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1 09:40圖文來源:南京日報微信
加快紫東地區崛起,是南京市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重要指示精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立足城市特質、能級提升和轉型發展作出的重要部署。
為穩步推進紫東地區規劃建設,南京市深入學習借鑑雄安新區等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市紫東建設指揮部、市規劃資源局、棲霞區政府、江寧區政府聯合組織開展了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通過全球公開招標,從74家報名單位評出了7家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作為入圍單位進行方案設計。
經過3個月緊張的規劃設計,紫東地區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方案評審會於12月14-15日順利召開,來自全球的9位規劃、建築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對各家方案進行了論證和諮詢。現將7家應徵方案向公眾展示,並徵求市民對紫東地區發展及核心區城市設計方案的意見。
01
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核心區自南向北俯視圖
設計理念
紫東地區核心區將成為區域的HUB,匯聚與整合周邊生態、產業、景觀等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空間環境品質,集中展現江南丘陵地區城市核心區的風貌特色,並輻射帶動周邊發展,塑造開放包容的寧鎮揚同城化發展典範。
總平面圖
定位目標
「六個典範」——開放包容的寧鎮揚同城化發展典範、生態優先的南京城市有機生長典範、科技引領的品質人居環境營造典範、傳承創新的人工自然共軛場所典範、精優特小的產城融合創新匯聚典範、城鄉一體的田園都市宜居生活典範。
空間結構
城市設計順應核心區山丘與谷地的自然特徵,建立起「一脈兩心兩環三組團」的整體空間結構。
生態的HUB——自然優先,布局合理
維護地區「冷島」連續度的核心。
冷島分布圖
產業的HUB——創新引領,複合高能
交通的HUB——立體連通,高效綠色
地景的HUB——鍾靈毓秀,特色天成
場所的HUB——公共開放,活力激發
智慧的HUB——循環經濟,智慧營城
產業的HUB
交通的HUB
地景的HUB
智慧的HUB
中心商務區功能包含四個方面:引領型高端服務集聚平臺、專業化研發設計總部基地、國際性生態人文休閒空間、寧鎮揚協同發展服務中心。規劃形成「公共服務—商貿商務—生活居住—研發辦公」的圈層式功能布局結構。
整體目標與特色
綠色生態、多元活力、緊湊高效、複合集聚、人文宜居。
外部空間結構——通廊連軸網藍綠
通廊:順應夏季生態通風廊道;連軸:軌道線帶動軸向發展;網藍綠:梳理水系、綠地形成網絡。
中心商務區外部空間結構示意圖
內部空間結構——一心兩帶四圈層
一心:中央綠心公園
兩帶:東西、南北兩條綠帶
四圈層:四個象限的圈層結構
中心商務區內部空間結構示意圖
中心商務片區俯視
自中心商務片區紫金東流市民公園俯視
綠色開敞片區
位於核心區地形地貌豐富的中心偏北地塊,包含了較為完整的山體、水庫、果林、茶園和田地等江南丘陵景觀元素,具有突出的核心區景觀格局的代表性。依照山脈關係形成以Y型綠廊為核心,各綠指均布的網絡化景觀格局,並在綠色廊道提供多種類型的景觀空間及多功能的遊憩活動場所。
綠色開敞片區功能結構圖
揭示和強化與自然共呼吸的丘陵人居環境特徵,塑造丘陵城市的生態新圖景。
丘陵城市的生態圖景——核心區自北向南俯視圖
02
奧雅納工程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俯視圖
發展策略
吸引力策略
以生態作核心,完整保留生態基底;以生態特徵網絡作為城市結構構建的依據;依據自然特徵,協調布局組團及功能;路網結構依據環境特徵演變。
輻射力策略
藉助優勢資源,提供多元平臺;引入龍頭企業,構建完整產業鏈。
創新力策略
強化樞紐帶動作用,樞紐多元發展促進流通效率;藉助新型交通手段,創造創新交通環境與體驗。
總平面圖
空間結構
尊重和增強當地的地形和生態特徵;形成「一心一核兩軸六片區」的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規劃圖
中心商務片區
中心商務區位於基地的西南角,圍繞中心綠地圈層式地排布標誌性建築物、辦公綜合體、功能混合建築以及研發總部。
中心商務區打造了立體樞紐。
綠色開敞片區
創新綠心致力於打造紫東魅力核心。
在中央山體周邊布置複合空間,包括孵化中心、創意發布中心、青山劇場、科學交流中心、科學家俱樂部等。
03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體俯視圖
定位目標
以「流-連-留-戀」為設計理念,構建親近自然的城市格局,培育創新服務、商務辦公、新潮消費、文化旅遊、醫療康體等功能,致力於將紫東建設為「城市的中心、產業的中心、區域的中心」。
總平面圖
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一帶三心」的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規劃圖
中心商務區
主要承擔創新服務和商務辦公功能,圍繞東流站布局商務商業綜合體、時尚商業街區,打造商業商務標誌性建築群。
總平面圖
效果圖
綠色開敞片區
綠色開敞片區為「一川兩帶一環」的總體布局。
04
亞施德邦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泛亞景觀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俯視圖
定位目標
紫東CIRD—長三角創新休閒活力區:科技創新策源地、產業升級新引擎、生態宜居新示範、古都風貌新演繹。
一座生態山水之城、一座未來創新之城、一座多元產業之城。
城市設計總平面圖
效果圖
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一軸、一帶、四核心」「三大板塊、八組團」的空間結構。
空間結構規劃圖
中央商務片區未來 CBD 將打造長三角最具標識度、帶動力的總部經濟聚集區和獨角獸成長地。按照「科創總部經濟主導、多元業態支撐」的思路,形成科創總部基地、高端商業住宅、生態宜居社區、生態公園四大功能組團。
中央商務片區總平面詳細設計圖
CBD效果圖
CBD夜景效果圖
文態科創活力板塊俯視圖
綠色開敞片區
共有五大功能分區,分別為生態開敞區、文創休閒區、活力社區、生態商務區以及創智園區。
綠色開敞片區總平面詳細設計圖
綠色開敞片區效果圖
05
BDP.百殿建築設計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整體意象俯視圖
設計理念
以「共棲山林間」為設計理念,營造世界級的宜居之城、寧鎮揚區域的支撐核心、城鄉一體化和鄉村復興的示範區、生態保護與強化的可持續之城的美好願景。
城市設計總平面圖
關鍵視點效果圖
空間結構
利用現有山體、水網資源,強化城市特色;傳承南京歷史文脈,聯繫到南京市域旅遊路線;藉助交通條件提升城市能效;聚集周邊科教、創新資源,為未來高新技術產業提供配套支撐。
空間結構分析圖
商務創新片區
CTD中央科技區位於核心區西南角,形成了核心區域的門戶入口。與傳統的CBD相比,它將服務與產業、未來科技更好的聯繫起來,辦公性更強。
中央科技區設計總平面圖
中央科技區坐落於山嶺區和西南方向高速路的交界口,特定的景觀走廊被兩旁的地標性建築輪廓所強化。功能的豐富以及高低的錯落形成了動態的空間引導行人並且讓人們參與其中。圍繞中央科技區形成特定功能的科技研發集群區。
商務創新片區 中央科技區關鍵視點效果圖
山谷公園片區
山谷公園片區是核心區左側的生態公共文化廊道,連接兩片科創島。
山谷公園片區設計總平面圖
山谷公園片區關鍵視點效果圖
06
珮帕施(上海)建設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總體俯視圖
目標定位
打造南京主城區東部新興副中心、區域一體化特殊功能承載區;碧水青山間的活力-引領區域聯動東部新中心。以明智的規劃與創新的科技結合,創造以人為本的美好都市生活。形成「商業商務,文化創意,科技研發,科研服務」的主導功能。
總平面圖
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六個可持續發展單元。
中心商務片區
東南組團作為寧鎮揚同城化服務的核心,由區域服務、生態藝術公園、社區綠道、纜車廊道、主題複合社區組成。
中心商務片區俯視圖
效果圖
效果圖
水陸綜合交通樞紐效果圖
院落空間效果圖
綠色開敞片區
在核心區中部結合自然山水,設計生態藝術片區。通過都市活力廊道、自然運動帶、生態藝術區確定不同區段功能導向,形成明晰的功能結構,使景觀與公園周邊功能互動。
效果圖
07
艾奕康環境規劃設計(上海)有限公司
江蘇蘇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俯視圖
設計理念
四大設計策略:三級公園,城綠交融;八大主題,繽紛活力;廊道搭建,韌性管理;低碳移動,漫步紫東。
總平面圖
打造人與萬物共好的理想之城,規劃圍繞山體綠地形成五大特色社區。
中心商務區
目標是打造一個擁抱自然,可感知、可體驗、可交流的中心商務創新樞紐。主要功能包括文化展示、會議會展、商業商務等。
中心區中間是南北向的文化軸線,文化軸線東側是商務主街,其餘還包括四個綜合的社區組團。
綜合社區
建立連通的空中平臺,連結山體、開放空間綠道和建築空間。
綠色開敞片區
以廟山水庫為核心,以邊界開放、文化傳承、生態連接、慢行主導為主要設計理念。
「青山不墨千秋畫,紫氣東來萬古詩」。謀劃和推動紫東地區發展,是南京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舉措,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嶄新實踐。對於以上7家方案,歡迎您關注「南京規劃資源」公眾號,在留言區提出寶貴意見。工作人員將認真記錄梳理,並進一步深化規劃設計方案。待形成法定規劃後,他們還會再次徵詢公眾意見,期待著您的參與和支持。
圖文來源:南京資源規劃微信公眾號
內容編輯:南京日報新媒體編輯 劉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