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烏魯木齊市西郊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映入眼帘的是只爭朝夕、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標誌性工程,今年上半年,國際陸港區34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額12.86億元。
陸港區建設只是我區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區核心區建設強化創新引領,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交出了一張不俗的成績單。
改革創新添活力
5月14日,霍爾果斯中藥材進出口口岸、化妝品進出口口岸、藥品出口口岸正式揭牌成立。這標誌著霍爾果斯成為全疆功能性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齊全的口岸城市。
短短幾年時間,從一個邊陲小鎮,到全國重要的口岸城市,霍爾果斯跨越式發展的背後,是堅持改革創新,尋求突破的不懈探索。
核心區建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沒有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是不行的。
上半年,核心區建設取得的重要進展,都與改革創新密不可分。
——烏魯木齊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獲批,實現首單網購保稅進口測試。
——塔城市列入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第一批試點縣市。
——全區範圍內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經驗119項,加快推進中國(新疆)自貿試驗區申報建設工作。
——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截至6月底,已與哈薩克斯坦、美國、南非等10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人民幣跨境收付業務。
改革創新,要突出頂層設計,實現科學發展。
上半年,我區啟動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十四五」規劃、核心區建設評價指數和口岸經濟帶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啟動了五大中心專項規劃評估調整優化工作;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霍爾果斯和喀什經濟開發區新一輪發展規劃也在抓緊編制。
「屆時,我區將構建起上有管總規劃頂層設計、中有評價指數考核評估、下有『一港、兩區、五大中心、口岸經濟帶』專項規划具體落實的政策規劃體系,核心區建設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將得到提升。」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毛輝說。
擴大投資增動力
今年底,格庫鐵路即將建成通車,從格爾木到庫爾勒通車時間將從過去的26小時縮短為12小時。
「這是南疆地區直達內地的便捷鐵路通道,也是又一條出疆鐵路大通道,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通道將更加順暢。」毛輝說。
千方百計克服疫情影響,上半年,新疆的交通建設項目穩步推進。
——和田至若羌鐵路等一批續建項目全部復工建設,新開工阿克蘇至阿拉爾鐵路項目,將軍廟至淖毛湖鐵路力爭下半年開工建設。截至6月底,新疆鐵路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46%。
——加快推進G7線巴裡坤至木壘高速公路、G331線烏拉斯臺至塔克什肯公路等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新開工建設G577線特克斯至昭蘇一級公路;G578線墩麻扎至尼勒克、G219線都拉塔口岸至昭蘇段有望年內建成通車。截至6月底,公路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2.9%。
——新建于田、昭蘇、塔什庫爾幹機場,改擴建烏魯木齊、伊寧、阿克蘇、喀什、吐魯番機場及石河子機場飛行區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進。
——管網建設加速推進,已完成中哈、中吉、中塔和中巴國際光纜對接開通工作,跨境光纜達到19條;「疆電外送」「西氣東輸」改造和新建項目取得新進展。
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兩區」建設突飛猛進。上半年,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2.7%;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9.94億元,增長99.85%。喀什經濟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8.3%;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2.7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42.5%。
開放共贏挖潛力
核心區建設只有在開放共贏中才能行穩致遠。上半年,中國新疆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互利共贏,促進民心相通上取得新的進展。文化上,新疆文化交流代表團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教育上,繼續推動實施「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新疆醫科大學與喬治亞庫塔伊西大學共建「漢語中心」,啟動漢語國際推廣中亞基地項目建設;科技上,加快實施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特別是在醫療上,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五家醫療機構,開展遠程醫療,為外籍患者就診開通「綠色通道」。截至6月底,共接診外籍患者274人次。上半年,自治區組派三支援外醫療隊赴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支持當地抗擊新冠肺炎。「專家組的工作受到了受援國政府、當地民眾、華人華僑的一致好評。」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一級巡視員張剛強說。
旅遊業發展成績可圈可點。喀什、阿勒泰旅遊集散中心項目投入運營,烏魯木齊國際旅遊集散中心項目開始試運營,伊寧旅遊集散中心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新疆自古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人類四大文明的交匯地,發展旅遊業優勢獨特。阿嘜龍幻想樂園就是挖掘絲綢之路文化資源開發的遊樂設施,目前主體工程已經完工。「樂園擁有百餘個娛樂項目,其中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九大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新疆金茂絲路樂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春雷說。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當有了更為廣泛的民間基礎,我們有理由對我區的核心區建設抱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