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提到的巴斯德象限是什麼?

2020-12-06 金羊毛工作坊

導讀:自去年當選政治局委員後,主管經濟/金融/科技/工業的劉鶴公開完整的講話披露並不多見,年初的達沃斯論壇算一次,8月15日北京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則是又一次。在談及當前科技變革重要之領域——工業機器人時,劉再次展現了他經濟學家的視角——老齡人口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

中國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面臨加速趨勢,經濟轉型明顯加快。這些都表明中國對機器人的潛在需求無疑非常可觀。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適應需求總量和結構的變化,不斷提高機器人產業的供給質量和水平。

我體會背後至少有幾個主要因素在發生作用。一是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2017年底,全球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有9.6億,佔總人口的13%。老齡人口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快於其他年齡人口增長速度。另外,人口和社會結構還發生其他變化,導致勞動力和商品市場供求發生變化,用機器換人成為一個大趨勢。二是由「科」到「技」的變革加快。在20世紀我們已有大量科學積累,而21世紀是由科學到技術加速轉化的時代,需求拉動使技術進步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近年來,機器人領域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儲備已具備相當條件,接近實現突破的拐點,帶動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機器人領域的「巴斯德象限」特徵明顯。三是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新的增長點。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全球流動性過剩,實體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大量資金迫切需要投資機會。在這種背景下,機器人領域正提供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其中提到的巴斯德象限,我們Google了一下

巴斯德象限——橫坐標代表著應用度高低,縱坐標代表好奇心驅動的程度。

對於科學研究的浪漫主義觀點認為,科學研究主要由好奇心驅動的,研究者進行一系列的科學研究是因為碰巧發現它很有趣,而不管它的實用性。因為在一些人看來,關注於應用與「真正的」科學格格不入。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得以應用的研究更有可能對科學本身產生影響。特別是,那些被專利直接引用的研究文章往往會成為科學領域的「本壘打」,這些傑出的、極具高度引用性的論文被其他科學家所借鑑。因此,關注現實世界的問題不僅可以促進直接的應用,也可以促進新的科學,從而在對世界的理解上帶來潛在的深遠進步。

巴斯德象限,橫坐標代表著應用度高低,縱坐標代表好奇心驅動的程度。

「巴斯德象限」以19世紀著名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名字命名,路易斯·巴斯德主要關注食品安全等實際問題,然而,在他努力試圖從牛奶中去除有害細菌時,他也同時洞見了現代生物學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細菌會導致特定的疾病。「巴斯德象限」尋求對科學問題的基本理解,同時也對社會有直接的應用價值。路易斯·巴斯德這種由科學驅動的調查並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研究被認為是這類方法的例證,它彌補了「基礎」和「應用」研究之間的差距。

簡而言之,在科學研究中,有相當高的比例可以促進可用的實際進展。縱使大多數聯繫是間接的,但要相信基礎研究與最終的實際應用之間存在著意想不到的巧妙聯繫。同時,與應用最直接相關的科學發現也對科學本身產生了意義非凡的影響。

來 源:新華社、工信部

原標題:劉鶴出席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時強調

推動全球機器人領域開放合作發展,更好造福人類社會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15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並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

劉鶴指出,機器人是當前科技變革的最重要領域之一,將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產生深刻影響。當今世界,在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由「科」到「技」變革加快、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新增長點的背景下,機器人發展受到廣泛重視。當前機器人領域發展呈現出一些趨勢性現象,機器人產業發展明顯加快,機器人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應用範圍不斷拓展,機器人領域的國際協作更為密切。

劉鶴強調,促進中國機器人領域持續健康發展,要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需求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允許自由思考和充分探索,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定不移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要大力加強教育,培養更多機器人領域發展所需人才,努力提升國民教育水平,適應機器人時代的新要求。要妥善應對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方面提出的新問題,趨利避害。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諸多共同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下附劉鶴演講原文

尊敬的伯加德主席、哈迪布主席,尊敬的蔡奇書記、萬鋼副主席、苗圩部長、懷進鵬書記,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國政府對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我很高興參加本次大會,有機會與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企業家及社會各界人士進行交流,感到機會難得。

機器人是當前科技變革的最重要領域之一,最領先的國家、最活躍的投資者和最富有想像力的人們都大顯身手,這將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模式和生活方式產生深刻影響。當前,機器人領域發展呈現出一些趨勢性現象:

第一,機器人產業發展明顯加快。近年來,全球機器人產業年均增長速度始終保持在15%以上,2017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已超過250億美元,增長20.3%,預計2018年將達到近300億美元,完全有潛力成為新的增長點。

第二,機器人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以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機器人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實現與人深度交流、互動、協作正成為努力方向。

第三,機器人應用範圍不斷拓展。工業機器人應用場景已從生產線、車間拓展到倉儲和物流,應用領域從汽車、電子等產業擴展到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擴展更加迅速,已服務於家庭、學校、商場、銀行、酒店、醫院等多種場所,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的諸多領域。

第四,機器人領域的國際協作更為密切。機器人全球產業鏈初步形成,不同國家根據各自比較優勢,深度參與到機器人設計、研發、製造、集成、服務、培訓等產業鏈不同環節,正在形成一個開放式、全球化的產業生態體系,等等。

當今世界,機器人發展受到廣泛重視,我體會背後至少有幾個主要因素在發生作用。

一是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2017年底,全球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有9.6億,佔總人口的13%。老齡人口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長,快於其他年齡人口增長速度。另外,人口和社會結構還發生其他變化,導致勞動力和商品市場供求發生變化,用機器換人成為一個大趨勢。

二是由「科」到「技」的變革加快。在20世紀我們已有大量科學積累,而21世紀是由科學到技術加速轉化的時代,需求拉動使技術進步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近年來,機器人領域的相關知識和技術儲備已具備相當條件,接近實現突破的拐點,帶動機器人產業迅速發展,機器人領域的「巴斯德象限」特徵明顯。

三是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新的增長點。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全球流動性過剩,實體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大量資金迫切需要投資機會。在這種背景下,機器人領域正提供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中國機器人產業也在快速發展,2017年,工業機器人生產超過13萬臺,較上年增長68.1%,目前,高速增長的態勢還在延續。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在機器人領域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為促進中國機器人領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需求導向。中國老齡化問題尤為突出,人口和社會結構變化面臨加速趨勢,經濟轉型明顯加快。這些都表明中國對機器人的潛在需求無疑非常可觀。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適應需求總量和結構的變化,不斷提高機器人產業的供給質量和水平。

第二,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機器人產業總體上仍處於起步和探索發展階段,各種未知大於已知。我們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允許自由思考和充分探索,為企業家創新和科技人員發明創造提供儘可能大的空間,為科技創新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政府也要根據需要,加大基礎性研發投入,為創新提供必要的公共產品,尤其要堅定不移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

第三,大力加強教育。科學技術進步在與教育賽跑,教育要急起直追。一方面,要大力加強機器人發展所需要的學科、多學科和跨學科教育,高度重視歷史、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等人文素養,最大限度啟發人的想像力,培養更多機器人領域發展所需人才;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國民教育水平,提倡終身學習、鼓勵自主學習,適應機器人時代對人類提出的新要求,使勞動者能夠適應新的就業形勢需要。在教育方面,政府要發揮更大作用,企業也應當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

第四,妥善應對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方面提出的新問題。機器人領域的快速發展在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亟待解決的問題,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面臨諸多選擇。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試圖從機器人的角度,規範人機之間的互動關係,現在看,他提出的不少觀點值得深入研究,怎樣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趨利避害,是我們需要共同回答的嚴肅問題。

第五,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中國將在開放環境下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歡迎各國來華投資和開展多種形式合作,我們堅決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的時代,很多挑戰都不是單個企業乃至國家能夠獨自解決的,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遠遠大於分歧矛盾,比如,機器人發展就提出許多新問題,需要大家共同解決。我們由衷希望對此能夠形成共識,不同政治制度之間、不同國家之間能夠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選擇合作而不是奉行具有傷害力的單邊主義,大家攜起手來應對解決面臨的諸多問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最後,預祝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北京創新工作取得更大成績!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這是劉鶴,他對中國最高領導人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關注的是經濟遭遇危機時劉鶴的態度是什麼:  金融危機爆發後,劉鶴曾在多個場合就此表態,指出要重視外部經濟變化對國內的影響,但同時認為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不至於讓中國內部經濟政策做出巨大調整。  在談到網絡經濟、信息產業發展時,劉鶴提到,「真正的驅動力量是私人企業家和市場機制」。「雖然我們在改革初期對計劃和市場的關係進行了廣泛的辯論,但實際上改革的成功試點恰恰遵循了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規律。這在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主要包括界定和保護相對的產權、承認和激勵人的物質利益動機、由市場主體根據價格信號決定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
  • 第11輪會談後受訪,劉鶴:要心裡有信心,我們什麼困難都不怕
    據央視新聞消息,華盛頓當地時間5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在第十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結束後接受中國媒體聯合採訪。 劉鶴表示,從中國經濟來說,首先咱們從中期來看,我認為中國經濟從經濟周期的角度,從去年有點觸底,然後現在走入了上升期。所以從中長周期的角度,我們是非常樂觀。
  • 劉鶴68篇論文及23次講話分析:讀懂中國經濟格局
    在1月24日的達沃斯論壇上,劉鶴在講話中提到「一條主線」,「就是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在於供給體系難以適應需求體系的變化,供求之間存在結構性偏差,需要及時調整。因此,通過改革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是我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路徑。
  • 象限與思維 正確的思維來自於象限
    那我們先來看看這幅圖的這個位置,首先左第一個左上角的象限就是我們所說的上班族,簡稱E象限,就是英文單詞僱員的意思,打工者的英文縮寫,在這個象限當中我們身邊60%的朋友、親戚、同學在都在這象限裡,同時也是這個社會中有大多數群體,就是打工族,那這個象限都有什麼特點,其實都是在為錢、為公司、為老闆、為別人來工作,就是把自己的時間、勞動力、腦力身體去給公司老闆去交換,這就是我們身邊大多數人的一個情況
  • 微生物獵人——巴斯德的一生
    1848 年,巴斯德在溴元素的發現者巴拉爾(David Barral)的實驗室裡,夢想著將來成為一名化學家。然而吸引巴斯德以酒石酸晶體作為研究對象的,或許是他對酒的喜愛。  巴斯德的童年是在一個叫阿爾布瓦的地方度過的,父親是一位退休老兵,在巴斯德5 歲時,帶著全家人定居這裡。他們的住處毗鄰一條清澈的小河和一片葡萄種植園。
  • 微生物學創立者:巴斯德
    上一篇我們聊了物理學家法拉第,這周繼續看《科學的歷程》中介紹的又一位科學家巴斯德的故事。這個名字可能比法拉第更為令人陌生一些,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巴氏殺菌這個名詞,其中的巴氏其實是一個人名,指的就是生物學家巴斯德。
  • 四象限法則,「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著名管理學家科維提出了一個時間管理的理論,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這就是關於時間管理的「四象限法則」。在「四象限法則」中,「兩學一做」應該處於哪個象限?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兩學一做」必須處於第一象限。
  • 戰勝細菌的科學鬥士——巴斯德
    巴斯德出生於一個世代以製革為業的家庭,父母都沒有受過教育,製革的收入也僅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父親痛感自己過去無力上學的苦衷,便決定省吃儉用,送巴斯德上學。少年時的巴斯德是一個表現非常平常的學生,數學成績中等,化學成績也很一般,但是他卻有一種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常常問這問那。
  • 【名人信仰】-巴斯德
    巴斯德(樊老師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寫成巨著「名人的信仰」,茲借QT靈修平臺網絡發布。歡迎大家推介轉載!)巴斯德(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理學博士、巴黎大學教授)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是世界上第一位發現細菌致病的原因,在醫學史上首次倡導疾病細菌學說。他發明的消毒法,對人類醫療衛生貢獻極大。他相信聖經中的神創世的觀點,不相信物種的自然生成說。
  • 人生四象限精解(你屬於哪個象限?)
    自由職業者象限,簡稱S象限。那什麼是自由職業者象限呢?自己僱傭自己進行個人創業的人群,就是自由職業者。  好處:    1、相對比較自由。你的意圖啊、潛能啊、時間啊,可根據自己的安排去發揮。  生意擁有人象限,簡稱B象限(或稱十年不敗)。那麼什麼是生意擁有人呢?擁有一個企業或擁有一個生意,經過10年不敗。舉一個小例子,我明天去註冊一家公司,我是董事長。
  • 你了解的時間四象限矩陣,可能一直都是錯的
    核心內容是將事項按重要和緊急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然後按照順序來處理。大部分的文章會對四象限的劃分進行說明。但經過多年的實踐,我發現這個理論在實踐中存在兩個問題:1.難以快速確認事情的重要和緊急與否一件事具體怎樣算是重要?怎樣算是不重要?什麼程度算緊急?什麼程度算不緊急?
  • 安萬特·巴斯德公司歷史
    1857: 巴斯德證明傳染病同微生物有關。微生物學誕生。  1877: 巴斯德提出他的細菌理論和發現細菌在厭氧環境生長。  1880: 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  1894: 馬塞爾h 梅裡厄加入巴斯德研究院,作為艾米爾 羅教授的助理,同巴斯德共同工作。
  • 康寧傑瑞與上海巴斯德合作
    6月10日,康寧傑瑞製藥-B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江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康寧傑瑞」)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巴斯德」)訂立合作開發協議,就上海巴斯德擁有的部分處於早期藥物發現階段的抗體(巴斯德抗體)在冠狀病毒領域全球範圍內的研發、臨床前及臨床開發
  • 《最終王冠》巴斯德屬性解析
    導 讀 《最終王冠》巴斯德怎麼樣?
  • 劉鶴: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需要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1月25日在《人民日報》刊發的署名文章《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指出。劉鶴在第11屆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國正在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從外需導向轉向了國內巨大市場驅動。」在11月25日刊發的署名文章中,劉鶴表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的內在要求。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徵,就是必須實現內部可循環,並且提供巨大國內市場和供給能力,支撐並帶動外循環。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劉鶴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衝擊,風險加大。
  • 巴斯德:他發現了一種病原體,救了蠶的生命,是著名微生物學家
    巴斯德是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他的關於工作和成材的精闢論述,已被許多人作為人生的座右銘。巴斯德是非常謙遜的,在他成為有名的微生物學家之後,仍是如此。在工作面臨難題時,已成名的巴斯德依然是在老師的教導下克服困難的。
  • 生物學家|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 劉鶴5000字長文,信息量巨大,詳解「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點題...
    新發展格局的核心內涵是什麼?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權威解釋來了......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整合四象限
    整/合/四/象/限什麼是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