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孤獨,往往從孤獨本身開始。
哪怕是白天,我們扎在人群中,完成待完成的文檔,忙著回客戶的急call,在便利店買了個盒飯用五分鐘解決之後修改不知道是不是終版的方案,腦子裡總有個聲音:我什麼時候能清靜清靜啊?
試過在茶水間泡杯茶水放空,也試過在樓道的塑料長椅上拿帽子蓋著臉眯一會,可這些短暫的休憩之後,迎接我們的是下午馬不停蹄的工作,以及明天和無數個明天的周而復始。
但就在加班過後和明天來臨之前,有這麼一段時間能讓人從社畜的角色中抽離出來。當夜幕降臨,打開了人類感性的開關,是朋友圈詩人活躍的高峰期。如果人的悲喜不能相通,那人們這些情緒的最終收納地,往往只有自己了。
如果這時候騎著車子在風裡自由穿過,在晚風的吹拂下,搖身一變,你可能就成了乘風破浪的大哥大。
你有沒有試過,無論上班時候多疲憊,天黑時,騎著單車從公司回家這段路程裡,你超過了堵在車群裡的邁巴赫,領先了想加塞兒的帕薩特,一路綠燈騎到寬闊的自行車專用車道上,你終於體會到了一種快樂,能在自行車上笑,堵車的人只能握著方向盤在駕駛座上嘆氣。
這種快樂是持續的,只要你不下(自行)車,你的快樂會陪伴著你,伴隨著等紅綠燈腳踩地的片刻時而高亢,時而平靜。
夏季的白天,人們不願出門,騎共享單車都燙屁股,腦瓜頂上的太陽曬得人不敢抬頭。
晚上則完全不同,騎車自帶鼓風機,任憑飄逸的防曬衣在自己身後兜起來。吹到迎風流淚,吹到髮際線後移,但卻是你給忙碌了一天的自己最浪漫的夏夜禮物。
享受這種夜晚騎著車子狂奔的不在少數,騎單車的人像魚群,跟隨者紅燈閃爍進行著數量的潮汐變化。
有的女孩坐在電動車的後座,搭著男孩子的腰。在吃狗糧的同時也隱隱好奇,這種共享電動車不是單人的麼?
這大概就是城裡人的浪漫吧。
騎車子避開如白晝時的熱鬧地方,道路兩旁都是蟬鳴的聲音。
有時候騎得慢點還會聞到燒烤攤兒的味道,這時候就體現出騎車子的優勢了。順著味道找過去,要多快有多快,只聽「吱」一個急剎車:
「老闆!來十個羊肉串、十串雞心、兩串麵筋......」
你會在這種流動的燒烤攤遇到許多和你一樣騎車子聞味兒趕來的「餓」人,在等待的過程中有人拿著自己點的烤串騎車子一手握著把一手抻著串離開,有人兩眼放光,盯著攤子上的烤肉。
看見他們,你就看見了剛才匆匆趕過來的自己。
當你騎車回到家,停車的那一刻像是完成了一個任務,完成了你短暫的速度與激情。只有助力車能讓你輕輕鬆鬆、清清爽爽地回到家。那些自助的、腳蹬的,陪你完成那段漫漫長路,你感受不到自由,那是工具人加了鐘的折磨。
這種速度與激情的行為,可以追溯到小時候。
從前嚮往雙腿之外的代步工具。帶著輪子能讓我們「飛」起來的,成為小夥伴群裡的高階玩具。於是小朋友們紛紛愛上了旱冰鞋、滑板。
但不同於那時候的是,短暫的飛馳來之不易,再飛個一公裡也不膩。
晚上人們喜歡把自己從忙碌中抽離,讓大腦放空。或許你會覺得,在路上騎車都能快樂,這不是傻子才幹的事麼?可人們現在就缺這種簡單的快樂,沒有成本,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
當聰明用在工作上的時候,人們工作效率會提高,人際關係會變好,也可能會因此受到重用,一個人被當作兩個人用。於是人們樂此不疲,聰明帶來了無窮的工作砝碼,快樂的門檻變得越來越高。
夜晚的「傻子樂」辦法擺在聰明人的面前,你願不願意把自己當個什麼都不琢磨的白痴,就這麼雙腳離地搭在腳踏板上,在涼爽的夏夜飛奔,快樂如狗?