會帶來質的飛躍,而在達臨界質量之前增長1,我們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現。就像水從1度增長到99度的時候只會保持水的狀態,而只有在99度的時候增加1,才能變成水蒸氣。這兩種狀態下分別增長1所帶來的結果卻截然不同。就像在文章開頭舉例讀書還未達到臨界之前就放棄,就像一杯水在99度之前都還是水,只有到達99度之後的提升,才能突破質的變化,也就是感受到讀書所帶來的好處。

跨越臨界的方法

確定臨界目標

做事之前,先確定我們的臨界目標。還是拿學習雙拼的舉例,對於我來說,第一個臨界就是脫離鍵位表的時刻,因為這時我已經不用去管輸入法了,只要正常的用就可以了,達到這裡之後雖然速度還是很慢,但之後就可以隨著使用自然提升就好了。

嘗試新方法

還是拿學習雙拼來說明,同樣是內容輸入,如果我使用了語音轉文字的方式進行輸入,我輸入的速度能很快達到我的思維速度,這比打字所費的時間要少得多,而且可能因為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幫助,內容的準確率也會更高。有時嘗試不同方法,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構建新系統

如果我們把學習雙拼看作是學習一門新技能這件事,我們以此為例,構建一個學習的系統,這樣不論什麼新技能都可以使用這套系統來搞定。例如,第一步,找到學習的原因,雙拼是為了提高自己內容輸入的準確率來提高效率。第二,確定技能臨界點,並在到達臨界點之前不會放棄。因為到這我們才能初步享受到這個技能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之後是否繼續下去可以根據這個好處能否打動自己來決定。學雙拼的臨界目標就是脫離列印鍵盤布局。第三,刻意練習,以教代學。

總結

臨界這個概念來自於物理學,指當某一事物達到相變前一刻時我們稱它臨界了。而這個概念可以說是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遊戲裡的大招等級,知識裡的思維模型,環境保護等等。如果做一些對我們有利的事物時,在臨界來臨之前絕不放棄。而面對那些對我們不利的事物時,不要等到臨界來臨時才警惕。

那些對我們有利事物的臨界來臨前,可能很長時間都沒有明顯的反饋,大部分人都是在這裡放棄的,在這時我們要多點耐心,不要放棄,堅持增長。即使放棄,也要享受第一次臨界所帶來的好處之後再放棄,要不之前的付出就白白浪費了。跨越臨界的方式有很多,第一確定臨界目標,第二嘗試新模式,第三構建新系統。

學習臨界這個思維模型時讓我想起蝴蝶破繭成蝶這一過程,只有突破了某個臨界點,我們才能從一個層次進化到更高級的層次,如果我們不能達到這個臨界點,那麼永遠都會被這個「殼」所束縛,也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更不用說見到美麗的自然了。

相關焦點

  • 物理:如何輕鬆解決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丨思維導圖
    小編開啟科(zhuang)學(bi)模式了:【1】豎直面內圓周運動的臨界條件(點擊打開思維導圖)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主要有兩種模型:有支撐模型和無支撐模型。因而,對於有支撐模型來說,能爬到最高點的臨界條件,就是在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剛好減速道速度為「0」。
  • 有哪些「百試不爽」,提高思考深度的思維模型?
    當我們擁有的思維模型與情景適配時,有一定難度的困惑、問題被我們減輕、解決,那麼它會給我們帶來「勝任感」和「自主性」,這會給我們帶來內心的滿足感,這種「幸福感」不是滿足自己本能和簡單的快感能夠替代的。模型的各種結構和限制雖是束縛,卻奇妙的解放我們的思考。那麼,你用過哪些屢試不爽的思維模型呢?
  • 為什麼核反應堆的臨界事故一般不會引發核爆炸?
    臨界事故(英語:criticality accident)是核反應堆發生鏈式反應導致功率失常激增引起的事故。事故中濃縮鈾或鈽等裂變材料中的鏈式反應能產生強烈的中子輻射,對人類傷害極大,並且會在周圍環境中引發感生放射性。臨界或超臨界核裂變一般發生在反應堆堆芯內部或實驗中。
  • 思維模型是什麼?理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培養自己的底層思維模型
    什麼是思維模型?:「思維模型是你大腦中做決策的工具箱。你的工具箱越多,你就越能做出最正確的決策」。好的思維模型,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讓你更好地認識世界。8、複利效應模型——世界第九大奇蹟。9、二八定律模型——資源分配。10、PDCA模型——質量管理。那麼我們為什麼需要思維模型?
  • 巡遊電子量子臨界行為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以新的模型設計和算法突破為代表的大規模量子蒙特卡洛計算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為定量研究巡遊電子量子臨界現象,檢驗諸多解析猜測的正確性和發展新的理論框架開闢了道路。研究人員通過將無相互作用的費米面與各種玻色子臨界漲落耦合起來,成功設計出伊辛向列相、電荷密度波、鐵磁和反鐵磁自旋密度波以及Z2或者U(1)規範場等臨界漲落與費米子耦合的模型,並且繞過了量子多體系統蒙特卡洛模擬中常見的符號問題,為定量研究眾多巡遊量子臨界系統打開了數值的可能性。
  • 學會思維模型,過好這一生!
    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構建起自己的思維模型。提到思維模型,我建議你一定要去讀一讀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這本書。成甲老師作為國內「思維模型」研究者中的佼佼者,他在《好好思考》裡面對「思維模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忍不住問什麼是思維模型呢?這是一個好問題。
  • 終身學習的最利武器——多元思維模型
    而《好好思考》這本書詳細描述了這種終身學習的利器——多元思維模型。  多元思維模型先是美國著名投資家查理·芒格提出的一種思維方法,他對於多元思維模型的解釋是這樣:「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它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系統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頭腦裡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
  • 簡單易懂的思維模型:系統思維篇
    編者按: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曾說,「思維模型會給你提供一種視角或思維框架,從而決定你觀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視角。頂級的思維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並幫你避免失敗。」就芒格而言,思維模型可以簡單理解為任何能幫助你更好理解現實世界的理論框架。
  • 混沌大學首創思維模型訓練營創新案例分享火爆開講
    9月28日晚,混沌大學「創新號」思維訓練大賽全國十強巡講會北京站在北京語言大學大禮堂正式拉開帷幕
  • 「金字塔思維模型」成功的另一種說法,掌握了多少種不同的思維模型
    殊不知,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你本身,或表演的無趣,或內容的空洞,這一切幾乎都源於一個因素:缺乏金字塔思維模型。一、什麼是金字塔思維模型呢?金字塔思維模型金字塔思維模型是指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這個中心論點往下是論據
  • 被追捧的思維模型到底應該怎麼用?
    (SWOT分析法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思維模型,其中S代表著strengths優勢、W代表著weaknesses劣勢、O代表的是opportunities機會、而T則代表了threats威脅。) 這題不算太難,但如果一個人不知道這個思維模型,或只知思維模型而不知如何運用到自己身上,這個題目都是答不出的。
  • 97思維模型:圖爾敏論證模型
    案例:小張在一起群體衝突中,被人指證為謀殺嫌疑人,採用圖爾敏論證模型如下:圖爾敏論證模型通過實踐證明,在法庭論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論證的質量起到了巨大的幫助。圖爾敏論證模型不僅在法庭之上,在國際的立法層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例如一些乞討者生活在城市中,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國家是否應該給予救助,保障其合法權益呢?下面使用圖爾敏論證模型進行論證。
  • 揭秘:高級運營常用的思維模型
    其實運營和產品一樣,有可以很多學習參考的思維模型和系統的方法論。也唯有真正掌握並學會運營了這些模型,我們的運營工作才算是正式入門哦~下面給大家分享幾種簡單實用的思維模型,運營小白也可以輕鬆掌握,讓我們一起逆襲成大神吧!
  • 如何建立自己大腦中的思維模型
    人類思考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處理外部信息的過程,我們將這個處理信息的過程稱之為思維模型,人與人之間的思維模型是不同,分析股票市場的時候,有些人使用的是《技術分析》,有些人使用的是《價值投資理論》,有些人則使用的是《經濟學》理論,還有些人會使用複雜的數學模型。
  • 本體技術視點 | 身份的五種思維模型(二)
    ,為什麼要建立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2介紹五種關於身份的思維模型Part 3五種身份思維模型的交集和推薦做法上一章節我們講到,思維模型是真實、假設或虛構情況的心理學表示。通過理解五種思維模型,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身份系統的討論和工程設計。本期我們將帶來五種思維模型的主要特徵和具體解釋。五種思維模型每個思維模型對「身份」識別、記住和響應的方式都不相同。如何確定其獨特性,如何識別一名候選人?
  • 思維模型丨MECE法則
    思維模型的運用能夠幫助我們快速認清和分析現狀,
  • 基礎知識:臨界阻尼
    當阻力使振動物體剛好能不作周期性振動而又能最快地回到平衡位置的情況,稱為「臨界阻尼」。使機械振動能量耗散的作用,是組成機械系統的一個元素。例如,物體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自由振動時,振幅總是隨著時間增長而逐漸衰減,這表明有阻尼存在。
  • 論文選編——思維的標準模型(上)
    人類和許多其他動物一樣有思維。在自然中,思維是通過大腦來實現的,大腦是一種特殊的設備。然而,人工智慧中一個關鍵的基礎理論是思維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計算實體,即認知系統,可以通過各種物理設備實現,無論是自然大腦還是傳統的通用功能計算機或其他功能完備的硬體或軟體形式。早期任務特定模型導致了認知科學的支離破碎的方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進展的困難(Newell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